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5654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任务书题 目:浅谈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时间: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一、 选题目的:希望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家乡旅游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进而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利用好家乡的各种资源促进和发展家乡旅游。二 、资料(数据)来源:1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 (3):12-92增城的简介M广东各县市百科3田利民乐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省情2004年10期4浅析乡村旅游的发展Pshirney的BLOG (2007-10-27 )5增城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浅谈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林晓露(广东女子职业技

2、术学院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1450)摘要增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处于广州,惠州,东莞市等众多经济发达城市的市郊,便于开展乡村旅游,现在增城的乡村旅游虽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更好的发挥乡村旅游对增城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利用好其特有的地方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关键词乡村旅游 增城 发展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1。中国的乡村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的附近,这源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乡村旅游的客源是城市居民,特别是那些承受现代社会巨大压力的大都市居民。按照中

3、心地理论,城市的附近则成为旅游乡村的首选地。第二,中国带薪休假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人们外出旅游时间少,往往在所居住城市的附开展乡村旅游,而偶尔的远距离出游则更多的选择观光型旅游产品。第三,在其他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各种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备,造成即使拥有高品位的乡村旅游资源,也只能是望洋兴叹的局面。一、增城乡村旅游资源概况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工商各业发达 组成部分,具有“多城辐射效应”,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是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通往东莞、

4、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增城旅游资源丰富,“茘乡仙境”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稟赋和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别具特色的茘乡风情和水乡景色美不胜收。何仙姑家庙、千年盘龙古藤、凤台揽胜、万寿寺、古海遗踪、正果佛爷寺、报德寺、朱氏宗祠、雁塔、凤塔、瓜岭古村落等名胜古迹吸引众多游人的目光:南华、仙村、茘湖、紫云山庄等多个高尔夫球场让游人挥杆自如,尽享阳光、空气和绿地之乐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庄度假村、白水寨风景名胜区、锦绣大封门、亚洲生活温泉度假村、何仙姑旅游风景区、源章山庄、金茘苑农业生态园、谷丰园、金矿森林公园、焦石岭森林公园、兰溪荔枝沟、金矿生态大观园、朱村丝苗米生产示范基地、盈园、万亩冬瓜

5、生态园休闲度假之地令游人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荔枝节、仙姑诞、龙舟节、佛爷诞、仙姑得道诞、畲族风情等民间民俗和荔枝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登山节牛仔服装节让游人尽领非凡热闹2。二、 增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增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现在增城的乡村旅游以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乡村游的发展,同时在增江河沿岸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体育、文化等设施。围绕增城北部的小楼镇、正果镇拥有的农业和生态资源,是进一步推进农业、村落生态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2008年,增城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67%,荣获“2008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

6、地”、“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休闲之城”称号;北部生态功能区实现税收收入5585万元,增长34.84%,增速有了显著提高,成为广东省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增城市政府在挖掘增城的乡村旅游资源上下了很大功夫,把旅游与经贸、文化、农业、交通、体育、水利、林业、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用发展大旅游的思路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制度创新、资金筹措三大举措,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城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秀美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从南到北,有新塘的水乡石滩、朱村的田园风光,派潭、正果的良好生态及客家文化、畲族风情和大量文化古迹。近几年,增城

7、开发了不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项目正在不断地发展。总的来说,增城乡村旅游点自然条件好、经营方式活、档次结构协调,并且逐步向规模化、高档次化方向发展。以下是其主要的特点:1、数量多,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山区。目前全市基本形成规模的乡村旅游点达548家,还有部分临时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近150家。全市乡村旅游点数量最多是市中区(160家,占全市总量的30%)。规模经营的乡村旅游点去年接待游客达200.86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0132.61万元,基本形成了农村旅游产业规模。2、经营各具特色,服务内容多样。增城乡村旅游点普遍以农业资源为载体,旅游经营为实体,家庭式个体经营为主要方式,各乡村旅游点又有自身

8、的经营特色。主要以农村自然风光,花卉、花果、园林等特色农业吸引游客上门观光、休闲、娱乐;个别以特色餐饮、文化活动招徕游客,如派谭烤鸭和小楼迟菜心等旅游景点突出地方餐饮特色。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同时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悠闲、茶座、练歌、垂钓、农技、美术、儿童娱乐等旅游配套服务,满足各种游客的需求,使游客在回归自然的体验中愉悦身心,增长见识。3、农业与旅游互动,旅游经营效益显著。各乡村旅游经营点在经营服务的同时积极推销花卉、花果农作物产品,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又增加了农作物附近效益。上一年,我市的百花山庄度假村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寨,这一年每家接待游客量在3万至12万人次之间,最低营业收入5万元,最高

9、营业收入200万元,旅游经营效益约占总收入的60%以上,大大超过了农作物的经营效益。这也是乡村旅游点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4、乡村旅游经营和组织正在形式,行业自律初见端倪。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个别条件优越的乡镇出现了“集群式”的乡村旅游点。如小楼镇以迟菜心闻名,小楼镇各村现在都盛产迟菜心,还有福和的沙糖桔,现在福和的新围村全村都盛产这个。在增城街还成立了有关的旅游协会等自律组织,建章立制,协调乡村旅游点之间的利益分配,方便乡村旅游点宣传促销,帮助乡村旅游点健康发展。 5、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并向规模化、高档次化发展。各乡村旅游点十分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市场

10、的竞争力。如白水寨旅游区目前已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仙瀑并且旅游服务内容包括了特色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加之交通便捷,吸引了众多游客举家休闲和游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以此为代表,全市的乡村旅游点逐步向规模化、高档化方向发展。市中区雁塔、凤塔还有市中心河增江河都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充足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去整治,并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业。(二)增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增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期间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赞同,但是在一些成功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还未能克服的问题。1、跟风模仿、弃土从洋3由于缺乏

11、规划,各地“农家乐”发展往往表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从而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让游客觉得“农味淡了”的感觉。而实际上,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一定要注重“农家乐”的特色开发,突出“农味”,反映当地多彩的乡土文化、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恬淡的农家生活,避免恶性竞争。2、恶性竞争、无序发展3由于“农家乐”发展历史较短,业内统一规范尚未完全形成,多数从业人员“半路出家”,不少农家乐“土法上马”,热情过头,强行拉客,吃住安全无保障降价恶性竞争或抬价宰客现象时有发生。3、竭泽而鱼、不顾后果3“农家乐”是富民产业,由于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少业主或政府部门只眼睛盯在收入或税收上,不但不注意“蓄水养鱼

12、”,而往往不顾后果竭泽而鱼,有使“农家乐”旅游被扼杀在摇篮的危险。4、增城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还有许多极具旅游价值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有不少甚至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发展规模较小,只是在增城的部分乡镇。而且是以周边城镇的游客为主,停留的时间较短,一般都只是一两天。5、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前世的乡村旅游仍处于一种粗放经营阶段,没有任何经营标准,没有明确的管理服务机构,现有的很多乡村旅游点仍没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卫生、防疫、消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乡村旅游点各自为政,只顾各自利益,缺乏创新意识,个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

13、。6、服务水平不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跟不上发展的形式,服务不规范,文化水平偏低,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了解不深。服务人员没有严格的、明确的责任分工,往往男女老少齐上阵,有课少增就忙于应付,服务不到位。7、乡村特色不凸显。乡村游乡村特色不明显,项目雷同,功能单一,缺乏高品位的文化内涵。乡村游得乡村特色在逐步流失。乡村的村貌和住房布置豪华化、呈城市化的趋势。给旅客的感觉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淳朴的乡村风光。乡村游的模式单一,只有单纯的“看”,缺乏其他项目的游玩。纵观以上的增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乡村旅游就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政府加强管理力度,有方向有

14、标准地引导其发展,这些问题离解决就不远了。同时,我们不能急躁冒进,要一步一步,有层次有步骤地解决这些问题。三、乡村旅游发展对增城市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一)增加农民的收入,带领农民奔小康,建设新农村。据统计,2008年,我市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67%,荣获“2008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休闲之城”称号;北部生态功能区实现税收收入5585万元,增长34.84%,增速有了显著提高,成为广东省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据统计,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20元,同比增长19.57%,增幅连续两

15、年超过城镇居民。(二)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业的兴起,是精神文明建设进步的表现。城市居民游客在积极的旅游活动中,既感受到了新时期农村生活风貌,又了解到农业知识,还传播了当代城市文明,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特别是家居城市的青少年,通过乡村旅游活动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广大农民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了先进的经营手段和经营理念,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真切体会到了党的富民政策;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游客“ 吃、住、行、游、购、娱”的客观要求推动乡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加快人流、信息流、观念流、文明流等软环境的建设,加快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和地区资本积累,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旅游需求还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4。(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分而治之”,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差别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四、发展增城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一)利用好特有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