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807161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共5页)[共5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技能大赛的几点建议与思考摘要:一个学校在省赛、市赛中获得奖牌的多少,直接反映该学校的办学水平 与教学质量,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学校在示范专业、课 改实验点、实训基地等省级验收中的重要指标,对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均有较大影 响。关键词: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影响我省从2007年举办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竞赛项目 逐步增多,参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本人连续三年参加省市技能大赛的亲身感受与深入思考,认 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大赛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所有职业学

2、校对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周济部长提出:“普通中学有高考,职业中学有技能大赛匕将技能大赛提到与 高考同等重要的高度,使技能大赛成为检验一个职业学校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质 量的重要标尺,一个学校在省赛、市赛中获得金牌的多少,直接反映该学校的办 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学校在示范专 业、课改实验点、实训基地等省级验收中的重要指标,对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均有 较大影响。因此,所有学校都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舍得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上投 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师资和经费,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例如从训练时间上来 看,我校在2007年技能大赛中,从集训到市赛、再到省赛,总计不到三个月时 间

3、;2009年技能大赛,从组织训练到参加省赛一共投入了九个月的时间,而现 在学校在酝酿成立常年的竞赛训练班。2、各市职教主管部门对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获奖,不仅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更能反映该地区整体的教学质量, 因此,各市职教主管部门对技能大赛也相当重视。由于参加省赛的人数规定较为 严格,每市每项目只能参加2人(或2组),怎样才能选拔出最佳的选手代表本市参加省赛,是各市主管部门伤透脑筋的事。如何组织动员所有职校来参 与选拔,如何出题才能保证与省赛要求相一致,如何评比才能保证公平公正等等 问题,都是市级主管部门要考虑的棘手问题。以参赛选手的确定方式为例,2007 年淮安、盐城等市是经过一次选

4、拔赛确定,而徐州、泰兴等市是直接指定人员参 加的;2009年,淮安市的参赛选手是经过初赛、复赛、再复赛,前后历时一个 多月,三轮淘汰,层层选拔才最终确定产生的。3、相关企业对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以电子电工技能大赛为例,2007年省技能大赛由亚龙公司赞助,命名为“亚龙 杯”,2009年省技能大赛,参与企业不仅有亚龙公司,还有天煌公司。考核项目 从原来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发展到四个, 增加了“单片机项目”和“制冷空调项目”。在市级技能大赛中,也不断有企业热情 参与,例如在淮安市技能大赛中,淮安瑞特电子公司积极赞助,不仅提高了竞赛 质量,而且对企业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

5、作用,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4、专业教师对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每个教师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希望在教学上能有所成就,事业上能收获成 功,除平时做好教学工作以外,专业教师还必须在技能上有所发展。现在各学校 除了加大技能大赛获奖的奖励以外,在评先评优、晋级晋升、名师培养、专业负 责人选择等方面都向获奖选手倾斜,年轻教师要想一举成名,技能大赛是条捷径, 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当然,省技能大赛的门坎还是比较高的, 是不容易参加的,必须要有较深厚的基本功的积累,还要经过刻苦的钻研和不懈 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也促进教师钻研新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互比互学 之风,为教师成长提供促进的动力。5

6、、职业中学的学生对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对书本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对自己的前途 缺少自信,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也很少有获得荣誉和认可的机会,而技能大赛为 职中生提供了一个发挥个人特长的平台。有些学生文化课不行,但对专业课特别 感兴趣,动手能力也特别强,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训练,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较 高的水平,如果他们能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可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定能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业前景光明。如果能在省赛中获得前十名,还可取得免试升学的机会。对其他同学也会形成示范和激励作用,有助于 形成互比互学的良好学风,促进共同进步。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与引

7、导作用越来越明显1、技能大赛促进学校实验设备的更新参加技能大赛必须要有相应的比赛设备,而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学校必须及 时购买相应的仪器设备,否则无法参加比赛。以电工技能大赛为例,2007年比 赛设备是采用亚龙公司“YL135型”光机电一体化设备,2008年推出“YL235型” 设备,2009年又推出“单片机综合实验台”,天煌公司也推出“制冷综合实验台”。 淮安市规定:因为涉及到设备拆装,所有参加市技能大赛的学校都要自带PLC设 备,没有设备的不得参赛。职业学校要想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名次,就必 须购买最新产品,一方面是企业促销,另一方面对学校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不仅

8、仅是技能大赛的需要,也是各类验收的需要,更是教学 改革的需要。2、技能大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很多专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对理论知识滚瓜烂熟,但对实践 技能却所知甚少,平时教学中也可有可无,因此许多教师对技能并不热衷。有了 技能大赛,各职业学校都想方设法挖掘和培养人才,青年教师成为参加竞赛的主 力军,这就逼着他们耍钻研技能,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很多学校制定了教师培 养计划,送年轻老师去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增加企业 工作经验,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辅导和强化训练,并且出台相关政策, 对大赛获奖者予以重奖。这样,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可使青年教师增强竞争意识, 增

9、加自信心。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可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技能水平,对 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3、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所有职业学校都在倡导教学改革,然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并不明确,职业 中学学生在校到底是那些要学,哪些不要学,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虽然我们都 知道,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原则,然而在教学实践 中却很难把握合适的尺度,教学质量无法量化,教学的效果在短期内也无法显现, 形成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局面。而技能大赛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比较具体,教学的结果便于衡量,对教学内容改革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以电子产品装配 与调试项目为例,选手不仅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

10、识别、检测、焊接电子元、 器件(含SMT贴片元件),还要对电路进行测试和调整,撰写调试报告,还要绘 制Protel原理图和PCB板图,教师组还要使用Keil C软件编写单片机程序并进行 程序调试。这就要求选手不仅要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电子装 备技术、CAD绘图等相关知识,还要能熟练使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电子 电压表、数字式示波器、电子计数器等仪器。技能大赛体现了项目化、任务化和 工程化的特点,符合职业中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引导专业设置和 健全人才评价的标准。4、技能大赛促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再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长期处于受冷落的弱势地位,许多人对中职教

11、 育的质量持怀疑态度,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含量和实际能力, 只是在培养初级岗位工人,能有个饭碗就不错了,这实际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歧 视和误解。而技能大赛的举行让社会、企业、家长看到职中生一样具有很强的创 造力与职业素养,一样能成为技术上的骨干,业务上的高手。可以促进企业改变 传统的用工意识,进一步尊重劳动,关注职高生,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的就业质量 和工作待遇。三、对职业技能大赛的几点建议与思考职业技能大赛已经连续办了三年,通过我三年参加省市电子装配技能大赛的亲 身感受与观察分析,发现在技能大赛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1、省技能大赛的理论试题部分略显陈旧,未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

12、特点。省技 能大赛对实践部分试卷出题比较慎重,大量采用新器件、新电路,较能反映出师 生的实际水平,而理论试卷连续三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采用的是无线电高级工 的理论题库,由于题库的版本较为陈旧,题目中存在许多已经淘汰或者即将淘汰 的内容,例如试题中仍大量出现黑白电视机的内容和一些老式扫频仪、信号发生 器结构原理的内容,这些设备大多已经被淘汰,仍大量纠缠于这些方面已没有必 要,而对一些SMT元器件、波峰焊、再流焊、数字式仪表等新技术内容却较少 涉及。建议在以后的出题中,能采用国家近两年较新的考工题库,并对试题进行 逐题甄选,选择新颖且有意义的题目进行考核。2、技能大赛训练呈现个别化趋势,不利于多数

13、学生整体水平提高。技能大赛的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参与学生也应该是多数学生, 而现在由于参赛人数有严格的限制,训练经费又比较紧张,有许多学校只对极个 别的学生进行辅导,特别进行“开小灶匕受益学生局限于个别人,其他同学会产 生嫉妒和不满心理。建议能大幅增加市级技能竞赛的参赛名额,增加获奖面,使 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实现普遍受益。将专业课程与技能大 赛的训练任务结合起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技能训练,既解决耗材等经费问题, 又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实现全面受益。3、技能大赛获奖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应加强培训提高整体水平。从这三届技能大赛的结果来看,获奖选手存在着明显地区差异

14、,大部分的一、二等奖都集中在苏南地区,而苏北职校由于存在经济水平、人才资源、训 练条件、技术信息等多方面原因限制,获奖比例一直较低。有许多苏北选手渴望 在技术上能获得指导和交流,但受条件限制无法实现。为体现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崇高理念,建议省、市主管部门能多组织市际、校际间的专项交流, 举行跨地区的师生培训,编写相关的训练教材,推广实用的训练项目,实现全省 技术人才的共同进步。以上观点是我个人对技能大赛的一孔之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的作用,引 起更多人关注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王寿斌:重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中国教育报,2007、62、毕燕萍:解放思想,重

15、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广东教育教研,2008、113、郑蔼娴:广东职教专家探讨中职技能大赛,广东教育教研,2009、5作者简介:徐金奎,男,38岁,中学高级教师,涟水县职教中心教科室副主任。2007 年获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教师组一等奖。2009年获江 苏省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教师组三等奖。2007年论文中等 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项目课程设计初探获江苏省第三届职教创意论坛论文评 比三等奖2008年论文浅谈课改形势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获江苏省第四届职教创意论 坛论文评比二等奖,章宏明,女,38岁,高级技师,涟水县职教中心电子专业教师。2007年获淮 安市电子技能竞赛教师组一等奖。2008年获淮安市电子技能竞赛教师组二等奖。2009年获淮安市电子技能竞赛教师组二等奖。通讯地址:涟水县职教中心教科室邮编:223402电话:15061260258、13915139596由匕箱:签名:徐金奎章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