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3802854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225 大小: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报批公示本公示本) 建设建设单位单位: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安徽安徽环合环保科技环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二二二零二零年年五五月月 1 目目 录录 概述. 4 一、建设项目概况. 4 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4 三、本项目污染特点及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5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6 1 总则. 8 1.1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8 1.2 编制依据. 8 1.3 评价重点. 12 1.4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12 1.5 评价标准. 16

2、1.6 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22 1.7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9 1.8 环境保护目标. 31 2 现有工程概况. 36 2.1 现有工程概况. 36 2.2 现有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39 2.3 现有工程污染治理措施及“三废”排放情况 . 42 2.4 现有工程环保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4 2.5 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汇总. 55 3 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56 3.1 建设项目概况. 56 3.2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65 3.3 污染源产生、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 71 3.4 本项目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77 3.5 本项目实施前后公司污染物排放量变

3、化情况. 77 3.6 本项目排放总量与排污许可证排放量分析.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9 2 4.1 自然环境概况. 79 4.2 东至经济开发区状况. 81 4.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84 4.4 区域污染源概况. 102 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04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4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08 5.3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37 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40 5.5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42 6 环境风险评价. 145 6.1 风险识别. 145 6.2 环境风险源项分析及后果计算. 1

4、57 7 工程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187 7.1 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187 7.2 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 189 7.3 环保“三同时”验收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8 8.1 拟建项目环保费用估算. 208 8.2 主要环境经济损益指标分析. 209 8.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 209 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10 9.1 建设期环境管理. 210 9.2 运行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210 9.3 环境管理机构. 213 9. 4 监测计划. 214 9.5 排污口规范化. 217 10 评价结论. 219 10.1 项目由来. 2

5、19 3 10.2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219 10.3 环境质量现状.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0.4 污染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0.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0.6 总量控制.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0.7 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0.8 结论. 223 附件: 附件 1 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备案文 附件 3 标准确认函 附件 4 规划环评审查意见 附件 5 双氧水一期环评批复 附件 6 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7 声明确认函 附件 8 重芳烃原料检

6、测报告 附件 9 危废处置协议及资质 附件 10 VOCs 替代方案 附件 11 VOCs 总量核定表 附件 12 修改清单 附表: 审批登记表 4 概概 述述 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概况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合成氨为基础、 以硝酸为主导的综合型基础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年产 25 万吨硝酸、12 万吨合成氨、60 万吨硫酸、3 万吨三聚氰胺、15万吨双氧水,1 万吨硝酸钠/亚硝酸钠、2 万吨甲醇以及危货码头。公司注册资本 24890万元,拥有总资产 12.6 亿元,占地 1075 余亩,员工 1000 多人。公司先后通过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7、、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并取得安全标准化证书。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双氧水项目于2016年取得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池经信技术(2016)19 号文备案,该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 15 万吨/年双氧水,二期 15 万吨/年双氧水。公司 15 万吨/年双氧水项目(一期)于 2016 年 11 月取得池州市环保局池环发2016282 号批复,2019 年通过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司拟在现有厂区一期双氧水装置东南侧,投资建设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2019 年6 月 26 日,该项目得到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池

8、经信技术(2019)92 号文“关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二期延期的函” , 为了与上市募投项目名称一致, 2020 年 1 月 10 日, 该项目得到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池经信技术 (2020)6 号文“关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予以备案的批复”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公司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评价技术规定, 在各级政府部门

9、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池州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的要求,项目评价工作程序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评价过程如下: 1、2019 年 8 月 14 日,建设单位委托安徽环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2019 年 8 月 16 日,建设单位在东至县政府网站上进行了该项目的首次环评公示。 5 3、2019 年 11 月 26 日池州市生态环境局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下达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 4、2020

10、年 1 月 13 日,建设单位在东至县政府网站上进行了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进行了两次报纸公示,同时在周边村庄公告栏张贴告示,征求了拟建项目周边的居民及单位对本项目的意见。 5、2020年3月统编,进入我公司内审程序,经校核、审核、审定后完成报告书(送审稿)编制。 6、2020年5月,完成编制报告书报批本,并呈报池州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三、本项目污染特点及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三、本项目污染特点及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1)废气污染特点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其中有组织废气包括氢化不凝尾气、触媒再生废气、氧化塔尾气、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真空不凝尾气、储罐呼吸气等;主要成分为重

11、芳烃,无组织废气主要为装置区跑、冒、滴、漏无组织逸散的有机废气。 (2)废水污染特点 本项目废水为工作液洗涤废水、氧化塔废水、碱洗塔、水洗塔废水、循环冷却水系统置换排水和初期雨水等。其中工艺废水与初期雨水经新建的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 再进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中水回用系统。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建成后,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废触媒、废活性氧化铝、废活性炭、废水预处理站物化污泥等。 其中废触媒定期更换后, 委托内蒙古熙泰公司回收利用, 废活性氧化铝、废活性炭、废水预处理站物化污泥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4)噪声 本项目主要产噪设备有循环风机、 压缩机、 冷却塔及各种泵类等, 其噪声级约 75

12、95dB(A) 。 (5)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中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本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环境风险,重点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水平。 6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四、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符合 “三线一单” 要求;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装备较先进,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治理后,可保证稳定达标排放并满

13、足总量控制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现有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功能级别;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在采取工程拟定和评价提出的各项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控。综上所述,在落实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7 图图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3、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 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3、 确定工作等级、 评

14、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制定工作方案 环境现状调查 监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 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8 1 总总 论论 1.1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1.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现状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该地区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预测模式, 预测项目建成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15、,提出把不利影响减缓到合理可行的最低程度而必须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从环境影响的角度给出该工程可行性的结论, 为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本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1.2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等,分析工程建设的符合性;将“三线一单”的符合性作为本次环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工程污染特点,对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结合同类项目污染治理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对工程拟定的污染治理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及达标排放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评价依据各要

16、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相关要求,合理确定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因子,深入进行工程污染分析,核准污染源强,为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污染防治对策提供基础数据,力求使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科学、客观、明确。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 年 1 月 1 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1 月 1 日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7、,2020 年 4 月 29 日修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 年 1 月 1 日实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6 年修订;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 9 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修订)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 11、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237 号文;2013 年9 月 10 日; 12、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文,2015 年

18、4月 2 日; 13、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文,2016 年5 月 28 日; 14、国务院 645 号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3 年 12 月 7 日修正; 15、国务院国发201822 号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 年 6 月 27 日; 16、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 17、原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 6 月29 日;“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2018 年 4 月 28 日) ;

19、18、 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 以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年第 48 号“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 ; 19、原环境保护部令环发(2012)77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 20、原环境保护部令环发(2012)98 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21、原环境保护部 2013 年第 31 号公告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22、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2013104 号,2013 年 11 月) ; 23、原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

20、30 号文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 ; 24、原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5178 号文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 ,2016 年 1 月 4 日; 25、原环境保护部文件:环评2016150 号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2016 年 10 月 26 日; 26、原环境保护部令第 39 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16 年 6 月 14 日; 27、原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43 号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 10 2017 年 8 月 29 日; 28、关于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

21、计划的通知,环水体2018181 号。 29、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 (环环评201811号) ,2018 年 1 月 25 日。 30、 生态环境部环大气201953 号关于印发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2019 年 6 月 26 日; 31、 长三角地区 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环大气201997 号) 。 1.2.2 地方法规政策地方法规政策 1、 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 (第二十四号)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 8 月; 2、 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

22、 年 3 月 1日施行; 3、 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2018 年 9月 27 日; 4、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257 号文; 5、安徽省人民政府晥政 2013(8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 年 12 月; 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31 号,2015 年 12 月; 7、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6 (116) 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 年 12 月; 8、 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 (安徽

23、) 经济带的实施意见, 皖发201821号。 9、 皖长江办201918 号)文 “关于印发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 2019 年 11 月 8 日; 10、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皖环函201719 号安徽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7 年 3 月 28 日; 11、原安徽省环保局环评(2006)113 号文“印发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化的规定(试行) 的通知”2006 年; 11 12、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池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2014 年 2 月 19 日; 13、池州市人民

24、政府“关于印发池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 年 12 月31 日。 14、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 年 12 月 28 日。 1.2.3 评价技术规范评价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

25、016) ;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 8、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T50934-2013) ; 9、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GB50160-2008) (2018 年修订) ; 10、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50483-2009) ; 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 ; 12、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884-2018); 13、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无机化学工业(HJ 10352019; 14、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 15、 危险废物收集

26、、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GB2025-2012) ; 1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26-2013) 。 1.2.4 项目依据项目依据 1、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池经信技术20206 号关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予以备案的批复 ,2020 年 1 月 10 日; 2、 安徽省东至县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 年; 3、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函(2010)756 号文“关于安徽省东至县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2010 年 ; 4、池州市生态环境局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关于本项目评价标准的

27、确认函,2019 年11 月; 12 5、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环境现状监测资料;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工程基础资料。 8、环评委托书; 1.3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 根据该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评价区内环境功能和环境质量现状, 确定本评价重点为: 工程分析、 工程污染防治对策、 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1.4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 1.4.1 大气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等级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

28、 A 推荐模型中的 AERSCREEN 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采取推荐模式分别计算各污染源及各污染物的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 Cmax,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 Pmax 和达标准限值 D10%对应的最远影响距离。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Pi= Ci/ C0i 100%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m3; (1

29、)评价因子 本项目大气评价因子:非甲烷总烃。 (2)评价等级判据 表表 1-1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10% 二级 1%Pmax10% 三级 Pmax1% (3)估算模型参数表 13 根据导则,采用 AerScreen 估算模型进行计算,估算模型参数见下表。 表表 1-2 估算模型参数表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参数 取值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城市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3.8 万人 最高环境温度/ 40.9 最低环境温度/ -10.1 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 区域湿度条件 中等湿度 是否考

30、虑地形 考虑地形 是 地形数据分辨率/ m 90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考虑岸线熏烟 否 岸线距离/km / 岸线方向/ / (4)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 Pmax 和 D10%预测结果如下: 表表 1-3 Pmax 和和 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名称 评价因子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g/m3) Cmax(g/m3) Pmax(%) D10%(m) 有组织 1#排气筒 非甲烷总烃 2000 70.016 3.50 0 无组织 生产装置区 非甲烷总烃 2000 15.525 0.78 0 由上表可知:其中生产装置区 1#排

31、气筒排放的重芳烃(以非甲烷总烃计)占标率最大,Pmax =3.5%,1%Pmax7.0 (3) 式中:SpHpH 值的分指数 pHipH 值的实测值 pHsdpH 值评价标准的下限值 pHsupH 值评价标准的上限值 91 (3)现状评价 单项污染指数计算 本次评价选取监测结果最大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 4-9。 表表 4-9 地表水监测结果汇总表单位:地表水监测结果汇总表单位:mg/L(pH 值无量纲)值无量纲) 监测断监测断面面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 pH COD BOD5 NH3-N 总磷总磷 石油类石油类 1# 2019.05.04 7.22 16 2.5 0.144 0.06 ND P

32、i 0.11 0.8 0.625 0.144 0.3 / 2019.05.05 7.20 15 2.4 0.157 0.05 ND Pi 0.1 0.75 0.6 0.157 0.25 / 2# 2019.05.04 7.30 14 2.3 0.130 0.05 ND Pi 0.15 0.7 0.575 0.13 0.25 / 2019.05.05 7.28 15 2.0 0.141 0.05 ND Pi 0.14 0.75 0.5 0.141 0.25 / 3# 2019.05.04 7.41 12 2.2 0.122 0.05 ND Pi 0.205 0.6 0.55 0.122 0.25

33、 / 2019.05.05 7.45 14 2.0 0.130 0.05 ND Pi 0.225 0.7 0.5 0.13 0.25 / 4# 2019.05.04 7.14 18 2.7 0.211 0.07 ND Pi 0.07 0.9 0.675 0.211 0.35 / 2019.05.05 7.13 17 2.5 0.227 0.06 ND Pi 0.065 0.85 0.625 0.227 0.3 / 5# 2019.05.04 7.28 15 2.5 0.205 0.05 ND Pi 0.14 0.75 0.625 0.205 0.25 / 2019.05.05 7.26 16

34、2.3 0.214 0.06 ND Pi 0.13 0.8 0.575 0.214 0.3 / 6# 2019.05.04 7.40 14 2.4 0.194 0.05 ND Pi 0.2 0.7 0.6 0.194 0.25 / 2019.05.05 7.40 16 2.3 0.203 0.04 ND Pi 0.2 0.8 0.575 0.203 0.2 / 7# 2019.05.04 7.05 18 2.6 0.234 0.07 ND Pi 0.025 0.9 0.65 0.234 0.35 / 2019.05.05 7.07 18 2.4 0.234 0.06 ND Pi 0.035 0

35、.9 0.6 0.234 0.3 / 8* 2019.05.04 7.17 16 2.5 0.215 0.05 ND Pi 0.085 0.8 0.625 0.215 0.25 / 2019.05.05 7.16 15 2.2 0.232 0.05 ND Pi 0.08 0.75 0.55 0.232 0.25 / 9# 2019.05.04 7.38 14 2.5 0.206 0.05 ND Pi 0.19 0.7 0.625 0.206 0.25 / 2019.05.05 7.35 14 2.0 0.227 0.04 ND Pi 0.175 0.7 0.5 0.227 0.2 / 92 地

36、表水环境质量评述 从表 4-9 中可看出,评价范围内长江东至段各监测因子 PH、COD、BOD5、NH3-N、总磷、石油类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水标准要求。 4.3.3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次地下水基本水质因子监测数据引用池州方达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2000 吨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年产 59000 吨丙烯酸羟烷基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环境监测报告数据(2019.05.042019.05.05)以及谱尼测试集团上海公司对华尔泰公司厂区内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结果(监测时间为 2019.02.25) ,满足建设项目环

37、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中要求的“充分收集和利用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三年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现状监测点应根据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布设,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原则”中的要求;引用的监测点位见表 4-11 及图 4-5,符合均布性和代表性要求,且覆盖了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调查范围;综上,本次引用的监测数据是可行的。 4.3.3.1 地下水环境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 1、水位监测 水位调查点布设在评价区范围内,对附近零星地下水井进行了水位调查,调查的地下水井主要用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保洁

38、用水,不作为饮用水源。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属于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结合评价项目附近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野外现场地下水相关资料调查,评价区埋深一般在 8.516.1m 之间,评价区范围内地下水流向主要由南向北,流向长江,具体地下水水位调查点见表 4-10。 表表 4-10 地下水水位调查点基本信息统计表地下水水位调查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序号 位置 埋深 (m) 水位标高 (m) 监测层位 1 莲湖村 16.1 13.5 承压水 2 仓下 14.7 10 承压水 3 普益圩 13.8 16 承压水 4 金鸡村 14.3 14.5 承压水 5 工农桥 13.6 16.2 承压水 6 三义村

39、10.6 17.1 承压水 7 老汉 10.5 22.4 承压水 8 王村 8.5 27.1 承压水 9 香隅镇 10.1 17.9 承压水 10 养马山 8.7 26.9 承压水 93 2、水质监测 (1)监测点分布见表 4-11 和图 4-5。 表表 4-11 地下水监测点位地下水监测点位表表 编号 监测点位 坐标 相对厂址方位 相对厂界距离(m) 引用数据来源 1# 老汊(已拆) N:3035 E:116502 S 350 池州方达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 吨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年产59000吨丙烯酸羟烷基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 工农桥(已拆) N:30331 E:11648

40、39 W 1450 3# 普益圩 N:30424 E:1165058 NE 1600 4# 莲湖村 N:30 446 E:1164747 NW 3800 5# 华尔泰公司内监控井 N:30329 E:1164924 / / 谱尼测试集团上海公司对华尔泰公司厂区内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结果 6# 华尔泰公司(双氧水装置东南面)监控井 N:30333 E:116507 / / 图图 4-5 地下水监测点位图地下水监测点位图 94 (2)监测项目 地下水基本水质因子:PH、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铬(六价) 、氰化物、砷、铅、氟化物、总大肠菌群。

41、 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4-12。 表表 4-12 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单位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单位 mg/l(pH 除外除外) 标准类别 项目 单位 类 GB/T14848-2017 中标准 pH - 6.58.5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mg/l 450 耗氧量(CODMn 法) mg/l 3.0 氨氮 mg/l 0.5 硝酸盐 mg/l 20 亚硝酸盐 mg/l 1.0 硫酸盐 mg/l 250 氯化物 mg/l 250 挥发性酚类 mg/l 0.002 铬(六价铬) mg

42、/l 0.05 氰化物 mg/l 0.05 砷 mg/l 0.01 铅 mg/l 0.01 氟化物 mg/l 1.0 总大肠菌群 个/L 3.0 (2)评价方法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1,表明该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超标越严重。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Si, j = CsjCij(1) 式中:P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C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 95 Cs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 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 PH 值)

43、,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SpH = pHsdpHi-0 . 70 . 7 pHi 7.0 (2) SpH = 0 . 70 . 7-pHsupHi pHi7.0 (3) 式中:PpHpH 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pHpH 的监测值; pHsu标准中 pH 的上限值; pHsd标准中 pH 的下限值; (3)基本水质因子评价结果 表表 4-13 地下水监测结果汇总表单位:地下水监测结果汇总表单位:mg/L(pH 值无量纲;总大肠菌群单位个值无量纲;总大肠菌群单位个/L) 监测监测 点位点位 采样采样时间时间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 pH 总硬总硬度度 耗氧耗氧量量 氨氮氨氮 硝酸硝酸盐盐 亚硝亚硝酸盐酸

44、盐 硫酸硫酸盐盐 氯化氯化物物 挥发性挥发性酚类酚类 (六(六价)铬价)铬 氰化氰化物物 氟化氟化物物 砷砷 铅铅 总大总大肠菌肠菌群群 1# 5-4 6.82 140 2.2 0.112 2.4 ND 42.1 47 ND ND ND 0.23 ND ND ND Pi 0.36 0.311 0.733 0.224 0.12 / 0.168 0.188 / / / 0.23 / / / 5-5 6.84 137 2.4 0.124 2.2 ND 44.5 44 ND ND ND 0.20 ND ND ND Pi 0.32 0.304 0.8 0.248 0.11 / 0.178 0.176 /

45、 / / 0.20 / / / 2# 采样采样时间时间 pH 总硬总硬度度 耗氧耗氧量量 氨氮氨氮 硝酸硝酸盐盐 亚硝亚硝酸盐酸盐 硫酸硫酸盐盐 氯化氯化物物 挥发性挥发性酚类酚类 (六(六价)铬价)铬 氰化氰化物物 氟化氟化物物 砷砷 铅铅 总大总大肠菌肠菌群群 5-4 6.91 152 2.5 0.130 2.5 ND 40.7 50 ND ND ND 0.34 ND ND ND Pi 0.18 0.338 0.833 0.260 0.125 / 0.163 0.2 / / / 0.34 / / / 5-5 6.87 150 2.3 0.144 2.8 ND 41.6 41 ND ND N

46、D 0.36 ND ND ND Pi 0.26 0.333 0.767 0.288 0.14 / 0.166 0.164 / / / 0.36 / / / 3# 采样采样时间时间 pH 总硬总硬度度 耗氧耗氧量量 氨氮氨氮 硝酸硝酸盐盐 亚硝亚硝酸盐酸盐 硫酸硫酸盐盐 氯化氯化物物 挥发性挥发性酚酚类类 (六(六价)铬价)铬 氰化氰化物物 氟化氟化物物 砷砷 铅铅 总大总大肠菌肠菌群群 5-4 6.88 154 1.9 0.125 3.7 ND 47.5 52 ND ND ND 0.35 ND ND ND Pi 0.24 0.342 0.633 0.250 0.185 / 0.19 0.208

47、 / / / 0.35 / / / 5-5 6.90 157 2.0 0.130 3.4 ND 48.2 48 ND ND ND 0.33 ND ND ND Pi 0.2 0.349 0.667 0.160 0.17 / 0.193 0.192 / / / 0.33 / / / 4# 采样采样时间时间 pH 总硬总硬度度 耗氧耗氧量量 氨氮氨氮 硝酸硝酸盐盐 亚硝亚硝酸盐酸盐 硫酸硫酸盐盐 氯化氯化物物 挥发性挥发性酚类酚类 (六(六价)铬价)铬 氰化氰化物物 氟化氟化物物 砷砷 铅铅 总大总大肠菌肠菌群群 5-4 6.84 162 2.4 0.133 3.5 ND 44.3 54 ND ND

48、 ND 0.41 ND ND ND Pi 0.32 0.36 0.8 0.266 0.175 / 0.177 0.216 / / / 0.41 / / / 5-5 6.88 157 2.2 0.125 3.1 ND 41.8 47 ND ND ND 0.38 ND ND ND 97 Pi 0.24 0.349 0.733 0.250 0.155 / 0.167 0.188 / / / 0.38 / / / 5# 采样采样时间时间 pH 总硬总硬度度 耗氧耗氧量量 氨氮氨氮 硝酸硝酸盐盐 亚硝亚硝酸盐酸盐 硫酸硫酸盐盐 氯化氯化物物 挥发性挥发性酚类酚类 (六(六价)铬价)铬 氰化氰化物物 氟化

49、氟化物物 砷砷 铅铅 总大总大肠菌肠菌群群 2-25 7.17 47.7 1.29 0.04 0.97 0.024 21.4 1.96 ND ND ND 0.10 ND ND 2 Pi 0.113 0.106 0.43 0.08 0.049 0.024 0.086 0.008 / / / 0.10 / / 0.667 6# 采样采样时间时间 Ph 总硬总硬度度 耗氧耗氧量量 氨氮氨氮 硝酸硝酸盐盐 亚硝亚硝酸盐酸盐 硫酸硫酸盐盐 氯化氯化物物 挥发性挥发性酚类酚类 (六(六价)铬价)铬 氰化氰化物物 氟化氟化物物 砷砷 铅铅 总大总大肠菌肠菌群群 2-25 6.80 16.6 2.94 0.1

50、3 0.16 0.020 1.52 0.16 ND ND ND 0.07 ND ND ND Pi 0.4 0.037 0.98 0.26 0.008 0.020 0.006 0.001 / / / 0.07 / / / 从表 4-13 中的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监测指标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类标准要求。 98 4.3.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4.3.4.1 现状监测现状监测 本次噪声现状监测委托 安徽国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 监测时间为2019.12.102019.12.11。 4.3.4.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厂界噪声执

51、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敏感点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表表 4-14 工业企业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3 类 65 55 表表 4-15 声环境质量标准值声环境质量标准值(dB(A)) 类别 标准值 标准号 昼间 夜间 敏感点声环境 60 50 GB3096-2008 2 类 4.3.4.3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 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有关规定,对厂界和敏感点噪声水平现状进行了现场监测

52、。 4.3.4.4 监测时段及频率监测时段及频率 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要求方法进行,噪声测量值为A声级,统计等效声级。 4.3.4.5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4-16。 表表 4-16 厂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厂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检测日期 检测点位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dB(A) 时间 Leq 时间 Leq 2019.12.10 N1 北厂界 厂界噪声 昼间 59.1 夜间 49.3 N2 北厂界 58.9 49.2 N3 东厂界 56.9 46.6 N4 南厂界 56.9 46.8 N5 南厂界 57.2 47.5 N6 西厂界 5

53、7.3 47.9 99 N7 管委会 环境噪声 54.2 44.8 2019.12.11 N1 北厂界 厂界噪声 昼间 59.6 夜间 49.5 N2 北厂界 59.1 49.5 N3 东厂界 55.8 47.0 N4 南厂界 57.0 47.0 N5 南厂界 57.9 48.2 N6 西厂界 57.8 47.8 N7 管委会 环境噪声 53.9 44.3 4.3.4.6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各向厂界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要求,敏感点管委会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

54、8)2 类区标准要求。 4.3.5 土壤现状调查与评价土壤现状调查与评价 4.3.5.1 理化性质调查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特征,本次土壤理化性质特性调查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表4-17 土壤理化特征调查结果表土壤理化特征调查结果表 4.3.5.2 土壤现状调查 (1)监测点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 ,本次土壤环境评价为一级,土壤现状监测布点为:在公司厂区范围内布设 5 个柱状样,2 个表层样;在厂区范围外 4 个表层样。 点号 T2 时间 2019.2.26 经度(E) 116 4949 纬度(N) 30 343 层次 00.5m 0.51.5m 1

55、.53.0m 3.05.0m 现场记录 颜色 棕 黄 棕黄 棕黄 棕黄 结构 碎块状 小块状 大块状 大块状 质地 杂填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砂砾含量 少许 无 无 无 其他异物 植物根系 无 无 无 实验室测定 pH 值 6.27 6.88 6.73 6.80 阳离子交换量 4.1 2.8 4.2 2.9 饱和导水率/(cm/s) 1.00*10-5 8.00*10-6 8.00*10-6 5.00*10-6 土壤容重/(kg/m3) 1.45 1.46 1.64 1.65 孔隙度 32.6 32.7 23.9 25.4 100 表表 4-18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情况土壤环境监

56、测点位布设情况 区域编号区域编号 布点数量布点数量 点位编号点位编号 点位信息点位信息 采样数采样数 合成氨装置区 1 个 T1 柱状样 4 三胺装置区 1 个 T2 柱状样 4 双氧水装置区 1 个 T3 柱状样 4 热电联产装置区 1 个 T4 柱状样 4 稀硝酸装置区 1 个 T5 柱状样 4 办公区 1 个 T6 表层点 1 华尔泰宿舍 1 个 T7 表层点 1 三义村 1 个 T8 表层点 1 厂界南面 1 个 T9 表层点 1 西南侧农田 1 个 T10 表层点 1 工农桥(已拆) 1 个 T11 表层点 1 (2)采样深度 柱状样:每个土壤监测点位按照样品深度 0-0.5m、0.

57、5-1.5m、1.5-3.0m、3.05.0m左右分为 4 层,每层选取 1 个样品;表层样:00.2m。 (3)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3 日2019 年 2 月 25 日。 (4)监测项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中的要求,本次土壤现状监测因子如下表所示: 表表 4-19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因子一览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因子一览表 监测项目 点位 建设用地GB36600-2018 铜、铅、镉、汞、镍、砷、铬(六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

58、,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 1,2-二氯丙烷、 1,1,1,2-四氯乙烷、 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 1,1,1-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 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T1、T2、T3、T4、T5 柱状样 T6、T7、T8、T11 表层样 农用地 GB15618-2018 pH、铜、铅、镉、汞、镍、砷、铬、锌 T9、T10 表层样 101 图图 4-6 土壤

59、环境现状监测点示意图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示意图 102 本次土壤监测为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建设用地及厂区外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36600-2018)表 1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农用地土壤中指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15618-2018)表 1 中风险筛选值。 4.3.6 小结小结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SO2、NO2、PM10年均浓度、CO24 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PM2.5、O3最大 8h平均浓度年平均浓度均不能满足环

60、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限值要求。 (2)评价范围内长江各监测断面上各监测因子 PH、COD、BOD5、NH3-N、总磷、石油类等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水标准要求。 ( 3 ) 评 价 区 域 地 下 水 各 水 质 因 子 监 测 指 标 满 足 地 下 水 质 量 标 准 (GB/T14848-2017)类水质标准要求。 (4)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要求,敏感点管委会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

61、8)2 类区标准要求。 (5)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厂区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15618-2018)表 1 中风险筛选值。 4.4 区域污染源概况区域污染源概况 4.4.1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要求,一级评价项目需要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其中,除了本项目不同排放方案的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外,还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本项目所有拟被替代的污染源(如有) ,包括被替代污染源名称、位

62、置、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 2、调查评价范围内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污染源。 103 4.4.2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污染源汇总见下表。 104 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1 施工计划与工程量施工计划与工程量 (1)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厂区内,15 万吨/年双氧水装置(一期)东南侧,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产品储罐、废气处理装置等工程。 (

63、2)建筑结构)建筑结构 本项目主要生产厂房采用桩基,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民用建筑、辅助生产采用砖混结构。 (3)施工原材料及来源)施工原材料及来源 施工过程所需原材料钢筋、水泥、沙石等均外购,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 (4)施工计划)施工计划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建设周期预测为 36 个月,其中从土建施工开始到设备、管道安装完毕投入使用为止,预计约需 36 个月。 5.1.2 施工场地周围敏感点施工场地周围敏感点 拟建项目施工场地外附近敏感点具体分布情况见第 1 章表 1-17。 5.1.3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

64、.1.3.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现场植被破坏后裸露的地表, 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易形成风蚀扬尘,其产生量与风力、表土含水率等因素有关,难以定量描述。另外还有施工队伍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废气,土石方工程、建筑材料的运输、卸载中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等。 施工期扬尘为无组织、间歇式排放的面源。施工扬尘在材料运输、砂石料卸装过程中瞬时扬尘量最大,在近距离内将形成局部污染。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运输道路正常气象条件下(风速 2.5m/s)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 米以内,物料露天堆放扬尘影响范围在 50

65、 米。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砂石料的装卸扬尘,其污染程度取决于风力因素。可见,施工期对空气环境影响程度及范围有限,而且是短期的局 105 部影响。 5.1.4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分析)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分析 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有挖掘机、推土机和自卸车等。通过对上述机械设备噪声值进行类比调查,得到主要噪声源强见下表。 表表 5-1 施工期主要噪声设备源强一览表施工期主要噪声设备源强一览表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声级声级/距离距离 dB(A)/m 自卸车 85/5 推土机 86/5 挖掘机 86/5 液压起重机 88/5 电锯 90/10 重型运输

66、车 85/5 搅拌车 82/10 (2)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污染特点是随着施工阶段不同而不同,噪声源将发生明显变化,噪声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高噪声施工机械相对集中于土石方阶段和结构期,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噪声多为中、高频机械噪声。施工期声源都在室外,影响范围较远。装修期大部分声源在室内,有墙壁阻隔,影响较小。综合分析,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同,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 施工期的设备噪声的衰减,选用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 LP=L020Lg(r/r0) L 式中:LP距离声源 r 处的

67、声级 dB(A) ; LP0距离声源 r0处的声级 dB(A) ; r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 r0监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 m;100.1Leqi L几何发散、声屏障等因起的噪声衰减量 dB(A) 。 多点源声级叠加模式: 多个点源在预测点产生的总等效声级 Leq(总)=100.1Leqi 式中:Leq(总)预测点的总等效声级 dB(A) ; 106 Leqi第 i 个声源对某个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dB(A) ; n噪声源数。 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都是不同工种、不同设备同时施工。因此。本评价类比其它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方案, 考虑不同施工情景下多台设备同时施工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

68、汇总见下表。 表表 5-2 不同施工情景下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不同施工情景下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 施工施工阶段阶段 情景组合情景组合 50m 100m 150m 200m 300m 达标距离(达标距离(m) 昼间昼间 夜间夜间 土方施工 自卸车+推土机+挖掘机+液压起重机+重型运输车 73.14 67.12 63.60 61.10 57.54 56 / 构筑物建设 自卸车+液压起重机+电锯+重型运输车+搅拌车 77.71 71.69 68.16 65.67 62.14 69 / 预测结果表明,在仅考虑点声源衰减的前提下,昼间施工机械最大影响距离为56-69m。经过现场调查,本项目拟建厂址区域内地形

69、较为平坦、起伏不大。目前,项目拟建厂址周边 200m 范围内无居民居住。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执行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区声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为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施工期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控制同时作业的高噪声设备数量。 施工机械噪声往往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和高强度等特点。对于此类情况,一般可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操作时间的方法加以缓解。 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昼间或对各种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加以适当调整。 对于施

70、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等施工声源,要求施工队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 考虑到项目施工期间工地来往车辆行驶可能会对沿途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次评价建议工程施工材料运输应安排在白天进行,禁止夜间扰民。 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同时应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需进行夜间施工作业,需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并告知周围居民,取得当地居民的谅解和支持。 107 5.1.5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等。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 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为 SS、BOD5、

71、COD 等。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1)生产废水 施工中砂石料加工与冲洗、混凝土浇灌、养护层装修与冲洗等都产生大量废水,会造成一些基坑积水,污染水环境。 砂石料产生的废水 据一般砂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监测,其废水量约为加工砂石量的 3 倍,其砂石料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悬浮物的浓度与砂石含泥量有关,其冲洗废水浓度可达 5000mg/L 以上。经沉淀池初步沉淀后再利用。沉淀泥浆用于填垫低洼地。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混凝土的养护废水 其产生的废水主要是 PH 值高,一般

72、加草袋、塑料布覆盖。养护水不会形成大量地面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和施工车辆冲洗 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引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施工车辆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应建隔油池,防止含油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2)生活污水 施工场地生活污水水质与一般城市生活污水区别不大,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简易的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因此,上述施工期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废水经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以减轻对周围水体的影响,总体上对周围地表水体影响不大。 5.1.6 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

73、垃圾等。 (1)施工垃圾 进场前清场垃圾:主要是施工场地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和土壤表面土等。 基坑开挖弃土:地基开挖产生的余土,全部用于回填。 建筑废料:其种类较多,包括施工中砖、水泥、木材、钢材、装饰中产生的废料等。钢材边角料拟回收,循环利用;木材下角料回收,项目所产生的其它建筑废料用 108 于填洼地。 (2)生活垃圾 因施工人员集中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拟分类收集,分类堆放,定期清理,由环卫部门收集后统一处理。因此,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轻微的。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4、本项目工艺废水经拟建废水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进入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最后进公司拟建的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 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使用,根据工程分析中水量平衡,项目建成后,公司对外环境不新增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2.3-2018)表1注9: “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参照间接排放,定为三级B” ,因此,确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本项目建设后不新增废水排放,不会降低现有水环境质量功能级别。 表表 5-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影响识别

75、 影响类型 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 水环境保护目标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其他 影响途径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 水温;径流;水域面积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 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 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二级;三级 A ;三级 B; 一级;二级;三级; 现状调查 区域污染源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76、已建;在建;拟建;其他; 拟替代的污染源; 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场监测;入河排放数据;其他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未开发;开发量 40%以下;开发量 40%以上; 水文情势调查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109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补充监测 监测时期 监测因子 监测断面或点位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

77、)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0) 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 河流:长度(3.5)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评价因子 (pH、COD、BOD5、氨氮、TP、石油类) 评价标准 河流、湖库、河口:I 类; II 类;类;类;类 ;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 第三类 ; 第四类 ; 规划年评价标准(/) 评价时期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评价结论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

78、况;达标;不达标;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 影响预测 预测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预测因子 (/) 预测时期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 冬季 ; 设计水文条件 ; 预测情景 建设期 ;生产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 ; 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79、; 预测方法 数值解;解析解 ;其他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 影响评价 水污染控制和水源井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替代削减源 ; 水环境影响评价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 对于新设或调

80、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COD) (0) (/) (NH3-N) (0) (/) 110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替代源排放情况 污染源名称 排放许可证编号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 (/) (/) (/) (/) 生态流量确定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

81、他(/)m; 防治措施 环境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消减 ;依托其他工程措施 ;其他 ; 监测计划 环境质量 污染源 监测方式 手动;自动;无监测; 手动;自动;无监测; 监测点位 ( / ) (厂区总排口) 监测因子 ( / ) ( COD、NH3-N ) 污染物排放清单 / 评价结论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注:“”为勾选项”,可;“(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5.2.2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空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2.2 预测因子、模式、范围预测因子、模式、范围 1、预测因子 本次评价的预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 本项目为在

82、现有厂区内新建双氧水装置,可不考虑现有工程排放的 SO2、NOx。另外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 SO2+NOx 的排放量小于 500t/a,不需考虑预测二次污染物。 2、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 A 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再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首先采用 AerScreen 估算模型进行计算,根据预测结果,其中生产装置区 1#排气筒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占标率最大,Pmax=3.5%,1%Pmax10%。根据 HJ2.2-2018 第5.3.3.2

83、 条“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 并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本项目为化工行业多源项目,故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根据本项目评价范围、预测因子以及推荐模型适用范围等选择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 8.5.1.2 节表 3 中推荐的 AERMOD 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周边存在大型水体长江,但项目厂区不在大型水体岸边 3km 范围内,故不 111 需考虑熏烟模型。 3、预测范围 (1)预测范围 根据导则,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

84、响距离(D10%)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自厂界外延 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因本项目 D10%小于 2.5km,本项目评价范围边长取 5 km。本次评价的预测范围及大气评价范围,即边长取 5km 的矩形区域。 (2)计算点 计算点包括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 保护目标见表 5-8。 网格点以预测范围 5km 边长矩形为准,预测网格采用直角坐标网格,并覆盖整个评价范围,网格间距为 100m,共 4144 个网格点,本次计算范围取厂界西南角为坐标原点,原点坐标为(0,0)。 预测网格点设置:正北方向为 Y 轴正方向,正东方向为 X 轴正方向。 表表 5-8 环境空气关心

85、点环境空气关心点 序号序号 关心点名称关心点名称 坐标坐标* 地标高程地标高程 (m) X 坐标坐标 Y 坐标坐标 1 普益圩 2097 2123 14.38 2 合阜村 3243 2484 25.66 3 管委会 1590 583 22.64 4 三义村 1889 715 20.45 5 香隅镇 3500 867 17.83 6 枣林湾 2854 229 16.79 7 刘家 2583 -284 20.54 8 同心村 2562 -957 27.02 9 王村 1181 -888 32.59 10 新民村 611 -1519 31.11 11 白湖咀 -1514 -2137 14.07 12

86、 金鸡村 -2187 -1013 13.87 13 拦河坝 -2611 -1644 15.48 14 四庄 -2201 1374 21.54 *注:以厂界西南角为坐标原点,正东为 X 轴,正北为 Y 轴。 (3)预测周期 本次评价选取 2017 年作为预测基准年,预测时段连续 1 年。 5.2.2.3 预测方案及内容预测方案及内容 112 (1)预测内容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结论,本项目评价范围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域,按照导则要求,本次评价预测内容主要包括: 正常排放条件下,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正常排放条件下,现状浓度达标污

87、染物,预测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的达标情况; 正常排放条件下,现状浓度超标污染物,叠加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在建、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非正常排放条件下,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 1h 最大浓度贡献值,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项目厂界浓度是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情况。 (2)污染源类型 新增源为本项目废气源的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 (3)预测情景组合 本次评价设置的预测情景组合见表 5-9。 表表 5-9 本项目预测情景组合一览表本项目预测情景组合一览表 序号序号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 污染源污染源 排放形式排放形式 预测内容预

88、测内容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 1 非甲烷总烃 新增污染源 正常工况 小时浓度 最大浓度占 标率 2 现状浓度达标污染物 非甲烷总烃 新增污染源+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 正常工况 小时浓度 叠加背景后的达标情况 3 现状浓度超标污染物 PM2.5 / / / 评价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 4 非甲烷总烃 新增污染源 非正常工况 1h 平均质量浓度 最大浓度占标率 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全厂污染源 正常工况 短期浓度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13 5.2.2.4 污染物排放源强污染物排放源强 根据“工程分析”和污染物排放特性,选取非甲烷总烃为大气评价因子。本项目废气源强参数详见表 5-10。 表表 5-10 本

89、项目废气源强参数表本项目废气源强参数表 点源名称点源名称 X 坐标坐标 (m) Y 坐标坐标 (m) 排气筒底部排气筒底部海拨(海拨(m) 排气筒高度排气筒高度(m) 排气筒内径排气筒内径(m) 烟气出口速烟气出口速度(度(m/s) 烟气出口温烟气出口温度度(oC) 年排放小时年排放小时数数(h) 评价因子源强评价因子源强(kg/h) 1#排气筒 1171 191 31 30 0.8 15.4 25 8000 非甲烷总烃:1.68 面源名称面源名称 X 坐标坐标 (m) Y 坐标坐标 (m) 海拨高度海拨高度(m) 面源长度 (面源长度 (m) 面源宽度面源宽度(m) 与正北夹角与正北夹角(

90、) 面源初始排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放高度(m) 年排放小时年排放小时数数(h) 评价因子源强评价因子源强(t/a) 生产装置区 1159 191 31 171 70 75 10 8000 非甲烷总烃:0.1 表表 5-11 非正常排放下本项目有组织废气参数表(点源)非正常排放下本项目有组织废气参数表(点源) 非正常排放源非正常排放源 非正常排放原因非正常排放原因 污染物污染物 非正常排放速率非正常排放速率/(kg/h) 单次持续时间单次持续时间/h 年发生频次年发生频次/次次 1#排气筒 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效率降低 非甲烷总烃 32 2 2 114 5.2.2.5 预测参数预测参数 (1)地面气

91、象数据 本报告地面气象参数使用安庆气象站 2017 年的气象资料, 根据对比近 20 年风玫瑰图和 2017 年风玫瑰图,2017 年的风向和近 20 年的风向基本一致,满足导则气象资料使用条件的要求。 (2)高空气象资料 高空气象数据采用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尺度模式模拟的高空气象数据,采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式 WRF 模拟生成。模式计算过程中把全国共划分为 189 159 个网格,分辨率为 27km 27km,采用美国的 USGS 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主要原始数据有地形高度、土地利用、陆地-水体标志、植被组成等。模式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数据

92、作为模型输入场和边界场。 (3)地形数据 地形数据采用美国NASA 2000 年的SRTM 90m数字高程地形数据, 精度约为90m。地表参数的选取:本次评价范围内以工业区为主,本次选取的地表参数如下表。 表表 5-13 地表参数表地表参数表 扇区 土地利用类型 时段 正午反照率 BOWEN 粗糙度 0360 城市 1 月 0.35 1.5 1 2 月 0.35 1.5 1 3 月 0.14 1 1 4 月 0.14 1 1 5 月 0.14 1 1 6 月 0.16 2 1 7 月 0.16 2 1 8 月 0.16 2 1 9 月 0.18 2 1 10 月 0.18 2 1 11 月 0

93、.18 2 1 12 月 0.35 1.5 1 5.2.2.6 预测结果及分析预测结果及分析 预测主要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在各环境保护目标和网格点最大落地的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 115 1、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 表表 5-14 本项目各关心点非甲烷总烃浓度预测结果本项目各关心点非甲烷总烃浓度预测结果 污染污染物物 预测点预测点 浓度类型浓度类型 浓度增量浓度增量g/m3 出现时间出现时间(YYMMDD)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g/m3 占标占标率率% 达标达标情况情况 非甲烷总烃 普益圩 1 小时 5.4549 17061003 2000 0.27 达标 合阜村 1 小时 6.3630 170

94、61824 2000 0.32 达标 管委会 1 小时 12.2195 17062420 2000 0.61 达标 三义村 1 小时 8.1781 17062420 2000 0.41 达标 香隅镇 1 小时 7.2791 17081824 2000 0.36 达标 枣林湾 1 小时 8.0265 17080521 2000 0.40 达标 刘家 1 小时 6.8048 17062422 2000 0.34 达标 同心村 1 小时 10.0612 17080522 2000 0.50 达标 王村 1 小时 10.6904 17081722 2000 0.53 达标 新民村 1 小时 8.512

95、3 17072722 2000 0.43 达标 白湖咀 1 小时 6.2189 17060905 2000 0.31 达标 金鸡村 1 小时 5.9779 17072521 2000 0.30 达标 拦河坝 1 小时 5.8149 17082322 2000 0.29 达标 四庄 1 小时 6.2880 17072523 2000 0.31 达标 网格最大值 1 小时 108.9774 17061005 2000 5.45 达标 图图 5-6 各网格点非甲烷总烃小时各网格点非甲烷总烃小时大值贡献浓度分布图大值贡献浓度分布图 单位单位 g/m3 116 5.2.2.7 关心点叠加浓度预测关心点叠

96、加浓度预测 评价区域基本污染物 PM2.5年均浓度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本项目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属于现状达标污染物,对于在叠加大气环境背景浓度和区域在建、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后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表表 5-15 叠加背景后环境质量浓度预测结果表叠加背景后环境质量浓度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污染物 预测点预测点 平均时段平均时段 贡献值贡献值 g/m3 现状浓度现状浓度 g/m3 区域内拟建和在建区域内拟建和在建项目影响项目影响 g/m3 叠加后叠加后浓度浓度 g/m3 占标率占标率% 达标情况达标情况 非甲烷总烃 普益圩 1 小时 5.4549 1030 40.2200

97、1075.675 53.78 达标 合阜村 1 小时 6.3630 1030 28.9679 1065.331 53.27 达标 管委会 1 小时 12.2195 1030 37.6936 1079.913 54.00 达标 三义村 1 小时 8.1781 1030 41.9670 1080.145 54.01 达标 香隅镇 1 小时 7.2791 1030 35.5091 1072.788 53.64 达标 枣林湾 1 小时 8.0265 1030 37.3085 1075.335 53.77 达标 刘家 1 小时 6.8048 1030 32.3626 1069.167 53.46 达标

98、同心村 1 小时 10.0612 1030 21.6157 1061.677 53.08 达标 王村 1 小时 10.6904 1030 26.9832 1067.674 53.38 达标 新民村 1 小时 8.5123 1030 33.8508 1072.363 53.62 达标 白湖咀 1 小时 6.2189 1030 25.3509 1061.57 53.08 达标 金鸡村 1 小时 5.9779 1030 26.2432 1062.221 53.11 达标 拦河坝 1 小时 5.8149 1030 24.8791 1060.694 53.03 达标 四庄 1 小时 6.2880 103

99、0 37.9265 1074.215 53.71 达标 网格最大值 1 小时 108.9774 1030 732.1037 1871.081 93.55 达标 117 5.2.2.8 非正常排放环境影非正常排放环境影响预测响预测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考虑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吸附、 脱附、 回收过程发生异常,效率大幅降低,尾气超标排放。非甲烷总烃预测结果见表 5-16。由表可见,非正常排放对各关心点浓度影响均在标准限值内,占标率为 16.28%47.46%;区域网格点最大地面浓度为 2487.14g/m3,占标率为 124.36%,网格点最大值超标。因此,建设方应加强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发生,最大

100、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表表 5-16 非正常工况排放时,非正常工况排放时,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贡献浓度预测结果贡献浓度预测结果 预测点预测点 出现时刻出现时刻 (YYMMDDHH) 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 达标情达标情况况 浓度浓度 (g/m3) 占标率(占标率(%) 普益圩 17062023 553.6158 27.68 达标 合阜村 17072206 337.0143 16.85 达标 管委会 17060904 949.2268 47.46 达标 三义村 17053023 783.3671 39.17 达标 香隅镇 17081824 447.7372 22.39 达标 枣林湾 17082

101、505 599.5388 29.98 达标 刘家 17072624 653.9102 32.70 达标 同心村 17090322 710.3370 35.52 达标 王村 17080901 870.2888 43.51 达标 新民村 17072402 802.1068 40.11 达标 白湖咀 17080705 369.0316 18.45 达标 金鸡村 17082503 327.3488 16.37 达标 拦河坝 17082503 325.6726 16.28 达标 四庄 17072324 388.4730 19.42 达标 网格点 17091007 2487.1410 124.36 超标

102、5.2.2.9 不达标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情况不达标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污染物 PM2.5年均浓度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其年均浓度不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本项目不新增排放颗粒物,故不需提出区域颗粒物的削减方案。 根据池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在开展“环境保护规划”中主要任务以及环境保障措施后,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较小。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本次评价预测因子中区域不达标污染物为 PM2.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8.8.1.2 中公式计算项目实施后的区域影响浓度达标情况。 Ү

103、62;叠加(x,y,t)=𝐶本项目(x,y,t)-𝐶区域削减(x,y,t)+𝐶拟在建(x,y,t)+𝐶规划(x,y,t) 式中:𝐶本项目(x,y,t)在t时刻,本项目对预测点(x,y)的贡献浓度,ug/m3; 118 𝐶区域削减(x,y,t)在t时刻,区域削减污染源对预测点(x,y)的贡献浓度,ug/m3; 𝐶拟在建(x,y,t)在t时刻,其他在建、 拟建项目污染源对预测点(x,y)的贡献浓度, ug/m3; 𝐶规划(x,y,t)在t时刻,预测点(x,y)的达标规划年

104、目标浓度,ug/m3。 项目所在地东至县暂无达标规划, 根据 池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可知, PM2.5年均值 2020 年规划指标值为 34ug/m3。 根据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中替代区域锅炉情况,可削减颗粒物区域贡献浓度𝐶区域削减(x,y,t)=0.0016 ug/m3。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中拟新建锅炉排放对区域贡献浓度𝐶拟在建(x,y,t)=0.0012 ug/m3。 本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见表下表。 表表 5-17 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年平均质量浓度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表化

105、表 污染物 𝐶本项目(x,y,t) 𝐶区域削减(x,y,t) 𝐶拟在建(x,y,t) 𝐶规划(x,y,t) PM2.5 0 0.0016 0.0012 34 计算得出𝐶叠加(x,y,t)=33.9996u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40 ug/m3)要求。 5.2.2.10 现有厂区环境防护距离现有厂区环境防护距离 公司现有生产装置环境防护距离见表 5-18。 表表 5-18 公司现有装置环境防护距离一览表公司现有装置环境防护距离一览表 现有装置现有装置 环评中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106、环评中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m 验收情况验收情况 合成氨装置 600m 已验收 10 万吨浓硝酸装置 450m 已验收 15 万吨稀硝酸装置 200m 已验收 硫酸装置 600m 已验收 三聚氰胺装置 200m 已验收 双氧水装置 100m 已验收 根据上表,公司现有全厂环境防护距离包络线见图 5-7。根据现场实际踏勘,公司现有全厂的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无敏感点。 119 5.2.2.11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拟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要求, 应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 计算各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

107、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通过进一步预测模型预测后可知,本项目厂界外无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的区域,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 0 米。 5.2.2.12 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计算,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 0m,环境风险评价中重芳烃储罐泄漏发生火灾次生产生的 CO 气体 1 级毒性终点浓度范围为 340m。 根据项目周边调查,华尔泰公司现有全厂环境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点。此外,本项目环境风险防护距离包络线(340m)在现有的全厂环境防护距离内。综上,本项目建成后,全

108、厂环境防护距离仍维持现有防护距离不变,全厂环境防护距离包络线见图 5-7。 5.2.2.13 大气影响预测结论大气影响预测结论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污染物 PM2.5年均浓度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其年均浓度不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本项目不新增排放颗粒物,故不需提出区域颗粒物的削减方案。本项目新增排放的 VOCs 削减方案如下: 根据池州市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东环函202030 号文“关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总量替代方案的函” :本项目新增的 VOCs 总量13.214t/a,VOCs 倍量替代总量为 26.4

109、28t/a。本项目 VOCs 倍量替代总量 26.428t/a 利用东至经济开发区 VOCs 整治项目减排指标的余量 243.9075t/a。故本项目新增13.214t/aVOCs 削减方案为东至经济开发区 VOCs 整治项目削减的 26.428t/a。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类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各类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得最大浓度占标率30%。 区域基本污染物中 PM2.5年均浓度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根据池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在开展“环境保护规划”中主要任务以及环境保障措施后,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较小。 对于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非甲

110、烷总烃,在叠加短期浓度后符合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120 (2)环境防护距离 本项目建成后仍维持全厂现有的环境防护距离不变。 综上所述,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本评价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2.2.13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内容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要求, 给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结果,具体详见表 5-19表 5-21。 表表 5-19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核算排放浓度/ (mg/m3) 核算排放速率/ (kg/h) 核算年排放量/(t/a) 主要排

111、放口 1 1# 非甲烷总烃 59.8 1.676 13.41 主要排放口合计 非甲烷总烃 一般排放口 一般排放口合计 / / 有组织排放总计 有组织排放总计 非甲烷总烃 13.41 表表 5-2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产污 环节 污染物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年排放量/(t/a) 标准名称 浓度限值/(mg/m3) 1 A1 生产装置区 非甲烷总烃 LDAR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 4.0 0.1 无组织排放总计 非甲烷总烃 0.1 表表 5-21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大气污染

112、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污染物 年排放量/(t/a) 1 非甲烷总烃 13.51 121 表表 5-22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评价等级与范围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范围 边长=50km 边长 550km 边长=5 km 评价因子 SO2 +NOx排放量 2000t/a 500 2000t/a 500 t/a 评价因子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 其他污染物 (非甲烷总烃)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附录 D 其他标准 现状评价

113、环境功能区 一类区 二类区 一类区和二类区 评价基准年 (2019)年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现状补充监测 现状评价 达标区 不达标区 污染源调查 调查内容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拟替代的污染源 其他在建、 拟建项目污染源 区域污染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 评价 预测模型 AERMOD ADMS AUSTAL2000 EDMS/AEDT CALPUFF 网格模型 其他 预测范围 边长50km 边长 550km 边长=5 km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非甲烷总烃)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

114、献值 最大占标率100% 最大占标率100%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一类区 最大占标率10% 最大标率10% 二类区 最大占标率30% 最大标率30% 非正常排放 1h 浓度贡献值 非正常持续时长(2)h 占标率100% 占标率100% 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 达标 不达标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k -20% k-20% 环境监测 计划 污染源监测 监测因子: (非甲烷总烃) 有组织废气监测 无组织废气监测 无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因子: (非甲烷总烃) 监测点位数(1) 无监测 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 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距(/)厂界最远(0)m 污染源年

115、排放量 SO2:(0)t/a NOx:(0)t/a 颗粒物:(0)t/a VOCs:(13.51)t/a 注:“”为勾选项,填“”;“()” 为内容填写项 122 5.2.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中附录 A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确定建设项目所属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类。 本项目不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其亦不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

116、源地及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所属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类,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对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5.2.3.1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是指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117、。 本项目位于东至经济开发区,目前项目厂址及附近地区无集中式和分散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 目前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村庄均已接通自来水,居民供水以自来水为主,根据现场调查发现,存在部分家庭保留有之前的水井,主要作为村民洗衣、冲洗地面等杂用补充水源。因此,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潜水含水层。 5.2.3.2 调查评价范围调查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主要依据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现状,反应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流场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本项目位

118、于东至县香隅镇,该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采用自定义法确定。由于项目地位于丘陵地区下游方向,北边和南边接邻沟壁,为地下含水系统的分水岭,其山脊线可视为零流量边界,即隔水边界;西边以长江作为第一类边界,即水头边界;东南边以近似垂直于地下水等水位线的连线为零流量边界。研究区域内上边界为潜水面,受补排量的影响,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是从地势高处向低凹出排泄运移;下边界深层基岩含水层因风化裂隙多闭合,故渗透性相对较差, 123 作为隔水边界。调查评价范围包括厂区和附近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整个调查评价范围约为 19.6km2,具体范围如图 5-8。 图图 5-8

119、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 5.2.3.3 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区域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是以岩性为基础,地质构造起控制作用,地貌条件则是地下水形成的重要自然背景。根据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赋存和分布规律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 进而对区域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一并论述(评价区水位地质图见图 5-9) 。 1、含水岩层的性质 地层中的含水岩层是地下水赋存和活动的场所, 而岩石的岩性组合及其含水介质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含水层富水程度的优劣。 河谷规模的大小,决定

120、了松散堆积物的分布以及岩性和岩相的变化,控制和影响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长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河谷地带,全新统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含泥 124 量低,孔隙性好,厚度大。长江古河床堆积物厚度可达 4050m,河流可达 2030m,且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构成了良好的储水空间,丰沛的降水量和活跃的地表径流提供了优越的补给条件, 成为赋存孔隙潜水 (部分承压水) 的良好场所。 在低山丘陵区,发育了众多的小规模的河流,河流宽度一般几十米,河谷内松散的砂砾石层虽有堆积,但厚度不大,一般在 13m。不仅上覆有细颗粒盖层,砂砾层的含泥量也很高,储水空间小,又没有充足的补给来源,这样的河谷孔隙水富水性差。 对基岩

121、地下水而言,岩石本身的坚脆柔软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可溶性以及孔隙大小是地下水赋存的首要条件。坚硬性脆的岩石刚性强,如五通组的石英岩、石英砂岩,孤峰组的硅质岩,仑山组、栖霞组、大田坝组、宝塔组、红花园组的硅质灰岩、灰岩等,受力后岩石容易破碎,形成张性裂隙,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半坚硬岩石柔塑性好,如志留系、二叠系的砂页岩等,受力后不容易产生裂隙,即便产生了裂隙,往往都是短小紧闭的,暴露除岩石容易风化的特点,形成孔隙性含水。 质纯层厚的碳酸盐岩类岩石容易受到水的溶蚀,岩溶比较发育,质杂层薄的相反。如吴家坪组、栖霞组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岩溶发育,水量较丰富。奥陶纪、震旦纪的薄层灰岩,灰岩纯度不高

122、,岩溶不发育,富水性也相对较差。 2、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赋存的控制和影响 区域性的构造体系控制了区内的水系、地层、地貌的展布,也控制了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区内主要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断层,断裂对地下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导水和阻水的作用。泉水的形成、流量大小等几乎都与断裂破碎带有关。 不同构造体系形成的构造形迹,其结构面本身力学性质的差异,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也显示一定的差别。 压扭性断裂, 多呈数条断裂平行延伸, 走向基本与地层走向一致,构造面两侧地层破碎,裂隙发育,为地下水创造了较好的赋存空间,同时压性断裂结构面由于受挤压作用的影响,一般具有阻水性,形成阻水边界。张性断裂,基本沿地层倾向发育,本身具

123、有导水性,沿张性断裂出露的泉水,一般水量都较大。 3、地貌条件对地下水形成的影响 地貌条件是影响地下水补给、贮存、运移的重要因素。 地貌形态的差异,使第四系的成因类型发生变化。成因不同决定了松散堆积物的组成不同,而影响富水性的差异。冲积成因的河谷地区,一般水量丰富,而湖积成因的却很差。如区内的河漫滩地,由含泥粉细砂与粘土、亚粘土组成,厚度 20m 以上,大气降水、地表水等都不能充分的补给含水层,故而水量及其贫乏,可视为不含水层。即使 125 底部有薄层的冲积砂、砾石,却因上部湖积层的透水性差,下伏基本不含水的砂岩,补给条件受到抑制,水量也很贫乏。 残积、坡积、残坡积冲坡积等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沉

124、积物,显然也随着地貌位置、地形形态的变化,富水性出现差别。总得来说,除冲积成因的以外,其他成因类型的堆积物水量是贫乏的。 本区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上升,山区经历了强烈的侵蚀切割,地表线状流水发育。在岩性和构造相似的条件下,地貌作用成为主导的因素。区内的裂隙水和岩溶水都处在低洼的河谷小溪附近和冲沟发育的现状流水地带, 一些溶洞不仅都发育在标高 100m 以下,而且都发育在西北坡,说明那里的水动力条件较好。基岩丘陵山区的地下水随着地表高度的降低,泉水出露越来越多,在地表以下,随深度增加,富水性减少。 图图 5-9 评价区水文地质图(评价区水文地质图(1:50000) (二)地下水含水

125、岩组划分与富水性 根据区域内的地层岩性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介质、水理性质及埋藏条件,区 126 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广泛分布于西北部的沿江平原区及山间河谷地带,主要赋存于新生代第四纪冲洪积层中。 沿江平原区主要含水层为砂层、 砂砾石层, 厚度一般大于 30m,单井涌水量 1001000m3/d,最高水位出现在 79 月份,最低水位出现在 1 月份,年变幅 12.23m,溶解性总固体 0.40.95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HCO3Ca Mg型,pH 值为 8.0;山间河谷地带

126、主要含水层为砂层、砂砾石层、砾石层,厚度一般小于3m,赋水面积小,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 10100m3/d,溶解性总固体 0.250.76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HCO3Ca Mg、HCO3Ca Na 型,pH 值为 7.0。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评价区出露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厂区西北部,赋存于新生代第三纪砂砾岩、粉砂质风化裂隙及疏松砂岩的孔隙裂隙之中,泉涌量小于 0.1L/s,地下水径流模数 0.51L/s km2,单井涌水量 1050m3/d,水量贫乏,在构造有利部位富水性相对较好。具承压性质。水化学类型以 HCO3-Ca Mg、HCO3-Ca Na 为主,矿化度 0.14

127、0.92g/L。 3、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 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内西北部和东南部,赋存于二叠纪、寒武纪、奥陶纪、震旦纪灰岩、白云质灰岩的裂隙中。根据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和覆盖型(覆盖深度小于 50m) 。裸露型地层富水性较为丰富,泉涌量 1100L/s,暗河流量 101000L/s,地下水径流模数 1.146.61L/s km2,在地貌上组成断褶溶蚀低山、丘陵,植被茂密,地表溶沟、溶槽、溶洞较发育,地下水沿岩层界面裂隙、溶沟、溶槽入渗,流向构造发育部位,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 0.10.48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HCO3Ca Mg 型,水质偏中性或碱性;覆盖型上部为第四纪松散层覆盖,一般-3

128、0m 以上岩溶发育,单井涌水量 1003000m3/d,溶解性总固体 0.50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 Mg 型。 4、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区内中部和东南部地区,赋存于晚古生代志留纪、寒武纪及晚元古代震旦纪、青白口纪等的页岩、砂岩、石英砂岩的构造裂隙、风化带孔隙中,泉涌量 0.011.0L/s,地下水径流模数 1.075.21L/s km2,溶解性总固体 0.060.20g/L,水化学类型以 HCO3Ca 为主,局部 HCO3Ca Mg、HCO3Ca Na 型,pH 值为 6.57.65,呈中性。 127 (三)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 1、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动态特征

129、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长江河谷平原、 山间地带, 包括江心洲、 河漫滩等地形,这里地势低平, 冲积层具有二元结构, 沿江一带该层厚 410m, 由亚粘土、 亚砂土组成,渗透系数很小,在 0.0490.00065m/d 之间。因此,孔隙水的分布区纵然就是大气降水的补给区,具有一定的垂直入渗的补给条件,却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补给源。孔隙水的主要含水层由砂砾石组成,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所以,江、河、湖水的沿岸侧向补给是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孔隙水水力坡度较小,一般在 1/100003/10000,上游的径流补给显得比较微弱。山间河谷随着降水和洪流的发生,使当地的地下水水位出现同步上升的变化, 地表水

130、补给地下水异常明显。 孔隙水的补给还来自山前地带的基岩裂隙水、裸露裂隙岩溶水的侧向补给和覆盖型裂隙岩溶水的顶托补给。 地下水在砂、砾石中径流畅通,远河地带水位埋藏较浅,水力坡度较小,近河地带水位埋藏较深,水力坡度较大。地下水流向一般都以锐角与地表水斜交,向河流排泄。 沿河分布的阶地,大多为堆积阶地,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以及周边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垂直河流运动,水力坡度较大,想下游方向排泄补给河水。 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与降水、江河水水位等有明显一致性。一般在 57 月份降水量较大时,江河水位上升并开始出现峰值,地下水水位也有明显的上升,在 78

131、 月份达到峰值,之后降水量减少,江河水位降低,地下水位也随之缓慢下降, 在 12 月份地下水位出现最低值。 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年变幅一般在 23m。 2、基岩裂隙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动态特征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低丘区,地下水的分布区即为降水入渗补给区,除在脉状储水构造中径流集中、流程较长外,一般径流短而且分散。地下水流向和水力坡度与地形坡向、坡度基本一致。在低洼的沟谷、坡麓地带以散流形式的泉水就近排泄给地表水。一般构造裂隙水常以流量小于或等于 1 L/s 的悬挂泉出露,成为山间河流的重要补给源。这些泉水多分布在海拔 200m 以下的沟谷低地,因风化交替频繁,径流条件较为畅通

132、,但流程较短,动态变化不稳定。沿沟谷分布的泉水仅在暂时洪流出现时地表水具瞬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洪流过后,迅速恢复正常,地下水继续补给地表水。出路标高较高的泉水和沿岸坡麓的泉水, 受降水和洪流的影响, 往往成为季节性的间歇泉。唯有受深部构造影响时,才具有管道流的性质,同时带来了动态较为稳定的特征。 128 在碎屑岩的低丘地带,构成风化带网状裂隙水,由于透水性差,入渗系数小,降水入渗补给相当微弱。砂岩接受低山丘陵的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但因风化浅、径流迟缓、流程很短,有限的泉流都排泄到地表,成为松散层孔隙水的一个补给来源。 基岩裂隙水的动态变化,除受大气降水控制外,也受地形和植被的影响,在沟谷部分

133、动态变化小,水位埋藏浅,而愈近山顶,动态变化愈大,水位埋藏较深。 3、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动态特征 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区内的西北部,基本构成独立的汇水盆地。裸露区岩溶发育,成为大气降水入渗的主要地带,容易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接受补给后的水经上述通道垂直下渗到一定的深度,受到不溶的相对阻水边界的限制,转变为水平运动, 在沟谷深切处呈下降泉排泄地表或向其他基岩裂隙水径流排泄,形成相对独立的汇水盆地或汇水区,在汇水区中心呈暗河或大泉排泄地表。 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的动态变化较大, 表现在泉水动态上, 随着降水量的逐步增大,泉水流量也随之增大,泉水流量与降水呈明显的正比

134、关系,在枯水期降水量减少,泉水流量也明显的随之减少。泉水动态受降水控制明显。 2、厂区水文地质条件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层岩性 厂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和志留系。岩性总体分为 5 层: 第层填土(Q4ml) :灰黄色为主,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土质松散不均匀。厚度 0.21.0m。 第层粉质粘土(Q3al+pl) :褐黄色,硬塑可塑状态,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局部夹团块状或条带状高岭土,土质较均匀,局部夹少量碎石。厚度 0.54.00m。 第1 层棕红色强风化泥岩(S1g) :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裂隙不发育。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该组泥质成分较高,岩屑含量较低。地

135、区经验及现场观测, 该层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 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属级。 厚度 0.510.20m。 第2 层棕红色中风化泥岩(S1g) :原岩结构部分破坏,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呈柱状;岩性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胶结程度弱,锤击易碎;自上而下岩芯采取率增加,部分钻孔终孔时岩芯为长柱状。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级。 (二)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层分布 厂区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是符合区域水文地质规律的。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129 储存、运动和排泄特点,也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厂区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

136、粉质粘土。 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少量含泥砂砾石。粉质粘土,基本不含水;含水层主要为含泥砂砾石,厚度薄,一般不足 3m,含泥量较高,没有良好的储水空间,故富水性极其贫乏。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5m3/d,水化学类型主要以 HCO3Ca Na 和 HCO3Ca 型为主,矿化度0.310.587g/L。 大气降水是松散岩类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的流向与地表水流向一致,由东南部向西北流,地下水迳流量小且缓慢。地下水排泄以地面蒸发、补给地表水体和径流为主。 厂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与降水、河水水位等有明显一致性。 一般在 57 月份降水量较大时, 地表水水位上升并

137、开始出现峰值,地下水水位也有明显的上升,一般在 78 月份达到峰值,之后降水量减少,地表水水位降低,地下水位也随之缓慢下降,一般在 12 月份地下水位出现最低值,不含水。厂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年变幅一般大于 3m。 2、基岩裂隙水 厂区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晚古生代志留系高家边组地层,岩性以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粉砂岩为主,岩石呈半坚硬状态,胶结紧密,裂隙短小封闭,抗风化能力较差。一般强风化层厚度在 10m 左右,弱风化、微风化可达 6070 m,水量贫乏。根据周边的钻孔抽水试验资料,一般的水井水量都小于 20m3/d,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Na 型水,矿化度一般 0.40.5g/

138、L。 裂隙水补给来源为裂隙水侧向径流、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裂隙水径流滞缓,水力坡度较少。 由于上覆土层透水性差, 入渗系数小, 降水入渗补给也相当微弱。 蒸发、人工开采、侧向径流是主要排泄途径。 5.2.3.4 包气带防污性能调查包气带防污性能调查 1、渗水试验 污染物从地表进入浅层地下水,必然要经过包气带,构成本场地包气带主要由层素填土组成,赋存无稳定自由水面的上层滞水。包气带的防污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地下水污染程度和状况。 通过现场渗水试验获得的表土垂向渗透系数是评价厂区包气带防污性能所需要的重要参数。 2、试验方法 130 渗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非饱和松散岩层渗透系数的常用简易方法,

139、 最常用的是试坑法、单环法和双环法。为排除侧向渗透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本次试验选用双环法。 双环渗水试验法具体试验步骤为:先除去表土,在坑底嵌入两个高 25cm,直径分别为 0.40m 和 0.20m 的铁环,且铁环须压入土层 5cm 以上。试验时同时往内、外铁环内注水,并保持内外环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控制在 10cm 以内,水面高度包括环底铺砾厚度在内。 注水水源以秒表计时, 人工量杯定量加注的方式。 试验装置如图 5.2-10所示。 图图 5-10 双环渗水试验装置示意图双环渗水试验装置示意图 试验开始因渗入量大, 观测时间要短, 待到入渗速度减慢, 延长观测时间至 10min

140、、20min、30min。试验记录的过程中,描绘渗水量-时间(v-t)曲线,待曲线保持在较小的区间稳定摆动时,再延续 2h,结束试验。最后按稳定时的水量计算表土的垂向渗透系数。 3、试验结果 本次预测评价主要是针对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因此,试验点主要布设在场区范围内,本次具体的试验点选取在场区上游和下游区域。渗水试验结果统计见表 5-2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表层土的垂向渗透系数较小,在5.6 10-5cm/s3.8 10-4cm/s 左右。 由于本场区包气带岩土层分布连续稳定,岩土层厚度 Mb1.0m,渗透系数1 10-6cm/sK110-4 cm/s,根据环境影响评

141、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表 6 可以看出,包气带防污性能评价为中等。 表表 5-23 渗水试验结果统计表渗水试验结果统计表 编号编号 垂直渗透系数垂直渗透系数(cm/s) 1#点 5.6 10-5 2#点 8.7 10-5 131 3#点 3.8 10-4 5.2.3.5 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 为全面掌握评价区地下水水位、流向和地下水开采等情况,在评价区所涉及的范围内, 开展了全面的地下水调查工作。 基本查明了建设项目周边的地下水情况, 包括类型、水位埋深、 水井深度、 出水层位等; 为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水位调查点布设在评价

142、区范围内,对附近民用零星水井进行了水位调查,附近民井主要用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补充用水, 不作为饮用水源。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属于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结合评价项目附近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野外现场地下水相关资料调查,评价区埋深一般在 8.516.1m 之间,评价区范围内地下水流向主要由南向北,流向长江,具体地下水水位调查点见基本信息统计表(表 5-24) 。 表表 5-24 地下水水位调查点基本信息统计表地下水水位调查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序号 位置 埋深 (m) 水位标高 (m) 监测层位 1 莲湖村 16.1 13.5 承压水 2 仓下 14.7 10 承压水 3 普益圩 13.8 1

143、6 承压水 4 金鸡村 14.3 14.5 承压水 5 工农桥 13.6 16.2 承压水 6 三义村 10.6 17.1 承压水 7 老汉 10.5 22.4 承压水 8 王村 8.5 27.1 承压水 9 香隅镇 10.1 17.9 承压水 10 养马山 8.7 26.9 承压水 图图 5-11 评价区含水层等水位线图评价区含水层等水位线图 132 5.2.3.6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预测范围、预测范围 本次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预测层位为潜水含水层。 2、预测时段、预测时段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预测时段应选取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时刻,

144、本项目预测时段为地下水污染发生后 100d、1000d、服务期满(本项目取 10 年) 。 3、情景设置、情景设置 (1)污染途径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路径称为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 拟建项目可能对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 厂区内外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如防渗措施不到位,将有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生产车间、储罐区、危废仓库如防渗措施不到位,将有可能污染地下水; (2)污染可能性分析 正常状况下,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中防渗要求进行建设;生产车间、储罐区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

145、术规范 (GB/T50934-2013)中防渗要求进行建设。因此,正常状况下,污染物通过包气带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小。 非正常状况下,由于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因系统老化、腐蚀等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或保护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废水预处理装置构筑物发生渗漏,污染物渗入地下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本次以废水预处理装置构筑物破损、泄漏产生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具体的污染途径及特点见表 5-25。 表表 5-25 非正常工况下地下水污染途径列表非正常工况下地下水污染途径列表 潜在 污染源 潜在污染途径 主要污染物 影响分析 废水预处理设施调节池 调节池出现腐蚀、老化或防渗系统

146、发生老化、腐蚀等现象,其会发生“跑、冒、滴、漏”量和“渗漏现象”超过了验收合格标准 COD、磷酸盐(以 P 计) 对区域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由于埋地设施泄漏难以发现, 易造成大范围的污染, 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 133 4、预测因子、预测因子 污染物组分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工作液洗涤废水、氧化塔废水、碱洗塔排水、水洗塔排水、再生废水、循环冷却系统置换排水和地坪冲洗水等,污染组分为 COD 和磷酸盐(以 P 计) 。 模拟预测因子 根据本次工程特点, 结合情景设置内容, 选取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或是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预测模拟因子,选取 COD 作为模拟因子,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

147、离及范围。 5、预测源强、预测源强 根据本项目污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图,废水需先经废水调节池均质处理,污水预处理站废水调节池为钢筋砼防腐结构,尺寸为 8102m,地下部分深 1.0m。 泄漏量:假定为正常状况下泄漏量的 10 倍;正常状况下,渗漏量应根据给水 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中 5.1.3 条规定,钢筋混凝土水池渗水量不得超过 2L/m2 d。 假定泄漏面积为地下废水调节池基底面积的 10%, 即 8m2。 地下废水调节池的单日最大泄漏量为:Qmax=8210+(80-8)2=304L/d 泄漏浓度:经计算得进入废水预处理站混合废水的 COD 污染源强浓度

148、为2510mg/L。 6、预测模型、预测模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6) ,经分析,非正常状况下,废水调节池底部、侧壁防渗系统破坏后,含污染物 COD 的废液连续下渗,用平面连续点源公式模拟分析污染物在含水层的迁移。 连续注入示踪剂平面连续点源: ,424,202LDxuTLtDtuWKeDDMnmtyxCL TLLDDyuDxu4422222 式中:x,y计算点处的位置坐标; t时间,d; C(x,y,t)t 时刻点 x,y 处的示踪剂浓度,mg/L; M承压含水层的厚度,m; 134 mt单位时间注入示踪剂的质量,kg/d; u水流速度,m/d; n有效

149、孔隙度,无量纲; DL纵向弥散系数,m2/d; DT横向 y 方向的弥散系数,m2/d; 圆周率; 0K第二类零阶修正贝塞尔函数(可查地下水动力学获得) ; ,42LDtuW第一类越流系统井函数(可查地下水动力学获得) 。 7、边界条件及模拟参数的确定、边界条件及模拟参数的确定 根据本项目的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项目区水文地质参数具体取值情况见表5-26。 表表5-26 项目区水文地质参数取值项目区水文地质参数取值情况情况 含水层含水层 厚度厚度(m) 水流速度水流速度 u(m/d) 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n 纵向弥散系数纵向弥散系数 DL 横向弥散系数横向弥散系数 DT 泥岩、粉砂质泥岩

150、10 0.029 0.45 0.5m2/d 0.05m2/d 8、模拟结果及影响分析、模拟结果及影响分析 污水预处理站调节池底部防渗系统破坏后,废水通过裂口进入包气带入渗,污染类型为点状污染源的长期连续入渗,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推荐的平面连续点源泄漏计算公式,因此选择连续下渗 100d、1000d、10 年后,地下水中污染物 COD 的扩散范围。 调节池底部防渗系统破坏,废水通过裂口连续下渗100d、1000d、10年后,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影响预测结果见表5-27和图5-11(a、b、c) 。 表表5-27 地下含水层中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

151、影响预测结果统计表浓度影响预测结果统计表 污染源位置 连续泄漏时间 最大超标范围(m) 沿地下水流向的最远影响距离距泄露源(m) 污染晕中心浓度(mg/L) 废水预处理调节池 100d 53 29 560 1000d 146 93 560 10a(3650d) 302 235 440 135 由表 5-27 和图 5-11(a、b、c) ,调节池废水连续泄漏 100d 后,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 COD 浓度出现超标现象,最大超标范围为 53m,其中沿地下水流方向上距泄露源的最远影响距离为 29m, 位于调节池西北侧, 而地下水流向上调节池距离西北厂界距离为 490m,距东南厂界约 108m,

152、因此非正常工况下调节池废水连续泄漏 100d,地下含水层中 COD 浓度超标现象在场界小范围内。 废水连续泄漏 1000d,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 COD 浓度出现超标现象,最大超标范围 146m,其中沿地下水流方向上距泄露源的最远影响距离为 93m,扩散范围在厂界小范围内。 废水连续泄漏3650d,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出现超标现象,最大超标范围302m, 沿地下水流向上距泄露源最远影响距离235m, 小于西北和东南的厂界距离,因此废液连续泄漏3650d后,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超标现象仍在厂界小范围内。 图图5-11(a) 点源点源连续连续泄漏泄漏100d后后,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

153、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COD浓度超标范围图浓度超标范围图 136 图图 5-11(b)点源点源连续连续泄漏泄漏 1000d 后后,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 COD 浓度超标范围图浓度超标范围图 图图 5-11(c)点源点源连续连续泄漏泄漏 3650d 后后,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地下含水层中污染物 COD 浓度超标范围图浓度超标范围图 137 由于污染物COD在地下水中经长时间扩散会降解,所以100d、1000d后COD污染晕中心浓度为560mg/L,3650d后中心浓度降低为440mg/L,随着时间增长地下水含水层中污染物浓度会进一步降低。 9、小结小结 本区含水层水力坡度较小、渗透系数

154、较小,污染物影响范围较小,污染物随地下水向长江方向排泄,影响范围不会扩散越过长江。项目建设过程中地下池体及管网均按照相应要求建设,正常状况下,厂区的地表与地下的水力联系基本被切断,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非正常状况下,废液连续泄漏100d、1000d和3650d后,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超标现象在场界范围内,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建设项目各个不同阶段,除场界内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满足GB/T14848或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因此,在企业应严格执行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定期对储罐设备进行停运、检修,避免废液长时间连

155、续泄漏的前提下,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防止防渗层出现破损导致地下水泄露。综上所述,在建设单位严格采取防渗措施,及时发现泄漏源,定期检查各装置的“跑、冒、滴、漏”现象,及时处置泄露源,本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5.2.4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2.4.1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主要设备噪声源强 本工程噪声的设备主要是空压机、膨胀机组、冷却塔、引风机及各种泵类等设备。项目噪声源主要包括机械动力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噪声频谱特性多为中、低频声源,属于稳态噪声。 主要高噪声设备声源强、降噪措施、降噪及设备坐标值见表 5-28。 表表 5-28 设备噪声源源强设备噪声源源

156、强 噪声源名称噪声源名称 数量数量(台台) 声压级声压级 dB(A)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 治理后治理后 各种泵类 16 80 减振、建筑隔声 65 空气压缩机 2 95 减振、隔声罩 80 涡轮膨胀机组 1 95 消音器、隔声罩 80 冷却塔 2 80 / 80 5.2.4.2 预测模式预测模式 本次环境噪声影响预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中推 138 荐的噪声预测模式。根据项目各个噪声源的特征,噪声源分为面源和点源。对同个厂房内多个设备可作为面源;对室外单个设备等视为点源。对于室内声源等效为面源。 本次环境噪声影响预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

157、-2009)中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主要对本项目噪声源对厂界的影响进行预测。 (1)室外点声源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本项目冷却塔可视为半自由声场条件,半自由声场条件下,已知点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Lw)或 A 声功率级(LAw) ,则预测公式为: 冷却塔预测公式:Lp(r)= Lw-20lg(r)-8 其中倍频带声压级和 A 声级转换公式如下: 工程设备中心频率为 500Hz,则Li 取-3.2dB。 (2)室内声源预测模式 噪声由室内传播到室外时,建筑物墙面相当于一个面声源。面声源衰减规律如下:当预测点和面声源中心距离 r 处于以下条件时,可按

158、下述方法近似计算:ra/ 时,几乎不衰减(Adiv0) ;当 a/rb/ 时,距离加倍衰减趋近于 6dB,类似点声源衰减特性(Adiv20lg(r/r0)) 。其中面声源的 ba。 图中虚线为实际衰减量。 当 ra/ 时 声压级几乎不衰减,r 处的声压级按下式计算: LA(r) = LA(r0) 当 a/rb/ 时 声压级随着距离加倍衰减趋近于 6dB,类似点声源衰减特性,r 处的声压级按下式 139 计算: LA1(r0) = LA(r0) - 10lg (b/a) r0 = b/ LA(r) = LA1(r0) - 20lg (r/r0) 图图 5-12 长方形面声源中心轴线上的衰减特性长

159、方形面声源中心轴线上的衰减特性 (2)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 第 i 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为 LAi,在 T 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 ti;第 j 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为 LAj,本项目各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Leqg)为: 式中: Leqg 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AiLi 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dB(A); iti 声源在 T 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S; tj 在 T 时间内 j 声源工作时间,s; ti 在 T 时间内 i 声源工作时间,s; T 用于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s; N 室外声源个数; M 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160、 对于同一个构筑物内的点声源,本次通过声级叠加的方式计算得出综合噪声源强LA(r0) ,再通过上述等效面声源公式 LA1(r0) = LA(r0) - 10lg (b/a)计算得出 LA1(r0),将其等效成面声源, 再运用 LA(r) = LA1(r0) - 20lg (r/r0)计算得出单个声源对厂界的影响贡献值 140 LA(r),计算出各噪声源的 LA(r)后再综合计算项目各噪声源对各厂界的噪声影响贡献值。 5.2.4.3 预测内容预测内容 厂界噪声的预测,给出厂界噪声的最大值。 5.2.4.4 预测结果预测结果 厂界环境噪声预测评价结果见表 5-29。 表表 5-29 本项目建成投产

161、后,厂界噪声预测评价结果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厂界噪声预测评价结果单位:单位:dB(A) 背景值 贡献值 预测值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北厂界 59.1 49.3 32.1 32.1 59.1 49.4 2#东厂界 56.9 46.6 39.3 39.3 56.9 47.3 3#南厂界 56.9 46.8 45.6 45.6 57.2 49.2 4#西厂界 57.3 47.9 31.9 31.9 57.3 48.0 (GB12348-12348)中 3 类标准 65 55 65 55 65 55 管委会 54.2 44.8 30.1 30.1 54.2 44.9 (GB3096-

162、2008)2 类 60 50 60 50 60 50 由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向厂界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 类排放标准要求。敏感点管委会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区标准要求。 5.2.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5.2.5.1 固体废弃物贮存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贮存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触媒、废活性氧化铝、废活性炭、废分子筛、物化污泥等。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 白土床废活性氧化铝一次更换量为 41.25t/次, 委托有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置。废触

163、媒 3.2t/a,委托内蒙古熙泰再生资源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处理处置。其他危险废物物化污泥,废活性炭更换后暂存于危废暂存库,危废暂存库依托公司现有 1 座占地面积为 400m2危废暂存库,公司现有危废暂存库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 5.2.5.2 固体废弃物运输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运输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危险废物定期用专用运输车辆分类外运至有资质回收单位回收处置。 危险废物处置公司将委派专人负责,各种废弃物的储存容器都有很好的密封性,安全可靠,不会受到风雨侵蚀,可有效地防止临时存放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14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44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危险废弃物外运至

164、处置单位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1) 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弃物的运输登记,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规定开展网上申报。 (2) 废弃物处置单位的运输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车辆必须具有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驾驶人员必须由取得驾驶执照的熟练人员担任。 (3) 处置单位在运输危险废弃物时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严格按照所在城市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行车路线行驶。 (4) 危险废弃物在运输途中若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情况时,公司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

165、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 (5) 一旦发生废弃物泄漏事故,公司和废弃物处置单位都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应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5.2.5.3 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危险废物为废触媒(HW50) 、废活性氧化铝(HW06) 、废活性炭(HW06) ,污水预处理站物化污泥(HW08) ,根据一期双氧水装置危废处置情况,公司已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 本项目废活性氧化

166、铝 (HW06) 、 废活性炭 (HW06) , 污水预处理站物化污泥 (HW08) ,拟委托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处置, 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具有HW02、HW04、HW06、HW08、HW09、HW11、HW12、HW13、HW17、HW49 等14 大类别危废处置能力。 废触媒为 HW50 类别,拟委托内蒙古熙泰再生资源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回收处置。 内蒙古熙泰再生资源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常用有色金属再生,危险废物处置的企业。公司主营范围:工业废催化剂、废矿渣、电镀泥、活性炭、氧化铝吸附剂、含金属废料、脱硫剂回收加工、废催化剂装填拆卸、有色金属销售。公司具有较为丰

167、富的行业技术工作经验与管理经验,其废旧催化剂,矿渣提炼有色金属综合利用项目可处理 20795 吨废催化剂。 公司与全国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对废催化剂处置经 142 验丰富。 根据以上分析,项目产生的固废采取妥善的处理处置措施,处理处置率 100%。 5.2.6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环境污染影响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土壤环境,引起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导致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或状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 ,结合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结果,运营期土壤影响属于污染影响型。污染影响途径主要包括大气沉

168、降影响、地面漫流影响和垂直入渗影响,下面针对污染影响途径进行污染预测与评价。 5.2.6.1 废气沉降对土壤的环境影响分析废气沉降对土壤的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产生的废气主要为 VOCs(重芳烃) ,经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排放,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新增污染物正常排放下各类大气污染物的下风向预测浓度较小,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排放的有机废气会因重力沉降或降水的作用迁移至水和土壤中。 同时土壤的类型、孔隙率、含水率等均对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有很大的影响。 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 VOCs,在落地浓度极大值网格内土壤中的累积值叠加背景浓度后污染指数很小,可以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

169、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筛选值标准(参照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最低浓度限值)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拟建工程产生的废气经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排放,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新增污染物正常排放下各类大气污染物的下风向预测浓度较小,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5.2.6.2 废水下渗对土壤的影响分析废水下渗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产生的废水含有有机物 COD 等,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工艺废水进入废水污水预处理站处理后进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地坪清洗水直接进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了重点防渗,防渗性能不低于 6.0m 厚渗透系

170、数为1.0 10-7cm/s 的粘土层,可有效防止污水泄漏对土壤产生影响。 5.2.6.3 危险废物贮存对土壤的影响分析危险废物贮存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拟建工程危险废物主要有废触媒、废活性氧化铝、 废活性炭和废水预处理装置物化污泥,危废分区暂存于危险废物仓库,定期交有资质的公司回收利用,初期雨水池、事故应急池以及过氧化氢污水预处理站等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防渗施工符合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T50934-2013)并参照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防渗设计通则 143 要求,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由危废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可有效减少危废贮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5.2.6.4

171、 地表漫流对土壤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地表漫流对土壤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HJ 9642018) ,以地面漫流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考虑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水平扩散,随着地势、地表径流进行下泄或雨水冲刷发生扩散,造成污染范围水平扩大,引起土壤污染。 本项目周边河流长江,因距厂区径流路径较远,泄漏物料下泄不易进入该水体,不会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在地表水中的运移扩散,所以本项目不涉及地面漫流影响。 5.2.6.5 垂直入渗对土壤的污染预测垂直入渗对土壤的污染预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 964-2018) ,结合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存在以垂直

172、入渗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 5.5.6 小结小结 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 拟建工程对可能产生土壤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土壤,因此拟建工程不会对区域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144 表表 5-36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完成情况 备注 影响识别 影响类型 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口;两种类型兼有口 土地利用类型 建设用地;农用地口;未利用地口 土地利用类型图 占地规模 (1.65)hm2 敏感目标信息 敏感目标(管委会)、方位(E)、距离(10

173、0m) 影响途径 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位口;其他 全部污染物 VOCs 特征因子 VOCs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类;类口;类口;类口 敏感程度 敏感;较敏感口;不敏感口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二级口;三级口 现状调查内容 资料收集 a)口; b) ; c) ; d) 理化特性 颜色、结构、PH、孔隙度 同附录 C 现状监测点位 占地范围内 占地范围外 深度 点位布置图 表层样点数 2 4 0.2m 柱状样点数 5 0 6m 现状监测因子 GB36600-2018 表 1 中 45 项基本因子及 GB15618-2018 表 1 中风险筛选值 现状评价 评价因子 GB36

174、600-2018 表 1 中 45 项基本因子及 GB15618-2018 表 1 中风险筛选值 评价标准 GB15618;GB36600;表 D.1 口;表 D.2 口;其他( ) 现状评价结论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厂区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表 1 中风险筛选值。 影响预测 预测因子 VOCs 预测方法 附录 E;附录 F 口;其他( ) 预测分析内容 影响范围(1000m) 影响程度(小) 预测结论 达标结论:a)

175、;b) 口; c) 口; 不达标结论:a)口; b) 口; 防治措施 防控措施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口;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 跟踪监测 监测点数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厂内 5 个柱状点位 厂外 4 个表层点位 (包括周边 2 个农田样) GB36600-2018 GB15618-2018 每 3 年一次 信息公开指标 评价结论 土壤环境影响环境可以接受 145 6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识别项目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并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力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潜在的事故工况和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本评价根据

176、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1277 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和201298 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标准,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6.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6.1.1 物质危险性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 (1)主要环境风险物质识别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标准“附录 B”,本项目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详见表 6-1。 表表 6-1 物质危险性判定结果物质危险性判定结果 危化品危化品名称名称 分布位分布位置置 毒性毒性 易燃易爆、危险特性易燃易爆、危险特性 氢气 生

177、产车间 /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燃烧(分解)产物:水。熔点:-259.2,沸点:-252.8,爆炸上限(V/V):74.1,爆炸下限(V/V):4.1。 双氧水 罐区、 生产车间 /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 pH 值为 3.54.5 时最稳定, 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 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 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

178、、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 放出大量的热量、 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 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 尘土、 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 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 能产生气相爆炸。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水。爆炸上限(V/V):75,爆炸下限(V/V):4.0。 重芳烃 罐区、 生产车间 LD50: 4300mgkg (大鼠经口)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闪点:200,爆炸上限(V/V):1

179、1,爆炸下限(V/V):7。 磷酸三辛酯 罐区、 生产车间 LD50:37000mg/kg (大鼠经口) ;12800mg/ kg,(小鼠经口) ;20000 mg/kg,(兔经皮) 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闪点:215.5,熔点:-70,沸点:200220, 146 2-乙基蒽醌 LD50:2795mg/kg(大鼠经口) ;200mg/kg,(小鼠经口) ;20mg/ kg, (兔经皮) 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初熔点:107,沸点:190,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 罐区、 生产车间 / 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

180、点:66.3,沸点:191.7, 磷酸 罐区、 生产车间 LD50:1530mg/kg(大鼠经口);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氢氧化钠 原料库 /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6.1.2 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 本项目生产装置为过氧化氢生产装置及变压吸附提氢装置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各工序的操作温度、压力及危险

181、物料等因素,分析可能发生的潜在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具体见表 6-2 生产装置区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包括:A火灾、B爆炸、C泄漏。 表表 6-2 生产设施主要环境风险源识别结果生产设施主要环境风险源识别结果 危险单元危险单元 潜在风险元潜在风险元 危险物质危险物质 潜在突发环潜在突发环 境事件类型境事件类型 过氧化氢生产装置 配置釜 2-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重芳烃、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双氧水等 / ABC 氢化塔 氢气 ABC 氧化塔 / ABC 萃取塔 ABC 净化釜 ABC 变压吸附提氢装置 吸附塔 氢气 ABC 氢气缓冲罐、输送管道 罐区 储罐及管道 双氧水、重芳烃、磷酸三辛酯、2-甲基

182、环己基醋酸酯、磷酸等 ABC 甲类仓库 包装桶、包装袋 2-乙基蒽醌等 C 危废仓库 废包装桶、袋等 各类危险废物 C 污水预处理装置 池体构筑物 有机废水 C 6.1.3 环境风险类型及危害性分析环境风险类型及危害性分析 6.1.3.1 生产装置系统事故连锁效应的危险性分析生产装置系统事故连锁效应的危险性分析 根据装置工艺流程及主要物质危险危害性可知, 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等,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芳烃等具有易燃危险特性。在生产过程中若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密闭不良,或者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这些物料泄漏, 遇火源即发生燃烧引起火灾;如果这些易燃物料的蒸气与空

183、气混合形成了爆炸性 147 混合物,遇火源还能引起爆炸事故。 一旦生产装置系统某一容器或管道物料发生着火,由于其它容器多设置在周边,且有管道相连,会蔓延,造成其它容器着火、爆炸。同时火灾、爆炸也会造成局部管道损坏,导致管道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因此生产装置系统存在着一定的事故连锁效应。本项目各生产装置相对较独立,因此火灾、爆炸事故波及其他装置的可能性较小。 贮运系统事故连锁效应的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重芳烃储罐、磷酸三辛酯、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储罐、磷酸储罐储罐依托一期罐区,本项目新增 4 个产品双氧水储罐。如果罐区附近发生着火,一方面会造成该罐内部物料温度升高,会造成储罐内物料燃烧爆炸;另一方面如

184、不及时对相邻储罐采取消防降温措施也会造成另一相邻贮罐内部物料温度升高,压力升高,如处置不当也会发生储罐泄漏。因此罐区内存在着两个相邻储罐发生连锁爆炸的可能性。但由于贮罐与生产装置区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爆炸波及生产装置的可能性较小。 6.1.3.2 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 除了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等单一事故类型外,由于火灾爆炸事故引发有机物燃烧释放有毒物质。例如:储罐泄露可能引起火灾,火灾产生的高温可能导致燃烧反应伴生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其他装置的事故波及到储罐区时,也可能引发储罐区液体物料泄漏。在这种情况下,危险物质的泄漏和燃烧分解可能成为事故的伴生或

185、次生污染,存在有毒物质进入大气的可能性。 因一起小事故引发继发事故的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引起其他装置和设施的火灾、爆炸或损坏;二是装置(或储罐)内加工(或贮存)物料的泄漏和流失,引发继发事故, 发生剧烈的或不希望的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或剧毒物质且可能引起爆炸等;三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毒物料可能进入环境中,引发环境污染。 生产装置系统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 生产装置系统管道、阀门发生物料泄漏,如果泄漏的是易燃物且又未及时处理或处置不当,物料遇到明火会引起火灾,严重时引起爆炸。 生产装置系统物料发生着火,如果未及时控制,火势会加速蔓延,同时会造成附近容器内部物料温度升高,压力增长,如不及

186、时采取消防冷却措施也会爆炸。同时爆炸会造成管道损坏,造成管道物料泄漏,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就存在。 贮运系统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 贮运系统贮罐发生火灾,如果火势未及时控制,或者对附近贮罐未进行冷却处理,会造成附近贮罐内部物料温度升高,压力升高,引起储罐爆炸。火灾和爆炸,会造成与 148 之相连管道损坏,造成管道内物料泄漏,存在事故重叠引起继发和伴生事故的危险性。 6.1.3.3 事故引发的伴生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环境风险识别次生环境风险识别 1、火灾事故的伴生消防废水 根据装置工艺流程、贮运过程及主要物质危害性可知,本项目生产过程和贮运过程存在火灾爆炸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泄漏

187、导致出现火情,在灭火同时,要冷却储罐或生产装置, 这时产生的消防废水会携带一定量的有害物质, 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置,将随雨排水系统进入外界水体,将造成河道污染。为此,要将事故发生后产生的消防废水作为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伴生/次生污染予以考虑,并要对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泄漏事故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折 当贮罐的管道、阀门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泄漏出来的物质会首先被收集在储罐和工艺生产区的围堰内,进入外环境的可能性很小。 泄漏物料在遇到明火或高热的情况下导致泄漏物料燃烧发生火灾不完全燃烧时, 会导致伴生/次生污染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 表表 6-3 本项目重点关注风险物质事故状况下伴

188、生本项目重点关注风险物质事故状况下伴生/次伴生危害统计表次伴生危害统计表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名称 条件条件 伴生和次生伴生和次生事故产物事故产物 危害后果危害后果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 重芳烃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一氧化碳 有毒物质自身和次生的 CO/氧化磷以气态形式挥发进入大气,产生的的伴生/次生危害, 造成大气污染。 有毒物质经清净下水管等排水系统混入清净下水/消防水、雨水中,经厂区排水管线流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有毒物质自身和次生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产生的伴生/次生危害,造成土壤污染。 2-乙基蒽醌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一氧化碳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 遇明

189、火、高热可燃 一氧化碳 磷酸三辛酯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一氧化碳 磷酸 / 磷酸、氧化磷 6.1.4 危险物质环境转移途径识别危险物质环境转移途径识别 通过以上物质识别、生产设施识别、事故连锁效应和重叠继发事故、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过程看出,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扩散途径主要有: 罐区、生产车间等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直接扩散进入环境空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罐区、 生产车间等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并达到爆炸极限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后未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空气,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罐区、生产车间等发生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后产生的消防废水没有及时收集处理,危废暂存库渗滤液泄漏没有及时收集,扩

190、散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从而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产生影响。 此外,堵漏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大量拦截堵漏材料,掺杂一定的物料,若事故排放后 149 随意丢弃、排放,将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见下图。 图图 6-1 事故状况伴生和次生危险性分析事故状况伴生和次生危险性分析 次生/次生危害 不完全燃烧 直 接 进 入 环 境次生/伴生危害 遇明火、 高温 完全燃烧 进入大气 进入水体 伴/次生危 次生/伴生危害 进入土壤 进入水体 进入大气 次生/次生危害 次生/伴生危害 爆炸 物料泄漏 燃烧分解产物及次生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热辐射危害 热辐射危害 完全燃烧产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冲击波

191、危害 泄漏物对大气/水体/土壤产生的伴生污染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高温分解 150 表表 6-4 环境风险事故及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途径识别表环境风险事故及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途径识别表 环境风险事环境风险事故类型故类型 事故位置事故位置 事故危害形式事故危害形式 污染物转移途径污染物转移途径 大气大气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 土壤、地下水土壤、地下水 泄漏 生产装置储存系统 气态 扩散 / / 液态 / 浸流 渗透、吸收 / 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 / 危废仓库 渗滤液发生泄漏 / 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 渗透、吸收 火灾引发的次伴生污染 生产装置储存系统 毒物

192、蒸发 扩散 / / 伴生毒物 扩散 / / 消防废水 / 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 渗透、吸收 爆炸引发的次伴生污染 生产装置储存系统 毒物逸散 扩散 / / 伴生毒物 扩散 / / 消防废水 / 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 渗透、吸收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 气态 扩散 / / 液态 / 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 渗透、吸收 固态 / / 渗透、吸收 运输系统故障 储存系统 毒物蒸发 扩散 / / 伴生毒物 扩散 / / 输送系统 气态 扩散 / / 液态 / 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 渗透、吸收 固态 / / 渗透、吸收 6.1.5

193、 环境风险识别结果环境风险识别结果 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详见下表。 151 表表 6-5 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 危险单危险单元元 潜在风潜在风险源险源 主要危险主要危险物质物质 潜在突发环潜在突发环 境事件类型境事件类型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途径途径 可能受影响可能受影响环境敏感目环境敏感目标标 是否预测是否预测 27.5%过氧化氢生产装置 配置釜、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 净化釜 2-乙基蒽醌、 磷酸三辛酯、 重芳烃、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 双氧水等 进出料管全管径泄漏 大气、地表水 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 否 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 大气、地表水 周边居民等

194、;雨污受纳水体 否 甲类仓库 包装袋 2-乙基蒽醌等 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 大气、地表水 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 否 罐区 储罐及管道 双氧水、 重芳烃、 磷酸三辛酯、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磷酸等 进出料管全管径泄漏 大气、地表水 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 选取磷酸蒸发及重芳烃储罐泄漏火灾伴生/次生的一氧化碳进行环境风险分析 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 大气、地表水 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 危废仓库 包装桶、包装袋等 各类危险废物 包装桶破损、渗滤液泄漏 地下水 雨污受纳水体 否 污水预处理站 池体构筑物 有机废水 防渗层破裂 地下水 区域浅层地下水 否 6.1.6 环境风险潜

195、势初判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6.1.6.1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的分级确定)的分级确定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计算项目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 B 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 。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最大存在总量计算。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临界量比值,即为 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C.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 式中:q1,q2,。 。 。,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或者以后将要存在的量,t; Q1,Q2,

196、.。 。 。,QN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当 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 当 Q1 时,将 Q 值划分为: (1)1Q10; (2)10Q100; (3)Q100。 对照本项目生产过程所涉及到各类危险物质的最大数量 (生产场所使用量和储存量 152 之和)和临界量比值计算见下表。 表表 6-6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 Q 计算情况计算情况 项目项目 危险源物质危险源物质 储存量储存量(t) 在线量 (在线量 (t) 合计量 (合计量 (t) 临界量 (临界量 (t) Q 双氧水一期项目 氢气 0.064 0.337 0.401 / 27.5%和 50

197、%双氧水 3200 5.3 3205.3 重芳烃 / 392 392 / 磷酸三辛酯 / 55 55 / 85%磷酸 / 0.008 0.008 10 0.0008 本项目 氢气 0.016 0.338 0.354 / / 27.5%和 35%双氧水 3740 5.1 3745.1 / / 重芳烃 75.65 398 473.65 / / 磷酸三辛酯 36 55 91 / /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 38 84 122 / / 85%磷酸 143.7 0.008 143.7 10 14.37 合计合计 14.37 注:氢气输送管道长 1000 米,管径 250mm,压力 0.4Mpa。一期项目和

198、本项目共用一个原料罐区,磷酸储罐、重芳烃储罐、磷酸三辛酯储罐和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储罐均共用。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 1014.37100。 行业及生产工艺(M)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附录 C 中表 C.1,本项目行业及生产工艺见下表 5-7,对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将 M 划分为(1)M1 大于 20; (2)10M220; (3)5M310; (4)M4=5,分别以 M1、M2、M3 和 M4 表示。 表表 6-7 企业生产工艺分值情况表企业生产工艺分值情况表 评估依据评估依据 分值标准分值

199、标准 企业企业 得分得分 企业情况企业情况 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 10/套 20 一套过氧化工艺;一套加氢工艺 无机酸制酸工艺、焦化工艺 5/套 0 无此类工艺及设备 其他高温或高压、且涉及危险物质的工艺过程、危险物质贮存罐区 5/套(罐区) 10 原料罐区依托一期,扩建一期产品罐区,本次新增4 台产品储罐 注 1: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 15

200、3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 M 为 30 分,用 M1 表示。 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 ,按照表 5.2-5 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P) ,分别以 P1、P2、P3、P4 表示。 表表 6-8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定(P)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行业及生产工艺(M) M1 M2 M3 M4 Q100 P1 P1 P2 P3 10Q100 P1 P2 P3 P4 1Q10 P2 P3 P4 P4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为“P1”。 6.1.6.2 环境

201、敏感程度(环境敏感程度(E)的分级)的分级 6.1.6.2.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 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 分为三种类型, 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 E2 为环境中度敏感区, 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具体见下表。 表表 6-9 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分级分级 大气环境敏感性大气环境敏感性 E1 周边 5km 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 万人,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或周边 500m 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 1000 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周边 200m 范围内,每千米段人口数大于 200 人 E

202、2 周边 5km 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1 万人,小于 5 万人;或周边 500m 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 500 人,小于 1000 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周边 200m 范围内,每千米段人口数大于 100 人,小于 200 人 E3 周边 5km 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于1 万人;或周边 500m 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 500 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周边 200m范围内,每千米段人口数小于 100 人 本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有三义村、 管委会, 人口数量约 380 人, 合计人数小于 500人,周边

203、5km 范围内总人口大于 1 万人,小于 5 万人。根据表 6-9 可知,本项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 6.1.6.2.2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依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 与下游环境敏感目标,共分为三种类型,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 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分级原则见表 6-12。 其中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别见表 6-10 和表 6-11。 154 表表 6-10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 类型 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敏感 F1 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功能为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

204、类第一类; 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排放点算起,排放到受纳水体河流最大流速时,24小时流经范围跨越国界的; 较敏感 F2 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功能为类,或海水水质分类为第二类; 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排放点算起,排放到受纳水体河流最大流速时,24小时流经范围跨越省界的; 低敏感 F3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本项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受纳地表水体为长江,水体水质为类,类型为较敏感 F2。 表表 6-11 环境敏感目标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分级 类型 环境敏感目标 S1 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 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

205、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区;或其他特殊重要保护区域。 S2 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方向)10km 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

206、,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 S3 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 范围、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 1 和类型 2 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 本项目环境排放点下游 10km 不涉及类型 1 和类型 2 敏感保护目标,敏感目标类型为 S3。 表表 6-12 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环境敏感目标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F1 F2 F3 S1 E1 E1 E2 S2 E1 E2 E3 S3 E1 E2 E3 由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207、分区可知,项目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属于环境中度敏感区(E2)。 6.1.6.2.2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 依据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共分为三种类型,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 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 6-15。其中地下水功 155 能敏感性分区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别见表 6-13 和表 6-14。 表表 6-13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 敏感性 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敏感 G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地下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

208、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较敏感 G2 集中式饮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不敏感 G3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不在上述敏感及较敏感区域范围内, 区域范围内无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因此,地下水功能为不敏感(G3) 。 表表 6-14 包气带防

209、污性能分级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 分级分级 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 D3 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 D2 0.5m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 Mb1.0m,1.0*10-6cm/sK1.0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 D1 岩土层不满足上述“D2”和“D3”条件 Mb:岩土层单层厚度。岩土层单层厚度。K:渗透系数:渗透系数 本场区包气带岩土层分布连续稳定,岩土层厚度 Mb1.0m,渗透系数 1 10-6cm/sK110-4 cm/s。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包气带防污性能在 D2。 表表 6-15 地下水环境敏感地下水

210、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程度分级 包气带防污性能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 G1 G2 G3 D1 E1 E1 E2 D2 E1 E2 E3 D3 E2 E3 E3 由区域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 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低环境敏感区(E3) 。 6.1.6.3 环境风险潜势的确定环境风险潜势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6.4 章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取各要素等级的相对高值,大气、

211、地表水、 156 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情况分别见下表。 表表 6-17 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判断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判断 环境敏感程度(环境敏感程度(E)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极高危害(极高危害(P1) 高度危害(高度危害(P2) 中度危害(中度危害(P3) 轻度危害(轻度危害(P4) 环境高度敏感区(E1) + 环境中度敏感区(E2) 环境低度敏感区(E3) 注:+高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P1E2)”。 表表 6-18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本项目地表水环境风

212、险潜势判断 环境敏感程度(环境敏感程度(E)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极高危害(极高危害(P1) 高度危害(高度危害(P2) 中度危害(中度危害(P3) 轻度危害(轻度危害(P4) 环境高度敏感区(E1) + 环境中度敏感区(E2) 环境低度敏感区(E3) 注:+高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P1E2)”。 表表 6-19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 环境敏感程度(环境敏感程度(E)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极高危害(

213、极高危害(P1) 高度危害(高度危害(P2) 中度危害(中度危害(P3) 轻度危害(轻度危害(P4) 环境高度敏感区(E1) + 环境中度敏感区(E2) 环境低度敏感区(E3) 注:+高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P1E3)”。 6.1.7 项目环境风险潜势评价工作等级项目环境风险潜势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 6-20 确定评价等级。 表表 6-20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157 环境风险

214、潜势环境风险潜势 、+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18)中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表 6-176-19 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P1E2)”,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P1E2)”,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P1E3)”,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潜势最高值为。根据表 6-20 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6.1.8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18)的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项目厂界 5km 的范围;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

215、范围同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地下水风险评价范围同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 6.2 环境风险源项分析及后果计算环境风险源项分析及后果计算 6.2.1 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 6.2.1.1 同类事故发生情况同类事故发生情况 案例案例 1:2005 年 10 月 24 日,位于厦门海沧区的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发生氢气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立即赶到现场,采用高压水枪对氢气泄漏的罐体进行冷却,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案例 2:2013 年 7 月 15 日,石家庄 s254 省道承德围场县东庙宫路段,一辆满载31 吨芳香烃的槽罐车和一辆半挂货车发生刮蹭,刮蹭中槽罐车的卸料

216、阀被损坏,导致大量的芳香烃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案例 3 3:2010 年 5 月 29 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开发区内富伟家纺有限公司内存放的过氧化氢储罐发生泄漏,经当地 10 名消防官兵近 2 个小时的救援,成功处置一起泄漏事故。事故原因为阀门腐蚀氧化,导致过氧化氢渗漏。 6.2.1.2 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 环境风险事故情形应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对不同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风险事故情形分别进行设定。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的不确定性与筛选。由于事故触发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事故情形的设定并不能包含全部可能的环境风险,但通过具有

217、代表性的事故情形分析可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概率评价法则是根据系统各组成要素的故障率及失误率,确定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然后同既定的目标值相比较。通常采用事故树和事件树分析,建立数字模型,决定目标函数,然后求解。由于目前缺乏各原因事件的发生概率较系统的统计资料,故顶事 158 件概率计算较为困难。由于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较多,风险评价中的事故概率预测非常复杂,从理论上讲可以应用故障树法、事件树法等方法来分析和确定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 但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很难估算, 实际应用时难度很大, 因此,本评价通过对国内同类装置或建设项目的事故原因统计资料的分析, 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代替其

218、概率。 并从这些事故的原因统计中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最大可信事故指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在所有预测的事故中最严重,并且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不为 0 的事故。 按石油化工装置划分事故, 根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 30 年发生的 100 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按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则得出表 5-21 所列结果。 表表 6-21 按事故原因分类的事故频率分布表按事故原因分类的事故频率分布表 序号序号 事故原因事故原因 事故频率数(件)事故频率数(件) 事故频率(事故频率(%) 所占比例顺序所占比例顺序 1 阀门、管线泄漏 34 35.1 1 2 泵、设备故障 18 18.2 2 3 操作失误 15 15.

219、6 3 4 仪表、电气失控 12 12.4 4 5 突沸、反应失控 10 10.4 5 6 雷击自然灾害 8 8.2 6 从事故频率分布来看,由于阀门、管线泄漏造成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占 35.1%;而泵、设备故障及仪表、电气失控列第二,占 30.6%;对于完全可以避免的人为事故亦达到 15.6%;而装置内物料突沸和反应失控占 10.4%;不可忽视的雷击也占到 8.2%。此外,在 100 起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报警及消防不力也是事态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 12 起是因消防水泵无法启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值得注意的是烃类、蒸汽等飘逸扩散的蒸气云团以及烃类、蒸气积聚弥漫在建筑物内产生的爆

220、炸不仅所占事故比例高达至 43%,而且这种爆炸是最具毁灭性的,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以及飞散抛掷物等还会造成二次事故。 (1)泄漏事故概率分析)泄漏事故概率分析 泄漏事故类型如容器、管道、泵体、压缩机、装卸臂和装卸软管的泄漏和破裂等泄漏频率采用风险导则(HJ169-2018)附录E.1,详见下表。 表表 6-22 泄漏事故类型概率推荐值分析泄漏事故类型概率推荐值分析 部件类型部件类型 泄漏模式泄漏模式 泄漏概率泄漏概率 反应器/工艺储罐/气体储罐/塔器 泄漏孔径为 10mm 孔径 10min 内储罐泄漏完 储罐完全破裂 1.00 10-4/a 5.00 10-6/a 5.00 10-6/a

221、 常压单包容储罐 泄漏孔径为 10mm 孔径 1.00 10-4/a 159 10min 内储罐泄漏完 储罐完全破裂 5.00 10-6/a 5.00 10-6/a 常压双包容储罐 泄漏孔径为 10mm 孔径 10min 内储罐泄漏完 储罐完全破裂 1.00 10-4/a 1.25 10-8/a 1.25 10-8/a 常压全包容储罐 储罐完全破裂 1.00 10-8/a 内径75mm 的管道 泄漏孔径为 10%孔径 全管径泄漏 5.00 10-6(m/a) 1.00 10-6(m/a) 75mm150mm 的管道 泄漏孔径为 10%孔径(最大 50mm) 全管径泄漏 2.40 10-6(m/

222、a) 1.00 10-7(m/a) 泵体和压缩机 泵体和压缩机最大连接管泄漏孔径为 10%孔径(最大 50mm) 泵体和压缩机最大连接管全管径泄漏 5.00 10-4(m/a) 1.00 10-4(m/a) 装卸臂 装卸臂连接管泄漏孔径为 10%孔径(最大 50mm) 装卸臂全管径泄漏 3.00 10-7(m/a) 3.00 10-8(m/a) 装卸软管 装卸软管连接管泄漏孔径为 10%孔径(最大 50mm) 装卸软管全管径泄漏 4.00 10-5(m/a) 4.00 10-6(m/a) 对照上述风险识别和概率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情景为: (1)由于腐蚀或外力作用,罐区储罐底

223、阀泄漏并发生火灾,次生 CO 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 CO 对空气环境的污染的事故情景选择碳质量分数最高的物质进行预测,本项目储罐区原料中碳质量分数最高的为重芳烃,90%。 (2)本项目储罐区储存原料有磷酸三辛酯、重芳烃、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双氧水、磷酸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H.1 和 H.2 中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选取原则确定储罐区各物质的毒性终点浓度。 本项目选取毒性终点浓度 1 最小的磷酸考虑储罐泄漏蒸发情景,磷酸毒性终点浓度-1 为 150mg/m3,毒性终点浓度-2 为 30mg/m3。 因此, 储罐区泄漏情景为由于腐蚀或外力

224、作用, 磷酸储罐底阀泄漏,挥发的磷酸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表表 6-23 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情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情景发生概率统计一览表景发生概率统计一览表 风险事故情景风险事故情景 部件类型部件类型 泄漏模式泄漏模式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 磷酸储罐底阀破裂 内径75mm 的管道 全管径泄漏 1 10-6/(ma) 重芳烃储罐底阀破裂 内径75mm 的管道 全管径泄漏 1 10-6/(ma) 重芳烃不完全燃烧伴生 CO 排放至大气环境 / / / 6.2.2 源项分析源项分析 6.2.2.1 泄漏事故源项分析泄漏事故源项分析 本项目风险评价选取磷酸储罐、重芳烃储罐进行泄漏事故源项分析,具体储存情况

225、见表 5-24。 160 表表 6-24 本项目风险物质本项目风险物质磷酸磷酸和和重芳烃重芳烃储存情况储存情况 储罐名称储罐名称 规格规格 数量数量 容器类型容器类型 储存储存条件条件 温度温度 压力压力 MPa 是否氮封是否氮封 磷酸储罐 46007200 1 固定顶储罐 常温 常压 否 重芳烃储罐 46007200 1 固定顶储罐 常温 常压 否 (1)液体泄漏速率估算 泄漏速率根据 HJ 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 F 中提供的液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即柏努利方程) : 式中: QL液体泄漏速度,kg/s; Cd液体泄漏系数,本报告取值 Cd=0.65; A裂口面积,

226、管道阀门直径(以 50mm 计) 。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 Pa; 液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9.81m/s2; h裂口之上液体高度,m; 表表 6-25 液体泄漏系数(液体泄漏系数(Cd) 雷诺数 Re 裂口形状 圆形(多边行) 三角形 长方形 100 0.65 0.60 0.55 100 0.50 0.65 0.40 表表 6-26 液体泄漏量计算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液体泄漏量计算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 参数参数 85%磷酸(磷酸(100m3) 重芳烃储罐(重芳烃储罐(100m3) 容器内介质压力 P 101325Pa 101325Pa 环境压力 P0 10132

227、5Pa 101325Pa 液体泄漏系数 Cd 0.65 0.65 裂口面积 A 0.002m2 0.002m2 重力加速度 g 9.81m/s2 9.81m/s2 液体密度 1686kg/m3 890kg/m3 ghPPACQdL2)(20 161 液位高度 h 6.12m 6.12m 排放历时 30min 30min 平均泄漏速率 25.96kg/s 12.33kg/s 泄漏量 46.73t 22.2t 根据计算:磷酸的泄漏速率=25.96kg/s,泄漏时间为 30 分钟,泄漏量 Q=46.73t;重芳烃的泄漏速率=12.33kg/s,泄漏时间为 30 分钟,则泄漏量 Q=22.2t。 6.

228、2.2.2 泄漏液体挥发量估算泄漏液体挥发量估算 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根据磷酸、重芳烃的物理性质,本次泄漏蒸发量的计算中不考虑磷酸、重芳烃的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泄漏磷酸质量蒸发速率估算如下: 根据 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 F 中提供的质量蒸发计算公式: )2/()4 ()2/()2 (0)/(nnnnruTRMpQ 式中: Q质量蒸发速度,kg/s; ,n大气稳定度系数,见表 5-27; p液体表面蒸气压,Pa; R气体常数;J/mol k; T0环境温度,k; M物质的摩尔质量,kg/mol; u风速,

229、m/s; r液池半径,m。 表表 6-27 、n 系数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系数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稳定度条件稳定度条件 n 不稳定(A,B) 0.2 3.846 10-3 中性(D) 0.25 4.685 10-3 稳定(E,F) 0.3 5.285 10-3 表表 6-28 质量蒸质量蒸发模式计算参数选取及结果发模式计算参数选取及结果 项目项目 磷酸磷酸 液池半径(m) 9.6 液体表面蒸气压(Pa) 670 环境温度(K) 303 气体常数(J/mol k) 8.314 162 质量蒸发速率(kg/s) 1.5 m/s(F) 0.012 3.17m/s(D) 0.021 在 F 稳定度和 D

230、 稳定度条件下的挥发速率及源强参数列于表 5-29。 表表 6-29 泄露物质挥发泄露物质挥发速率和源项参数速率和源项参数 事故类型事故类型 泄漏物质泄漏物质 风速风速 稳定度稳定度 挥发速率挥发速率 kg/s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min 挥发量挥发量 kg 排放高度排放高度 m 储罐底阀或管径泄漏 磷酸 平均风速 (3.17m/s) D 0.021 30 37.8 1 小风 (1.5m/s) F 0.012 30 21.6 6.2.3 风险预测与评价风险预测与评价 6.2.3.1 预测模型及参数选取预测模型及参数选取 (1)预测气象参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231、) ,一级评价需选取常见气象条件和最不利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最不利气象条件选取 F 稳定度,1.5m/s 风速,温度 25,相对湿度 50%。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常见气象条件为 D 稳定度,3.17m/s风速,日最高平均气温 33.62,年平均湿度无相对湿度记录。 (2)预测模型及参数选取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中附录 G,液池蒸发气体的扩散模拟采用 AFTOX 模型,因此本项目选用 AFTOX 模型进行预测预测。 表表 6-30 大气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参数表大气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参数表 参数类参数类型型 选项选项 参数参数 CO 磷酸磷酸 基本情况 事故源经度

232、/( ) E 116.8393 E 116.8394 事故源纬度/( ) N 30.0576 N 30.0575 事故源类型 火灾次生 泄漏 气象参数 气象条件类型 最不利 气象 常见气 象条件 最不利 气象 常见气 象条件 风速(m/s) 1.5 3.17 1.5 3.17 环境温度/ 25 33.62 25 33.62 相对湿度/% 50 / 50 / 稳定度 F D F D 其它参数 地表粗糙度/m 1 1 是否考虑地形 是 是 地形数据精度/m 90 90 (3)大气毒性终点浓度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中附录 H,项目拟定风险源 163 中危险物质大气

233、毒性终点浓度见下表。 表表 6-31 危险物质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危险物质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 毒性终点浓度毒性终点浓度-1/(mg/m3) 毒性终点浓度毒性终点浓度-2/(mg/m3) 磷酸 150 30 CO 380 95 (4)预测结果及评价 当磷酸储罐底阀出现破裂后,在不利气象条件 F 类稳定度、风速类稳定度、风速 1.5m/s 情况下情况下,及在常见气相条件 D 类稳定度、风速类稳定度、风速 3.17m/s 情况下情况下泄漏预测结果如下。 表表 6-32 磷酸磷酸储罐泄漏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一览表储罐泄漏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一览表 下风向距离 m 最不利气象条件 最常见气象

234、条件 磷酸 出现时间 mim 最大浓度 mg/m3 出现时间 mim 最大浓度 mg/m3 10 0.1 354 0.05 216.8 60 0.6 177 0.3 28.1 110 1.2 70.6 0.6 10.1 160 1.7 38.7 0.8 5.3 210 2.3 24.8 1.1 3.3 260 2.8 17.4 1.4 2.3 310 3.4 13.0 1.6 1.7 360 4.0 10.2 1.9 1.3 410 4.5 8.2 2.1 1 460 5.1 6.7 2.4 0.86 510 5.6 5.7 2.7 0.72 610 6.7 4.2 3.2 0.52 710

235、7.8 3.2 3.7 0.4 810 9.0 2.6 4.2 0.3 910 10.1 2.1 4.7 0.26 1010 11.2 1.8 5.3 0.22 1110 12.3 1.5 5.8 0.18 1210 13.4 1.3 6.3 0.16 1310 14.5 1.1 6.8 0.14 1410 15.6 1.0 7.4 0.13 1510 16.7 0.94 7.9 0.11 1610 17.8 0.86 8.4 0.1 1710 19.0 0.79 8.9 0.09 1810 20.1 0.74 9.5 0.09 1910 21.2 0.68 10 0.08 2010 22.3

236、 0.64 10.5 0.07 2110 23.4 0.60 11.1 0.07 2210 24.5 0.56 11.6 0.06 2310 25.6 0.53 12.1 0.06 2410 26.7 0.50 12.6 0.05 2510 27.8 0.47 13.1 0.05 2610 29.0 0.45 13.7 0.05 2710 30.1 0.43 14.2 0.05 2810 31.2 0.41 14.7 0.04 2910 32.3 0.39 15.3 0.04 3010 33.4 0.37 15.3 0.04 3110 34.5 0.35 16.3 0.04 164 3210

237、35.6 0.34 16.8 0.03 3310 36.7 0.33 17.4 0.03 3410 37.8 0.31 18 0.03 3510 39.0 0.30 18.4 0.03 3610 40.1 0.29 18.9 0.03 3710 41.2 0.28 19.5 0.03 3810 42.3 0.27 20.0 0.03 3910 43.4 0.26 20.5 0.02 4010 44.5 0.25 21.1 0.02 4110 45.6 0.24 21.6 0.02 4210 58.7 0.24 22.1 0.02 4310 59.8 0.23 22.6 0.02 4410 62

238、.0 0.22 23.1 0.02 4510 63.1 0.21 23.7 0.02 4610 64.2 0.21 24.2 0.02 4710 65.3 0.20 24.7 0.02 4810 67.4 0.20 25.2 0.02 4910 68.5 0.19 25.8 0.02 表表 6-33 磷酸磷酸储罐泄漏最大影响范围一览表储罐泄漏最大影响范围一览表 气象条件 评价标准 最大影响范围 最大距离 m 最大半宽 m 最不利气象条件 1 级毒性终点浓度 60 2 2 级毒性终点浓度 180 12 最常见气象条件 1 级毒性终点浓度 10 2 2 级毒性终点浓度 50 4 165 表表 6-

239、34 磷酸储罐泄漏后各关心点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一览表磷酸储罐泄漏后各关心点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一览表 气象条件 关心点 最大浓度mg/m3 出现时间min 超标持续时间 min 预测时刻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最不利气象条件 普益圩 0.1474 3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1474 合阜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管委会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

240、00 0.0000 三义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香隅镇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枣林湾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刘家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同心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王村 / / 未出现超

241、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新民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白湖咀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金鸡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拦河坝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四庄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

242、0 0.0000 0.0000 0.0000 最常见气象条件 普益圩 0.0357 15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357 0.0357 0.0357 0.0357 合阜村 0.0236 2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236 0.0236 0.0236 管委会 0.0068 1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68 0.0068 0.0068 0.0068 0.0068 三义村 0.0038 1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38 0.0038 0.0038 0.0038 0.0038 香隅镇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243、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枣林湾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刘家 / / 未出现超标 0.0011 0.0011 0.0011 0.0011 0.0011 0.0011 同心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6 0.0006 0.0006 0.0006 0.0006 王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新民村 / / 未出现超标 0.1984 0.1984 0.1984 0.1984 0

244、.1984 0.1984 白湖咀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2043 0.2043 0.2043 0.2043 金鸡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38 0.0038 0.0038 0.0038 拦河坝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四庄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66 预测结果显示,当磷酸储罐底阀出现破裂后,在不利气象条件 F 类稳定度,风速1.5m/s 情况下,泄漏的磷酸 1 级毒性终

245、点为 60m, 2 级毒性终点 180m;在常见气相条件D类稳定度, 风速3.17m/s情况下泄漏的磷酸1级毒性终点为10m, 2级毒性终点50m,影响区域图如下。 图图 6-2 D 类稳定度,风速类稳定度,风速 3.17m/s 情况下磷酸危害区域图情况下磷酸危害区域图 图图 6-3 F 类稳定度,风速类稳定度,风速 1.5m/s 情况下磷酸危害区域图情况下磷酸危害区域图 167 6.2.3.2 储罐阀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次储罐阀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次/伴生事故伴生事故 1、次生 CO 当泄漏重芳烃发生火灾时,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火灾持续时间以 1h 计,一氧化碳产生量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246、技术导则HJ 169-2018 附录 F 中一氧化碳产生量计算: G一氧化碳=2330qCQ 式中 G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产生量,kg/s; C物质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含量,重芳烃(均三甲苯)90% q化学不完全燃烧值,%。取 1.5%-6%,本项目取 6%; Q参与燃烧的物质量,t/s。 经计算重芳烃泄漏燃烧产生 G一氧化碳= 0.77kg/s。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中附录 G 中理查德森数计算公式计算 CO 气体不是重质气体,因此预测模型采用 AFTOX 模型,预测 CO 在不利气相条件下: D 类稳定度,风速 3.17m/s 和 F 类稳定度,风速 1.5m/

247、s 的影响分析,预测结果如下。 表表 6-35 重芳烃储罐不完全燃烧次生重芳烃储罐不完全燃烧次生 CO 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一览表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一览表 下风向距离 m 最不利气象条件 最常见气象条件 CO 出现时间 mim 最大浓度 mg/m3 出现时间 mim 最大浓度 mg/m3 10 0.1 348 0.05 1038 60 0.6 3365 0.3 768 110 1.2 1901 0.6 333 160 1.77 1185 0.8 184 210 2.3 807 1.1 118 260 2.8 587 1.4 82 310 3.4 448 1.6 61 360 4.0 354 1.

248、9 47 410 4.5 288 2.1 38 460 5.1 239 2.4 31 510 5.6 202 2.7 26 610 6.7 151 3.2 19 710 7.8 118 3.7 14 810 9.0 95 4.2 11 910 10.1 78 4.7 9.6 1010 11.2 66 5.3 8.0 1110 12.3 56 5.8 6.7 1210 13.4 48 6.3 5.9 1310 14.5 42 6.8 5.3 1410 15.6 37 7.4 4.7 1510 16.7 34 7.9 4.3 1610 17.8 31 8.4 3.9 1710 19.0 29 8.

249、9 3.5 1810 20.1 27 9.5 3.2 168 1910 21.2 25 10 3.0 2010 22.3 23 10.5 2.8 2110 23.4 22 11.1 2.6 2210 24.5 20 11.6 2.4 2310 25.6 19 12.1 2.2 2410 26.7 18 12.6 2.1 2510 27.8 17 13.1 2.0 2610 29.0 16 13.7 1.9 2710 30.1 15 14.2 1.8 2810 31.2 15 14.7 1.7 2910 32.3 14 15.3 1.6 3010 33.4 13 15.3 1.5 3110 34

250、.5 13 16.3 1.4 3210 35.6 12 16.8 1.4 3310 36.7 12 17.4 1.3 3410 37.8 11 18 1.2 3510 39.0 11 18.4 1.2 3610 40.1 10 18.9 1.1 3710 41.2 10 19.5 1.1 3810 42.3 10 20.0 1.0 3910 43.4 9.6 20.5 1.0 4010 44.5 9.3 21.1 1.0 4110 45.6 9 21.6 0.9 4210 46.7 8.7 22.1 0.9 4310 47.8 8.5 22.6 0.9 4410 49.0 8.2 23.1 0

251、.8 4510 50.1 8 23.7 0.8 4610 51.2 7.7 24.2 0.8 4710 52.3 7.5 24.7 0.7 4810 53.4 7.3 25.2 0.7 4910 54.5 7.1 25.8 0.7 表表 6-36 重芳烃储罐不完全燃烧次生重芳烃储罐不完全燃烧次生 CO 最大影响范围一览表最大影响范围一览表 气象条件 评价标准 最大影响范围 最大距离 m 最大半宽 m 最不利气象条件 1 级毒性终点浓度 340 20 2 级毒性终点浓度 810 48 最常见气象条件 1 级毒性终点浓度 100 12 2 级毒性终点浓度 230 30 169 表表 6-37 重芳

252、烃重芳烃储罐泄漏后储罐泄漏后不完全燃烧次生不完全燃烧次生 CO 对对各关心点浓度随时各关心点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一览表间变化情况一览表 气象条件 关心点 最大浓度mg/m3 出现时间min 超标持续时间 min 预测时刻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最不利气象条件 普益圩 5.8162 3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5.8162 合阜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管委会 0.0002 15 未出现超标 0.0000 0.

253、0000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三义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香隅镇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枣林湾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刘家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同心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254、0000 0.0000 王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新民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白湖咀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金鸡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拦河坝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四庄 / / 未出

255、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最常见气象条件 普益圩 1.3350 15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1.3350 1.3350 1.3350 1.3350 合阜村 0.8543 2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8543 0.8543 0.8543 管委会 0.2165 1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2165 0.2165 0.2165 0.2165 0.2165 三义村 0.1242 10 未出现超标 0.0000 0.1242 0.1242 0.1242 0.1242 0.124

256、2 香隅镇 0.0002 15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枣林湾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刘家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同心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王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新民村 / / 未出现超标

257、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白湖咀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金鸡村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拦河坝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四庄 / / 未出现超标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70 图图 6-4 F 类稳定度,风速类稳定度,风速 1.5m/s

258、情况下情况下 CO 危害区域图危害区域图 图图 6-5 D 类稳定度,风速类稳定度,风速 3.17m/s 情况下情况下 CO 危害区域图危害区域图 171 预测结果显示,当重芳烃储罐底阀或管径泄漏出的重芳烃遇明火燃烧不完全产生CO,CO 在不利情况 F 稳定度,风速为 1.5m/s 情况下,CO 气体 1 级毒性终点和 2 级毒性终点分别为 340m 和 810m;CO 在不利情况 D 稳定度,风速为 3.17m/s 情况下,CO气体 1 级毒性终点和 2 级毒性终点分别为 100m 和 230m。 综上,当企业发生突发事故时,在最不利情况下,在重芳烃储罐泄漏发生不完全燃烧次生的 CO 可能会

259、对厂内职工和周边企业职工造成较大影响。 故当企业发生突发事故时,应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 6.2.3.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水经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送至厂区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厂区总排口。 园区对企业雨水总排口设置了雨水在线监控, 雨水通过提升泵送至园区雨水管网,通常情况下雨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一旦厂区有事故废水产生,雨水阀门自动切断,事故废水经罐区围堰、生产装置区设置防火堤进行一级防控;通过厂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进入现有 1000m3事故应急池内进行二级防控;厂区总排口设置切断阀进行三级防控。故事故废水不会通过雨水排口进入周边水体,对

260、周边水体影响较小。 6.2.3.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事故状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非正常状况影响分析结果见本报告 4.2.3 章节。 6.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 强化管理是防范风险事故的最有效途径。从重大事故原因来看,重大事故发生多为违反操作规程,疏于管理所致。提高全员职工安全意识,在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控措施,使出现风险的概率降至最低。 企业在工程设计阶段认真检查,将涉及到的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设施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审核,项目所选定的设备管件、阀件和生产装置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以确定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建议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劳动卫生安全预评价。

261、 企业在设计、施工及开车前进行综合分析,整个运行期进行综合性的自我审查及监督,及时处理装置的不安全因素,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有关的安全规定,确保装置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制定有关工艺规程和配备个人安全防护装备。 在生产运行前强化工艺、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人员培训要求,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置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工作服、空气呼吸设备、便携式吸气设备、防护眼镜、耳塞 172 和手套等。 加强对储罐泄漏事故的防护,对储罐法兰、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对泄漏到围堰的物料应使用临时抽吸系统尽快收集, 减少蒸发或引起爆炸和着火的可能。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要尽快使用已有的消

262、防设施扑救,组织救助人员,疏散周围群众远离事故区。 6.3.1 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措施 6.3.1.1 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拟建项目厂区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 总平面布置要按照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装置之间设置环形通道,并与厂外道路连接,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并将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区、装卸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避免布置在避风地带,场所做好排放雨水措施;对于因超温、 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 设置自动检测仪器、 报警信号及紧急泄压设施,以防措作失灵和紧急事故带来的设备超

263、压。 按规定设置建筑物的安全通道,以便紧急状态下保证人员的疏散。生产现场有可能接触有毒物质的地点设置安全淋浴洗眼设备。 设置必要的生产卫生用室、 生活卫生用室、医务室和安全卫生教育室等辅助用房,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服等。 6.3.1.2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范措施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范措施 (1)危险化学品贮存 过氧化氢本身不能燃烧,但分解后时放出的氧能强烈助燃。其分解时可产生很大体积的氧,失控的分解可导致设备的压力爆破。过氧化氢的纯度越高,其稳定性越好,但对存在的杂质越敏感。极少量可溶性杂质(低于 1ppm)或与不相溶材质粗糙表面接触,均能触发快的多的分

264、解。过氧化氢与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金属机器氧化物和盐类接触能引起猛烈分解。杂质如烟尘、香烟灰、碳粉、铁锈、活性微粒及有机碳化物等进入过氧化氢能造成急剧分解。催化分解作用是叠加的。过氧化氢与大多数可燃物接触都能自行燃烧,溶液浓度越高,燃烧越易发生。有机物与过氧化氢混合能形成灵敏度大的高猛炸药,如醇类、甘油、糖、淀粉、石油产品等与过氧化氢的混合物, 在冲击和热量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引起爆炸。 浓度在 70%以上或氧化氢,在空气中燃烧限(体积分数) :下限 26%H2O2,上限 100% H2O2,浓度 90%以上过氧化氢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 26100%。

265、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加快,非正常分解时,热来不及扩散,溶液温度 173 上升,反应速度加快。如过氧化氢浓度很高,物料将沸腾而产生大量蒸汽,在极端情况下, 一大部分过氧化氢将在几分钟内分解损失掉, 而迅速产生巨大体积的氧和蒸汽。 90%过氧化氢在室温下放置数月的分解率低于 1%,在 100时每天即分解 2%,在 140时发生迅速分解并爆炸。 鉴于产品的化学性能, 贮罐应在通风阴凉处, 防止阳光直射, 要严格注意避免泄漏,尤其切忌沾染灰尘和其他活性颗粒,场地应有充足的水源和消防水龙带以及喷雾装置;场地不得有可燃物、强氧化剂、还原剂、有机物,避免与纸片、木屑等接触;不可与有机物和金属共贮;

266、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容器的盖子必须盖紧以防不纯物混入;罐阀和注入口等,除出入过氧化氢外应关闭,顶应有通气孔,罐区不得使用明火。 拟建项目的车间、罐区和原料库区布置需要通风良好,保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迅速稀释和扩散。按照规定划分危险区,保证防火防爆距离,储罐周围设置防火堤。围堰的设置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和要求进行。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在事故泄漏时,有毒物质能及时得到控制。厂区内建筑抗震机构按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设计。 危险品储罐区和仓库应合理设置, 危险品应按贮存要求分类贮存, 严禁禁忌物混存。物料的搬运应轻搬、轻放,特别是金属桶装物料严禁拖、拉、甩、碰等粗鲁动作,以防包装破损引起物料

267、泄漏或产生撞击、摩擦火花引起事故。易燃介质储罐的排气管安装阻火器。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设置防盗设施。加强防火,达到消防、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药品的入库和出库登记记录,明确去向。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工作守则和个人卫生措施。 (2)危险化学品运输 由于重芳烃等原料具有易燃特性,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委托有运输资质和经验的单位运输,确保安全。为此,采取如下运输管理措施: A、对含量 20%60%工业过氧化氢运输必须严格按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合理规划运输时间,避免在车流和人流高峰时段运输。特殊物质的装运应做到定

268、车、定人。定车就是要使用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定人就是要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驾驶、装卸,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B、必须保证贮存和运输所采用的容器材料不含有也不放出可引起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 174 C、过氧化氢装卸管道与槽罐车有可靠密闭的连接方式,槽车充装环节,宜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不得使用塑料管。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充装前对危险品运输“三证”(危化品运输、经营许可证、危化品运输押运员证、槽车检验合格证)及槽车外观和各附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充装,严禁超装、混装、错装。 D、充装车辆停放要远离热源,地势开阔平坦,防止阳光曝晒。

269、厂区车辆行驶要限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并按指定路线行驶。各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明显位置应有规定的危险物品标志。应对各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和检修,防患于未然,保持车辆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E、装卸台应有防撞、防滑、防溜车设施,进出装卸台道路应设减速线。汽车装卸场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站内应设回车场;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3)危险固废的环境风险防范 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 废触媒和废水处理污泥等危险固废须经过识别并分类贮存, 在危险固废临时存放的过程中应保证贮存环境的密封性,并在贮存处设立鲜明的标志。制定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危险固废进行贮存与运输的监控,严防泄漏。 6.3

270、.1.3 储罐区风险防范措施储罐区风险防范措施 (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应符合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的要求,同时应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6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 号)文中可燃液体储罐按单罐单堤设置防火堤或防火隔堤的要求。 (2)储罐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 (3)储罐区防腐设计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要求,储罐、管道、输送泵均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用适宜的防腐材质。储罐外壁须进行必要

271、的防腐处理。定期进行壁厚测试,防止腐蚀穿孔造成突发泄漏事故; (4)储罐必须罐体完好,不渗不漏,罐座正立坚固; (5)严格把好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关,确保储罐的材质、焊接、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储罐灌装系数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规定值下,不得超装。储罐顶部设置液位远传装置,防止液位失真、溢罐发生; (7)可燃液体储罐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贮罐的安全设施要 175 齐全。所有储罐的金属本体、管道、泵机均应可靠接地,运输车辆卸料区应设置等电位静电接地端子,确保运输车辆先接地、后卸料。建议罐区入口处设人体静电导除装置,罐区地面应采用能导除静电的不发火地面,罐区应采取防雷击保护设计

272、措施; (8)储罐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9)按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苏安监2009109 号)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 号)的要求,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的高危储罐应采取如下安全对策措施:储罐设液位、温度指示、超温和超液位报警、紧急切断控制系统、自动进出罐系统,气体泄漏检测报警和火灾报警系统。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防雷接地设施、消防设施及防静电设施等。 6.3.1.4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拟建项目生产场所应设置

273、紧急备用槽或良好的紧急物料排放处理系统, 用于收集排出的物料或停止加入物料。 企业应积极进行工艺技术提升,降低生产中的危险性。应尽可能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危险和危害的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减少生产场所危险化学品的贮存量,改善生产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工艺控制条件。加强员工操作技能培训,生产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 企业应充分考虑生产停开车、正常生产操作、异常生产操作及紧急事故处理时的安全对策措施和设施,并制定操作规程。当生产工艺中需要改变工艺参数时,应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实施。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投产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

274、进行独立作业。 6.3.1.5 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采取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对生产和贮存系统采取集中检测、显示、连锁、控制和报警。设施连锁和紧急停车系统,并独立于监视和控制系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装置根据工艺介质特性和规范要求设置报警系统,其信号引至控制室的 DCS 系统进行显示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对重芳烃、 磷酸等原料储罐的液位和输送系统实行联锁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小因生产和操作对人员造成的危害。 6.3.1.6 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采取双电路电源供电。仪表负荷、消防报警、关键设备等按一类负荷设置,采

275、用不间断电源装置供电,事故照明采用带电池的应急照明。根据装置原料及产品的特点选用 176 电器设备。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如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采取相应防静电接地措施。 防静电,凡生产装置及其管道,生产及输送、贮存可燃易爆液体和气体的设备及管道均设置防静电设施,并将防静电接地与安全接地连接在一起。 各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罐及建构筑物设计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雷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所有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和外壳、 避雷设施、生产中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管道均可靠接地,接地极的布置与接地电阻要求将按照国家标准设计。 6.3.1.7 大气环境风险

276、防范大气环境风险防范 (1)大气环境风险防范、减缓措施和监控要求 防范措施及监控要求: 在厂区施工及检修等过程中,应在施工区设置围挡,严禁动火,如确需采取焊接等动火工艺的,应向公司总经理,经总经理批准、并将车间内的其他生产装置停产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应远离车间内的生产设备,如聚合釜等;远离物料输送管线、廊道等设施,防止发生连锁风险事故。 在贮罐和贮槽周围设计符合要求的围堰。围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根据储罐的具体尺寸确定;安装液位上限报警装置和可燃气体报警仪,按规程操作;安装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罐区内电气装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格按照存储物料的理化性质保障贮存条件; 储罐区设置

277、自动探测装置, 若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超过允许浓度,则开启报警装置。 危废暂存库按照相应规范进行设置。 装卸区、生产装置区、罐区等均设置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火灾消防装置并与水喷淋系统连锁。若发生泄漏时触发了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连锁装置,装置附近的管道阀门会自动关闭,切断物料来源。 重芳烃重芳烃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将人员从泄露污染区撤至安全区,并对污染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泄露物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

278、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77 重芳烃重芳烃泄漏急救措施泄漏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就医。 眼睛接触: 受刺激用水冲洗。 溅入眼内严重者需就医诊治, 安置休息并保暖, 就医。 食入:误服立即漱口,就医。 重芳烃泄漏灭火方法:用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 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

279、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到家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过氧化氢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

280、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氢气氢气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管道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氢气氢气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氢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

281、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 178 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磷酸磷酸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销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磷酸磷酸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

282、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过氧化氢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减缓措施: 密闭空间内发生的泄漏等突发环境事故引发的大气污染, 首先应通过车间内废气处理措施予以收集。 敞开空间内的泄漏事故发生时,应首先查找泄漏源,及时修补容器或管道,以防污染物更多的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以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极易挥发物料发生泄漏后,应对扩散至大气中的污染物采用洗消等措施,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时,应使用水、干粉或二氧化碳灭

283、火器扑救,灭火过程同时对邻近储罐进行冷却降温,以降低相邻储罐发生联锁爆炸的可能性。同时对扩散至空气中的未燃烧物、烟尘等污染物进行洗消,以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对涉及使用易燃原料的储罐、 反应釜等设备区域设置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与消防水喷淋装置,一旦泄漏的物料触发了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连锁装置,装置附近的管道阀门会自动关闭,切断物料来源。中控室同时可显示报警位置,应急人员对报警地点进行事故应急处置。若泄漏的物料发生了火灾事故,连锁的消防水喷淋装置会自动开启进行消防喷淋。 (1)事故状态下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分析事故状态下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最不利情况下,重芳烃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次伴生的

284、 CO 的毒性终点浓度-1 最远为 340m,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超毒性终点浓度-1 179 范围内的人群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进行疏散。但上述预测结果只是基于假定的风险事故情形得出的,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根据监测到的最大落地浓度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当出现居住区浓度超标时,应注意超标范围内居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尤其注重对距离项目较近的居民的防范。日常工作中也应注重与周边村民的联系,在发生事故时做到第一时间通知撤离,减轻事故影响。 (2)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呼吸系统防护:疏散过程中应用衣物捂住口鼻,如条件允许,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85、。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尽可能减少身体暴露,如有可能穿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根据泄漏影响程度,周边人员可选择在室内避险,关闭门窗,等待污染影响消失。 (3)疏散方式疏散方式、方法、方法 事故状态下,根据气象条件及交通情况,选择向远离泄漏点上风向风向疏散。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交通情况,有序疏散,防治发生交通事故及踩踏伤害。 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散通道出口通畅,应急照明灯能正常使用。 明确疏散计划,由应急指挥部发出疏散命令后,应急消防组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应急消防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

286、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公安消防大队)进行疏散工作,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现场有被困人员时,疏导人员应劝导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 正确通报、防止混乱。疏导人员首先通知事故现场附近人员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对下风向 340m 范围内的其他企业员工进行疏散。 口头引导疏散。 疏导人员应使用镇定的语气, 劝导员工消除恐惧心里, 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疏散。 广播引导疏散。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家, 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 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应急消防队人员采取必要

287、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 180 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友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 必要时, 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被困人员情况,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方位、数量。 (4)紧急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 选择厂区大门前空地及停车场区域作为紧急避难场所。 做好宣传工作,确保所有人了解紧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功能。 紧急避难场所必须有醒目的标志牌。 紧急避难场所不得作为他用。 (5)周

288、边道路隔离和交通疏导办法周边道路隔离和交通疏导办法 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为配合救援工作开展需进行交通管制时,警戒维护组应配合交警进行交通管制。 设置路障,封锁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防止车辆或者人员再次进入事故现场。主要管制路段为陆集路、孔连路,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配合好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小队,确保应急救援小队进出现场自由通畅。 引导需经过事故现场的车辆或行人临时绕道,确保车辆行人不受危险物质的伤害。 6.3.1.8 事故废水环境风险防范事故废水环境风险防范 (1)储罐区:设置导流地沟和集液井:在储罐围堰内设置导流地沟、集液井。导流地沟和集液井作耐腐蚀和防渗处理;物料

289、一旦发生泄漏,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并迅速将泄漏的物料转移至备用罐中;泄漏物料用专门收容器具收集回用或作危废处置。 (2)设置废水应急事故池 厂区一期过氧化氢生产项目现有 1 座事故废水收集池(1000m3) ,本项目依托现有事故废水收集池,用于收集事故性废水。事故池容积合理性分析: 根据环保部(2012)77 号文要求,本项目按照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中应急事故水池设计要求,计算事故应急池总有效容积: V总(V1V2+V雨水)max-V3。 式中:V1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或贮罐物料量,m3; V2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时间时消防用水量, 包括扑灭火灾所需

290、水量及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水量,m3; 181 原料罐区消防喷淋水量计算按照考虑 1 台 600m 工作液固定顶储罐罐着火 (根据本项目平面布局,考虑 2 台 100m3和一台 600m3相邻罐进行冷却) ,消防水量计算如下: 单罐周长:2R=23.14(8/2) =25.12m 着火罐冷却所需消防水 25.12m 0.8L/sm 3600/1000=72.34m3/h 邻近罐冷却所需消防水 14.44m 0.5 2 0.7L/ sm 3600/1000+25.12m 0.5 0.7L/ sm 3600/1000=68.04m3/h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中 8.4.7:可燃液体储罐

291、消防冷却用水的延续时间:直径大于 20m 的固定顶罐和直径大于 20m 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应为 6h;其他储罐可为 4h。本项目罐区火灾延续时间以 4 小时计。一次火灾需要消防喷淋总水量:(72.34+68.04) 4=561.52m3。 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2010)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17)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各单元消防水量计算见下表。 根据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各单元消防水量计算见下表

292、。 表表 6-38 装置区装置区消防水量计算消防水量计算 构筑物 室外消火栓 消防用水合计(m3) 设计流量(L/s) 火灾延续时间(h) 装置区 35 3 378 V雨水公式如下:V雨水=10qF,东至县年均降雨量 1628.3mm,年降雨日数 118 天,日均降雨量 q=13.8mm。事故时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 F=1.1ha,则事故期雨水量为 152m3; 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 防火堤内净空容量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之和,m3; 6-39 事故应急池池容积估算事故应急池池容积估算 最不利危险源 V1(m3) V2(m3) V雨水(m3) V3(m3)

293、V 总(m3) 原料罐区 510 561.52 152 838 385.52 生产装置区 445 378 152 0 975 根据计算, 本项目需设事故应急池容积不得低于 975m3。 公司一期双氧水装置区现有一座 1000m3事故应急池,设置于厂区西部,是整个厂区地势的最低处(停电状态下各类废水可自流到应急池) , 能满足本项目事故状况下消防水及其它排水等的收集需要。本环评要求企业在车间外设置导流沟,以利于事故废水自流到应急池,同时防止事故废水进入雨水管网。 182 图图 6-8 事故状态下厂区排水与外部水体的切断措施示意图事故状态下厂区排水与外部水体的切断措施示意图 (3)储罐区:本项目依

294、托双氧水一期项目储罐区新增4个1000m3产品储罐,配套扩建整体围堰为81.9m 42.1m 1.2m,扩建后的产品罐区共设置8个1000m3的立式储罐,储罐尺寸为11m 11m,则产品罐区有效净容积=81.9 42.1 1.2-(11/2)2 3.14 1.2 8=3225.6m3,可满足储罐泄漏物料收集需要,依托的原料罐区围堰为29.5m 34.6m 1.2m,根据表3-7现有原料罐区情况,原料罐区有效净容积=29.5 34.6 1.2-(4.6/2)2 3.14 1.2 2-(3.6/2)2 3.14 1.2 2-(8/2)2 3.14 1.2 2=1040m3,可满足泄漏物料的收容需求

295、。围堰作耐腐蚀和防漏防渗处理;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并迅速将泄漏储罐中的物料进行转移。当发生火灾时用水对罐体进行冷却, 消防下水排入事故池, 事故废水分批分量送污水处理站处理。 (4)清污分流: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厂区分别布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导流沟。 装置区雨水总管设置切换闸阀和初期雨水收集池,控制初期雨水流入初期雨水收集池, 再泵入污水管网, 送污水处理站处理。 雨水外排闸板处于常闭状态。 事故状态下,消防下水、冲洗废水通过车间外导流沟自流进入事故废水收集池,严防进入雨水管道。待事故控制后,对事故池内废水进行预处理,再通过计量泵,将事故废水分批泵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6.3.

296、1.9 火灾爆炸风险防范措施火灾爆炸风险防范措施 (1)控制和消除火源 A、工作时间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区。 B、动火必须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C、使用防爆性电器。 D、严禁钢制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E、安装避雷装置。 F、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 G、物料运输使用专用的设备进行。 雨水系统 园 区 雨 水 初期污水系统 污水处理站 事故应急池 雨水系统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事故下水 园区雨水管网 园区污水管网 废水监控池 初期雨水 导流沟 183 (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 A、储罐、泵、管道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选

297、用合格产品。 B、管道等有关设施应按要求进行试压。 C、对设备、管道、泵等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D、电器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3)加强管理、严格纪律 A、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B、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通风、管线是否有问题,消防通道、地沟是否通畅等。 C、检修时,做好隔离,清洗干净,分析合格后,要有现场监护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动火。 D、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工作。 (4)安全措施 A、消防设施要保持完好。 B、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本项目:重芳烃等的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均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C、要正确佩戴相应

298、的劳动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 D、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E、厂区要设有卫生冲洗设施。 F、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6.3.1.10 其它安全防范措施其它安全防范措施 (1) 设置完善的消防报警系统,设置紧急救援站。 (2)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注意传动设备的润滑,防止摩擦起电。 (3) 生产装置,仓库等附近场所要提醒人员注意的地点应按标准设置各种安全标志,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及防止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要求涂安全色。安全色执行安全色 (GB2893-2008)规定,安全标志执行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规定。 (4) 厂内危险废物必须

299、设置专门的收集容器和场所,做好防雨、防渗、防泄漏措施,决不允许工业固废流失。 (5) 设置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池,并做好防渗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可将消防水和工艺废水收集,待事故解决、生产正常后,再将废水接入废水处理装置处理。 (6) 若发生泄漏,则所有排液、排气均应尽可能收集,集中进行妥善处理,防止随意流动。企业应经常检查管道,定期系统维护。管道施工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7) 在最高建筑物上设立风向标。如有泄漏等重大事故发生,根据风向对需要疏散的人员进行疏散至安全点。 184 (8) 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事故抢救演习。企业应开展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300、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规定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的安全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 6.3.2 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国家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家环保局(90)环管字第 057 号文、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及国家最新的环境风险控制要求。按照“企业自救、属地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企业首先立即实行自救,采取一切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超出本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时,立即启动上一级预案,执行三级应急响应措施,由园区管委会、市

301、级人民政府动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和联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作用和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和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本项目实施后企业应根据本项目的实际建设内容编制应急预案,与园区应急预案相衔接,并报环保部门备案。 6.4 评价结论与建议评价结论与建议 (1)项目危险因素:本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磷酸、重芳烃等;主要危险因素为罐区及车间设备储存的原料,本评价建议企业调整减小原料的存储周期。 (2)环境敏感性及事故环境影响:本项目厂区所在地大气环境敏感度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 ,当重芳烃储罐泄漏发生火灾时,火灾产生的 CO 气体对下风向 340m 范围内周边厂区职工造

302、成影响,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启用应急预案,对事故现场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按照“企业自救、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三级响应,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企业首先立即实行自救, 采取一切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超出本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时,立即启动上一级预案,由园区管委会、市级人民政府动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和联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作用和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和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各切断阀的日常检修工作,在事故时可对事故废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置,对进入外环境的危险物质,企业应配合装置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在下

303、方向影响区域内设置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时间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平次。 (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和建议:综上,本项目环境风险是可控的,其中大气环境风险影响的范围与程度最大为 340m, 企业应加强阀门、 管路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启用应急措施,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项目各风险源项及事故后果情况见表 6-40。 185 表表 6-40 事故源项及事故后果基本信息表事故源项及事故后果基本信息表 代表性事故情景代表性事故情景 磷酸磷酸储罐底阀破裂泄漏储罐底阀破裂泄漏 环境风险类型环境风险类型 泄漏事故泄漏事故 设备泄漏类型设备泄漏类型 磷酸

304、储罐底阀破裂泄漏 操作温度操作温度/ 常温 操作压力操作压力/Mpa 常压 泄漏危险物质泄漏危险物质 磷酸 最大存在量最大存在量/kg 143700 泄漏孔径泄漏孔径/mm 50 泄漏速率泄漏速率/(kg/s) 25.96 泄漏时间泄漏时间/min 30 泄漏量泄漏量/kg 46730 泄漏高度泄漏高度/m 1 泄漏液体蒸发量泄漏液体蒸发量/kg F 类 0.012/D 类0.021 泄漏频率泄漏频率 1 10-6/(ma) 事故后果预测 大气 危险物质 指标 浓度值(mg/m3) 最远影响距离/m 到达时间/min 磷酸 毒性终点浓度-1/(150mg/m3) / 60 / 毒性终点浓度-2

305、/(30mg/m3) / 180 / 敏感目标名称 超标时间/min 超标持续事件/min 最大浓度(mg/m3) / / / / 代表性事故情景代表性事故情景 重芳烃储罐重芳烃储罐底阀破裂泄漏引发火灾次底阀破裂泄漏引发火灾次/伴生伴生 环境风险类型环境风险类型 火灾次火灾次/伴生事故伴生事故 设备泄漏类型设备泄漏类型 重芳烃储罐底阀破裂泄漏 操作温度操作温度/ 常温 操作压力操作压力/Mpa 常压 泄漏危险物质泄漏危险物质 CO 最大存在量最大存在量/kg / 泄漏孔径泄漏孔径/mm 50 泄漏速率泄漏速率/(kg/s) 0.77 泄漏时间泄漏时间/min 60 泄漏量泄漏量/kg / 泄漏

306、高度泄漏高度/m 1 泄漏液体蒸发量泄漏液体蒸发量/kg / 泄漏频率泄漏频率 1 10-6/(ma) 事故后果预测事故后果预测 大气大气 危险物质 指标 浓度值(mg/m3) 最远影响距离/m 到达时间/min CO 毒性终点浓度-1/(380mg/m3) / 340 / 毒性终点浓度-2/(95mg/m3) / 810 / 敏感目标名称 超标时间/min 超标持续事件/min 最大浓度(mg/m3) / / / / 186 本项目各风险源项及事故后果情况见表 6-41。 表表 6-41 拟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拟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完成情况完成情况 风险调查 危险

307、物质 名称 氢气 双氧水 重芳烃 磷酸三辛酯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 磷酸 存在总量/t 0.354 3745.1 473.65 91 122 143.7 环境敏感性 大气 500m 范围内人口数 300 人 5km 范围内人口数 22600 人 每公里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人口数(最大) / 人 地表水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F1 F2 F3 环境敏感目标分级 S1 S2 S3 地下水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 G1 G2 G3 包气带防污性能 D1 D2 D3 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 Q 值 Q1 1Q10 10Q100 Q100 M 值 M1 M2 M3 M4 P 值 P1 P2 P3 P4 环境敏

308、感程度 大气 E1 E2 E3 地表水 E1 E2 E3 地下水 E1 E2 E3 环境风险潜势 *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简单分析 风险识别 物质危险性 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 环境风险性 泄漏 火灾、爆炸引起次/伴生污染物排放 影响途径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事故情形分析 源强设定方法 计算法 经验估算法 其他估算法 风险预测与评价 大气 预测模型 SLAB AFTOX 其他 预测结果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 最大影响范围 340m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 最大影响范围 810m 地表水 最近环境目标长江,到达时间/h 地下水 下游厂区边界到达时间/d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到达时间/d 重点

309、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已从大气、事故废水、地下水等方面明确了防止危险物质进入环境及进入环境后的控制、消减、监测等措施,提出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系统,以及建立与园区对接、联动的风险防范体系。 评价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可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可实现有效防控,但应根据拟建项目环境风险可能影响的范围与程度,采取措施进一步缓解环境风险,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注: ”为勾选, -为填写项 187 7 工程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工程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7.1 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7.1.1 施工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施工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建筑施工场地必须设置统一的围档,围挡高度一般大于 2m,围挡主

310、要可阻挡施工扬尘扩散到施工区外而影响周围环境、同时可减少施工场地内的自然起尘量。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据调查,施工场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扬尘量相对较大。其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在自然风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 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进行洒水抑尘,遇到干旱季节特别是有风的天气,要保证施工场地每天不少于洒 7 次水,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大大缩短扬尘影响范围。此外,在施工期要修建好临时道路,临时道路施工尽可能与永久道路衔接。保持车辆过往的道路平坦,减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 3、施工单位对物料的

311、运输、堆放等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尽量减少物料露天堆放。施工现场残土、沙料等易生尘物料必须采取覆盖防尘网(布)或喷洒覆盖剂等有效措施,并要经常进行洒水保湿。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清运残土、沙土及垃圾等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护栏,并采取苫布全覆盖措施 4、在与居民相对较近区域的施工现场,应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要洒水降尘。 5、施工期混凝土进车、卸料、浇注应加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料斗应封闭,不能有泄料口。落地残料应一车一清,不能形成堆积现象,车体轮胎应人工清理干净后再离开工地。 6、 为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周

312、围环境的污染, 建设单位应选择施工管理规范的施工单位,做到文明施工,将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7.1.2 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建筑噪声是居民特别敏感的噪声源之一,根据目前的机械制造水平,它既不可避免,又不能从根本上采取噪声控制措施予以消除,只 188 能通过加强施工产噪设备管理,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应尽可能减少同时作业的高噪声施工机械数量,尽量减轻声源叠加影响,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2、对不同施工阶段,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313、)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尽量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设备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上班时间进行,午间12:0014:00 及夜间,尤其是夜间(22:00次日 6:00) ,避免强噪声机械进行施工,以免影响施工场地附近,尤其是敏感点居民的夜间休息。 4、对高噪声设备,应合理布局,尽量远离噪声敏感位置,作临时的隔声、消声和减振等综合治理。本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规定。 5、 施工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从村庄等敏感目标穿过, 如果必须通过村庄等敏感目标,应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扰民。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

314、减速,并减少鸣笛。 6、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外,还应与周围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理解;如需进行夜间施工作业,需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并告知周围居民,取得当地居民的谅解和支持。 7.1.3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施工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节约用水。 2、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和施工车辆冲洗废水成分较为简单,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在施工现场

315、可修建临时沉淀池,将施工废水引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经沉淀池初步沉淀后再利用。泥浆用于填垫低洼地。施工车辆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应建隔油池,防止含油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3、施工期生活污水必须经简单预处理方可排放,可设置化粪池对施工营地内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施工工地场区周边修建排水沟,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排入场区外,不能随地四处流淌。 7.1.4 施工期固废处置措施施工期固废处置措施 1、建筑垃圾应分类堆放,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送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 189 2、施工和装修工程的垃圾应分类收集处理,对可利用的物料(如木质、金属和玻璃质的垃圾等)可由废品收购站回收;对不能利用

316、的,应按要求运送到指定地点。 3、生活垃圾应采取定点收集的方式,在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桶,按时清运,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7.1.5 施工期生态污染防治对策施工期生态污染防治对策 施工期,由于施工场地,开挖地基,道路铺设,平整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局部植被和表层土壤的破坏。应重点做好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保持重在预防,防治结合,在工程规划设计中要重视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上应以工程措施为主, 其次是加强管理, 建立综合有效的防治体系,做到挖、填平后随时夯实,减少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量。 2、规范取、弃土点,杜绝随意弃土。在施工之前,将工程必须设置的临时弃土场四周砌筑简易的挡

317、土墙并设置排水沟,减少洒落的泥土因雨水冲刷而流失。 3、施工开挖的表层土应单独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以备施工结束后绿化和复垦用。 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7.1.6 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期环境监理 本项目建设计划用时 12 个月,为了监督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减缓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建议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单位,进行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提交环境监理进度报告,向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机构反映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7.2 营运期污染防

318、治对策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 7.2.1 废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废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7.2.1.1 过氧化氢装置废气污染防治对策过氧化氢装置废气污染防治对策 工作液配制釜尾气、氧化塔尾气、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真空脱水器不凝尾气、再生工作液贮槽不凝尾气和重芳烃储槽呼吸尾气治理措施。 储槽呼吸尾气拟经集气管收集后和工作液配制釜尾气、氧化塔尾气、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真空脱水器不凝尾气、再生工作液贮槽不凝尾气一并经膨胀制冷机组深冷+二级活性碳纤维吸附回收处理。 190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器吸附装置具体运行分析如下: 1、工作原理 利用活性炭纤维丰富的微孔径对有机分子或分子团的吸附力, 将有机分子或分子团

319、“阻留”的过程。该装置就是采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纤维做吸附材料,对重芳烃进行优先吸附浓缩,然后将吸附在活性炭纤维上的重芳烃脱附下来而回收的过程。 2、工艺流程简述: 本处理工艺由6个主要工艺步骤组成:预处理、吸附、蒸汽脱附、负压抽干、干燥降温及计量回收。 预处理(高效分离) 由于废气中含有少量的液体夹带和粘性物质,采用过滤缓冲罐对废气做预处理。 吸附 经过预处理的气进入吸附器,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有机物被吸附到碳纤维的微孔之中,碳纤维吸附饱和后进行再生。废气经碳纤维吸附器后进行洁净排气。吸附器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切换交替进行吸附、再生(脱附、负压抽干、降温干燥)过程,从而任何时刻都有1

320、台吸附罐做一级吸附,1台吸附器做脱附干燥再生,从而保证了吸附系统的连续运行和连续处理能力。 蒸汽脱附 通过自力式减压阀减压后输出压力稳定的蒸汽, 将吸附在活性炭纤维床层上的有机物脱附下来,同时依靠蒸汽的吹扫,将含有水蒸气和有机蒸汽的混合蒸汽吹出,送入回收系统。 干燥降温 当负压操作完成后,碳颗粒上有很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不利于下面将要进行的吸附操作,所以要用足够的新鲜冷空气对碳进行吹扫,达到对碳吸附剂降温和干燥的目的。 回收与计量 回收系统是由冷凝器、分离装置和冷却器等组成的系统。经过脱附的含有水蒸气和有机蒸汽的混合气体经过冷凝之后变成了混合液体流入特别设计的分离装置, 吸附器底部流出的冷凝

321、液经过冷却器后也流入分离装置后使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水分离; 分离出来的芳烃通过自流进入计量槽,加以回收利用。分层后的废水排入双氧水预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191 本套装置采用全自动控制,采用德国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央控制,集成电磁阀可靠性高。按照工艺流程设计的模拟盘显示,一目了然。设计有故障检测及指示功能。工艺流程如下: 192 3、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处理介质:含有芳烃的尾气; 处理介质温度: 20-25; 处理风量:2400030000Nm3/hr; 尾气压力:常压(8kpa) ; 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在吸附芯上包裹厚度 180mm,总重 2000 ; 处理效果:尾气中

322、重芳烃去除率97% 使用寿命:活性炭纤维有效使用寿命一年以上;设备使用寿命不低于十年。 本项目工作液配制釜尾气、氧化塔尾气、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真空脱水器不凝尾气、再生工作液贮槽不凝尾气和重芳烃储槽呼吸尾气一并经膨胀制冷机组冷凝+二级活性碳纤维吸附回收处理。尾气首先经膨胀制冷机组冷凝,未被冷凝下来的尾气再进入二级活性碳纤维装置吸附脱附处理,吸附后的尾气通过 30m 高排气筒排放。膨胀制冷机组深冷+二级活性碳纤维效率设计97%。经处理后,VOCs(重芳烃)的排放浓度为 60 mg/m3,VOCs(重芳烃)排放速率 1.68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表 2

323、 中二甲苯的排放限值要求。 7.2.1.3 废气治理措施建议废气治理措施建议 建设单位应委托正规设计单位,按技术规范要求设计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使其各项参数符合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26-2013) 。 根据本项目废气及处理措施技术特点, 本评价建议活性炭纤维尾气处理装置应符合如下相关参数: 1、对于含有混合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其控制浓度 P 应低于最易爆炸组分或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下限值的 25%,即 Pmin(Pe ,Pm) 25%,Pe 为最易爆组分爆炸极限下限值(%) 。本项目氧化尾气成分中主要有重芳烃、氧气等,设计中应依据上述气体的爆炸极限按(HJ2026-2013

324、)要求考虑装置的进出口气体浓度。 2、 活性炭纤维毡的断裂强度应不小于 5N (测试方法按照 GB/T 3923.1 进行) , BET 比表面积应不低于 1100m2/g。 3、活性炭纤维的性能应满足 GB/T 7701.2 的要求,且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参见 GB/T 20449)应不小于 8.5g/dl,BET 比表面积应不小于 1200m2/g。 4、吸附单元的压力损失宜低于 4kPa,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得低于 90%。 5、活性炭纤维处理装置内气体流速宜低于 0.15m/s,设计风量除根据废气处理量确 193 定外,宜按照最大废气排放量的 120%设计。 6、对触媒再生、氢化液贮

325、槽、氧化液贮槽等关键部位冷凝设备(换热器)应要求设计足够大的换热面积,建议按实际数据的 120%设计和建设换热器,同时应确保进口水温低于 5。 表表 6-6 本项目废气处理装置与本项目废气处理装置与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规范要求规范要求 本项目本项目 相符性相符性 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得低于90% 本项目废气采用二级活性炭纤维吸附处理,吸附处理效率97% 符合 当废气中颗粒物含量超过1mg/m3时,应先采用过滤或洗涤等方式进行预处理 本项目废气中无颗粒物 符合 吸附过滤装置两端应装设压差计, 当过滤

326、器的阻力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清理或更换过滤材料 本项目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两端均设置压差计 符合 预处理产生的粉尘和废渣以及更换后的过滤材料、 吸附剂和催化剂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固体废弃物处置的相关规定 吸附后的废活性炭作为危废,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符合 7.2.1.4 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及建议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及建议 (1)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拟建项目生产车间无组织废气主要为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储罐、槽车装卸过程以及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等。 根据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皖大气办201423 号) 、挥发性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以及十三五挥发性

327、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应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无组织废气控制: 采取预防为主、清洁生产的方针,采取先进生产工艺,选用密封性能好的生产设备和清洁原料,加强生产管理、确保设备的密闭性。同时,工艺设计时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废气产污环节。 从罐区输送来的原料通过管道密闭输送至车间内芳烃高位槽中,氧化塔、氧化液储槽、工作液储槽等废气均管道收集至车间废气收集系统,不会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加强操作工的培训和管理,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规程进行,以减少人为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194 加强设备的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减少装置的跑、冒、滴、漏;对泵、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定期

328、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物料运输过程中应全封闭,防止泄漏。 对罐体经常检查、检修,保持气密性良好,防止泄漏。 (2)储罐区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根据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保部公告 2013 年第 31号)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针对拟建项目有机物料采用储罐常温常压储存,对于储罐装卸呼吸废气,项目通过卸车过程设置气相平衡管,减少大呼吸废气排放。 (3)其他无组织废气控制措施 本 项 目 抽 真 空 过 程 均 采 用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无 组 织 排 放 控 制 标 准 (GB37822-2019)中推荐

329、的干式真空泵; 8、其他建议、其他建议 (1)生产装置采用可靠的分散控制系统(PLC)以保证生产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行,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2)采用全密封输送,管道设计上采用无缝管,并尽量减少管路连接的法兰个数。 (3)污水预处理设施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加盖密闭,废气收集处理。 7.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7.2.2.1 本项目废水来源及特点本项目废水来源及特点 本项目废水主要有工作液洗涤废水、氧化塔废水、碱洗塔排水、水洗塔排水、循环冷却系统置换排水、脱盐水站排水、地坪冲洗水、初期雨水等。脱盐水站排水进公司硝酸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废水进入废水预处理站处理后与循环水系统置换排水

330、、脱盐水站排水一起排至公司现有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最后进公司拟建的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使用。公司本次拟建一套10m3/h 中水回用装置用于处理终端污水处理站出水,中水回用装置出水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 1、工作液洗涤废水 工作液洗涤废水产生量为 0.28m3/h,主要污染物为重芳烃、磷酸三辛酯等,先经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进入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2、氧化塔废水 195 氧化塔底残液产生量为 0.12m3/h。氧化塔底残液主要污染物为少量的重芳烃、双氧水等去污水预处理后进入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3、碱洗塔排水 碱洗塔排水产生量为 0.04m3/h,主要污染物

331、为重芳烃、磷酸盐等; 4、水洗塔排水 水洗塔排水产生量为 0.04m3/h,主要污染物为重芳烃等; 5、触媒、白土床及活性碳纤维再生废水:废水量合计为 0.48m3/h。再生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重芳烃、2-乙基蒽醌、磷酸盐等,先经过氧化氢装置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后进入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6、循环冷却水系统置换排水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水,总排放量为 4m3/h,主要污染物为 COD、SS,进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7、地坪设备洗水 装置区地坪冲洗水排放量为 0.13m3/h,主要污染物为 CODcr、SS 等,进入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水质特点如下: 表表 7-2 项目建成后

332、项目建成后工艺工艺废水源强一览表废水源强一览表 污染源污染源 名称名称 废水量废水量 m3/h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产生情况产生情况 mg/l 工作液洗涤废水 W1 0.28 COD COD:2510 总磷:12.9 磷酸盐(以 P 计) 氧化塔废水 W2 0.12 COD 碱洗塔排水 W3 0.04 COD 磷酸盐(以 P 计) 水洗塔排水 W3 0.04 COD 磷酸盐(以 P 计) 触媒、白土床再生废水 0.08 COD 磷酸盐(以 P 计) 活性碳纤维再生废水 0.4 COD 磷酸盐(以 P 计) 地坪冲洗水 0.13 COD 初期雨水 148(m3/次) COD 400 合计 1

333、.09 COD 2510 磷酸盐(以 P 计) 12.9 7.2.2.1 过氧化氢装置过氧化氢装置废水预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废水预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1、废水废水预处理站处理工艺预处理站处理工艺 本项目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有重芳烃、磷酸盐等,本项目工艺废水进入拟建的预处 196 理装置处理,废水预处理装置采用隔油+催化氧化+絮凝沉淀等处理。 拟建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工艺和规模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期)双氧水装置废水预处理装置相同;一期项目预处理装置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根据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奥创环验字

334、【2019】 第043号: 预处理后的出水COD浓度为330mg/L(最大值) ,磷酸盐(以 P 计)浓度为 0.415mg/L(最大值) ;本项目废水与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期)双氧水装置废水基本一致,因此,拟建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是可行的。 表表 7-3 建成投产后项目废水预处理情况建成投产后项目废水预处理情况 指标指标 水量水量 CODCr 磷酸盐(以磷酸盐(以 P 计)计) (m3/h) (mg/L) (mg/L) 本项目废水预处理进水 1.09 2510 12.9 本项目废水预处理出水 1.09 330 0.415 厂区终端污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浓度 / 500 / 本项目预处理后

335、的废水进入公司终端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根据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设计资料,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 COD 浓度为 500mg/l;因此,本项目废水预处理站出口浓度符合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进口浓度要求。 2、废水预处理站处理规模可行性废水预处理站处理规模可行性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规模为 1.09m3/h(26.16m3/d) ,本次新建一套 50m3/d 废水预处理装置,废水预处理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 7.2.2.2 厂内终端污水处理站概况厂内终端污水处理站概况 1、厂内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流程、厂内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流程 采用提升泵将污水抽入 A 反应池, 经过间歇或连续进入到 SBR 池, 经过

336、曝气反应、沉淀、生物过滤,完成水质净化后排放,SBR 池中剩余污泥重力排至污泥浓缩池,重力分离后再由污泥泵提升送至压滤机,固液分离,污水返回进水池,半干污泥外运。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1440m3/d,设计进水水质 COD浓度为 500mg/L,出水 COD 浓度为 50mg/L;目前该预处理装置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 根据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奥创环验字【2019】第 043 号)终端污水处理站出口监测结果:经过处理后的出水 COD 浓度为 22mg/L,氨氮浓度为 1.52mg/L,SS 浓度为 1

337、0mg/L,总磷浓度为 0.08mg/L,石油类浓度为 1.1mg/L。因此,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与循环水装置排水一起进公司终端废水处理站处理,终端污水处理站排口 COD、氨氮、SS、总磷可达 197 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3-2015)表 1 中直接排放限值。本项目废水进终端废水处理站处理技术上是可行的。 2、废水站处理规模可行性、废水站处理规模可行性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进入厂区终端污水处理站的废水量为 6.45m3/h,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60m3/h(1440m3/d) ,目前进入终端废水处理站废水量为 45.18m3/h,本项目建

338、成投产后进入终端废水处理站废水量为 51.63m3/h,终端废水处理站规模能满足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量的需要。 7.2.2.3 中水回用装置概况中水回用装置概况 1、厂区中水回用装置处理流程、厂区中水回用装置处理流程 本次新建一套 10 m3/h 中水回用装置,用于处理厂区终端污水处理站部分出水,处理后中水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中。本项目中水回用装置设计出水水质满足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 (HG/T3923-2007)表 1 中标准后回用于公司循环水系统。 中水处理站附属间,占地尺寸 10mx7m,单层布置,层高 4.0m。布置控制室、配电室。制水间占地 36m9m,布置活性炭过滤池、多介质

339、过滤器、超滤系统、RO 装置等。调节池、超滤水池、回用水池及各级水泵布置在室外。中水回用装置主要设备见下表。 表表 7 7- -4 4 中水回用装置主要设备情况表中水回用装置主要设备情况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及规范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调节池 V=25m3 座 1 地下混凝土结构 2 水泵 Q25m3/h H=32m 台 2 3 活性炭过滤池 Q25m3/h 套 1 钢结构 4 多介质过滤器 DN3200 套 2 钢衬胶 5 超滤装置 Q25m3/h 套 2 6 超滤水池 V=25m3 座 1 地下混凝土结构 7 超滤水泵 Q25m3/h H=32m 台 2 8 超滤反洗水泵 / 台 2 9

340、RO 系统 Q25m3/h 套 2 10 回用水池 V=25m3 座 2 地下混凝土结构 11 除盐水泵 Q25m3/h H=50m 台 2 根据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 (HG/T3923-2007)表 1 中标准要求。公司中水回用装置设计出水水质按照回用水水质标准设计,见表 7-5。 表表 7-5 回用水设计出水水质指标(回用水设计出水水质指标(HG/T3923-2007)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指标指标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指标指标 198 1 pH 69 8 总磷(mg/L) 5 2 悬浮物(mg/L) 20 9 硫化物(mg/L) 0.1 3 CODcr(mg/L) 80 10 油含

341、量(mg/L) 0.5 4 BOD5 5 11 氯化物(mg/L) 500 5 浊度(NTU) 10 12 总溶固(mg/L) 1000 6 总碱度+总硬度(mg/L) 700 13 细菌总数 10000 7 氨态氮 15 本项目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的循环水系统补充水, 从全厂水量平衡及出水水质角度看,该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是可行的。 2、中水回用装置排水情况、中水回用装置排水情况 现有全厂排水量 143.98m3/h,本项目 10 m3/h 中水回用装置建成后,全厂排水量为143.54 m3/h,可减排废水量为 0.55m3/h(0.44 万 m3/a) ,

342、根据计算 COD 减排 1.43t/a,NH3减排 0.42t/a。 7.2.2.4 生产事故性排水和初期雨水生产事故性排水和初期雨水 公司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期)现有一座 1000m3事故应急水池,用于暂存事故消防排放的废水;年产 30 万吨双氧水项目(一期)现有一座 4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本次拟建项目 (二期) 依托现有 (一期) 现有初期雨水收集池, 一期初期雨水量为 180m3/次,二期项目初期雨水量为 148 m3/次,因此,依托一期初期雨水收集池可行。 7.2.3.5 废水污染防治对策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1、 过氧化氢计量槽及管路必须经钝化后方可使用, 以避免引起 H2

343、O2分解及产生不安全因素,甚至引起爆炸。 2、废水预处理设施中的 H2O2浓度不得超过 2%,进入废水池内 H2O2浓度过高,易导致激烈分解,发生喷溢事故,严重时可引起爆炸。 3、公司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转时,需将未处理的废水纳入事故应急池暂存,然后逐步纳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4、污水处理设施在设计时应有可靠的运行监控系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以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5、来自装置区的前 15min 初期污染雨水应送雨水收集池单独处理,初期雨水先进初期雨水收集池暂存,然后再小流量用泵提升到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事故排水先进入厂区事故应急池收集,然后再小流量用泵提升到污水预

344、处理装置处理。 7.2.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7.2.3.1 生产装置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生产装置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199 表表 7-6 项目建成投产后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情况项目建成投产后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情况 序序号号 固体固体废废物名称物名称 危险废危险废物类别物类别 危险废物代危险废物代码码 产生量产生量(吨(吨/年)年) 产生工产生工序及装序及装置置 形态形态 主要主要 成分成分 有害有害 成分成分 产废产废 周期周期 危险危险 特性特性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1 废触媒S1 HW50 / 3.

345、2 氢化塔 固态 钯、 重芳烃等 重芳烃等 5 年 毒性 定期更换后送内蒙古熙泰公司回收利用。 2 废活性氧化铝S2、S3 HW06 900-406-06 549 白土床 固态 氧化铝、 重芳烃等 重芳烃等 1.5月 毒性 定期更换后芜湖海创公司回收利用 3 废活性炭 HW06 900-406-06 2.0 活性炭吸附装置 固态 碳、 重芳烃等 重芳烃等 1 年 毒性 定期更换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4 废水预处理装置物化污泥 HW08 900-410-06 5 污水预处理站 固态 絮凝剂、 重芳烃等 重芳烃等 15 天 毒性 定期更换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5 废分子筛 / / 3.2 变压吸附提氢

346、 固态 分子筛 / 10 年 / 一般固废 合计 562.4 7.2.3.2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及建议及建议 7.2.3.2.1 公司现有公司现有危废库危废库建设建设规范规范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1)危废库地坪基础防渗。 (2)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选择不易破损、变形、老化的容器,定期检查有无破损泄漏。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按 GB15562.2 的规定设置了警示标志; (4)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备; (5)危险废物做到分类收集、分类存储,每种危险废物标志出名称、代码、废物产生时间等; 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贴有标签, 标签上详细标明了危险废物的名称、 重量、成分、特性以及发生

347、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 7.2.3.2.2 依托现有厂区危废库可行性分析依托现有厂区危废库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有废触媒,废活性氧化铝,废活性炭,废水预处理物化污泥共计 562.4t/a,采取密闭的袋装或桶装。本项目危废依托厂区现有一座 400m2的危废库。按照一个月暂存时间计算,平均每月产生的危废量为 46.8t。400m2的危废库(危险废物按照 1.5t/m2的堆积密度计算)可以贮存危险废物 600t/a。目前,厂区现有危废暂存量约35t。因此,本项目依托现有 400m2的危废库可行。为防止暂存期间产生的二次污染,企业应及时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对危险废物临时

348、贮存所应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7.2.3.2.3 危险废物转运过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危险废物转运过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200 (1)危险废物要根据其成分,用专门容器分类收集, 装运危险废物的容器应不易破损、变形、老化,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 (2)在危险废物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泄露,造成二次污染。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 在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的名称、 重量、 成分、 特性以及发生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 (3)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档案,记录危险废物名称、产生时间、产生数量、处置利用方式和去向

349、,与有回收利用能力的企业签订回收协议,建立完善的出入库台账,监控其流向。 7.2.3.2.4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1、危险废物收集规范要求 (1)危险废物收集应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性、排放周期、危险废物特性、废物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收集计划; 收集计划应包括收集任务的概述、 收集目标及原则、危险废物特性评估、 危险废物收集量估算、 收集作业范围和方法、 收集设备与包装容器、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与事故应急、进度安排与组织管理等。 (2)在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爆、防火

350、、防中毒、防感染、防泄漏、防飞扬、防雨或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3)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包装形式,具体包括应符合如下要求: 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可根据废物特性选择钢、铝、塑料等材质; 性质类似的废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应混合包装; 危险废物包装应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 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整详实; 盛装过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破损后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还应根据 GB12463 的有关进行运输包装。 2、危险废物管理要求 (

351、1)危险废物贮存单位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的台账制度,认真记录危险废物出入库的交接内容。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根据贮存废物的种类和特性按照 GB18597 附录 A 设置标志; 3、危险废物运输技术规范要求 (1)危险废物运输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营范围 201 组织实施; (2)废弃的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应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各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措施合理有效,全部能做到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7.2.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控制应当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声源,采取有效

352、的降噪措施。在订购主要生产设备时应向生产厂家提出明确的限噪要求。 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应严格把关,提高安装精度;对声源上无法防治的噪声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和减振措施,对声功率级较强的设备应加装隔声罩或消声器;对各种汽水、通风管道应进行合理设计布置, 考虑采取隔声和减振等措施来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在主厂房周围及其他闲置地带进行绿化,利用植被的吸声降噪功能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7.2.5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7.2.5.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 防止地下水污染应遵循源头控制、防止渗漏、污染监测及事故应急处理的主动及被动防渗相结合,以及地上污染地上防治、地下污染地下防治的设置要求进行

353、。 7.2.5.1.1 主动防渗措施主动防渗措施 为防止和减少污染物跑、冒、滴、漏,从源头上应采取控制污染物泄漏的各种防渗措施。 1、布置 处理和储存含有有毒、有害、危险介质的设备应按其物料的物性分类集中布置。 2、管道 (1)对于含污染物的流体和腐蚀性介质等工艺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连接可采用法兰外,应优先采用焊接,对于输送有毒、可燃、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做明显标识。 (2)输送含污染物(按 GB50316 定义的 A1、A2、B 类流体和腐蚀性介质等工艺管线应采取地上敷设,若确实需要地下敷设,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 (3)装置外输送含有污染物危险、有毒、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螺纹连接处要密封

354、焊。 (4)装置与储运系统输送危险、有毒、腐蚀性等介质的管道上所有安装后不需要拆卸的螺纹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焊。需要经常拆装的螺纹连接部位均应有可靠的密封措施。 202 (5)穿越厂区内道路时,跨越段管道不得装设阀门、法兰和螺纹接头等管件。埋地铺设的排水管道在穿越厂区干道时,应采用套管保护。 3、设备 (1)盛装有毒有害介质设备的法兰及接管法兰的密封面和垫片应适当提供密封等级。输送易泄漏及有毒有害介质的离心泵应提高机械密封等级,并设置底部排净阀。 (2)对输送有毒介质的泵宜选用无泄漏的磁力泵、屏蔽泵等。 7.2.5.1.2 被动防渗被动防渗措施措施 为防止和减少泄漏的污染物渗漏进入地下水体,在项目

355、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各种防渗措施,主要指渗漏液的隔离及收集措施。 1、防渗区的划分、防渗区的划分 根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防渗规范 (GB/T50934-2013)中地下水污染防渗要求,为防止本项目污染地下水,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中,应对厂区进行专项防渗设计和分区防渗处理。 根据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后是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可将建设场地划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污染防治区又可进一步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区。 (1) 非污染防治区 根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非污染防治区是指没有物料或污染物泄漏的区域或部位,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本项目非污染防治区为集中控制室等辅助区域,装置区外

356、的道路。 (2)一般污染防治区 根据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露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划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 本项目循环水系统水池、配电房为一般污染防治区。 (3)重点污染防治区 根据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露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 本项目罐区、污水预处理站构筑物、生产车间、中水回用装置重点污染防治区。 2、本项目防渗设计方案、本项目防渗设计方案 防渗工程设计应依据污染防治分区,选择相应的防渗设计方案。防渗工程宜按 50年进行设计。依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防渗规范 (GB/

357、T50934-2013)并参照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防渗设计通则要求.本项目防渗结构型式应根据污染防治区划分、结合项 203 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防渗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区域的防渗要求、结合泄漏物性质、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在满足防渗要求的条件下,应考虑其易得性和经济性。 本项目分区防渗一览表见表 7-7。本项目装置区地下水分区防渗图见图 7-6。 表表 7-7 本项目分区防渗一览表本项目分区防渗一览表 装置、单装置、单元名称元名称 污染防治区污染防治区域及部位域及部位 污染防治区污染防治区类别类别 防渗设计要求防渗设计要求 产品罐区 储罐基础、

358、地面、 围堰裙角 重点 1、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的厚度不宜小于 1.50mm。 2、膜上、膜下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可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膜下保护层也可采用不含尖锐颗粒的砂层,砂层厚度不应小于 100mm。 3、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铺设应由中心坡向四周,坡度不宜小于 1.5%。 生产车间 地坪 重点 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 2、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P8,且水池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或喷涂聚脲等防水涂料,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3、水泥基渗透结晶形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 1.0mm,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 1.5mm。 4、当混凝土内掺加

359、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时,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 1%2%。 污水预处理站 污水处理构筑物 重点 中水回用装置 水处理构筑物 重点 循环水池 池底 一般 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 2、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P8。 配电房 地坪 一般 根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防渗规范 (GB/T50934-2013)中规定: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 1.5m 厚渗透系数为 1.0x10-7cm/s 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 6.0m 厚渗透系数为 1.0x10-7cm/s 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1)循环循环水池水池、配电房配电房等防渗设计方案等防渗设计

360、方案 根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防渗规范 (GB/T50934-2013)污染防渗区划分规定,本项目循环水池、变配电房均为一般防渗区域。防渗层拟采用抗渗混凝土结构。防渗层的设计方案:原土夯实-垫层(不小于 250mm)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P8。 混凝土防渗层应设置缩缝和胀缝,纵向和横向缩缝和胀缝宜垂直相交,缩缝和胀缝间距应符合表 7-8 的规定。 表表 7-8 缩缝和胀缝的间距(缩缝和胀缝的间距(m) 类型 缩缝 胀缝 抗渗钢纤维混凝土 6-9 20-30 204 抗渗钢筋混凝土 5-8 抗渗合成纤维混凝土 4-5 抗渗素混凝土 3-3.5 本项目一般防渗区防渗层示意见图 7-7。 图图

361、7-7 一般防渗区一般防渗区防渗层示意图防渗层示意图 (2)储罐区防渗设计)储罐区防渗设计 环墙式罐基础的防渗层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的厚度不宜小于 1.50mm;膜上、膜下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可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膜下保护层也可采用不含尖锐颗粒的砂层,砂层厚度不应小于 100mm;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铺设应由中心坡向四周,坡度不宜下雨 1.5%。 环墙式罐基础的防渗层方案:原土夯实-膜下保护层(可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或100mm 砂层)-HDPE 土工膜(2mm)-膜上保护层(可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砂垫层-沥青砂绝缘层。环墙式罐基础防渗层示意见图 7-8。 205

362、图图 7-8 环墙式罐基础防渗层示意图环墙式罐基础防渗层示意图 注:1-原土夯实;2-膜下保护层;3-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4-膜上保护层;5-砂垫层;6-沥青砂绝缘层;6-环墙基础。 罐区内地坪防渗设计方案:素土夯实-细砂保护层(20cm)-土工布及土工膜层(1.5mm HDPE)-3:7 灰土层(150mm)-抗渗混凝土层(150mm)-一道水泥浆(内掺建筑胶)-抗渗混凝土面层(40mm) 。 (3)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污水预处理污水预处理构筑物构筑物防渗设计防渗设计 根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防渗规范 (GB/T50934-2013)污染防渗区划分规定,本项目的生产车间、污水预处理构筑物均

363、为重点污染防治区。 重点污染防治区应符合下列规定: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P8,且水池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等防水涂料,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水泥基渗透结晶形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 1.0mm; 当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时,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 1%2%。 根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防渗规范 (GB/T50934-2013)污染防渗区划分规定,本项目的污水预处理设施各水池、 生产车间为重点污染防治区。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各水池拟采取的防渗设计方案如下:原土夯实-结构层-抗渗混凝土层(25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层(1mm)

364、 。具体见图 7-9。 206 图图 7-9 污水处理站水池防渗结构示意图污水处理站水池防渗结构示意图 7.2.5.2 地下水污染监控地下水污染监控 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厂区及其周围地下水环境污染控制状况, 应建立场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地下水水质污染,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办法,控制地下水污染。 7.2.5.2.1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 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的要求,在项目所在地按照地下水的流向布设地下

365、水监测井。布设原则如下: 重点污染区加密监测原则; 松散层浅层地下水监测为主; 重点污染区上、下游同步对比监测原则。 7.2.5.2.2 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方案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方案 本评价建立项目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按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流向,在厂区及其周边区域布设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在该厂区外地下水水流上游布设地下水监控井 1眼, 在厂区外地下水水流下游布设地下水监控井 1 眼,在本项目场地内靠近重点污染防治区内的地下水水流下游布设地下水监控井 1 眼, 分别监测场区及其上下游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状况。 7.2.5.2.3 地下水监测计划地下水监测计划 监测对象:主要是浅层潜水含水层。监测项目主要

366、包括:PH、总硬度、耗氧量、 207 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铬(六价) 、氰化物、砷、铅、氟化物、总大肠菌群等。监控井的建设管理应满足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规范规定。 监测频次:地下水监控井为每年监测一次。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应加密监测频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项目,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漏污染源,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信息公开:企业应编制地下水监测报告并制定信息公开计划。 应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要求(环办【2010】10 号)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地下水保护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 208 8 环境经济损益分

367、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工程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环境经济的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评价, 以货币的形式定量表述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和相应的环境工程投资效益,从而供决策部门参考,使项目在实施后能更好地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具体分析如下: 8.1 拟建项目环保费用估算拟建项目环保费用估算 (1)拟建项目环保投资费用估算 废气处理系统建设(工艺尾气收集、输送、活性炭纤维装置等) ,投资估算为 200万元; 废水预处理装置,投资估算为 100 万元; 中水回用装置,投资估算为 70 万元; 清污分流、废水输送管线建设,投资估算为 40 万元; 噪声源采取

368、的消声、隔声处理措施,投资估算为 30 万元; 装置区分区防渗,投资估算为 100 万元; 不可预见预见费用,投资估算为 80 万元。 (2)现有厂区存在环境问题整改投资估算 现有一期双氧水装置废气收集管线建设,投资估算为 15 万元; 现有危废库废气收集处理建设,投资估算为 10 万元; 现有煤场封闭改造,投资估算为 17 万元。 表表 8-1 拟建工程环保投资费用估算一览表拟建工程环保投资费用估算一览表 序号序号 项项 目目 投资金额(万元)投资金额(万元) 1 废气处理系统建设 200 2 废水预处理装置 100 3 中水回用装置 70 4 清污分流、废水输送管线建设 40 5 噪声源采

369、取的消声、隔声处理措施 30 6 装置区分区防渗 100 7 不可预见费用 80 8 现有一期双氧水装置废气收集管线建设 15 9 现有危废库废气收集处理建设 10 10 现有煤场封闭改造 17 合 计 662 (2)拟建项目环保运行费用估算 环保运行费用包括“三废”处理的成本费和车间固定费用,成本费用包括原辅材料费、 动力消耗及人员工资等, 车间固定费用包括环保设备维修费、 折旧费、 技术措施费、 209 环保管理及其它费用。 初步估算,拟建工程环保运行费用每年约 300 万元。 表表 8-2 本项目环保运行费用估算表本项目环保运行费用估算表 运行费用(万元年) 折旧、修理费 运行费(电费、

370、人员工资等) 年环保费用 80 220 300 8.2 主要环境经济损益指标分析主要环境经济损益指标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我们从环境工程比例系数,产值环境系数,环境经济经济效益系数等几项指标来分析。 (1)环保投资比例系数 Hz 该系数是指环保建设投资与企业建设总投资的比值, 它体现了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Hz=EoEr 100% 式中:EO-环保建设投资,万元 Er-企业建设总投资,万元 项目总投资为 160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662 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4.1%。 (2)产值环境系数 Fg 产值环境系数是指年环保费用与年工业总产值的比值, 环保年费用是指环保治理设施及综合利

371、用装置的运行费、折旧费、日常管理费及排污费等。每年用于环保运行费用之和为 300 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工业总产值 13650 万元。 产值环境系数 Fg 的表达式为: Fg=E2Es 式中:E2-年环保费用;万元 ES-年工业总产值;万元 则产值环境系数为 2.2%, 这意味着每生产万元产值, 所花费的环保费用为 220元。 8.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小结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配套建设环保设施。项目总投资 16000 万,其中环保投资 662 万,占总投资 4.1%。环保年运行费用 300 万元,项目全年工业总产值 13650 万元,产值

372、环境系数 2.2%。从环境经济的角度,本评价认为该项目可行。 210 9 环保环保管理与管理与环境环境监测计划监测计划 9.1 建设期环境管理建设期环境管理 本项目施工期应做好以下环境管理: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工程承包合同时,应包括有关工程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条款,包括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施工期间环境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管理、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及相关奖惩条款。 (2)建设期间业主单位应指派一名环保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施工的环境管理工作, 并参与制定和落实施工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应急计划,向施工人员讲明施工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注意事项。 (3)施工单位应提高环保意识,加强驻地和施工现场的环境

373、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切实做到组织计划严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逐条落实到位,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环保工程费用专款专用,不偷工减料、延误工期。 (4)施工单位应特别注意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尽可能保护好土壤、植被,弃土弃渣须运至设计中指定的地点弃置,严禁随意堆置、侵占河道,防止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5)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驻地及其它施工临时设施,应加强环境管理,施工污水避免无组织散排,尽可能集中排放指定地点;扬尘大的工地应采取降尘措施,工程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和恢复施工现场, 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与施工弃渣, 减少扬尘。 (6)认真落实各项补偿措施,做好工程各项环保设施

374、的施工监理与验收,保证环保工程质量,真正做到环保工程“三同时”。 9.2 运行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运行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9.2.1 项目污染物排放管理项目污染物排放管理 9.2.1.1 工程组成工程组成 本项目拟扩建变压吸附提氢装置并新增一套过氧化氢生产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15 万吨/年双氧水,公用、辅助工程主要依托现有一期双氧水装置。 9.2.1.2 原辅料要求原辅料要求 本项目的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详见“表 3-10 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 本项目为双氧水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为氢气、2-乙基蒽醌、重芳烃、磷酸三辛酯、活性氧化铝、磷酸、醋酸酯和钯触媒等,企业购买原辅材料通过正规渠道,

375、购买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产品。 211 9.2.1.3 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 拟建项目废气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及见废水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见表 9-1、表 9-2、表 9-3、表 9-4。 表表 9-1 废气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废气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序序号号 生产生产设施设施名称名称 对应产污环节名对应产污环节名称称 污染物污染物种类种类 排放排放形式形式 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 排放口排放口类型类型 污染治理设污染治理设施工艺施工艺 是否为是否为可可行技术行技术 污染治理设污染

376、治理设施其他信息施其他信息 1 过氧化氢生产装置 冷凝液计量槽不凝尾气 G2 氢气 重芳烃 有组织 返回合成氨装置 是 / 不外排 2 工作液配制釜尾气 G1 重芳烃 有组织 膨胀制冷机组冷凝+二级活性碳纤维吸附, 吸附效率97% 是 / 30米高1#排气筒 一般排放口 3 氧化塔尾气 G4 重芳烃 有组织 4 氧化工序芳烃储槽呼吸气 G5 重芳烃 有组织 5 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 G6 重芳烃 有组织 6 净化工序芳烃计量槽呼吸气 G7 重芳烃 有组织 7 真空不凝尾气G8 重芳烃 有组织 8 再生工作液储槽不凝尾气 G9 重芳烃 有组织 9 储槽呼吸不凝尾气 重芳烃 有组织 表表 9-2 废

377、水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废水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序号序号 废水类别废水类别 污染物种污染物种类类 排放排放去向去向 排放排放规律规律 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 排放排放口类口类型型 其他其他信息信息 污染治污染治理设施理设施工艺工艺 是否为是否为可行技可行技术术 污染治理污染治理设施其他设施其他信息信息 1 工作液洗涤废水 W1 COD、 磷酸盐 (以P计) 新建的污水预处理装置 连续 预处理(混凝+化学氧化+生化)+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中水回用装置 是 / / / 2 氧化塔废水 W2 COD 连续 3 碱洗塔排水 W3 COD、 磷酸盐 (以P计) 连续

378、 4 水洗塔排水 W3 COD、 磷酸盐 (以P计) 连续 5 触媒、白土床及活性碳纤维再生废水 COD、 磷酸盐 (以P计) 连续 6 地坪清洗水 COD、SS 连续 7 初期雨水 COD 连续 212 9.2.1.4 污染物排放清单污染物排放清单 9.2.1.4.1 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 拟建项目大气排放口基本信息见下表。 表表 9-3 大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大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序序号号 排放排放口名口名称称 污染污染物种物种类类 排气排气筒高筒高度度(m) 排气筒排气筒出口内出口内径径(m)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总量排放总量 t/a 名称名称 浓度限值浓

379、度限值(mg/Nm3) 速率限值速率限值(kg/h) 1 1#排气筒 重芳烃 30 0.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 2排放限值 70 5.9 13.41 注:重芳烃(以非甲烷总烃计)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表 2中二甲苯排放限值 9.2.1.4.2 水污染物水污染物 全厂废水排放口基本信息见下表。 表表 9-4 全厂全厂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序号 污染物排放口名称 污染物种类 排放去向 排放规律 受纳自然水体信息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名称 受纳水体功能目标 名称 单位 数值 1 公司总排口 pH 长

380、江 连续排放 长江 GB3838-2002中 III 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附录 A 中混合排放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 69 COD mg/L 74 氨氮 mg/L 20 总磷 mg/L 0.5 SS mg/L 50 石油类 mg/L 3.0 厂区总排口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附录 A 中混合排放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9.2.2 环境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 公司需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包括应急物资维护管理制度、应急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人员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装卸管理制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等,需落实定期巡检和维

381、护责任制度。 公司需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中技术组协助指挥部做好事件报警、通报及处置工作;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应急措施、救援知 213 识等; 疏散组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人员紧急疏散和抢救物资,如需紧急疏散须及时规定疏散路线和疏散路口;并及时协助厂内员工和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 定期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 在厂区内张贴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风险物质危险特性、急救措施、风险事故内部疏散路线等标识牌。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动员大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形式有内部专家培训讲座及外部培训班等。 9.2.3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 安徽华尔泰

382、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需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包括: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排放浓度和总量、 超标情况, 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9.3 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管理机构 9.3.1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是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383、护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三废”排放实行监控, 确保建设项目的经济、 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协调环保主管部门的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保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加强管理,本项目应依托公司环保部,负责各厂区环保事宜。 9.3.2 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1)组织宣传贯彻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和进行员工环保专业知识的教育。 (2)组织制订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和长远环保规划,并 贯彻执行。 (3)提出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应急措施。 (4)参加项目的环保设施工程质量的检查、竣工验收以及污染

384、事故的调查。 (5)项目建成后,每季度对建设项目的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全面检查一次。 214 9.3.3 环保制度环保制度 (1)报告制度 要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 若企业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改变或企业改、扩建等都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改、扩建项目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要求,报请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审批。 (2)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监控制度 项目建成后,必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废气和废水处理设备,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

385、。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必须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到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 落实责任人、 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和其它原辅材料。同时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正确的操作规程、建立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台帐。 (3)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费用保障计划 a、设立环保专项资金专户。 b、每项新开工工程,在项目承包合同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特点约定环保设施和设备资金占总造价的百分比。 c、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d、对违反环保管理要求的人员给予经济处罚,罚款数额由公司环保负责人核定,罚款的收入,应如数上缴公司环保专项资金专户,统一调配使用。 e

386、、公司对于环保工作成绩优异的项目部、班组、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不使用公司环保专项资金。 (4)环保奖惩制度 各级管理人员都应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企业也应设置环境保护奖惩条例。对爱护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设施等环保治理设施、节省原料、改善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者实行奖励;对于环保观念淡薄,不按环保要求管理,造成环保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及原材料消耗者予以重罚。 9.4 监测计划监测计划 9.4.1 污染源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计划 根据项目污染物特征, 运营期污染源监测计划参照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无机化学工业 (征求意见稿) 、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无机化学工业 (HJ 215 1035

387、-2019)制定。 9.4.1.1 废水污染源监测废水污染源监测 本项目工艺废水经预处理后于其他废水一并排入公司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最后进公司拟建的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使用。为了监控建设本项目废水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并结合厂内现有项目情况,在厂区废水总排口设立监控系统。 表表 9-5 废水废水总排总排口监测指标及最低监测频次口监测指标及最低监测频次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 排放执行标准排放执行标准 厂区废水总排放口 流量、pH、COD、氨氮 在线监测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附录 A中混合排放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总氮、

388、总磷、悬浮物、总氰化物、石油类 每日一次 硫化物 每月一次 雨水排放口 PH 值、COD、氨氮 排放期间一日一次 / 9.4.1.2 废气污染源监测废气污染源监测 根据项目废气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情况在排气筒及厂界设置采样点。 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具体见表 9-6。 表表 9-6 有组织废气有组织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计划一览表污染源自行监测计划一览表 排气筒排气筒分类分类 排放口名称排放口名称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 执行排放标准执行排放标准 一般排放口 1#排气筒 非甲烷总烃 每季度一次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表 2 二甲苯排放限值 表表 9-7

389、 无组织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计划一览表无组织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计划一览表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执行排放标准执行排放标准 监控点:厂界外 10m 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非甲烷总烃 连续 1 小时采样,半年一次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排放限值 臭气浓度 半年一次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监控点:生产车间外 1m,距离地面上 1.5m 以上位置进行监测 非甲烷总烃 监控点处 1h 平均浓度值/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季度一次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监控点:罐区下方向 1m,高度不低于 1.5m

390、9.4.1.3 噪声监测噪声监测 厂界四周设置噪声监测点位,每半年监测 1 天,昼夜各 1 次,监测因子为:等效 216 连续 A 声级。若企业不具备监测条件,可委托当地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9.4.2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9.4.2.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表表 9-8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计划一览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计划一览表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 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质量标准 点位名称点位名称 方位方位 金鸡村 WSW 2300m 非甲烷总烃 半年/次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391、准编制详解中限值 在厂址下风向敏感目标金鸡村处设 1 个监测点,每半年 1 次,每次连续测 3 天,监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 9.4.2.2 土壤土壤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监测监测 在公司现有厂内布设 5 个柱状点位,厂外 4 个表层点位(包括周边 2 个农田样) ,柱状点位和采样层数可依据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中针对厂区的土壤环境调查点位,每 3 年监测一次。建设用地土壤监测 GB36600-2018 中基本因子及与本厂区生产相关的特征因子,厂区外围农田监测 GB15618-2018 中基本因子。 9.4.2.3 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监测 对评价范围长江东至段

392、5 个监测断面,以了解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为 pH、COD、氨氮、TP 等,每季度监测一次。 9.4.2.4 地下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监测监测 在该厂区外地下水水流上游布设地下水监控井 1 眼, 在厂区外地下水水流下游布设地下水监控井 1 眼, 利用厂区内现有的地下水监测井每年监测 1 次地下水。地下水监测因子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氰化物、砷、铬(六价) 、总硬度、铅、氟化物、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 9.4.2.5 噪声噪声环境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监测 在厂界四周设置噪声监测点位 6 个,每季度监测 1 次昼夜噪声,监测指标为:

393、等效连续 A 声级。并对厂区东面的管委会进行噪声监测。 若企业不具备监测条件,可委托当地有监测能力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环境质量监测具体见表 9-9。 217 表表 9-9 拟建项目环境质量监测一览表拟建项目环境质量监测一览表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 监测位置监测位置 测点数测点数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 环境空气 金鸡村 1 非甲烷总烃 每半年监测一次 地表水 长江布设5个监测断面 5 pH、COD、氨氮、TP 每季度监测一次 土壤 现有厂内以及厂区外 911 GB36600-2018 GB15618-2018 每 3 年监测一次 地下水

394、 厂内 5 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氰化物、砷、铬(六价)、总硬度、铅、氟化物、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 每年度监测 1 次 噪声 厂界、管委会 7 Leq(A) 每季度监测一次(昼夜各一次) 9.4.3 监测数据管理监测数据管理 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本备案。 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 9.5 排污口规范化排污口规范化 按照安徽省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环法函2005114 号) ,

395、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应遵循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建设项目按有关规定对排污口施行规范化管理,在各排污口和污染物排放点源竖立标志牌,建立管理档案。 (1)全省日排废水 100 吨以上、COD 30 千克以上或日排氨氮 20 千克以上企业必须安装污染源流量计、黑匣子及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等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企业已安装污染源流量计及 COD 及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并设置采样的明渠,并在附近树立废水排口图形标志牌,确保厂区废水达标排放。 (2)废气排放口必须符合规定的高度和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便于采样、监测的要求,设置直径不大于 75mm 的采样口。如无法满足要求的,其采

396、样口与环境监测部门共同确认。 (3)对于一般固体废物应设置专用贮存、堆放场地。对于危险废物应设置专用储存容器,并须有防挥发、防流失、防漏防渗措施。各类固休废物贮存场所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牌。 (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在厂区的废水排放口、 废气排放源、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应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218 图形符号分为提示图形和警告图形符号两种, 分别按 GB15562.1-1995、 GB15562.2-1995执行。环境保护图形符号见表 9-10,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形状及颜色见表 9-11。 表表 9-10 环保图形标志环保图形标志 序号 提示性图形符号 警告图形符号 排放口及堆场 1 污水排放

397、口 2 废气排放口 3 噪声排放源 4 一般固体废物 5 危险废物 表表 9-11 环保图形标志形状、颜色环保图形标志形状、颜色 形状 背景颜色 图形颜色 提示性图形符号 正方形边框 绿色 白色 警告图形符号 三角形边框 黄色 黑色 219 10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 10.1 项目项目概况概况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合成氨为基础、 以硝酸为主导的综合型基础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年产 25 万吨硝酸、12 万吨合成氨、60 万吨硫酸、3 万吨三聚氰胺、15万吨双氧水,1 万吨硝酸钠/亚硝酸钠、2 万吨甲醇以及危货码头。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双氧水项目于2016年取得池州市经济

398、和信息化委员会池经信技术(2016)19 号文备案,15 万吨/年双氧水项目(一期)于 2019年通过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现公司拟在现有厂区一期双氧水装置东南侧投资建设年产15 万吨双氧水(二期)项目。二期项目于 2020 年 1 月 10 日得到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池经信技术(2020)6 号文予以备案。 10.2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10.2.1 产业政策分析结论产业政策分析结论 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中限制类和淘汰项目,为允许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10.2.2 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规划符合性分析结论 根据东至经济开发区

399、总体规划,开发区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以硝酸系列基础化工为龙头的农药化工、医药化工、材料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本项目产品为双氧水,属于公司合成氨装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 10.3 工程分析结论工程分析结论 10.3.1 废水污染源排放情况废水污染源排放情况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工作液洗涤废水、氧化塔废水、碱洗塔排水、水洗塔排水、再生废水、循环冷却系统置换排水、地坪冲洗水、初期雨水等,生产废水和地坪冲洗水经废水预处理装置处理, 再与经硝酸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脱盐水排水和循坏水系统置换排水一并进入公司现有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最终进本次拟建的 1

400、0m3/h 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使用。项目建成后,公司对外环境不新增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10.3.2 废气废气污染物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放情况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工作液配制釜废气、氧化塔不凝废气、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芳烃中间槽呼气排气、 工作液储槽呼气排气等,废气经收集后送膨胀制冷机组深冷和二级 220 活性碳纤维吸附、脱附回收芳烃后,通过 30m 高排气筒排放。污染物 VOCs 排放总量13.214 t/a。 10.3.3 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 本项目实施后,固废主要有废触媒、废活性氧化铝、废活性炭、物化污泥、废分子筛等,合计5

401、62.4t/a。其中危险废物559.2t/a,送有资质单位处置。变压吸附废分子筛共计3.2t/a,作为一般固废处理。由此可见,本项目所有固体废弃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10.3.4 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噪声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产噪设备有空压机、 制冷膨胀机组、 引风机、 冷却塔和各种泵类等设备,其噪声级约 7595dB(A) 。通过采用隔音、消声、减振及绿化等综合防治措施,使之符合国家控制标准。 10.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4.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内长江各监测断面上各监测因子 PH、COD、BOD5、

402、NH3-N、总磷、石油类等监测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水标准要求。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后不新增废水排放,不会降低现有水环境质量功能级别。从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0.4.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产车间、储罐区、污水预处理装置、循环水池等均采取分区防渗措施。经预测,正常状况下,厂区的地表与地下的水力联系基本被切断,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403、较小。非正常状况下,废液连续泄漏 100d、1000d 和 3650d 后,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 COD 浓度超标现象在场界范围内,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相关标准要求。 10.4.3 空气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结论空气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结论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SO2、NO2、PM10年均浓度、CO24 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21 (GB3095-2012)二级标准;O3最大 8h 平均浓度、PM2.5年平均浓度均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限值要求。 2、

404、空气环境影响评价 (1)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经预测污染物贡献值均不超标,在叠加环境现状以及区域拟建、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后,非甲烷总烃预测值不超标。 此外,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污染物 PM2.5年均浓度存在区域性超标现象,本项目不新增排放颗粒物,故不需提出区域颗粒物的削减方案。本项目新增排放的 VOCs 削减方案如下:根据池州市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东环函202030 号文“关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总量替代方案的函” :本项目新增的 VOCs 总量13.214t/a,VOCs 倍量替代总量为 26.428t/a。本项目 VOCs 倍量替代总量 2

405、6.428t/a 利用东至经济开发区 VOCs 整治项目减排指标的余量 243.9075t/a。故本项目新增13.214t/aVOCs 削减方案为东至经济开发区 VOCs 整治项目削减的 26.428t/a。根据池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在开展“环境保护规划”中主要任务以及环境保障措施后,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较小。 (2)环境防护距离 本评价确定的环境防护距离仍维持现有全厂环境防护距离不变。 10.4.4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标准要求,敏感点管

406、委会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区标准要求。 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预测结果表明,各向厂界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要求。敏感点管委会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区标准要求。 10.4.5 土壤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场地内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厂区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15618-2018)表 1 中风险筛选值

407、。 222 10.5 风险评价结论风险评价结论 10.5.1 环境风险可接受性环境风险可接受性 本项目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磷酸、重芳烃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中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本评价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当重芳烃储罐泄漏发生火灾时,火灾产生的 CO 气体对下风向340m 范围内周边厂区职工造成影响,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启用应急预案,对事故现场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严格的环境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及应急预案后, 项目的事故风险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 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控制在接受水平。 10.5.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

408、急预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控制消防事故处理过程中次生污染,通过罐区围堰、排水切换阀等控制措施收集泄漏物料及事故消防废水,通过阀门切换排入现有 1000m3事故应急池内,可有效切断事故消防废水与外部地表水体的通道;厂区雨水总排口建有雨水截止阀,初期雨水或事故状态下污染雨水可通过切换雨水截止阀和管道得到有效收集进入事故应急池内, 保证本项目事故状态下,消防污水及污染雨水不会通过雨水系统排入外部地表水体。因此,本项目通过采取围堰、雨水排口截止闸阀、事故应急池三级防控设施,可有效收集泄漏物料、消防灭火排水,杜绝泄漏物和事故状况下消防水、雨水的直接外排。 本项目储罐区按照安全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围

409、堰, 围堰容积可满足罐区泄漏物的收集需要。在生产装置区和物料存放区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及报警装置,适时监控泄漏源,以便及时发现泄漏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0.6 污染防治对策结论污染防治对策结论 10.6.1 废水治理措施废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工作液洗涤废水、氧化塔废水、碱洗塔排水、水洗塔排水、再生废水、循环冷却系统置换排水、地坪冲洗水、初期雨水等,采取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原则进行处理,新建一个处理规模为 50m3/d 的污水预处理装置,采取隔油+催化氧化+絮凝沉淀处理措施处理后再进厂区现有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最后进公司拟建的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使用。

410、本项目新建一套中水回用装置,用于处理终端污水处理站部分出水,中水装置处理后出水回用于厂区循环水系统,可使全厂废水减排 0.44 万 m3/a,COD 减排 1.43t/a,NH3减排 0.42t/a。 10.6.2 废气治理措施废气治理措施 本项目生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VOCs。废气经收集后送膨胀制冷机组深冷和二级活性碳纤维吸附、脱附回收芳烃后,通过 30m 高排气筒排放。处理后 VOCs(以非甲烷总 223 烃计)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 2 中二甲苯排放限值。 10.6.3 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废触媒、 废活性氧

411、化铝、 废活性炭、 物化污泥、 废吸附剂等,其中废触媒、废活性氧化铝、废活性炭、物化污泥等均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由此可见,本项目所有固体废弃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 10.6.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对主要产噪设备采取减振、消声等防治措施加以综合治理。 10.6.5 土壤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对可能产生土壤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 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 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 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土壤,不会对区域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10.7 总量控制总量控制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大气污染物 SO2、

412、NOx、颗粒物无新增总量,废气新增 VOCs排放量为 13.214t/a;全厂废水污染物 COD 减排 1.76t/a,NH3减排 1.52t/a,不新增排放量。 本项目核发 VOCs 排放总量 13.214t/a。根据池州市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东环函202030 号文“关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双氧水(二期)总量替代方案的函” : 本项目新增的 VOCs 总量 13.214t/a, VOCs 倍量替代总量指标为 26.428t/a。本项目 VOCs 总量指标利用东至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历年已完成的列入“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计划项目VOCs 整治项目减排指标,该整治项目已

413、实现了减排量274.56t/a,其中余量 243.9075t/a 可满足本项目 VOCs 总量指标。 10.8 结论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选择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在采取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废水、废气、噪声可稳定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较轻,不会降低现有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功能级别;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风险和火灾爆炸风险,在采取工程拟定和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制定完善的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前提下,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控制在接受水平。 大多数公众对本项目持支持态度。 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24

414、表表 10-1 本项目环保治理设施本项目环保治理设施“三同时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验收一览表 污染源污染源分类分类 采取的环保措施采取的环保措施 验收内容验收内容 验收要求验收要求 废水 1、工作液洗涤废水、氧化塔废水、碱洗塔排水、水洗塔排水、初期雨水经拟建的污水预处理站处理,处理规模为 50m3/d, 采取隔油+催化氧化+絮凝沉淀等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与循环水装置排水一起排至厂区终端污水处理站处理; 2、 终端污水处理站部分出水进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回用于循环水系统中; 3、车间生产污水收集和排放管道应明管铺设,做到可视化。 4、初期雨水依托现有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 污水明管输送;废水预处理装置和厂

415、区终端污水处理站进出口水质; 中水回用装置出水水质; 厂区总排口在线监测装置;总排口水质 初期雨水管沟切换闸阀 中水回用装置设计出水水质满足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 表 1中标准。 厂区总排口废水排放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附录A 中混合排放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废气 1、 工作液配制釜尾气、氧化塔尾气、氧化液贮槽不凝尾气、真空脱水器不凝尾气、再生工作液贮槽不凝尾气、重芳烃储槽呼吸尾气经集气管输送至膨胀制冷机组深冷+二级活性碳纤维吸附脱附装置处理后,由 30m 高 1#排气筒排放 2、 芳烃储罐和工作液储罐呼吸气依托现有一期废气处理装置

416、处理。 3、污水预处理设施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加盖密闭 膨胀制冷机组+二级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附装置,脱附回收芳烃后通过 30m 高1#排气筒 废气污染物排放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表 2 中二甲苯排放限值;厂房外监控点 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浓度满足 GB37822-2019 中特别排放标限值。 固废 危废临时暂存场所 依托现有 400m2危废贮存场所。 分区、分类存放 符合 GB18597-2001 标准要求 噪声 吸声、隔音、减振、绿化 设备噪声、厂界噪声 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地下水 重点防渗区 储罐区、生产车间地面、污水处理装置 符合 GB/T50

417、934-2013要求 危废临时贮存场所 符合 GB18597-2001 要求 一般防渗区 循环水池底板及壁板 符合 GB/T50934-2013要求 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 产品罐区 扩建产品罐区,罐区围堰(尺寸:81.9m 42.1m 1.2m) 罐区设切换阀 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生产车间 生产装置区安装气体检测及超限报警装置、生产车间设置导流沟、收集池和切换阀 应与事故应急池相连 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事故应急池 依托现有 400m3初期雨水池和 1个 1000m3事故应急池 事故状态下的全部排水需自流进入事故池收集 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其他 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安全标志及信号装置;对各类介质的管道涂刷相应的识别色; 设置标志牌,管道识别色 设置标志牌,管道识别色 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