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5580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精品(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目 录前言(第1页)一、规划设计(一)总图规划设计(第2页)(二)土建施工图设计(第5页)(三)水电安装施工设计(第35页)二、土建施工(一)基地与基础工程(第59页)(二)模板工程(第76页)(三)钢筋工程(第92页)(四)混凝土工程(第126页)(五)砌体工程(第151页)(六)门窗工程(第183页)(七)抹灰工程(第211页)(八)楼地面工程(第229页)(九)屋面瓦工程(第243页)(十)饰面工程(第256页)三、水电安装及市政配套工程(一)电气工程(第278页)(二)给排水工程(第327页)(三)通风与空调工程(第360页)(四)采暖工程(第367页)(五)室

2、外综合管线(第371页)(合计380页)二、土建施工(一)地基与基础工程1、存在问题:管桩感观质量差,存在裂缝且有私自修补掩盖现象。原因分析:监理、工程部以及施工单位对进场管桩质量检查不到位。管桩生产厂家操作工艺落后或者说预制施工较为随意,资质差,出厂自检不到位。预控措施或方法:对桩身砼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桩身有裂痕或明显观感质量缺陷的管桩,应责令施工单位及时随车清退出场。管桩的壁厚、桩径、桩身弯曲度、中心线偏差、裂痕等,以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加强自检工作力度,项目工程部、监理必须全数对进场成品管桩进行尺寸、外观质量检查。2、存在问题:预应力管桩全部未一次性施打到位,

3、两节管桩分次施打,严重违反设计和规范规定。桩头露出地面1米左右,给桩机移位造成困难,造成第二节桩的施打困难。原因分析:管桩施打未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工程部、监理对方案的审核也不到位。施工作业人员操作经验和质量意识差,这样施打既增加机械的运转次数,也将因第一节桩周边土体应力已释放,施打第二节管桩时易使桩头破碎,不能保证成桩质量。施打过程中,施工单位自检工作不到位,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及时跟踪检查和制止违规施工。预控措施或方法:管桩的施打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施工方案(桩机行走路线图)和桩基施工规范进行,并应认真仔细对工人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明确管桩施工工艺,必须一次性施打

4、到位,严禁分次施打。施工单位必须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且监理必须旁站到位,工程部需复核。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异常情况,应立即制止施工,对已施打的管桩,工程部应及时召集监理、管桩施工单位、设计、勘察以及土方开挖施工单位,研究并确定具体的处理措施并认真落实。3、存在问题:基础垫层砼浇筑厚度不足。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浇捣随意,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施工单位“三检”(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专业质检员专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也不到位。预控措施或方法:基础垫层砼厚度设计一般均会明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第8.2节中规定: 扩展基础的垫层的厚度不宜

5、小于70mm,砼强度等级应在C10,具体应满足设计要求。土方挖除至基底后,项目工程部、监理和施工单位均应对基底标高进行检查,垫层浇注过程中应及时对垫层浇筑标高进行检查。4、存在问题:地下室基础土方开挖,边坡未采取放坡或围护支撑措施,且边坡堆载过大(钢筋)。送桩不到位。工程桩单侧受力,易形成断裂。原因分析: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未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或施工专项方案不合理。技术交底不到位,易造成管桩因土体挤压位移,甚至出现断裂。多桩送桩不到位时未及时联系设计解决或设计未及时调整桩长。预控措施或方法: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加强技术交底深度,特别是土方开挖前一

6、定要做好围护支撑或土体进行放坡处理,保证管桩土方开挖时因土体挤压受影响。送桩不到位或压桩困难时应及时联系设计重新明确桩长或压桩压力值。图例中管桩应全数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桩位复测,对出现质量缺陷、位移过大、断裂的桩及时报设计,由设计出处理方案。土方开挖过程中,未挖到位工程桩,四周应卸荷均匀,达到受力平衡。5、存在问题:土方开挖方式不当,造成大面积管桩位移、倾斜,甚至出现断裂现象。 桩顶标高控制不严。原因分析:土方开挖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的开挖程序实施(或方案中未明确土方开挖程序)。技术交底不彻底,未进行分层开挖,存有一次超挖现象。在打桩过程中,因表层土质较差,桩机行走挤土造成已沉桩倾斜。桩

7、顶标高控制不力,未沉至设计桩顶标高,造成管桩埋置深度过浅。施工单位对桩基施工、土方开挖自检自查不力,监理、工程部对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审核不严,桩基施工和土方开挖过程中检查验收和旁站不力,发现违规施工未及时制止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工艺。预控措施或方法: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分层开挖,且应控制每层开挖厚度及开挖顺序(开挖顺序视工作面与土质情况,可从基坑的一边向基坑的另一边平行开挖,或从基坑两头对称开挖,也可以从基坑中间向两边平行对称开挖,还可交替分层开挖,管桩密集区域应用人工开挖,以免机械碰坏管桩。最后一层由人工开挖和修整)。管桩施工前,若地表层土质较差(淤泥层土质),则应

8、作换土处理,同时应认真控制桩顶标高,必须达到设计桩顶标高方可停止施打(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处理)。施工单位、监理、工程部(或监测单位)加强对管桩位移的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警或调整施工工艺。已发生位移、倾斜的管桩必须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对存在质量缺陷的桩,及时报设计处理。6、存在问题:管桩顶未进行插筋灌芯处理(基础底板钢筋已经开始绑扎或绑扎完成)。原因分析: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单位自身“三检”(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质检员专检)严重不到位。工程部、监理监管不力甚至可以说失控。预控措施或方法: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坚持并加强施工单位“三检”。管桩桩顶

9、与承台的连接按照预应力管桩标准图集03SG409的规定,分截桩与非截桩处理:A、截桩处理的桩顶内应设托板及放入钢筋骨架,托板应用45mm圆薄钢板,尺寸略小于管桩直径。浇灌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的与承台或基础梁砼强度等级的填芯砼,填芯砼浇灌高度图集规定是1m,也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骨架锚入承台的锚固长度La按现行规范取值,如是抗拔桩取值为50d且不小于500mm,且纵向筋应全部锚入承台。B、非截桩处理钢筋骨架应沿灌桩圆周均匀布置,纵筋与管桩端板焊接锚入承台,应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大于5d,且纵筋锚固长度La按现行规范取值。管桩内托板应用钢筋与端板可靠焊接,保证浇灌填芯砼时托板不下沉,填芯砼强度与承

10、台或基础梁砼强度相同,浇灌高度图集规定1m,也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对于抗拔桩锚入承台纵筋数量按设计确定。工程部、监理必须加强每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力度,在管桩未灌芯处理前,基础钢筋绑扎不得施工。7、存在问题:管桩施打未达到设计桩长(最终压力已达到设计值)。多数桩露出设计桩顶标高部分截桩过长,既浪费材料、人工费用,也会影响施工进度。原因分析:地质勘察报告与地质土层分布实际情况不符,地表土中含有大量的块石等障碍物,施工单位在管桩施打前未组织探障、清障处理。工程部、监理、施工单位未组织试打桩,未能核实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性(特别是持力层标高)。管桩施工过程中,发现存有多根桩不能达到设计桩长(而最终静压力已

11、达到甚至超过设计值),未及时将具体情况以书面形式报给设计、勘察单位,而是盲目继续施工。预控措施或方法:预应力管桩施打前,必须结合地质勘察报告,根据桩基施工图、地下室施工图、首层建筑和结构施工图,工程部组织施工、监理、勘察、设计进行试打桩,若发现异常就应在管桩大面积施工前对有关控制标准进行调整。每根桩基施工前,施工单位都应对每根桩孔位置进行探障、清障处理,以免由此影响桩基正常施打。施工过程中,发现压桩困难不能确保设计桩长(而最终静压力达到设计值),应及时与设计、勘察单位联系,重新合理确定配桩长度或采取其它技术措施处理,以免因桩身超长或缩短造成材料、人工费的浪费。8、存在问题:地下室迎水面砼保护层

12、厚度不足。钢筋绑扎不规范,在剪力墙转角位置墙身水平筋端部收头不规范。墙身水平施工缝接茬位置垃圾未及时清理。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特别是对木工、钢筋工技术交底。保护层垫块偏薄或墙筋固定措施不当。施工单位“三检”(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质检员专检)和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不到位。预控措施或方法: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剪力墙迎水面保护层厚度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规定不应小于50mm,因此保护层垫块厚度应按此要求设置,且应固定牢固。对剪力墙分布筋(特别是转角位置的收头)应依照101图集施工。施工单位应加强“三检”,工程部、监理也应认真加强检查验收力度,对迎水面保护层垫块

13、厚度不足或未设置保护层垫块、墙身水平筋局部位置收头不符合规范要求、墙身施工缝接茬位置垃圾未清理的,应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或作返工处理,直至复检合格。9、存在问题:有防水要求地下室底板钢筋用砖块作保护层,存在渗漏隐患。原因分析:施工单位对钢筋班组技术交底不彻底,施工自检工作不到位,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项目工程部、监理的检查验收不到位,流于形式。预控措施或方法: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地下室底板筋保护层不得用砖块作保护层,必须更换,保护层材料可以用预制水泥砂浆块,并且要保证其强度、厚度。项目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均应加强检查力度,不管在施工过程或底板砼浇筑前的验收中,发现有此用砖块当作保护层垫块使用现象的,则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作更换处理。10、存在问题:基础房心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对柱筋成品保护不到位(造成柱筋严重变形)。土方回填未分层夯实。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和成品保护意识极差,对班组技术交底不到位,土方回填过程中未及时对成品保护情况、回填质量情况进行自检。基础土方回填,监理旁站和工程部巡查严重不到位或者说根本没进行旁站、巡查,形同虚设。预控措施或方法:基础房心土方回填应合理安排,应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机械回填,应合理选择回填机械,在回填过程前应安排专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