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

上传人:870****95 文档编号:13807476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哲学题库精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及公务员行测通用哲学题库精选-直接打印版1.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 真理中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 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3.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2、.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4.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反映论B. 都肯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C. 都承认实践的地位D. 都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5.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A. 主动性B. 目的性C. 创造性D. 抽象性6.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 间接性B. 表面性C. 具体性D. 直接性7.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应满足的条件是( )。A. 确定实践的目的、对象 B. 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C. 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力量 D. 运用正确的概括加工的方法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A.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

3、透 B.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两者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 D.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9.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A. 认识论B. 社会历史观C. 唯物论D. 真理论10.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1.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 )A. 人们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就要认识和改造规律 B. 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就可以把规律创造出来C. 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 D. 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

4、利用规律12.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 )。A. 事物的普遍联系B.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C. 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 D. 事物的自我扬弃13.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A. 把理性认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B.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具体计划、方案C. 将理性认识束之高阁 D. 将理论、计算、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 )。A. 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 接受实践的检验 C. 起着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 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

5、的运动”这个论断体现了( )。A. 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C.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D. 正确的理论对革命运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6.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客观事物认识的对象B. 世界的可知性C.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1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两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 经验论 D. 唯理论18.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 相互依存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1

6、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20.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21.社会存在包括( )。A. 生产力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22.思想上层建筑包括( )。A. 政治思想B. 法律思想C. 哲学思想D. 宗教思想23.社会意识包括( )。A. 个人意识B. 群体意识C. 社会心理D. 社会意识形式24.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7、 )。A. 哲学B. 科学C. 道德D. 宗教25.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 国家政治制度B. 立法司法制度C. 政府机构 D. 军队2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A. 一切为了群众B. 一切依靠群众C. 从群众中来 D. 到群众中去27.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A. 公有制的生产关系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 私有制的生产关系2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29.生产力是客观的,因为( )。A

8、. 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B. 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 C. 它决定生产关系 D. 它是被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力量30.生产工具是。A. 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B. 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决定性力量C. 凝结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D.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31.上层建筑包括(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B. 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 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32.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A. 独资合资企业 B. 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工厂、农场 C. 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 D. 社会主义的各

9、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33.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C.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4.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B.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科学技术35.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 )。A. 经济体制及其设施 B. 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C.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36.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

10、现为( )。A. 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C. 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 D.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3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以下的新的特点( )。 A. 社会主义生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的的非对抗性矛盾,可通过自身的调节得到解决C. 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主要的 D. 在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方面同生产力不相适应38.阶级斗争是A. 各阶级或势力间的斗争B.一切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C.是阶级社会发展

11、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3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有( )。A. 奴隶主阶级专政B. 地主阶级专政C. 资产阶级专政D. 无产阶级专政4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决定者41.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 A. 人民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变革开辟道路 B.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坚力量 D.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

12、支持和参加,任何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会成功4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C.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3.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 )。 A.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 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4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 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完全同步的 B. 它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C. 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D. 它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45.党

13、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C. 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 D. 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46.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 )。A.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 B. 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C. 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D. 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47.社会基本矛盾( )。A. 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 B. 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C. 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D. 是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的内在根据48.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

14、这表明( )。A.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C.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D. 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49.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A.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C.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 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50.阶级( )。 A.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 必将消亡C. 是阶级社会的创造者 D. 实质上是一部分人能够占有另一

15、部分人的劳动5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表现在:( )。A. 是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B. 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 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 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因5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命题表明(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规律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5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 )。A.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B.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起影响作用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54.国家按其基本类型来说,可分为( )。A. 剥削阶级国家B. 无产阶级国家C. 君主专制的国家D. 民主共和制国家55.国家的基本特征是( )。A. 国家是一种政治性的由特殊成员把持的常设的权力机关 B. 国家为了维持其特殊权力,就要征收赋税C. 国家按地域而不再是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