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13807010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2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额教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3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4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人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

2、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得不亦乐乎。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对小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的内容是( )。A、观察了解幼儿,制定教育工作计划B、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安全C、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D、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完成教育任务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陌生情境实验B、点红实验C、延迟实验D、三山实验7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 )。A

3、、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B、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小彤照着画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8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B、要求排队如厕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9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0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只是( )。A、麻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二、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

4、性行为的发展的影响。(15分)12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15分)三、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本题共1小题,共20分)13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联系实际说明。(20分)四、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一) 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虽然老师多次批评,但他还是经常说,甚至影响其他孩子也说脏话。14(1)请分析李虎及其他幼儿说脏话的可能原因。(2)王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干预措施?(二)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

5、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装,再灌,反反复复,忙得不亦乐乎。15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五、活动设计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活动设计。(本题共1小题,共30分)16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要求:(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含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婴儿依恋的类型。儿童安全型依恋方式更多得益于母亲的敏感应对、积极反应、接纳合作等。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

6、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B项正确。A项: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儿童被称为“无依恋的儿童”。C项:这类儿童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

7、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D项: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研究了1024个月儿童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把1024个月儿童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不包括紊乱型依恋。故正确答案为B。2本题考查教育的特殊原则。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形成良好的习惯。正面教育是教师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正确的。题干中,教师告诉幼儿不准怎样做,违反的就是正面教育的教育原则。A项正确。B项:保教结合的原则是我国学前教育特有的一条原则。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

8、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C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D项: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生活的安排中,一方面体现在早锻炼和自选活动的剥离,另一方面是早操与早锻炼剥离变为课间操。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故正确答案为A。3本题考查幼儿的身体生长发育。初生婴儿已开始眨眼及转动眼球,但双眼还未能完全协调运动。

9、由于视网膜上的黄斑仍未发育完全,他们的眼中只有黑、白、亮、暗的差别,所见到的影像都是一片朦胧。新生儿的视觉发展相对不够成熟,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比较模糊,视神经和其他皮层细胞等传递信息的通路需要几年的发展才能达到成人的水平。A项正确。B项: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和持续的时间。C项:新生儿已经能辨别不同的气味了,研究发现,出生仅12个小时的新生儿对不同的嗅觉会有不同的反应。D项:味觉是生下来就有的,新生儿对不同的味觉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故正确答案为A。4本题考查幼儿游戏的类型及特点。题干中,一名幼儿当小医生,其他幼儿也当小医生,都给教师打针,所有幼儿都在做同样的游戏,这是平行

10、游戏的表现。平行游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幼儿各玩各的,所用的玩具和游戏方式相近,各自的游戏内容没有联系,不与同伴一起玩;有时幼儿会相互模仿,但无意支配别人的活动;出现在幼儿学步后期和3岁左右。D项正确。A项: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的时候应注意,无论采用何种干预方式,一旦幼儿开始表现出所期望的游戏行为,教师就应转而扮演无指导性的共同游戏者,或完全从游戏中退出,以便让幼儿重新控制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B项:合作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主要出现在4岁或更大一些的幼儿中。C项: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给自己的定位是医生,符合游戏的角色

11、定位,没有出现混乱。故正确答案为D。5本题考查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6)

12、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指导调配幼儿膳食,检查食品卫生属于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职责,因此 ,B项不属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职责。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6本题考查自控我制的发展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实验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实验,用于分析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所谓延迟满足,就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延迟满足实验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马上如果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吃两颗。一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中有的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

13、双臂做睡觉状,有的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颗软糖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C项正确。A项: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人

14、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研究了1024个月儿童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把1024个月儿童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具体做法是,实验时将被测试的儿童与其母亲和一个陌生人以多种组合安排在实验室中游戏,来观察儿童在该情境下的情绪行为反应,以确定儿童的依恋类型。B项:阿姆斯特丹借用动物学家盖勒帕在黑猩猩研究中使用的点红测验(以测定黑猩猩是否知觉“自我”这个客体),从而使有关婴儿自我觉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的被试是88名324个月大小的婴儿。实验开始,在婴儿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主试在其鼻子上涂一个无刺激红点,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反应。研究者假设,如果婴儿在镜子里能立即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

15、它或试图抹掉,表明婴儿已能区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这种行为可作为自我认识出现的标志。D项: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C。7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1)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幼儿的想象往往与现实不符。针对题干中这样的现象,教师要耐心询问幼儿的想法,而不是一定让幼儿按照妈妈应该的样子进行绘画,也不能忽略幼儿作品不予评价。故正确答案为C。8本题考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如厕。幼儿生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如厕频率较成人高,但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如厕行为不应加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