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

上传人:yujic****0329 文档编号:13806747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图表转述讲解材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 图表转述,经典回放,1(2013舟山)综合性学习。(7分),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 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材料二:漫画(无题),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

2、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2013杭州)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3分),答案示例:三个在车站维持车站秩序的志愿者,身着朴素大方的校服,肩佩鲜艳夺目的绶带,面带灿烂如花的笑容,演奏着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进行曲。,3(2013苏州)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 象,

3、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用语简明,能反映画 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 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1)母:该睡觉了! .子:.,(2)母: .子:.,答案(1)再玩会儿!(2)该起床了!再睡会儿!,思路点拨,1从舟山考题来看,第1小题是概括表格所包含的信息,第2小题是写漫画的寓意,第3小题是口语交际。在解答第1小题时,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包括三个方面信息,即上网时间、年龄和上网目的。理清调查主要项目之后,再看具体内容,然后将它用文字表述。而文字就涉及大概数目,不必要具体数。如82.9表述成“超过八成”。在解答第2小题漫画时必须看清漫画的内容、思考的寓意。

4、读懂漫画是关键,从漫画要告诉人们的道理、给人的启示方面来概括寓意。,2从杭州考题来看,只是要求写出漫画内容,运用描写的表述,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不是难点,难在要用修辞手法,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作答。若语境结合不好就会出错。,3从苏州考题来看,这是一道根据漫画写对话的口语交际题,必须结合漫画的情境来写出母子对话的内容,因为有画面,难度是不大的,难在对话要简洁,抓住主要内容。如你不能把“月亮悬挂中天,儿子还在玩电脑,太阳升高了,儿子还在睡觉”等内容写进对话内容,这样就不符合情境对话的要求,不够简洁,显得啰嗦。,答题策略,在解答图文转述这类题时,可按下列三步进行:,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

5、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标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

6、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

7、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总之,解答图表题要有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考点:能够把图表中的信息按要求转述出来。,考点解读,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1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分析表格材料。 3辨别或挖掘图表中某些隐含的信息。 4以读书卡片的形式考查名著知识。 5以制作卡片形式考查考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6以完善卡

8、片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7按图片写成语或诗句。,实战透视,附:漫画题解答技巧,1看标题:即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了内容或主旨。 2看形象: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漫画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键点。 3析手法: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漫画是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因此,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4读文字: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

9、达,就只能借助文字语言。所以,若是碰到带有文字的漫画,就要对画面中的文字进行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及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5联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6注细节:漫画中的有些细节对理解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名题强化,1(2013长沙)综合运用。,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

10、”,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2)【调查读书现状】,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3)【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 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

11、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 言的得体。,向校长提建议: 。,向同学提建议: 。,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趣的书籍入手,2(2013台州)综合性学习。,(1)爸爸和你陪奶奶去杭州浙一医院看病,车子开到压院庆春路正门, 发现这里禁止机动车进入,车子只能从直大方伯巷侧门进去。请根据图 示,写出进入医院的行车路线。(3分),从浙一医院正门沿庆春路继续前行(东行),到人行横道(路口) 向右(向南)拐弯,进入直大方伯巷,约170米后从侧门进入医院。,(2)浙一医院王医生怀疑奶奶颅内病变,可能有生命危险,建议奶奶 住院,作进一步的检查。请

12、你给爷爷发一条短信,委婉地告诉他奶奶的 病情。要求称呼得当,内容合适,语言得体。(3分),爷爷,医生说奶奶需要住院,作进一步的检查。请您不要太担心。,(3)奶奶病好后,想送一面锦旗给王医生以表谢意。你认为适合写在锦 旗上的一项是()(2分),A春风化雨B造福百姓,C扶危济困D妙手回春,D,3(2013温州)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 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1)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 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 张开双臂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 寓意。(45字以内)(3分

13、),我们共同阅读,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抒发青春,拥抱文学的天空。,(2)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 最恰当的一项()(2分),A成长笔记B名作品悟,C咬文嚼字D社会万象,B,(3)刊物要开设“跟琦君学写作”栏目。下列材料是琦君关于写作的体会, 请你从中提炼对写作有帮助的两点经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3分),材料一:青年人喜欢新奇是好事,但一味追逐新奇,模仿新奇,而不凭自己深切的感受而写,纵然可以取宠于一时,却不是永久的。我国古典文学宝藏无穷,可以由浅入深,慢慢地读,慢慢地培植起深厚根基。 材料二:在一篇稿子写完之后,总要来回读好几遍,检讨上下文语气是否连贯,全文前后是否呼应,是否有矛盾。遇句中有读音太接近的字或重复的字,总要尽量修改,尽量做到“文从字顺”。至于历代大家诗词,选若干篇自己所喜爱的,时时默念背诵,则有陶冶性灵、拓展胸襟之功。,写自己有深切感受的内容,读古典文学作品,培植深厚根基;通过来 回地读,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文从字顺”。,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