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5236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精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保险专业建设规划(2008-2010年)商 学 院2008.2目 录一、本专业近5年的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3)1 本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现状.(3)2 职业岗位及岗位分析.(4)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5)1 师资队伍现状分析.(5)2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5)三、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现状和建设计划.(6)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6)2 校外主要实训实习基地建设(7)四、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改革设想(7)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7)2 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8)五、专业特色建设说明(9)1 教学内容的创新(9)2 教学方式的转变.(9)3 树立对教学质

2、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监督的新理念(9) 4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制度,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9)5 德育与体育、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礼仪、就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9)六、专业建设目标1、扩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适应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0)2、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0)3、抓紧精品课程建设(11)4、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11)5、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11) 6、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机制.(11)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

3、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为了适应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把我校建设成标准示范性高职学院,我们经过调研,并参阅有关标准,依据国家职教工作重点和省、市职教发展思路,坚持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了金融保险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一、本专业近5年的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1 本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现状中国金融体系在经受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和多次金融结构调整以后,已经逐步建立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各类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作的金融组织体系。目前,我国共有1家国有独

4、资商业银行,3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110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0多家证券公司,30多家保险公司,50多家信托公司,70家财务公司和4万多家城乡信用社。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金融业务不断拓展、资产规模快速增加。广东省是经济、金融大省,广州、深圳是我国的中心城市,其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构成了金融人才的旺盛需求。随着中国入世后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结束,2007年金融市场开放,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逐步进驻中国,金融人才成为“香饽饽”。根据大量的市场调研并结合企事业单位的走访座谈,电话查询以及毕业生的调查情况分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经济的振兴和大发展,将给财经商贸类人才

5、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必将为金融专业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大约有金融人才300万人左右,无论从数量上、结构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保险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只有14的水平。我国相关部门在对未来10年亟需的12类人才进行预测时,银行、保险类人才位列其中。金融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一方面是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中高端人才迫切需要,如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保险精算师、投资管理人才等六类金融人才炙手可热。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增多,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

6、业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市场对专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许多单位认为专科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比较踏实肯干。尤其是经过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更是大受欢迎。我校长期以来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这一切来自于我校长期的毕业生跟踪调查。05金融保险是我院第一届金融保险专业的普高班,根据最新统计,其就业率达97.4%,分别进入到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发证券、联合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工作。2 职业岗位及岗位分析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

7、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理财技术、能够熟练掌握金融保险业务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广,毕业后能够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从事金融服务及管理工作。并能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会计、出纳等工作。 职业岗位主要业务工作商业银行储蓄柜员(或综合柜员)储蓄存款及各种代理业务;对公存款、贷款及结算业务商业银行大堂经理迎送客户、业务咨询、服务管理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客户经理开发客户、营销产品、客户管理及关系维护等商业银

8、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投资理财分析咨询理财产品介绍、投资理财咨询证券从业人员证券产品营销、证券投资分析等企事业单位出纳、会计企事业单位一般财务核算、财务报告分析等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3年计划)1 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组建之初,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含在读),硕士研究生8人,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为100%;副教授3人,讲师7人,拥有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教师达100%;年龄结构是45岁以下的100%;有2位教师具有在银行、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当时可以说是拥有一支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专业课

9、程的教学工作,也能适应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需要。但近3年来,因为各种原因,有2位博士研究生调离了本学校,有3位教师离开了本专业,使本专业师资队伍显得势单力薄。现有5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5人都是4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共有兼职教师6人,分别来自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等,其中高级职称4人,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2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在未来3年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包括:(1)当务之急是引进人才,计划引进保险方向、证券投资方向、银行业务方向的人才分别为2人、1人、1人,对引进人才的要求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最好具有在金融业工作的经历。(2)在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

10、基础上,优化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在岗培训、派出进修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三者结合的方式,提高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比例,以提高现有学术队伍的学历结构。到2010年底,力争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3)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通过学院科研工作的考核制度、科研奖励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形式,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明确对学科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科研管理目标和任务,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稳定学术方向的中青年教师,完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的激励与评估机制。引入竞争意识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及教学工作的积极性。(4)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

11、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5)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兄弟院校交流和学习,为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储备学术力量。三、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现状和建设计划(3年计划)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育和岗位“零距离”。本专业的实训室、实训基地是与本系其他专业的共享资源,由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二部分组成:1 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商学院已经建成的与本专业有关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南校区N501的财会与金融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为金融保险专业安装了专业的证券、期货、银行、保险软件,为证券、期货安装的世华财讯“金融模拟操作系统”软件相对来说,由于专业课程的特点,其功能强大些,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安装的“翰和银行模

12、拟软件”和“翰和保险模拟软件”能实现一部分教学目标,如案例分析、单据分析等。但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都是带有营销和服务性质,其实践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现场作业流程和特定的商业环境。为此,我们在今年上半年提出了建设“银行与保险仿真交易实验室”的详细方案。本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4个月,在2009年7月投入使用。我们希望这个实验室能极大满足银行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1)实验室设计合理,装备精良,功能强大。希望实验室从硬件和软件配置上都能达到较高标准,能满足大多数银行与保险业务实训项目的需求,且实训效果良好。2)实验室商业氛围浓郁,仿真度高。希望实验室在装修设计时是能参照现实银行与保险公司营业厅的现场特点,

13、尽量逼真地复制其营业环境和商业氛围。3)实验室能为诸多课程的实践教学共享。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模拟银行分理处的营业厅和保险公司的营业厅,二者的硬件可共用。包括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信贷、银行会计、保险学、保险营销学、保险业务实训等银行与保险类的大多数课程的实训都可以在此进行。2 校外主要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广州市金融业非常发达,从理论上来说,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能提供很有力的支持。但是,金融保险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由银行等金融企业直接与钱财打交道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比如,银行现在一般不允许顶岗实习,除非是那些银行有意向接收的学生的毕业实习,其审批程序也非常

14、复杂。因此,我们的思路是,“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为辅”,一方面,通过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观摩学习,加强其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而实训课程的模拟操作主要得靠仿真度较高的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通过聘请富有本专业工作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兼职教师,以缩短与实际的距离。四、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改革设想(3年计划)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理财技术、能够熟练掌握金融保险业务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够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从事金融服务及管理工作。并能适应企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