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03661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第三章.pdf(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六节 市场需求曲线 3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理解: 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 效用 幸福 欲望 4 一、关于效用的概念 (一)效用( 一、关于效用的概念 (一)效用(utilityutility)的定义)的定义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有无或效用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 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效

2、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有无或效用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 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效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 5 1、1、基数基数效用表示法(效用表示法(边际效用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基数的理解: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数。 a.可以具体衡量; b.可以加总求和; c.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2、 ) 基数的理解: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数。 a.可以具体衡量; b.可以加总求和; c.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2、序数序数效用表示法(效用表示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序数的理解:序数是不能加总

3、求和的数。 a.不可以具体衡量; b.不可以加总求和; c.不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d.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第一、第二的顺序。 ) 序数的理解:序数是不能加总求和的数。 a.不可以具体衡量; b.不可以加总求和; c.不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d.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第一、第二的顺序。 (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 6 1、总效用(1、总效用(Total UtilityTotal Utility) )TUTU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 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或者说,是指消 费者从事某一消费行为或消费某一定量的某种物 品中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总

4、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 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或者说,是指消 费者从事某一消费行为或消费某一定量的某种物 品中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TU=f(Q)TU=f(Q) 2、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arginal Utility) )MUMU 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Q QTU MU )( dQ QdTU Q QTU MU Q )()( lim 0 (三)几个重要概念(三)几个重要概念 7 X(消费量)TUX(总效用)MUX(边际效用) 00 11010 2188 3246 4284 53

5、02 6300 726-4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8 0X MUX MU(X) 6 0X TUX 6 TU(X) 9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 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 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 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 量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 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 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 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 量是递减的。 10 一是

6、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 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 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 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 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所感受到的 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 。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 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 将 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 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 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 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第二单 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

7、消费品 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 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1 吃饼 某些人的婚姻轨迹 吃饼 某些人的婚姻轨迹 I love you! For ever and ever! I found her/him boring I found her/him boring. Every day a quarrel Every day a quarrel 你能想象边际效用递增的商品吗?你能想象边际效用递增的商品吗? 12 货币也是商品,也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常假定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货币带来的效用 并不是直接体现出来,而是通过购买并消费

8、其 他商品间接体现出来的。 货币也是商品,也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常假定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货币带来的效用 并不是直接体现出来,而是通过购买并消费其 他商品间接体现出来的。 (四)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四)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M MTU )( 13 二、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论)二、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论)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这是指在消费者的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这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偏好不变、商品现行、商品现行价格和消 费者的收入不变 价格和消 费者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时的条件下,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

9、时 既不愿再增加、也不愿再减少变动购买数量既不愿再增加、也不愿再减少变动购买数量的一 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意味着消费者在 的一 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意味着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 了给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 了给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14 P P1 1X X1 1+P+P2 2X X2 2+ +P+ +Pn nX Xn n=I=I(约束条件) (均衡条件) (约束条件) (均衡条件) 即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 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即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 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

10、用。 12n 12n MUMUMU PPP 2、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5 3、消费者均衡的逻辑证明3、消费者均衡的逻辑证明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 一元钱购买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 一元钱购买商品1商品1的边际效用 的边际效用 商品2商品2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 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 量: 减少商品1 增加商品2 减少商品1 增加商品2 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情况一:情况一:分析从 2 2 1 1 P MU P MU 以只购买两种商品为例

11、:以只购买两种商品为例: 16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 元钱购买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 元钱购买商品1商品1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商 品2 商 品2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 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 量: 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 量: 减少商品2 增加商品1 减少商品2 增加商品1 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2 2 1 1 : P MU P MU if 情况二:情况二: 17 分析从 i i P MU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 元钱购买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 元钱购买商品i

12、商品i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货 币 货 币的边际效用 。的边际效用 。 调整商品与货币的配 置量: 调整商品与货币的配 置量: 减少商品减少商品i i 增加货币增加货币 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商品、货币的边际效用 相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直到商品、货币的边际效用 相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情况一:情况一: i i P MU if : 18 分析从 i i P MU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元 钱购买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元 钱购买商品i商品i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货币货币 的边际效用 。的边际效用 。 调整商品与货币的配 置量: 调整商品与货币的配 置量: 增

13、加商品i 减少货币 增加商品i 减少货币 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商品、货币的边际效用 相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直到商品、货币的边际效用 相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 情况二:情况二: i i P MU if : P97.5.P97.5. 19 由由MU/P= MU/P= 不变,PMUQ不变,PMUQ 不变,PMUQ 由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不变,PMUQ 由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MU/P=MU/P=,所以,当 不变时,MU与P同增同减,而MU增加即是需求量 (购买量)减少,MU减少即是需求量(购买量) 增加。由此推导出需求曲线。 ,所以,当 不变时,MU与P同增同减

14、,而MU增加即是需求量 (购买量)减少,MU减少即是需求量(购买量) 增加。由此推导出需求曲线。 例: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 却非常便宜。能否用边际效用理论加以解释? P97.9(1). 例: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 却非常便宜。能否用边际效用理论加以解释? P97.9(1). 4、需求曲线的推导4、需求曲线的推导 20 消费者剩余定义: 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 意付出的总价值与他购买商 品时实际支出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表示方法: 几何图形表示法。消费者 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 之上的面积。 5、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定义: 消费者为消费

15、某种商品而愿 意付出的总价值与他购买商 品时实际支出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表示方法: 几何图形表示法。消费者 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 之上的面积。 5、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 P0 P Q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Q0 A B O 若价格是0.5元/个,购买3个面包若价格是0.5元/个,购买3个面包 消费者剩余: 210.50.532元 消费者剩余: 210.50.532元 21 令反需求函数令反需求函数P Pd d=f(Q),=f(Q),价格为P价格为P0 0时的消费者需 求量为Q 时的消费者需 求量为Q0 0,则消费者剩余为需求函数,则消费者剩余为需求函数P Pd d=f(Q)=f(Q

16、)在 0至Q 在 0至Q0 0区间的定积分减去P区间的定积分减去P0 0与Q与Q0 0的乘积。的乘积。 00 0 0 )(QPdQQfCS Q 解析式表示法。解析式表示法。 P0 P Q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Q0 A B O P97.9(3).P97.9(3). 22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 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 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偏好具有完整性 偏好具有可传递性 偏好具有非饱和性 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 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 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偏好具有完整性 偏好具有可传递性 偏好具有非饱和性 23 I Y X0 A 1 10 B 2 6 C 3 4D 4 2.5 组合 饮料Y(10ml) 汉堡包X(个)组合 饮料Y(10ml) 汉堡包X(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