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4684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82 大小:16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精品(1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潮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总纲一、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水资源和粮食、石油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依赖于水资源,石油可以通过进口或替代资源解决,水资源既不能进口,也没有替代品,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已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21世纪中叶面临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水利如何实现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任务。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可概括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建设为

2、主线,优化配置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多功能作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与生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传统的工程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深刻变革。潮州市水利现代化是:根据潮州市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防洪潮安全为前提,以水资源总量平衡为控制,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心,以改善水环境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人水协调的防洪除涝与防风暴潮体系、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高质和谐的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系、统一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完善健全的水政策法规体系和务实创新的科技与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等六大体系。实现全市人水协调、洪旱无恙、优化配置、供水

3、安全、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管理高效、信息通畅、运行可靠,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水利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潮州水资源条件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和黄冈河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性东南季风影响甚为剧烈,年平均气温为21.6。C,最高气温39.6。C,最低气温-0.5。C,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84%,平均月照2073小时。 潮州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多年平均雨量1716mm,汛期49月雨量约为全年雨量的80%。年均受热带气旋影响2.2次,最多年份达6次。洪、涝、旱、咸、风灾是潮州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潮州市境内水系,可分为韩江流域、黄冈流域和西

4、山溪流域,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和支流10条,50100平方公里的有7条。潮州境内韩江流域主要一级支流有凤凰溪和文祠桂坑水,黄冈河流域一级支流有食饭溪、九村水、樟溪水、东山溪,榕江流域有西山溪。全市河川年径流总量30亿立米,过境客水245亿立米。2000年潮州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200m3(包括过境水的人均拥有量1.1万m3),水资源十分丰富。韩江水质现为地面水环境II类标准,黄岗河水质为 II、类标准。榕江支流西山溪污染较为严重,水质已降到IVV类。全市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8.03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9.03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69%,已开发的水力资源10.61万千瓦(河流规

5、划基准年成果为9.62万千瓦),占可开发水力资源的55%。 (二)水利建设成就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水利水电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大、中、小型并举,洪、涝、旱兼治的方针,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体系,抗御洪潮整体能力不断提高。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共建成水库673宗,总库容71614万m3 ,其中大型水库1宗,中型水库7宗;水闸82宗,其中大型水闸6宗,中型15宗;修建江海堤围62宗,堤长411公里,其中万亩以上堤围15宗长179.62公里。韩江中下游、黄岗河中下游、榕江西山溪防洪体系已初步形成。特别是韩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防洪屏障韩江

6、南北堤,全线已按五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加固,其中北堤、城堤已达百年一遇防洪标准,防洪能力大为提高,由于蓄水、挡水、排水设施的有机结合,使全市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防洪御潮排涝能力的防洪体系,为受益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 2、初步形成了水资源调配体系,具有一定的调配能力。除蓄水工程外,全市还建成引水工程199宗,引水流量95.5m3/s;提水工程1025宗,装机23.42千千瓦,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13亿立方米。全市万亩以上灌区达12个,其中北关、安揭、东凤等引韩灌溉工程解决了潮州、揭阳、汕头4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使韩西平原成为粮食作物高产区,潮安县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千斤县;汤

7、溪水库工程,解决了黄冈河中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群众的用水问题。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56.64万亩,保证灌溉50.41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92.9%和82.7%。城市日供水能力45万吨,随着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水资源的调配能力将大大提高,对促进潮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水土流失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治理。五十年代初,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44.28平方公里,经过50年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2.5平方公里,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4、水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水利政策,配套了我市的水费计收、河道堤防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利

8、建设基金等一系列地方规范性文件,为水利执法提供了依据。通过广泛的水法规宣传和依法行政,使社会的水法制观念和水患意识不断增强,水利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水事活动秩序明显好转。 5、“三防”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建成了市级三防指挥中心,配套了三防卫星云图接收、水文水位自动测报系统,高频无线通讯、传真、卫星摄像图等一批现代化设施,实现了韩江、汤溪水库、凤凰水库等重要站点的水情自动测报,提高了台风移动方向的预测和三防通讯的抗干扰能力,缩短了三防指令下达的传递时间。此外,着手建设市级防汛指挥系统信息网络工程,使我市防汛抗灾指挥的现代化水平及决策能力不断提高。 6、水利科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面加强了

9、水文、通信、科技、教育、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和人才开发与培养,建立了一个培训中心,两个培训基础,同时采取“引进科技人才、培养适用人才,堵住平庸之才”的措施,有效改善了水利队伍的专业结构,全系统中专以上学历职工占全员的26%。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全市水利科技获得省、市级科技奖10次。(三)存在主要问题 1、防洪保安标准仍然不高,涝洪旱灾害依然是我市的心腹之患。韩江尚无防洪控制工程,近几年加固的韩江南北堤等重要水利防洪工程尚未经受大洪水考验;江海堤防标准普遍偏低,大部份水库、水闸未达到部颁防洪标准;涝区、灌区改造整治滞后,部分河渠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

10、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积累的社会财富所遭受的洪水风险威胁越来越大,目前的防洪除涝系统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水资源调配能力不强,水资源短缺日趋突出。我市主要江河枯水期水量只占年径流量的15%-30%。且径流年际变化也较大,枯水年份径流量仅相当于最大丰水年份的20%,韩江尚无大型多年调节水库,蓄水工程的调蓄能力有限,汛期大部分水量宣泄入海,特别是近几年韩江下游河床下切严重,水位屡创新低,东、西溪水量分配严重失调,加上灌区配套不全,渠道老化失修,给两岸农业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带来很大影响。同时,沿海地区由于淡水资源缺乏,群众食水更为困难。 3、水环境恶化趋势未有效好转。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

11、口持续增加,用水量不断增长,而水污染防治力度不够,导致水污染加剧,已远远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除韩江仍保持较好水质外,黄冈河、北溪、西山溪水质均受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枯水期,水质降至IV类,已不能饮食,水体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可用水资源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季节性水质型缺水。近海海湾出现赤潮,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4、水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深化改革。水管理仍沿袭着几十年来的模式,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远远滞后于水利发展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水利资金投入尚未建立有效的机制,特别是县一级的投入不稳定,一些已立项的重点项目和列入议案的项目配套资金未能落实到位,投资力度与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12、的地位不适应。水价严重偏低,水费收取困难;公益性支出的合理补偿机制未形成,造成工程运行管理经费短缺,经济陷入困境,限制了在工程管理、水利科技、队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使工程难以实现良性循环。安全监测手段较为落后,工程存在安全隐患较多。节水观念尚未形成,节水措施跟不上,浪费水的现象普遍存在。水利政策贯彻落实的措施不到位,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利现代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三、水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历代均以防治水害,兴修水利为治国安邦的大政。防洪、灌溉、排涝、供水、水

13、力发电,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等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仅关系到充分发挥江河水体功能、除害兴利,而且关系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山河整治,不仅关系到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关系到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水利的发展事关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现代化的步伐,是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维护和繁

14、荣社会、改善自然环境的需要和重要保障。1、防洪(潮)除涝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社会发展,首先需要安全可靠的环境。潮州市滨江临海,是受洪潮涝和台风暴雨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全市受洪潮涝威胁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人口占全市的62%,远远高于全省44.4%和36.6%的平均水平,且易受洪涝潮地区是我市经济较发达地区。防洪潮除涝工程建设既为这些地区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又大大减轻了灾害损失,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水资源优化配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资源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潮州市水资源尽管总量比较丰富,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且变幅大,存在季节

15、性和区域性的资源型缺水。同时,由于水利工程老化、河流水污染日趋严重,使部分区域存在着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就农业而言,全市现有耕地60.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6.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2.9%,保证农业用水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现代化建设加快,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率都将大幅提高,各行各业对水量和水质要求更高。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时空分布不匀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以保障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3、改善水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农业生产和生

16、活污水造成了点源和面源污染,自然和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充分发挥河流水体的功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预测,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及2010年和2015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80%以上时,可基本遏止城市水污染发展的趋势,保护供水水源,使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四、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改善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中心,以防洪、供水和维护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系。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增长,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充分发挥水体的综合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