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3806403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PPT(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蓝媛慧,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 开群体而单独生存。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 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每人都是过长的筷子,地狱的人只喂自己所以喂不进嘴里;天堂的人相互喂,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12。,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卡内基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的记录后得出结论: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

2、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由于具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反之,在生活中失败的人,90%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而导致的。 阿尔波特维哥姆博士在自己的联合报业专栏“探索你的心理”中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

3、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 丁瓒教授,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 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发展模式人际关系以需要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交往为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逐渐加深,互不认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论之二三维人际关系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发现在人际关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需要,理论之三社会关系律

4、,1974年魏斯提出人际关系的六种需要,即社会关系律 1.依附需要 2.社会整合需要 3.价值保证的需要 4.可靠同盟的需要 5.需求指导的需要 6.关心他人的需要,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一)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观察者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A君的性格 精明的 勤勉的 冲动的 善辩的 倔强的 嫉妒的,B君的性格 嫉妒的 倔强的 善辩的 冲动的 勤勉的 精明的,受试者多把A君作正面印象,B君为负面印象,人际交往中的首因效应,A 第一次考试为甲 第二次考试为甲 第

5、三次考试为乙 评价:第三次考试意外失利,B 第一次考试为乙 第二次考试为乙 第三次考试为甲 评价:第三次考试侥幸得甲,首因效应的启示,1、建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展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质。第一次和陌生人见面时,应穿着打扮整齐、干净、谈吐自然,有礼有节。 2、懂得通过现象看本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尤其是见网友更要注意首因效应带来错误印象。,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第一印象?,SOLER模式(G Egan艾根) S: 表示坐姿或站姿要面对别人 O (open): 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 (lean): 表示身体要微微前倾 E (eye-contact): 表示目光接触 R (relax):

6、 表示放松 表现“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印象。,(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十个好,百个好,一个不好全遮了,与首因效应相反,随着人际的交往深入,最近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较大,所留下的印象也相对深刻,最后的印象就会冲淡或盖过以往的印象,对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也称为“新颖效应”。,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对“杰姆”的印象改变了-近因效应,心理学家洛钦斯做的实验: 甲组:先外倾,后内倾; 乙组:

7、先内倾,后外倾。 先出现首因效应。 洛钦斯接下来插入其他作业,做一些数学题目、听历史故事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表明,两组对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最后近因效应明显,近因效应的启示,1、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要有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否则再好的“第一印象”也没有用,功亏一篑。 2、与他人之间因一时之气而发生冲突或是训责别人时,开诚布公,积极沟通。要记得安慰和道歉,知错马上改,亡羊要补牢。 3、说话的语序也会影响沟通。 4、我们在看待人或事物时,要历史地、全面地看,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这样才可避免因近因效应导致的认知偏差。,(三)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

8、t),印象形成中产生偏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性地得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为“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正的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负的晕轮效应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案例,凯利在演讲前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平易近人;而对另一个班说,演讲者是如何冷峻,不易被接近。结果,学生们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晕轮效应的启示,1、理性。不仅要听从心的声音,也要听从大脑的声音。 2、在交往中应避免以貌取人,要实事求是。 3、要尽量消除“偏见”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角度分析取舍。 4、正确利用晕轮效应,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刻板印象(stereotypes),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所谓的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的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 “南方人都很精明,北方人都很憨厚”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东北姑娘“宁肯饿着,也要靓着” (小孩和母亲关于对五套班子的对话),刻板印象的启示,1、不要从交往对象的性格、地位、背景出发交往 2、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穿着“印象外套” 交往,仰巴脚效应,人们最喜欢的人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心理学家阿诺森等

10、人1978年做过一项“犯错误效应”实验证实了这一结论。实验给被试呈现四种人,让其评价哪一种人最有吸引力: (1)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 (2)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 (3)才能平庸而犯了错误的人; (4)才能平庸而未犯错误的人。,结果表明: (1)才能出众但有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的人; (2)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被认为是最缺乏吸引力的; (3)才能出众但没有错误的完美者吸引为为第二位; (4)平庸但没有错误的人吸引力居第三位; 小的过错会使才能出众的人吸引力更增一层。,进一步研究发现犯错误效应还受性别角色和自尊心的影响。 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 而女性更倾向于喜欢能

11、力出众而没有犯错误的人(包括男性和女性)。 自尊心极高或低的人则更喜爱完美无缺的人。,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交往中一个人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实质在于“强加于人”。 “以己论人” “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 表现:1.相同投射从自我出发做判断 2.愿望投射把自我主观愿望强加于人 3.情感投射以自我的爱憎指引交往,投射效应的启示,1.在交往中要顾及他人的感受。 2.在交往中遇到问题要理性分析,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的对待别人和自己。“已所不欲”时“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也要学会“慎施于人”。,一、认知偏差

12、 二、情感偏差 三、能力欠缺 四、人格问题,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 )或“非”(打)两种回答。请你根究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1 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 2 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 3 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4 与异性交往太少。( ) 5 对连续不断地会谈感到困难。( ) 6 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 7 时常会伤害别人。() 8 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 9 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 10 极易受窘。( ),11 与别人不能

13、和睦相处。( ) 12 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 13 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 14 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 总是尽力要别人赏识自己。( ) 16 暗自思慕异性。( ) 17 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 18 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 19 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 20 瞧不起异性。( ),21 不能专注地倾听。( ) 22 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 ) 23 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 24 被异性瞧不起。( )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各样意见、看法( ) 26 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

14、 27 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 28 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相处。(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08分之间,那么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都喜欢你,你们相处得不错。而且,你能够从与朋友相处中,得到乐趣。你的生活是比较充实而且丰富多彩的,你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比较好。一句话,你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的好感与赞同。,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914分之间,那么,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很一般,换句话说,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

15、波动之中。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1528分之间,那就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得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得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一 认知偏差,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它是态度的一部分,即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态度决定一切. 埃利斯曾指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案例,一个学生因为生病上课迟到了,被辅导员当众批评。该同学感到非常气愤和不平,情绪非常糟糕。后来,在咨询老师的辅导

16、下,通过三栏目技术进行认知矫正,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 三栏目技术示范表:,二 情感偏差,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特征,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一大特点。 主要表现: 1.嫉妒心理 2.自卑心理 3.羞怯心理 4.社交回避 5.恐惧心理,1.嫉妒:对他人的某些素质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甘心或憎恨,甚至打击别人以抬高自己的心理反应。 嫉妒是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让人体验到心理的紧张、内心的痛苦、愤怒、憎恨等。巴尔扎克曾说,嫉妒潜伺在人心底如毒蛇潜在穴中,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更为痛苦,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嫉妒产生原因:竞争或比较中受挫产生,虚荣心和不自信是产生嫉妒的温床。 嫉妒心理两个特性: 一、指向性:嫉妒的对象往往只是局限于在自己周围的圈子,是那些比自己“能干”和“幸运”的人。 二、发泄性:除了轻微的嫉妒表现为内心的怨恨外,绝大多数的嫉妒都要经历从心境嫉妒向行为嫉妒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