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

上传人:1527****560 文档编号:13805859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韶关市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韶关市为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乡村农民为提高家庭收入而进入城市务工,形成庞大的农民工阶层,伴随着农民工这一阶层的出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应运而生。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由于失去父母的庇护,他们的身心成长、学习生活都面临着各种问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本文以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视角,首先概述了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其次分析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善农村留守

2、儿童的对策。 留守;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目 录前言1一、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1 (一)监护现状堪忧1(二)流失的亲情难以弥补1(三)学校教育独立难支2二、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2(一)多方面的心理问题2(二)不容乐观的学习方面3(三)缺少呵护的家庭方面4 (四)资源匮乏的学校方面4三、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5(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5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重视家庭教育5(三)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6(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6(五)加强学校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学习环境7前 言韶关市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非常严重,近年来每年都会有大量

3、的农民来到城市打工。由于双亲的远离,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的呵护及良好的教育,导致其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发展,研究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是韶关市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一、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监护现状堪忧目前,韶关市“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

4、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

5、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二)流失的亲情难以弥补首先,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其次,“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6、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三)学校教育独立难支韶关市经济并不算发达,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局中和中

7、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由于父母不在家,他们一般要做更多的家务活,如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有的还要打柴喂猪等,这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二、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多方

8、面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隔代监护、上代监护,甚至是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导致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

9、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甚至有可能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二)不容乐观的学习方面对于学习的态度问题,爱好学习的留守孩子的比例要低于普通的孩子;据调查显示,对于打架或是其他的违反纪律的情况:留守儿童比普通的孩子经常打架的要多;留守孩子比普通孩子上课回答问题也非常消极。其次,对于迟到现象,留守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要经常迟到,同样很少的情况也要高于普通孩子。再者,逃学,留守孩

10、子要比普通孩子经常逃学的比例高出很多。可见留守孩子更容易逃学。很多监护人表示,每天都看到孩子去学校,但是不知道到底去没去。大多数监护人无法做到像父母一样,时刻细心的照料,留守儿童在学方面也表示的异于普通孩子,他们自身对学习的要求不高,甚至很多都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方面也普遍低于普通学生。另一方面,出外打工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要比普通父母的低,他们在对自己孩子的期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打工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极端的分化。很多农民根据自己没有文化和技术只能去外打工,受苦受累的经历中,认识到上学学文化是多么重要,他们就会把这种想法给予孩子,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上大学与否并没有

11、太大的区别,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点工作挣钱,因此他们对于孩子学习的期望并不是很高。这也农村留守儿童学方面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三)缺少呵护的家庭方面留守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这些家庭的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情况很不乐观。因为父母都在外打工,因此大多数父母很少回家,一般过年才回,这些家庭的孩子只能够通过电话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一定的交流。这就造成了父母对于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对于孩子成长的帮助和指导几乎不能起太大的作用。留守孩子大部分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很多时候还是靠外力的推动才会执行某些任务或是干什么,自己的自觉学习能力并不强,需要别人的督促和监督鼓励。但是如果爸爸妈妈因为在外打工,没有太

12、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顾及孩子的学习,督促他们或是给予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就会使孩子缺少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这不利于他们学习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监护人无替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孩子除了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外,相处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家人了,而对于留守的孩子来说相处最多的就是他们的监护人。监护人的素质、监护人的能力和他们的状态等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对他们品质的培养、对他们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未来的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监护人需要照看一到两个甚至更多的孩子。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这个担子其实是很重的。爷爷奶奶本身就年龄很高,身体又一天不如一天,本应该是他们受到别人照顾或是安享晚年的时候,

13、但是现在他们却要抽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对于大多数监护人来说,更多的是能否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出事故这就好了。而对于孩子的心理状况 ,行为习惯,学习情况则很少进行关心或是管教。这种对孩子的放任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四)资源匮乏的学校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生活,他们的心理发展会存在很大的不适应困惑,这都需要学校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开导和指导。老师和班集体的帮助和温暖对于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有助于他们行为的端正和思想的正常发展。但是韶关市农村教育师资匮乏,教育设施落后,却不能充分满足留守儿童需要。这些年江苏的教育发展还是很快的,但是

14、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却非常之少。这使得农村的师资力量也更加薄弱,老师非常缺少。在很多农村的地方,经常是一个老师身兼数职,哪一学科都教,这样一来,老师的担子也很重。因此即使老师愿意他也很少有精力来照顾到每一个孩子,更难有时间去发现留守孩子所有所不一样的地方,或者即使能够发现,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给予这些孩子应有的帮助。另外,我们都知道,农村的教育经费经常处于不足的状态,很多时候连基本的曰常开支都难以维持。这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不利于我们农村孩子的良好发展,对于留守的孩子来说更加不利。三、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影响下,大量农

15、民进入城市谋求发展,但是他们的孩子却没有和父母一起。对于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城市不能够接纳这些农村孩子,而不接纳的直接原因就是没有城市户口。户籍管理的地域性限制阻碍了大量外地人的进入,同时也阻碍了大量的农村孩子在城市读书的愿望。我们的政府应该从长远来考虑,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农民工能够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利益。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把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规划到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之中。这些留守孩子有权利享有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健康发展权和受教育权、受保护权等。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予的关注较少,还不能明确自身所负有的责任。我们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从立法上对留守孩子的各种权益进行合法保护,明确这些打工父母在孩子的监护和教育方面所负有的职责,使他们自觉提高监护的意识,规范他们的监护行为。对于委托监护人也应该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和义务,使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