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

上传人:1527****560 文档编号:13806671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论云南民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引言 4一、佤族舞蹈的历史 4(一)简述佤族舞蹈 4(二)佤族舞蹈的来源 5(三)佤族舞蹈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6二、当今佤族舞蹈的现状 6 (一)人们对佤族的了解 6(二)佤族舞蹈的发展方向 6(三)佤族舞蹈的发展现状 7三、佤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 8(一)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佤族舞蹈 9(二)佤族舞蹈的推广方式 9(三)结合现代舞蹈艺术进行改创10结束语 10浅论云南民族佤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 佤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蹈史上的一块瑰宝,在我国享有极高的声誉,并且逐渐受到了世界的欢迎。目前,佤族舞蹈逐渐朝着舞剧、影视、旅游等方面发展。但是现代人对佤族以及佤族舞蹈还是不甚了解,

2、因此,很多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使其能够更好的传承后代,并且走向世界。 Wa dance is a treasure in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al dance, enjoy high reput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gradually has been welcomed by the world. Currently, Wa gradually toward ballet dance, film, tourism and other aspects of development. But modern dance for Wa Wa a

3、nd still do not understand, therefore, a lot of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enable it to better inheritance of future generations, and to the world.引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失传了很多,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介入与冲击,一些国外的舞种开始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更多的年轻人喜爱这些炫酷的舞蹈形式,而我国传统的舞蹈如佤族,已经变的鲜为人知,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流传,是我们多民族文化的代表那我们如何才能让佤族也和这些炫酷的舞

4、蹈形式一样走入人们的生活推向世界?基于此,本文拟分析云南佤族舞蹈的特点、艺术价值以及现状,对如何推向世界进行了阐述,旨在将佤族舞蹈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一、佤族舞蹈的由来历史(一)简述佤族舞蹈佤族的先辈们自古与德昂族、布朗族有着血缘关系,是古代南方“濮”人中走出来的人群,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的佤族。佤族舞蹈主要有三种形式:原始祭祀仪式舞蹈、传统风俗与自娱性舞蹈、民间舞蹈。原始祭祀舞蹈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舞蹈有丧葬舞、木鼓舞、蜂桶鼓舞等。木鼓舞是佤族舞蹈中年代悠久的一种舞蹈,承载了佤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一直以来外界对木鼓以及木鼓舞的研究最为深入,在此不多做说明。木鼓舞作为佤族古老的祭祀性舞蹈,转型为表

5、演性舞蹈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接受过程。木鼓舞成为佤族的主体舞蹈活跃在舞台上,并且与甩发舞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相对于祭祀舞蹈来说,自娱性舞蹈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生活态度。佤族从“司岗里”开始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并且各寨之间相距较远,往来甚少,解放前还存在猎头祭祀的习俗。因此,活动范围有限,且集体活动要多于小群体的活动。此时歌舞在佤族的日常生活中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分量。“每一种舞蹈都是或都会给人极端快乐。成年人在舞会上用手臂搂着他的舞伴时,孩子们在大路上蹦蹦跳跳绕圈跳舞时,他们忘乎所以,消弱了地心引力和日常生活的严峻”。也可以说,佤族自然生态环境,给人们所带来的困境,通过歌舞的形式,得到

6、了一定的释放,使生活增添了一些应有的情趣。现如今,民间舞蹈已经成为傣族舞蹈的标志,例如“跳摆”和“孔雀舞”。但是其他地区的人们知道得很少,或者关注过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的存在,这对于佤族传统舞蹈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缺失。在此提及佤族这两种舞蹈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更广的研究和创作。(二)佤族舞蹈的来源佤族舞蹈的具体来源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一般都是从佤族老一辈人口中或者是佤族当地人们流传的口碑中探听得知的。佤族的传统舞蹈与祭祀有很大的渊源,佤族的一些先辈们每逢过年、祭祀活动等,都要盛装打扮,杀猪宰牛用以祭祀神灵,场面非常热闹。其中,祭祀举行场面最大的是佤族的“

7、拉木祭祀”,是佤族日历中的“格瑞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佤族人民把“拉木祭祀”活动看得非常隆重,巫师“魔巴”将会带领一群佤族人跳起木鼓舞,众人对“木依吉”大神进行跪拜与敬奉。为了促进佤族人们的繁衍与昌盛,以及能够将“木依吉”大神的灵魂放入木鼓中,佤族先辈们制成了女阴式木槽。因此,佤族出现了最早的舞蹈木鼓舞,从制作木鼓,到后来的敲击木鼓,都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由于木鼓舞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性,一直被保留了下来。(三)佤族舞蹈的特点和艺术价值1.个性化、特色化突出佤族传统乐舞在乐器、道具、音乐、肢体语言、服饰、风格以及主题意识都与许多民族明显不同,是佤族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是佤族先民的自然观、审

8、美观、民族信仰和思维方式的反映,具有浓郁的原生态特色。2.古朴性、粗犷性特色突出这主要是从佤族乐舞的主题意识、道具、乐器和舞姿来认识。佤族传统舞蹈的主体意识是反映先民们与天、地、人、动物、植物的关系,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他们传统舞蹈的主旋律,劳动与爱情是这一主旋律的组成部分。以这一主旋律创作的任何舞蹈都是原始部落生活的折射,都打着部落社会的烙印。如祭祀性舞蹈的木鼓舞、猎头舞、镖牛舞、链锣舞、狩猎舞等。即使无乐器伴奏,也明显具有古朴性、粗犷性特色,都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都像神话一样迷人。二、当今佤族舞蹈的现状 (一)人们对佤族的了解人们对佤族的了解,主要表现在佤族是一个宗教者、

9、民俗禁忌众多的云南少数民族,这种禁忌根植于佤族的大小事务中,其信念十分坚定且不可碰触。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佤族人民开始摈弃了一些传统的风俗,例如猎头祭祀、被佤族人民认为很神圣的木鼓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发展,这些传统习俗才渐渐被世人所了解。佤族的木鼓舞在是佤族人民非常重视的一种舞蹈,木鼓作为一种舞蹈道具,是佤族人民非常神圣的通天神器,而今,木鼓舞开始展现在世界面前,并且女子可以站在上面舞蹈,这在佤族的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二)佤族舞蹈的发展方向佤族舞蹈的艺术发展一直处于初级阶段,80年代以前,主要进行民族区域性发展。一直到80年代中期前后佤族舞蹈开始向舞台艺术迈出试探性的一步,

10、艺术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开始迸发,创作出高格龙勐、竹鼓声声向北京、佤山组舞、佤山摇篮、拉木鼓、木鼓声声、赶街回来、搓玉米、猴子舞、点苦荞等一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并被搬上舞台,成为佤族舞蹈历史上的经典。80年代末佤族舞蹈的发展开始滑坡,90年代初佤族舞蹈逐步转型,开始寻求突破,走多元化发展道路。1993年第三届中国艺术文化节上,佤族代表队的大型木鼓甩发舞在昆明上演,佤族舞蹈开始向产业化发展道路进军,并与旅游舞蹈相辅相成,标志着佤族舞蹈由此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从此佤族舞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基本形成,开始走上正轨,并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2000年开始,佤族舞蹈开始转向发展舞剧和教学创作,云海

11、丰碑、重彩佤山、阿佤欢歌等一系列的舞剧精品诞生,佤族乐舞教学组合的出版发行,给佤族舞蹈带来又一次的拔高。这些舞台艺术创作的经典对于佤族舞蹈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舞台艺术与教学的大力发展,并没有扭转佤族舞蹈的徘徊趋势,这一趋势给佤族舞蹈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境。佤族舞蹈发展“昙花一现”的现象频繁发生,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佤族舞蹈今后发展的关键。(三)佤族舞蹈的发展现状外界对一个民族给予的关注越来越多时,势必会造成其民族特色的主体文化开始凸显加强。当佤族开始大力打造“佤文化”,积极推动旅游歌舞事业时,潜意识中开启了对自身的民族文化的选择。比如,翁丁村寨保留至今,作为

12、佤族的建筑、村寨文化、原始文化大力发展、沧源“摸你黑”狂欢节、西盟佤族“木鼓节”等一系列的佤族历史文化被不断的强化。民族发展的同时也塑造了佤族在世界中的新形象。这几个佤族旅游文化中的龙头产业,因其独特神秘的民族气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佤族歌舞创作的发展。90 年代末期开始,佤族歌舞的文化产业模式已经逐步发展成型,并一举成为除茶业、旅游、矿产外佤族的又一文化产业支柱之一。佤族的木鼓舞、甩发舞因其独特性,开始受到其他国家的演出邀请,同时也开始参与电影、宣传片的拍摄。佤族地区从此掀起了一片歌舞热潮,除政府文化艺术工作队、歌舞团参与演出外,民间歌舞团体也自发的加入到这个行列

13、当中。民族艺术文化的多元发展,增进了佤族舞蹈与世界各民族舞蹈文化之间的交流,给佤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创作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空间与条件。目前,佤族的舞蹈已经受到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欢迎,并且佤族舞蹈以电影、舞剧、旅游舞蹈文化等形式不断在发展。三、佤族舞蹈如何推向世界(一)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佤族舞蹈佤族舞蹈的传承与推广,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认识时代潮流,认识艺术规律和名牌规律,认识特色价值和人才价值规律。为此,必须有艺术科学的研究机构,必须有专家队伍,必须有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有专项资金的扶持,必须有激励机制等。不能将舞蹈艺术与经济回报进行对立,同时对佤族舞蹈的普及以及提高要有清晰的认识,任何舞

14、蹈形式只有得到普及之后才能更好的提高,而提高又能使舞蹈更加普及。如果不是经常有一些群众性的舞蹈普及,儿童就不可能从小就能歌善舞;如果佤族人民对舞蹈不热情,没有唱跳的氛围,能歌善舞的民族也就不能形成。当然,如果没有提高指导的普及,民间和专业演出团队的舞蹈水平也难于提高,更难于跟上时代的潮流。(二)佤族舞蹈的推广方式如前文所述,佤族舞蹈将会朝着向电影、舞蹈文化产业、旅游舞蹈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发展,逐步打开国内市场的大门,进而不断的冲向世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佤族舞蹈要想冲向世界发展,将主要会向以下三个方面发展:1.朝着民间演出团方向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开始扩展,艺术文化的精品化发展趋势,必定会造成行

15、业内部的自我升级,促使佤族艺术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到今天已经有大量的舞蹈专业学生进团演出,编导也开始逐步专业化。外界要求的不断提高,艺术文化发展的不断升华,导致了舞蹈演员和创作人员对自身的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从根本上提高了佤族舞蹈的质量。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佤族民间艺术团体开始发展壮大,夕阳红老年歌舞团、黑旋风歌舞团、司岗里艺术团等佤族歌舞团的不断成立,促使佤族歌舞文化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产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佤族年轻人开始投入歌舞演出,有些家庭甚至全家从事这个行业。在成为佤族主体经济之一的情况下,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更使佤族文化艺术迅速的散播开来。2. 朝着旅游舞蹈文化发展随着民族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佤族,“挖文化”才渐渐被世人所认识。佤族经历了很长一段的封闭生活,导致其发展非常之后,且原始文化遗存非常之多,这也激起了人们对历史、对原始部落的探索。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