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5265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林朝霞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方面:概述伴性遗传。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已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已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2、探讨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三、能力方面:1、资料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能力。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教学重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教学模式及方法:一、采用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体现学生合作、交流和共享资源的合作学习过程。二、运用萨其

2、曼探究训练模式:展示问题假设和搜集资料提出新假设,重新搜集资料得出结论。三、应用了探究学习环模式:概念探讨概念介绍概念运用。四、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小结。课前准备: 一、提前要求学生进行全国色盲患病情况及我校近三年学生色盲患病情况的调查。二、简易红绿色盲检查图;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三、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一、出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带领学生一起辨认,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人类本身所造成的危害,提出问题简单复习前一节内容,给出伴性遗传的概念。二、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

3、讨论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简单介绍道尔顿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讨论: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小故事中,体现了他对科学具有什么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学习科学的哪些态度和方法?通过学生讨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三、利用红绿色盲家系图,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采用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出示红绿色盲家系图,提出讨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答案。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第代3号和4号个体无病,但第代6号个体却有病,说明红绿色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第代3号和4号个体无病,但第代6号个却有病,说明该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

4、传病。2、红绿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1)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那么它在遗传上会有什么表现?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男、女性患病的比例应该是1:1,但家系图三代共20个个体中,有4个患者都是男性,说明红绿色盲基因极有可能在性染色体上。(2)学生展示课前各小组调查数据,证明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体现学生合作、交流、共享资源。)广大附中近三年色盲学生人数统计参加体检人数男生色盲女生色盲2004年2243人59人1人2005年2493人52人1人2006年2651人47人1人据统计:我国男性色盲患者近7,女性色盲患者近0.5%。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红绿

5、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从而进一步说明,红绿色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红绿色盲基因究竟在哪种染色体上呢?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从而进一步说明,红绿色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红绿色盲基因究竟在哪种染色体上呢?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1)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那么它在遗传上会有什么表现?由于女性没有Y染色体,如果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那么只会有男性患者。但上面的调查数据表明:有女性患者。另外,家系图中第代1号个体患病

6、,第代2号个体却没有病,说明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2)为什么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呢?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见下图),引导学生分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别。人类的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而红绿色盲基因就属于这类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所以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讨论得出结论:红绿色盲的遗传性质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上教学运用了萨其曼探究训练模式:展示问

7、题假设和搜集资料提出新假设,重新搜集资料得出结论。四、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女性色盲患者和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告诉他们书写的规范,然后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表格,供学生填表(表中楷体部分由学生填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2、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五、动手完成遗传图解,理解交叉遗传

8、的特点。1、师生共同分析,并逐步显示以下遗传图解,边分析边引导学生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亲代 XBXB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Y 1 :1 XBXb XBY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配子 XB Xb XB Y子代 XBXB XBY XBXb XbY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1: 1: 1: 1由以上分析可得知:红绿色盲的传递途径是父亲女儿外孙子。从而引出交叉遗传的概念。2、学生完成课本图214,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和图215,女性红绿色盲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根据两个遗传图解总结出:女儿

9、患病,父亲一定患病;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3、给出病例,让学生充当遗传咨询医生,指导病人如何优生。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芳在两岁时就被诊断为是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血友病的遗传情况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你会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病患者的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因此在造成轻微创伤时,也会流血不止。)以上教学应用了探究学习环模式:概念探讨概念介绍概念运用。 六、学生总结出红绿色盲的特点。六、引导学生总结出红绿色盲的特点。红绿色盲的特点:1、男多于女 2、交叉遗传 以上也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共同特点。七、提出课后要求和任务。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哪些病例及特点?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什么不同?2、ZW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什么特点?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什么不同?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