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6528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37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医药业专题精品(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业专题 2004年12月01日(周刊)-目录-一、行业新闻1.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十大热点2. 医药行业未来5年发展态势分析3. 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年底问世4. 银行加息让医药巨头收紧钱袋-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5. 医药行业再掀并购风6. 福建医药产业现状与展望7. 跨国药企投资缘何远离广东?8. 医药产业发展要靠科技竞争力9. 医药领域外包兴起中国能否把握机遇10. 大型医药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突围11. 医药商业企业如何在变局中寻找亮点12. 制药公司利润高缘何难以受尊敬二、零售药店13. 41家药企停产100多家药店被淘汰上海药品生产全面实施GMP和GSP14. 屡砸平价药房的都有哪些“黑砖”

2、?15. 新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国有企业垄断地位受冲击药品零售市场步入微利时代16. 平价药店三种模式谁主沉浮新闻提示17. 2004年咽喉产品零售市场分析18. 专利过期药市场潜力巨大19. 专利之争法庭拉锯战国产“伟哥”上市受煎熬20. 抗组胺药市场调查简析21. 药监部门尚未下达禁售通知药店已不见巨能钙22. 医院的药为何比药店贵?23. 药品价格为何总降不下来?24. 关于药品价格改革的思考三、新药研发25. 药物研发机构如何与制药企业合作26. 中外强强联手发挥中药优势提升我国新药研发能力27. 医保、知识产权成民族药两大难题28. 21世纪藏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四、医院医疗29. 中国医疗

3、保健市场扬升空间巨大30. 医院的长期投资决策分析31. S医院投资的得与失32. 卫生部官员透露我国医疗机构将分为三类33. 民营医院仅占市场份额%我省将大力扶持促其健康发展34. 民营资本紧盯医疗市场35. 政府公立医院职能需重新定位36. 中国医械市场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37.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新的宠儿38. 医疗仪器市场持续增长五、中药特辑39. 中成药品牌透出新价值前三季度增长平稳40. 中药出口一路走高41. 中药出口战略对策分析42. 以国外本土化带动中药国际化43. 中药产业走到新的关口44. “良机待定”中医药如何来把握?45. 中药现代化,不能照搬“洋中药”46. 神威集团藉

4、上市拓中药业市场一、行业新闻2004-11-25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十大热点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领域存在明显的十大热点问题,它们分别是: 1、药品分类管理。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对上市药品实行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国家药监局日前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药监局加快分类管理工作力度,到2005年底之前,使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市的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 2、国家药品价格政策。自1997年起至2003年底,国家价格管理部门14次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其品种达1374个,降价总额约200亿元,医药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目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的甲、乙类药品调价方案已全部出台,平

5、均降幅15%20%。 3、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此举明显降低了药品价格,进一步规范了药品经营市场。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招标主体有待规范”,“医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招标中人为因素太多等等。卫生部将研究出台完善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若干规定。 4、新药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04年4月1日,新的药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全面实施,该办法规定了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条件,只要符合条件,领取经营许可证将不受任何限制,切影响市场放开的政策障碍被排除。 5、GMP、GSP认证。据国家药监局透露,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 GMP认证,占全部应认证企业的61%,虽然通过比例不是很高,但从企业

6、规模、企业实力、品种、市场占有率来说已经接近90%,应该不会影响市场供应;另外,全国通过GSP认证企业4417家,占总数33,12月31日之前未通过GSP认证整改复审的医药经营企业将永远停止经营;2004年正式启动医疗器械GMP,预计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GMP认证。 6、购并重组。医药资本领域兴起并购潮。已发生的并购案例有诸如华源、上海医药集团11亿重组案、太极集团控股桐君阁和西南药业、白云山股份公司被广药兼并、太太药业收购丽珠等等 7、药店连锁。截止2003年底,全国药品连锁企业已达1216家,零售药店178 017家,全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前50名的企

7、业总数为14763家,较2002年的972 8家增长51.8% 8、平价药店。全国掀起“平价药房风暴”,主要代表有湖南老百姓大药房、江西开心人大药房、杭州天天好大药房。平价药房的下一个攻坚对象将锁定在药品进出的“大户人家”医院。 9、“药谷热”。目前全国约有各类医药园区100多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生物医药园区有50多个,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四川、湖南、湖北等。 10、“物流热”。医药物流纷纷上马,原国家经贸委争取到10个国债贴息的医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外经贸部又开始在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深圳等8地开展外资参股物流试点。返回目录2004-11

8、-25医药行业未来5年发展态势分析从19982003年的5年间,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5年间,全国药品生产销售收入年平均递增8.4%,实现利润年平均递增28.8%。化学原料药产量由1998年的35.37万吨增长到2003年的80.35万吨,中成药产量由34.28万吨增长到60.29万吨,医药产品出口额由38亿美元增加到90.2亿美元。1998年全国只有70家企业和车间通过GMP认证,2003年已超过3000家。那么,未来5年医药行业态势如何?宏观上微观上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1、重组是重头戏.中国医药生产企业通过改革与重组,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

9、6000多家企业将逐步减少到4000户或更少,加上13000多家批发公司,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将得到改观。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无论是生产集中度或利润集中度都会越来越高,强者愈强、两极分化之势将越来越明显。形势逼迫大批无特色、无优势的企业转向其它行业或联大靠强。今年上海医药集团公司药品销售收入已经赶上了2003年世界药业排名第50位的日本小野制药,预计未来5年还将有45户大企业跻身世界医药企业50强行列。技术创新带来产品结构的优化,历史形成的一个药品多厂生产的局面正在缓慢地得到改善,像氟哌酸这样个产品有1000多家制剂厂生产的情形将会迅速减少。

10、随着仿创结合战略的落实,有企业技术特色和品牌的名牌药品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药,像地奥心血康、排毒养颜胶囊等年销售5亿元甚至10亿元的产品会越来越多。扬子江药业的左旋氧氟沙星作为一个仿制药品,2003年销售近10亿元,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随着模仿创新的深入发展,我国迟早会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上市。2、区域市场联动。曾经有许多商业企业有过宏伟的全国布点蓝图,提出打造全国万家连锁店的口号。但是,中国太大了,各地方之间的差异也太大了,加之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无论哪一家企业的网络要想形成全国性的控制,几乎都不可能!那么,未来的市场流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应该是有限范围的市场控制能力加上区域市场的

11、联动为主体,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即不同地方的批发企业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流通成本。未来5年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8%9%会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必然会由目前的8.75%水平逐步下降。现在已经出现流通费用率在1%3%的优秀批发企业,如安徽华源仁济药业公司、湖北九州通药业公司等,这类企业在城镇及县、乡市场还会不断增加,这种被称为大卖场的医药批发是降费增效的必然产物。前不久,重庆太极集团、上药集团雷允上药业、广药集团组合成一个联盟,资源共享、三地联动、共同受益,这就是一个重要

12、的发展方向。3、整合物流中心。整合做强是大势所趋,医药物流中心也需要整合。要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全国范围的物流中心热会迅速降温。因为每个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像成都五块石地区一下子建了多个规模庞大的医药物流中心,不少资金被闲置了。怎么办呢?或转做他用、或适当联合,以优质服务、高效率和低费用吸引第三方,再逐步扩大流量,成为第三方物流的公共平台,为其它企业服务。珠海联邦制药公司有20亿元的销售收入,他们算帐后没有建自己的物流中心,而选择了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他们考虑的出发点是,物流是一门学问、一个独立的产业,医药企业需要的东西很多,不一定都要自己做,应该发挥优势、突出主业、特色发展

13、为好。4、走出去与引进来。抓住机遇走出去,让中国的优势产品在发达国家实现本土化生产,是新形势下的新增长点,也是实现利润倍增的良策。走出去将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的新亮点。引进来是指外商的投资。对外开放20多年来,各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都投资建了工厂,他们的全球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可以说这一轮的产业投资已告一段落。外资当前正在发生的投资方向的变化是由产业投资转向研发投资,如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瑞士诺华公司和罗氏公司、英国葛兰素-史克必成公司、美国礼来公司等等,他们相继在中国巨资投入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内优秀人才和高水准的临床医院进行原创药物筛选和新药临床试验,这对国内企业正是一次很好的机遇。5、后GMP时代

14、的竞争。GMP改造已近尾声。近1000亿元投入,从基本生产条件到企业管理都彻底改变了中国医药生产的面貌。欣喜之余,应冷静地看到GMP改造后的隐忧,由于GMP改造投入较大,成本、费用上升,企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改造中盲目竞相扩大了制剂加工能力,使原来就不高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更低了,这是让人忧虑的问题。希望经过GMP改造后的药企采取为其他企业、医院、商业企业委托加工来缓解困难。同时也建议政策面放开对科研单位自身成果产业化的限制,放开对行业外企业持有新药证书后委托加工的限制,以期减少新建药厂。现在,大家都成为GMP认证企业后,GMP企业的优越感将不复存在,新的竞争更明显地集中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上

15、来。企业需要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研发和市场上,抱着金碗要饭吃也会饿死。6、医院改革将有突破。三项改革进展很快,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矛盾,以药养医、补偿机制、经营性医院与公益性医院分开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急待取得政策性突破。预计不久的将来,关于医院改革的重大政策会陆续出台,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点:、鼓励医院投资多元化,对医院资产评估、人员身份转换及相关政策予以明确;、允许医院自主决定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增加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并完善财政对公益性医院的补偿机制;、提高部分医疗收费标准;、推动建立医院内部和外部竞争机制,卫生技术人员、医院装备等实现市场化配置;、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并纳入医疗保险等等。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