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5579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年某市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实 施 意 见根据沪教委基(2000)7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意见精神,根据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的要求,现将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信息科技等级考试)的具体实施意见,安排如下:一改革要点1主要做法根据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实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做法。2005年信息科技学科全面推广全市统一的“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与平时过程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

2、稿)见附件一)。为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平,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和过程性评价成绩各占50%,折算出综合评价成绩,综合评价成绩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并以此作为“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证书”的颁发依据。2考试形式一级(小学)、二级(初中)采用上机考试形式,包括基础知识选择题部分和作品制作部分,采用全市统一试卷,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由各区组织分场考试。其中基础知识选择题部分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作品制作部分由各区组织教师人工阅卷。三级(高中)采用书面考试形式,采用全市统一试卷(试卷内有部分试题根据教材版本不同采

3、用分叉形式),答题纸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全市统一时间考试,各区县组织试场,市统一阅卷。二等级设置信息科技等级考试制定三级(小学、初中、高中)二等(合格、优秀)的标准。一级(小学)、二级(初中)、三级(高中)等级考试的对象分别是在校已修完小学、初中、高中信息科技课程的学生。一级(小学)等级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的办法。二级(初中)、三级(高中)等级考试为必考项目,考试成绩分别作为初中、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三考试时间:2005年信息科技等级考试,统一安排5月28日(星期六)、5月29日(星期日)两天举行。级别考试时间考试形式一级(小学)2005年5月28日(星期六),考试时间60分钟,分批

4、进行。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1.基础知识的选择题部分;2.作品制作部分。二级(初中)2005年5月29日(星期日),考试时间60分钟,分批进行。三级(高中)2005年5月28日(星期六),下午14301600。采用书面考试形式:(每个教室25人)。注:一级(小学)和二级(初中)考试的各场时间安排如下:场次123时间800900940104011201220场次456时间一三0014:001440一五4016201720四组织工作1.报名办法:各区、县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县等考办)负责等级考试的报名工作。2005年4月14日(星期四)各区、县等考办向上海市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

5、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等考办)报名,提交参加各级考试的考生人数及报名名单。或用电子邮件发至市等考办的电子信箱。市等考办的电子信箱:dkbxmail.sjys.报名的格式见附件二。2.考务安排:(1) 2005年4月28日(星期四)各区、县等考办凭介绍信至市等考办领取信息科技准考证,并递交考场安排表。同时进行区、县信息科技考务人员考务培训(时间:上午900)。地址:陕西北路500号3号楼207室(2)各级考试由各区、县等考办落实考场、组织考试。一级(小学)、二级(初中)考试时,考生的准考证号码、姓名或考试场次等信息如果输入错误,考试成绩取消。(3)关于一级(小学)、二级(初中)考试的考试系统安

6、装方法另行通知。 (4)凡计算机房电脑没有联网,不能通过网络收集学生考试信息的学校,不能作为一级(小学)、二级(初中)考试的考场。五领取与递交各区、县等考办指定专人持介绍信于指定时间领取各级等级考试的试卷和考试系统光盘。一级(小学)、二级(初中)的考试系统,必须在考试前一天安装到考场的电脑中。一级(小学)、二级(初中)的每场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通过网络将各考生的答案和作品收集到服务器,进行阅卷及成绩登记。考试全部完成后,将考生的成绩刻成光盘,送区、县等考办。区、县等考办将各校考生的等级考试成绩和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分别汇总后按时送交市等考办(区县自留备份),由市等考办统一进行综合成绩折算。注:

7、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必须按照指定格式(见附件三)汇总。三级(高中)考试结束后,各考场应收齐考生答题纸封装后送区、县等考办。区、县等考办与汇总的考生过程性评价成绩按时送交市等考办(区县自留备份),由市等考办统一组织阅卷工作和综合评价成绩折算。级别领取试卷及考试系统递交答卷及成绩光盘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一级(小学)2005年5月25日(星期三)另定2005年6月2日3日(星期四、五)市等考办:陕西北路500号4号楼110室二级(初中)三级(高中)六证书发放成绩合格者,将发等级证书,届时通知各区、县领取证书时间。 上海市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 2005年3月23日附件一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

8、用稿)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只是甄别、选拔和评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合理地设计、调整教学环节。” “评价体系的作用范围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长期来一直采用全市统一等级考试作为学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在推动全市普及信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只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不足,甚至出现新的应试模式,不利于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落实

9、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深入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特别是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区县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改革中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2003 学年,全市又有 11 个区县进行了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试点,为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了进一步规范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问题,特制订本评价方案(试行稿),以保证信息科技

10、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健康发展。一过程性评价的目标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能否落实的重要保证,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围绕课程的目标展开。”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围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既要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方法、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行为习惯。根据上述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目标是:1.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平。上海市中小

11、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既承担着让中小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任务,又承担着通过学习,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真实、开放问题能力的任务的能力,同时,它还承担为学生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任务。”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必须围绕这些任务进行,这些任务的落实情况,单靠结果评价是很难反映的。通过结果评价,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信息科技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发展、方法形成的历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

12、化,这些历程和变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有更重要的意义。过程评价正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平。2.充分发挥评价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一方面,让学生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了解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表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往达到课程目标的方向不断进取;另

13、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评价,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努力使自己达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这种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使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融为一个整体,促进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学习中的健康成长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我,正确对待他人,客观、公正的科学精神和诚信意识。 过程评价改变了单一由教师制订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传统做法,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参与评价活动,包括评价指标的制订、评价过程的参与和评价结果的确定,使

14、学生从“被人评”转变成“自己评”和“评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需要了解和学习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法,而且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同学,懂得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既能体现一种科学精神,又能体现自己的诚信意识,整个评价过程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己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观念、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自己的素养。二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观,特别是单纯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唯一评价依据的观念,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出发,充分注意学生各种智能发展倾向和个性特长,其中尤其需要

15、关注对学生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以及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倾向。因此,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是:1.始终围绕课程目标。过程评价是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手段之一,因此,它的评价依据只能是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目标,即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唯一依据。过程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度,又要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学习过程,因此,对信息素养的三方面要求中,除了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过程外,更要评价能力提高、情感提升、习惯形成等过程,特别要注意防止把技能目标与能力目标混淆,或者把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形式化的倾向,这样才能科学评价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学习结果,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过程评价需要对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