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5604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精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畜共患传染病毛圆线虫病毛圆线虫是人与兽共患寄生虫病。毛圆线虫感染遍布全世界。中国也有发现,而四川的涪江下游如潼南、铜梁、合川等县及福建的寿宁县感染率都很高,但临床症状都不明显。 毛圆线虫成虫纤细,呈线状,白色透明,大小为43-65毫米0072-0079毫米。毛圆线虫没有中间宿主,成虫主要寄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发育,经24-36小时幼虫孵出,经过2次蜕皮后,4天发育成感染性幼虫丝状蝴,丝状蝴随食物进入宿主消化道,第三次蜕皮后侵入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发育,经过4天自粘膜下层逸出,进行第四次蜕皮,然后以前端插入肠粘膜,附着于肠壁,经25-30天发育成熟、产卵。虫卵长

2、椭圆形,一端钝圆,另一端稍尖,大小为80-100微米40-47微米。其中含有12-20个细胞。自然宿主为草食动物,主要经口感染,也可经皮肤感染。感染性幼虫经皮肤入侵,其移行路线与钩虫相似,随血液至肺,经气管、咽;食道、胃到达寄生部位。自感染至排卵所需时间,经口为16-36天,经皮肤为28-36天。广泛施用生粪肥地区易流行。人感染虫数轻度者,常无任何症状;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头痛,乏力,易疲劳,贫血(血红蛋白低)等。动物感染多无明显表现,仅少数严重感染的,表现消化不良,粘液便,消瘦等。该虫不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传播,即可直接经口或皮肤感染。因

3、此应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饭前洗手,特别是施用生粪肥地区,更应注意防护,施粪后彻底消毒,或戴防护手套等。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虫动物,减少传染源,有助于减少感染。军团病 军团病是由嗜肺军团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现已发现有20多个菌种,业已证实军团病为人兽共患病。 1982年,我国在南京首次从病人分离出军团菌,以后相继在北京、山东、湖南等地发现本病。宗定国等人于1982一1985年,在新疆博尔塔从2只瘫痪的羔羊内脏中分离到2株军团菌(L1p)。宜昌市用微量凝集试验,对4种畜禽嗜肺军团菌1-10型(L110P)及博兹曼军团菌(Lb)、米克德军团菌(1m)、约州军团菌(Lj)和菲利军团茵(Lf)共5种14型进

4、行了抗体检测,呈现多菌型感染。不同畜、禽显示某些优势菌种,尤其是牛羊不仅感染菌型广,而且抗体阳性率和CMT高(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有可能是军团菌主要储存宿主。成都、南京、沈阳等地对家畜军团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证实家畜有军团菌感染。军团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抵抗力很强。实验证明,在人工污染的蒸馏水和自来水中,可分别存活139天和415天。在本菌污染的环境,也曾证明一年后自来水中仍有该菌存活。水被污染后经过气化,形成气溶胶微粒漂浮于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感染人和畜。研究者认为水和土壤是本病的传染源。国外有有水即有军团菌之说法。流行病学研究阐明,冷凝塔或蒸发器不仅是病原体的来源,而且是病

5、原体的散播媒介,致病菌通过空气及气溶胶传播。空气调节器、冷凝器等现代工业产品本来是用作造福人类的,却成了病原散播工具,危害人类健康,故军团病又?quot;城市文明病之美称。尽管家畜中普遍存在有军团菌抗体,但家畜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尚不清楚。人对军团菌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及中年人。军团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肺炎症状,表现食欲欠佳、不适、乏,力、头痛、咳嗽、发热、气急、胸痛。胸部有湿性罗音,有的咯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神经症状,意识模糊、嗜眠、精神错乱或烦躁不安等。仅凭临床表现很难与其他病原所致的肺部感染鉴别。必须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 亲水气单脂菌肠炎近些年来亲水气单胞菌感染人和动物的

6、报道日渐增多,其危害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已成为一种新的人兽共患病。亲水气单胞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河水、湖水、游泳池水以及含有机物的淤泥中。鱼虾等冷血动物为本菌的主要自然宿主,为人类和动物感染的主要来源。病人和病畜也可成为传染源。食用被污染的畜产品、水产品和饮用被污染的水,都可经消化道感染。我国报道的韶和貉患病均由于吃鱼而感染,猪则因饮用鱼塘水而患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貂患急性败血型后,突然发病,抽搐,惊叫,几个小时即可致死。多数患肠炎型,表现不愿吃食或拒食,眼结膜充血和黄染,眼角有分泌物,发烧,水样或血样便,孕畜流产。 猪患病表现体温升高40-42C,心跳快,呼吸促迫,步态不稳,耳后、背

7、、腹、四肢内侧有大面积紫红色斑块。初期排黄绿色便,后为血便,临死前口流红色液体。肉食动物患病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相类似。鱼和鳖等冷血动物感染后,发生肌肉溃烂、坏死,肠炎以及皮肤出血和败血症。人经伤口感染,可引起蜂窝织炎、溃烂、坏死。经口感染主要引起腹痛、腹泻,免疫功能低下,或机体严重损伤者可引起败血症。 以往一直认为亲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毒力不强,常呈自限性经过。现已证明该菌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溶血素,且有趋化能力和粘附作用,一般抗生素疗效不明显。江苏省海安县用由貂分离的菌作药敏试验,链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敏感。但对出现症状的貂应用效果甚微。福建省三明市用由腹泻猪分离出的菌作药敏试验,

8、认为多种抗生素都不敏感,唯有痢特灵敏感。用痢特灵治疗病猪,也收到了疗效。 嗜皮茵病 嗜皮菌病,是由嗜皮菌属的刚果嗜皮菌引起的,以皮肤表层发生渗出性皮炎,并形成结节为特征的皮肤病。我国先后从牦牛、水牛、山羊、马等动物中分离到病原菌-刚果嗜皮菌,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感染,经常接触病畜的人亦能感染。 病畜为传染源,主要为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蚊蝇叮咬而传播。传播是由菌丝或抱子的转移而致,特别是孢子具有鞭毛,能游动易随渗出物或雨水而扩散。当家畜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抵抗力低下时,易发生感染,且病情重。嗜皮菌病以牛多发,羊次之,马少发。1984年,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检查甘肃、青海、四川

9、、贵州、云南、河南等地的黄牛、水牛和奶牛,其血清中皆有不同程度的嗜皮菌抗体,这说明均有不同程度的嗜皮菌感染。感染嗜皮菌的家畜,表现营养不良,被毛粗乱无光泽,初见皮肤充血,继而形成丘疹,产生浆液性渗出物,形成豆大的结节,结节融合,形成灰白色结痂,凹凸不平呈菜花样。发病多全身性,但唇、鼻、耳等部位易见。体躯多毛部不易发现。本病一般无体温反应,疾病后期精神沉郁,低头弓背。青海省一放牧工人,因挤奶经常接触病牛而感染嗜皮菌,手臂皮肤上出现渗出性皮炎、结节和痂块。国外有人因接触患病鹿而出现类似症状。嗜皮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对青霉素敏感。以青霉素加链霉素联合治疗效果好。隔离病畜,防止雨淋和蚊蝇叮咬,有助于控制

10、本病。经常接触病畜的兽医、饲养员、挤奶员等应有所防护。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和畜禽的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人和多种动物感染均表现神经症状,多呈局部散发,发病率不高,死亡率则高。病畜为传染源。 李氏杆菌分布甚广,几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它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和水中。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青贮料、干草及土壤中能长期存活,在于粪便中可存活2年以上,在食品及植物屑片中可存活几个月,在干酪中可存活1年以上,还能在冰箱中贮藏的肉、蛋、食品中生存或生长。蔬菜亦能引起人患李氏杆菌病,1981年夏季,加拿大有41例患李氏杆菌病,是由于生食含有李氏杆菌的蔬菜引起的,即所谓加拿

11、大洋白菜色拉事件。人和多种动物患病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一般幼畜和儿童易受侵害。牛感染李氏杆菌后,食欲废绝,神志不清,走路左右摇摆,大量流涎,不时嘶叫。羊以神经症状为主,头钮向侧面,转圈,走路摇摆,呆立,四肢肌肉震颤,倒地四肢呈游泳状运动,失明,流产,有时也流涎。猪表现意识障碍,运动失常,冲撞或转圈,头颈后仰,肌肉震颤,口吐白沫,母畜流产。兔患病常迅速死亡,有的精神萎顿,口吐白沫,冲撞或转圈,抽搐,头后仰。鸡急性发作多突然死亡,慢性表现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痉挛、斜颈。人患病常表现脑膜炎症状,突然发作,剧烈头痛、嗜眠、昏迷、项颈和背部强直,皮肤有小出血点。孕妇流产。部分病人呕吐、惊厥,共

12、济失调。李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仅依靠临床症状难以确诊,需经血清学和细菌学检查。因诊断困难,影响早期治疗。解放军总医院用头抱噻肟钠20克,静脉点滴注射,每8小时1次,连用10日,治愈1例病人。最近研究证明,李氏杆菌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李氏杆菌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克雷伯氏杆菌病克雷伯氏杆菌是引起人类肺炎的病原菌之一。近些年来我国从马、牛、羊、猪、貂、麝鼠和鸡等动物体内分离出该菌。该菌可致多种动物患病,使其成为人与多种动物的共患病。 猪感染克雷伯氏杆菌后,表现精神沉郁,结膜苍白,食欲减退,呼吸浅速,偶发咳嗽,站立不稳。貂发病精神萎顿,拒食,呼吸困难,步样不稳,蜂窝织炎或脓肿,急性可

13、迅速死亡。鸡感染则发生眼炎,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呆立,羽毛松乱无光泽,低头缩颈,初流眼泪,继则眼险肿胀、闭眼、流浆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该菌感染是鸡胚和2周龄雏鸡死亡以及脐炎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感染因素的改变,人感染的菌谱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的趋势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的感染在逐渐减少。而由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毒力较弱的机会致病菌增加幅度较大,其中克雷伯氏杆菌已上升到仅次于绿脓杆菌,居革兰氏染色阴性菌感染的第二位,可见其感染的严重性。克雷伯氏杆菌感染死亡率可高达60。人患克雷伯氏杆菌肺炎,较一般肺炎病情重;一般肺炎常用的首选药物青霉素无效。Sararbi氏通过

14、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克雷伯氏杆菌可以在鸡舍用具和环境中存活相当长时间,对禽和人的克雷伯氏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家禽及其产品如食用蛋、肉用鸡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人患克雷伯氏杆菌病的传染源。伪结核病 伪结核病的特征是内脏和淋巴结有与结核病相似的酪化结节。从肉眼上看,伪结核病的病变与结核病病变相似,但其病原不是抗酸性结核分支杆菌,而是非抗酸性伪结核棒状杆菌或伪结核耶尔森氏菌。该类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通过损伤皮肤感染,也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多种畜禽和人都有易感性。 羊感染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侵犯乳房可弓f起乳房肿大变硬,表面凸凹不平。有时表现有

15、慢性支气管炎;有些羊只表现行动迟缓,消瘦,贫血。在屠宰羊的检验中,绵羊伪结核病变检出率为95、山羊病变检出率为1。病变多发生于肩前淋巴结,其次是股前淋巴结、颌下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纵瞩淋巴结、胃淋巴结、肠淋巴结及乳房淋巴结等。骆驼感染伪结核棒状杆菌,淋巴结或肺脏发生大小不等的脓肿,体表脓肿破溃后,流出白色粘稠脓汁,如干酪样。马感染伪结核棒状杆菌,表现为后肢溃疡性淋巴管炎。淋巴管肿胀,疼痛,破行。免感染伪结核耶尔森氏菌呈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增进,表现逐渐消瘦衰弱,行动迟缓,食欲减少或柜食。鸡感染伪结核耶尔森氏菌多呈急性经过,最急性可突然死亡,一般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干枯、无光泽,食欲减少或停止,缩颈低头,两翅下垂,呈嗜眠状,消瘦衰弱,呼吸困难,常伴有腹泻和两腿发抖。死后检验,发现脾、肝、肺及胸肌有粟粒大黄白色病灶。 人患伪结核病,一般较结核病发展快,可致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脓肿和败血症等。多种动物患伪结核病,尤其是供人食用的羊、兔、鸡常患本病,不仅对饲养业造成一定损失,也对饲养、加工和食用者构成威胁,因此,无论是饲养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应具备防患意识,以防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