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3807100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人物传记训练 包拯(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

2、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六)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除:任命,授职 B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至,到 C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恶:憎恨 D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

3、布衣时贵:贵重2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拯即解官归养归养:辞官回乡,奉养双亲 B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行贿请托 C与人不苟合苟合:苟且附和,曲意迎合 D平居无私书私书:私人用书3下列各句中,对“以”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C以故河塞不通 D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4下列各句中,对“之”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B第归,杀而鬻之 C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D京师为之语曰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2)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答案与提示1D(地位尊贵)2D(私人信件)3A、C(因。B来;D仍译作“以

4、”)4C、D(此。A无实义,不译;B指“牛”)5(1)过了几年,父母相继去世,他在父母的墓旁建起茅屋守丧到期满(2)不遵从我的这个志向,就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刚中进士时,授他大理评事,担任建昌县知县。他因为自己父母都已年老,辞谢没去就职。又得到监和州税的差事,他的父母还是不愿意离开家乡,包拯就辞官奉养双亲。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父母的墓旁建起茅屋守丧到期满,仍然徘徊不忍离去,乡里父老多次来劝说安慰。过了较长的时间,听从调遣,任天长县知县。有人偷偷把别人耕牛的舌头割掉,牛的主人来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去,把牛杀掉卖肉。”不久又有人来告发牛主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

5、说:“你为什么割掉别人耕牛的舌头而又来告发别人呢?”这个盗贼大吃一惊承认了罪行。调任端州知州,并升为殿中丞。端州的特产是砚台,以前的知州总是借进贡端砚为名,直接索取数十倍于进贡数量的砚台,用来送给权贵。包拯命令制作者制造出刚够进贡数量的砚台就不制造了,他任职期满离开端州时没有带走一块砚台。奉召入京任开封知府,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为人刚强坚毅,皇亲贵戚、内侍宦官因而有所收敛,听到他名字的人都感到害怕,人们把包拯笑比难以见到的黄河清,儿童妇女也都知道他的名字,称呼他为“包待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过去制度规定,凡是打官司的人不能径直到官衙庭下投诉。包拯大开府衙正门,

6、使告状的人能直接到官衙陈述案情的是非曲直,府吏不敢从中欺诈。宦官和有势力的家族建筑花园亭榭时,侵占了惠民河岸的土地,因此造成河道堵塞不通,正赶上京城发大水,包拯就下令将这些建筑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契替自己争辩,其实上面所写都是弄虚作假增大土地面积,包拯全都查明验实、上奏弹劾他们。包拯性格严峻刚直,痛恨官吏的苛刻,做事力求诚朴宽厚,虽然疾恶如仇,然而未曾不以忠恕之道待人。与人交往不违心附和,不以虚伪的言辞和笑脸取悦于人,平时没有私人信件往来,和故友、亲戚都断绝了来往。虽然身居高位,但衣服、用具、饮食同没有做官时一样。他曾经说:“我的后代子孙做官,如有犯贪污罪的,不准放他进入家门,死后也不准埋葬到我家的墓地里。不遵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