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807122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精选复习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学习资料,免费分享更新,认准婷儿老师QQ:897034261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且变化明显向前转,镜筒下降,且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

2、调节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在对光时,强光用平面镜,光线较暗用凹面镜;调焦先粗再细)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生物的主要类群: (1)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细胞都有细胞壁。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植

4、物的特点。第二节 细 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3、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核: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2)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质: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4、动植物细胞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2)植物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液泡。5、细胞壁的作用: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液 泡:内含细胞液6、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7、.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人体复杂的结构

5、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8、.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问题:(1)一个受精卵经过了 n 次这样的分裂,产生了多少个细胞呢?2n(2)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然后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3)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含有遗传物质(4)细胞分裂:使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9、细胞生长:分裂生成的子细胞从周围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的过程,叫做细胞的生长。10、细胞的分化:子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11、细胞的

6、分裂、生长和分化分别导致了什么后果?(1)细胞分裂的结果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2)细胞生长的结果生物细胞体积的增大;(3)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不同的生物细胞。第三节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2、群落:又叫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有机生物体的总和。3、植被: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4、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1)成分:可用下列图来表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物

7、群落 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2)功能物质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2)分类: 生物因素:指同种的其他个别和不同种的生物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6、生态平衡:(1)标志: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2)保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

8、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7、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因素。8、 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表现为:(1)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植物根尖结构、小肠结构等。(2)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如鱼与水生活、鸟与飞翔生活等。9、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第二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根、茎、叶的结构1根: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起固着、吸收作用。2茎:地上部分的骨干,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支持叶花和果实。3叶:由叶片、叶柄

9、组成。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1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2不同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化 肥对植物的作用缺乏时的症状氮肥枝叶茂盛叶片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磷肥发育良好,提早结果成熟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花果实种子减少钾肥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或叶弯卷铁肥参与酶的合成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1细胞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2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根,部位在根毛区。(1)植物根尖的结构:名称根 冠分 生 区伸 长 区根毛区位置最前端根冠后

10、分生区后伸长区后细胞特点排列不整齐细胞小、核大质浓,排列整齐,分裂能力强能快速生长,质中开始出现小液泡有根毛,出现输导组织有大液泡作用保护作用使根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把根推向新的土层。吸收水分和养分(2)水分进入路径:土壤根毛细胞内层细胞导管茎叶散失(通过气孔)(3)物体内水分的输导由导管来完成的。(4)矿质元素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3水分的利用:1%左右参与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4蒸腾作用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和促使水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促进溶解在水在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可以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造成灼伤。5水分的散失是通过气

11、孔进行的。气孔的调节机理:当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放;反之,气孔关闭。五植物的光合作用1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3意义:完成了两大转变:(1)物质转变: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淀粉,同时释放氧气。(2)能量转变: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是指活细胞在酶的参与下,吸入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2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3意义:呼吸作用为生

12、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了能量。4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很旺盛。七新陈代谢原理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应用1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农民都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2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灌溉时应适时适量;3在植物生长中,需要无机盐;要合理施肥,薄肥勤施。4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利于种子的储藏,可采取低温、干燥等方法降低呼吸作用。第二节 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消化系统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组成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2食物的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胃、小肠消化酶蛋白质氨基酸

13、小肠口腔消化酶消化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小肠小肠消化酶脂肪微粒甘 油+脂肪酸胆汁脂肪消化的方式: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以粪的形式排出体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过程如下: 3营养的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吸收如下:吸收部位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胃少量的水和酒精小肠大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生物催化剂消化酶1概念:活细胞制造的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2特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多样性、高效性,并受温度和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3.人体消化液

14、和消化酶列表比较如下:消化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口腔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胃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胰胰腺胰液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肝脏肝细胞胆汁无小肠肠腺肠液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肠肽酶三呼吸系统和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保证气体通畅、处理吸入气体。肺:用大量肺泡构成,气体交换场所。2呼吸全过程:外界空气呼吸道肺 泡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氧的利用)呼吸运动扩散运动扩散运动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外呼吸内呼吸O2CO2O2CO2(1)肺换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2)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和细胞内气体交换。经肺泡内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