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806851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共25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恩波政治理论最后冲刺核心考案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易出选择题】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和基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2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看法;方法论是用对世界的总看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包含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易错提示哲学与马哲不能混同。哲学是理论

2、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4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哲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易出选择题、辨析题】(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 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外部存在的问题。3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第一,为划分哲学派别提供了一条指导线索,第

3、一性问题是区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惟一标准,同一性问题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第二,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准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 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2)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科学依据,也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二)马哲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新增考点】1 旧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但只是从直观形式去理解物质,抹煞了意识的能动性;唯心主义则把物质看作意识的产物,

4、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性。两者都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在思维与存在问题上各持一端。2 马哲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它扬弃旧哲学,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从实践出发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恩波政治理论最后冲刺核心考案理解世界的本质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正确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对立统一的基础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常考点,易出选择题】1 哲学的党性: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存在超党性哲学(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哲学的党性是阶级性在理论上的体现。2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坚持唯物主义

5、,就必然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3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1) 朴素唯物主义,其主要特点是坚持用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一般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但却是直观的、猜测的、缺乏科学论证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但它又存在三个根本缺陷:第一,机械性;第二,形而上学性;第三,不彻底性。 知识延伸近代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自然”;而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主义,把历史进程理解为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导致“精神的历史”。这就制造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其原因是不了解人的实

6、践活动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直观地看世界,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2) 辩唯和历唯,即马哲。4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1)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如“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我思故我在”(笛卡儿)、“心外无物”(王阳明)等,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2)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的精神变为独立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老子的“道生万物”、朱熹的“理在事先”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5 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1) 社会

7、历史根源: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片面夸大精神及精神生产的作用。(2)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受到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3) 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造成主客观相分离。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哲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易出选择题、辨析题】(一)马哲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重要考点】1 在研究对象上的伟大变革:旧哲学混淆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

8、系,把哲学看成“知识总汇”、“科学之科学”;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易错提示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恩波政治理论最后冲刺核心考案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知识总汇”、“科学之科学”,把具体科学看作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马哲则认为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具体科学是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学说,两者之间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2 在理论内容上的伟大变革:旧哲学从总体上说,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马哲则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

9、观的有机统一。3 在社会作用上的伟大变革:旧哲学把哲学看成解释世界的工具,看不到哲学与改造世界的关系;马哲则强调哲学的使命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知识延伸(1)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哲实现革命变革的集中体现。(2)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突出哲学的实践功能,是马哲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二)马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新增考点】参阅“(一)马哲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1 旧历史观不乏唯物主义的某些因素,但总体上是唯心的。旧历史观有两个根本缺陷:第一,片面夸

10、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否定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因素;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创立的意义:第一,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长期统治地位;第二,为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第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第四,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二、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哲的根本特征【重要考点,易出选择题、辨析题】1 马哲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1) 在世界观上,马哲强调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2) 在认识论上,马

11、哲强调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3) 在历史观上,马哲强调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观点。2 革命性与科学性是马哲的本质特征。(1) 马哲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对旧世界的彻底批判精神,即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还体现在它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开声明它为无产阶级服务。(2) 马哲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 马哲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既是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两者统一于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三、解放思想、实

12、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哲的精髓【重要考点、新增考点,可出各种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恩波政治理论最后冲刺核心考案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辩证关系参阅“第四章第三节五、(二)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指导意义”。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凝聚了马哲的思想精华(1) 它体现了马哲最显著的特征即实践性。实事求是离不开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践的根本体现与根本要求。(2) 它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3、(辩证法),要求我们的主观思想跟上客观实际的变化,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 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也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而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旧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4) 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人们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群众不仅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还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把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活力解放出来;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从亿万群众的实践出发、深入群众实践、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则集中代表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

14、求。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哲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易出选择题、辨析题】(一)马哲与现代科技革命1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哲的推动作用:第一,它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哲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第二,它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宽了马哲的宇宙观;第三,它提出的许多新问题推动了马哲的不断发展。2 马哲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使现代科学研究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干扰、得以顺利发展。 考点点拨两者关系实质上是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体现。(二)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1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对立思潮:(1) 科学主义思潮:如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哲学等,它

15、们极力推崇科学知识、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拒斥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分析,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 人本主义思潮:如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等,它们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技是造成现代人“非人化”的根源,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非理性发掘。 易错提示(1)现代人本主义不同于近代人道主义,后者崇尚理性和科学,倾向于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2)现代人本主义也不同于现代化大生产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后者是理性和科学的产物,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恩波政治理论最后冲刺核心考案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2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哲有本质区别:第一,理论实质不同,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第二,阶级属性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揭露了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