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7002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浅谈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精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

2、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目 录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31.模具设计命名规则31.1模具设计目录的创建及命名31.2模具零件的创建及命名31.3装配的命名41.4斜楔件的命名51.5对称件和对称模具的命名61.6工序件造型的装配命名62.模具基准规定62.1设计原则62.2坐标与模具的关系63.装配设计73.1设计的原则73.2装配的一般要求73.3装配树图例73.4特别提示84.层的

3、管理84.1模具结构零件层的划分84.2装配层的划分94.3标准件层的划分95.颜色代码与公差标准95.1颜色代码与公差表95.2颜色代码示例116.引用集136.1引用集的意义136.2非标件引用集的设置136.3标准件引用集设置137.表达式148.实体简化规定148.1螺纹孔简化148.2螺钉柱销孔148.3铸造倒角和钢件倒角148.4弹簧的表示方法149.零件和几何对象属性159.1模具属性159.2零件属性159.3面属性1610.二维制图相关规定1610.1视图投影规定1610.2图纸规定1710.3尺寸表示1810.4名细表1810.5页次与签名1811.模具结构的检查1811.

4、1三维模具的干涉检查1811.2重量系数检查1911.3设计规范检查1912.文件备份与输出2012.1文件的存档2012.2文件的备份2012.3文件的输出2113.标准执行时间安排2113.1反皮(铸件形面壁厚)2113.2冲裁间隙2113.3压料板与凸凹模间隙2113.4料厚2113.5空刀2113.6颜色代码与公差标准2113.7三维模具的干涉检查和重量系数检查2113.8模具设计标准及工艺性检查22模具结构三维设计规范2006.1-2006.12 版本1.3为了便于模具设计数据的管理和读取,现对模具三维设计作出如下统一规定:1 .模具设计命名规则为便于模具数据的查询和管理,模具设计应

5、遵照规范的命名方法进行。具体规定如下:1.1 模具设计目录的创建及命名当设计人员接到设计任务后,应在自己用户名目录下建立一个以:模具号-工序-日期(如40C-2034-OP10-20050130)为目录名的子目录,所有的设计(包括标准件,非标件,明细表,工序件,子装配等)应在该目录下进行。1.2 模具零件的创建及命名每个零件创建一个PART零件,对称件应分别创建两个PART零件,编成两个件号(不要写成1/1)。 所有零件(part)都用数字编号,件号按下列规定用4位数字命名: 1xxx-铸件2xxx-非标钢件 3xxx-标准件 4xxx-螺钉柱销 为便于快速打开零件(part)隶属的装配(上模

6、/下模),件号名称按照如下规则进行:下模的铸件命名范围1001-1499,上模的铸件命名范围1501-1999。下模的非标钢件命名范围2001-2499,上模的的非标钢件命名范围2501-2999。标准件命名范围3001-3899,标准斜楔命名范围3901-3999。 为了快速识别零件(part)的功能和标准,零件的数字件号后补充说明如下:对于非标准件(1xxx,2xxx),采用 件号+中文拼音首字母缩写 的方法;如:铸件下底板: 1001-XDB 凹模镶块:2501-AMXK下底板XDB凹模镶块AMXK压料板YLB斜楔滑块XXHK吊楔滑块DXHK上底板SDB凸模镶块TMXK固定板GDB斜楔驱

7、动块XXQDK吊楔驱动块DXQDK对于标准件(3xxx),采用件号+标准+规格的方法;如:挡料板 3001-DMC2130-NGNA 185螺钉柱销不需要装配进模具,但数量要统计,名称可按照件号+规格命名:如:螺钉4001-M16*40, 柱销4022-16*601.3 装配的命名 总装配命名,采用ASS+图号来表示。举例如下:ASS-40C-8323一般的子装配以ASS+子装配英文名称缩写来表示,如下表: 中 文 名 称英 文 名 称名 称 缩 写凹模装配(拉延)Matrix assASS-DIE凸模装配(拉延)Punch assASS-PUN压料圈装配(拉延)Blankholder ass

8、ASS-BLH上/下模装配Upper/Lower die assASS-UPR/ LWR上/下底板装配Upper/Lower shoe assASS-UPR/LWR-SH工位10,20,30上模装配(多工位)Operation 10,20,30 upper/lower die assASS-UPR/LWR-OP* 上/下模压料板装配(仅后工序)Upper/Lower pad assASS-UPR/ LWR -PAD 斜楔1,2,3上模装配Upper Cam unit1,2,3 ass ASS-UPR-CAM1,2,3 斜楔1,2,3下模装配Lower Cam unit1,2,3 assASS-

9、LWR-CAM1,2,3 下模顶件系统1,2,3装配Lower Lifter system 1,2,3 assASS-LWR-Lifter1,2,3下模气路系统1,2,3装配Lower Air Circuit system 1,2,3 assASS-LWR-AIR1,2,3上模氮气缸系统1,2,3装配Upper Nitrogen system1,2,3 assASS-UPR -Nitro1,2,3 下模氮气缸系统1,2,3装配Lower Nitrogen system1,2,3 assASS-LWR -Nitro1,2,3 上模修边镶块装配1,2,3Upper Trim sectional a

10、ss1,2,3ASS-UPR -TR1,2,3 下模修边镶块装配1,2,3Lower Trim sectional ass1,2,3ASS-LWR -TR1,2,3 上模翻边镶块装配1,2,3Upper Flange sectional ass1,2,3ASS-UPR -FL1,2,3 下模翻边镶块装配1,2,3Lower Flange sectional ass1,2,3ASS-LWR -FL1,2,3 明细表Bill of materialASS-BOM工序件OP10OP10Master ModelASS-OP10其它工艺术语及缩写:冲孔,Pierce(PI)整形,Restrike(RST

11、)1,2,3描述装配的数字编号;10,20,30描述工序号;UPR描述上模部件,LWR描述下模部件。1.4 斜楔件的命名标准斜楔按按:CAM-生产厂家代码-标准号-数字编号(多个斜楔用数字编号区分), 如选择北世茂标准斜楔T-SKC-100x70-20可命名为(由建立标准件库的人命名):CAM-BSM- T-SKC-100x70-20-1对于标准斜楔类的一部分属于上模,一部分属于下模的情况,上下模应各装配一个斜楔标准,用“引用集”来控制其上下模在装配中的显示,如上模可选择引用集UPR,下模可选择引用集LWR。标准斜楔的部件名(即PRT名)上模装配时其组件名不用修改。下模装配时其组件名修改为:件

12、号-CAM-数字编号举例如下:某下模安装了一个世茂标准斜楔,建库名称为;CAM-BSM- T-SKC-100x70-20其下模装配中的零件命名为:3901-CAM-BSM- T-SKC-100x70-20-1其上模装配中的零件名不变还是为:CAM-BSM- T-SKC-100x70-20(注意:不要加件号3901)注:自动出名细表时仅以件号开头的组件名在名细表中有效,其他零件的组件名在名细表生成后一律删除。对于非标斜楔,上下模装配名称按:CAM-UPR/LWR-数字编号(多个斜楔用数字编号区分)来命名,其下模子装配名称为:ASS-LWR-CAM1;其上模子装配名称为:ASS-UPR-CAM1。

13、 非标斜楔装配下的零件按照前面1.2条款的规定编号。1.5 对称件和对称模具的命名在一套模具中对称件,应创建两个零件,编成两个件号。如:2001-AMXK 2002-AMXK需要单独出二维零件图纸的情况下,二位图仅放在左件中。完全对称的两套模具,仅设计一套模具。左右两套模具有一点不对称的都应设计两套模具。模具是否对称的信息写在总图中。1.6 工序件造型的装配命名模具3D设计需要将本工序造型(ASS-OP*)装配到模具总装配中。对于拉延模,可将成形前后毛坯,压料面用层来控制显示。对于后工序模,可视需要,将前后工序以及本工序造型装配到模具总装配中。作为装配设计的部件时,前后相关工序造型的冲压方向要

14、旋转到本工序的方向和位置。特别提示1 所有零件必须存入自己模具名(如40C-2034-OP10-20050130)目录下。2 顶出器(DCQ)一律改名为压料板(PAD)。2 .模具基准规定2.1 设计原则按绝对坐标进行设计,即模具冲模中心线交点必须放置在绝对坐标系原点,中心线和基准点保存在某个层里,不需要用装配的方法设计。基准点用红色的圆球表示。多个工位模具,每个工位设计一个中心线和基准点。当有多个工位时,要求分层放置中心线和基准点。2.2 坐标与模具的关系基准点的Z向坐标值即为绝对坐标系0点(Z=0),如上图所示:3 .装配设计3.1 设计的原则3.1.1 模具结构必须按装配树生成,不准将所有零件放在一个PRT零件中。3.1.2 模具结构应按装配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层次应遵从下图事例:第一层:总装配(ASS);第二层:按上下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