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806527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共32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崂山一中 历史备课组 孙建,通文博古,曲径通幽 2014年历史二轮复习策略,通文博古,曲径通幽 2014年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考情与学情分析 二轮策略与措施,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一)学情反馈:,1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A较好19% B一般51.2% C较差30.8% 2知识体系是否清晰 A比较清晰18% B一般48% C线索模糊34% 3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A比较高17% B一般61.2% C较差21.8% 4对对自己的历史成绩满意度 A比较满意27.6% B不满意54.3% C较差18.1% 5在后段的历史复习中,你认为自己的复习重点在于 A夯实基础知识31% B提高综合能力29% C提高答

2、题技巧40% 6.你喜欢历史课堂是老师多讲?自己多看? A老师要多讲27% B老师少讲,自己多看53% C多做题20%,(一)学情反馈:,一、考情与学情分析,问题: 基础知识落实不佳; 信息解读能力不强; 学科思维尚未到位; 语言组织表达不清。,对策: 强化“体系”; 训练“审题”; 分析“思路”; 拓展“理论”; 重视“规范”。,(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基本特点,1.近六年考试说明所列“必考”考点覆盖率:,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基本特点,2.近六年中外史内容比重对比(不含选做题10分):,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基本特点,3.近六年各模块内容及比重(

3、不含选做10分):,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基本特点,4.近三年命题角度和形式:,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基本特点,5.近三年命题角度和形式:,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基本特点,命题原则:立足学科知识突出学科能力体现人文素养 落实考纲,突出基础性,依托主干、重视阶段特征,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的考察; 价值取向:凸显课程观念关注学科前沿树立历史意识 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以史料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迁移能力,能力考查力度加大;注重新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 呈现方式:呈现新的材料设置新的

4、情景着眼新的视角 稳中求变,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时代感,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注重思想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能力考查有机融合;,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二)考情反馈:山东试题命题趋势,命题视角多变,视野较开阔,在能力立意上引导教学从死记硬背向研究性学习转变,具有明显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和考生运用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向。(“古今贯通”考趋势,“中外关联”考异同)为此,复习必须做到 由此及彼,考点一拉一条线(古今贯通); 以点带面,打破选修必修限(知识整合); 由表及里,中外比较事事连(中外关联); 通史专题,历史脉络自然现(知识结构)。,一、考情与学情分析,(一)对二轮复

5、习目的的理解1.总体目标:把握历史主干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与能力培养。对历史这门学科而言,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体系构建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能力培养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动的。2.知识目标:第二轮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主要着眼于知识重组,而不仅是简单分项复习。要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3.能力培养: (1)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学科的方法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具体说就是考试说明中的四个能力层次。 (2

6、)特别注意学会从材料的情境、问题中去联系历史结论和观点。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掌握解决各类题目的技巧。我们把二轮复习的目的概括成四个词:知识升华,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解决问题。,二、二轮策略与措施,(二)二轮复习的基本思路,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阶段通史的复习,实现“四通”(即古今贯通、政经文联通、中外交通、必修选修融通),实现夯实基础,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古今贯通:历史问题做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做历史反思; 政、经、文联通:揭示政、经、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外交通:揭示中外的联系,找出中外的差异和差距; 必修选修融通:必修深化理解选修,选修丰富支撑必修。,以中

7、国古代史中明清史为例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二、二轮策略与措施,(一)打破专题模式,构建通史模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在同一时期、阶段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进行完第一轮复习之后,我们就很有必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的通史复习,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归纳阶段特征,构建立体知识体系,依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我们划分为三个大专题:,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二、二

8、轮策略与措施,(一)打破专题模式,构建通史模式,(二)科学编写学案,整合重组知识(低起点),我们学校作为普通中学,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自律性不够,这就需要我们低起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通过编写学案的方式(主要是填空),将本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整合重组,过程中要注意有关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纵向),还要注意整体性,体现出政治、经济、文化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还可以把必修和选修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这一专题的基本知识体系。 总体要求: 依据考纲,全面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全部知识点,不能厚此薄彼。(点要透、线要明、段要清、面要全) 学生自主完成,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二、二轮策略与措施,(一)打破

9、专题模式,构建通史模式,(二)科学编写学案,整合重组知识,(三)着力纵横比较,突破重点难点,二轮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需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深化和提高,因此我们在某一个领域选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挖掘,深化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总体要求: 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强化落实; 通过知识点的落实分析归纳领域阶段特征、规律.,二、二轮策略与措施,突破之一:明代内阁制,纵向看:君主专制逐渐僵化 横向看:民主与专制,违背近代化潮流,点对点的比较,认识: 1、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他们都有其存在 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2、在不同地域形成

10、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说明了世界文明发 展过程中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突破之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原因: 2.时间地点: 3.产生标志: 4.发展表现: 5.影 响: 6.特 点:,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 江南 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清代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发展缓慢,未发生质变,往往夭折中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具体原因:,(1)生产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

11、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2)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的极渡贫困,使得人们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3)国外市场缺乏。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4)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5)国家政策不力。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工商业的发展 (6)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然科技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合作探究,横向比较,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如何从东西方的对比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独尊儒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李贽,顾炎武,

12、黄宗羲,王夫之,儒、道、 法、墨,突破之三: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纵向比较:承古萌新(一方面明清时期宋明理学走向僵化,另一方面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横向比较:中西对比看差异和差距,为什么明末清初时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经济: 政治: 文化:,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制度;军机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八股取士;文字狱;程朱理学;西学东渐,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思想控制加强;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政经文联通 突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块间的横向联系,得出一定时期的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认识

13、。,(一)打破专题模式,构建通史模式,(二)科学编写学案,整合重组知识,(三)着力纵横比较,突破重点难点,(四)自主整理表格,巩固提升能力(线索、趋势、特征),通过填空题来梳理知识,仅仅是第一步,知识的真正内化需要自己动手整理表格,再通过知识点来归纳阶段特征。 总体要求: 自主完成单元知识整理表 突出总结、归纳,提升学科思维能力。,二、二轮策略与措施,表格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可以通过自己看书,增加一些知识点,比如,知识 链接等。表格中将基本史实填写完整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趋势和阶段特征。 高落点,辉煌迟滞,纵向比较,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体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 的历史发展趋势,请问

14、,出现社会转型的有利因素有哪些?,经 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关系:市民阶层壮大,自由劳动力增加; 思想文化:出现早期民主思想; “西学东渐” ;,近代前夜阻碍中国社会转型的的原因有哪些?,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 政治:专制统治的阻碍 思想文化: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外交:闭关锁国,总体比较:把握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19世纪的世界?,横向比较,对比: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海禁” “闭关锁国”,文化专制;钳制思想,中国在明清时期已经落后于世界了!,政治:专制民主 经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文化:迷信蒙昧理性科学,总体比较:即要看到中外差异,又要看到中外差距。(中外交通),(一)打破专题模式,构建通史模式,(二)科学编写学案,整合重组知识,(三)着力纵横比较,突破重点难点,(四)自主整理表格,巩固提升能力,1. 精选精练,紧扣主干; 2. 及时讲评,注重方法。,(五)适时巩固练习,总结实战经验,二、二轮策略与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