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2817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0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旅游系统规划实施方案精品(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4-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目 录第一章 总则 7第一条 编制目的 7第二条 规划编制依据 7第三条 地位和作用 7第四条 规划期限 8第五条 规划区范围 8第六条 规划指导思想 8第二章 区域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 10第七条 区域性质 10第八条 区域发展规模 10第九条 区域发展目标 10第三章 空间布局结构 12第十条 城市发展方向 12第十一条 城镇体系规划原则 12第十二条 城镇等级体系 12第十三条 中心村建设 13第十四条 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13第十五条 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14第四章 新城发展规划 16第十六条 城市性质 16第十七条 发展目标 16第十八

2、条 新城空间结构 16第十九条 新城分区发展纲要 17第五章 产业发展规划 22第二十条 规划目标及原则 22第二十一条 区域产业布局 22第二十二条 工业园区布局 23第二十三条 第二产业 23第二十四条 第三产业 24第二十五条 农业 24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 25第二十六条 规划目标 25第二十七条 港口和内河航运 25第二十八条 公路 26第二十九条 铁路 27第三十条 轨道交通 28第三十一条 越江交通 29第三十二条 城市道路 30第三十三条 公共交通 31第三十四条 货运交通组织 31第三十五条 静态交通 32第七章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33第三十六条 规划目标 33第三十七

3、条 教育科研 33第三十八条 科技信息 34第三十九条 文化 36第四十条 医疗卫生 37第四十一条 体育 38第四十二条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39第八章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0第四十三条 规划目标 40第四十四条 绿地指标 40第四十五条 规划结构 40第四十六条 两岛绿化 41第四十七条 景观规划目标 41第四十八条 景观规划布局 42第九章 旅游系统规划 45第四十九条 规划目标 45第五十条 规划布局 45第五十一条 旅游配套设施 46第十章 水系系统规划 47第五十二条 规划目标 47第五十三条 规划结构 47第五十四条 景观水系 47第五十五条 岸线规划 48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规划

4、 50第五十六条 规划目标 50第五十七条 大气环境保护 50第五十八条 水环境保护 50第五十九条 噪声控制 51第六十条 固体废弃物处理 51第六十一条 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 51第十二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53第六十二条 规划目标 53第六十三条 供电 53第六十四条 供水 54第六十五条 燃气 55第六十六条 雨水排水 56第六十七条 污水排水 56第六十八条 通信 58第六十九条 邮政 58第七十条 环卫 59第十三章 防灾规划 60第七十一条 规划目标 60第七十二条 防洪除涝 60第七十三条 消防 60第七十四条 抗震 61第七十五条 城市防空及地下空间 61第七十六条 城市生

5、命线系统规划 62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与实施对策 63第七十七条 规划目标 63第七十八条 主要任务 63第七十九条 土地发展策略 71第八十条 规划实施对策 7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适应宝山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配置资源,统筹城乡建设,确定区域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4、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5、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6、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

6、要7、上海市中心城分区规划8、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9、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宝山区发展的相关要求与政策文件10、上海市宝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宝山发展的相关要求与政策文件第三条 地位和作用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042020)是指导本区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区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新城规划、新市镇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第四条 规划期限2004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7年。第五条 规划区范围宝山区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陆域与长兴、横沙两岛,总面积为425平方公里。考虑到滩涂围垦利用及青

7、草沙等水源保护范围等要求,此次规划区范围总面积为476.8平方公里(其中51.8平方公里为青草沙水源保护区)。第六条 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大力推进“三集中”,逐步形成城乡经济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的新格局。2、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特别要通过协调,解决地域城乡内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公平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3、坚持环境优先。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突出位

8、置。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的利用,实现社会永续的发展,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憩的环境条件。4、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5、坚持“五个”优化。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出“五个”优化:即环境生态优化、土地利用优化、道路交通优化、城镇与工业关系优化、人文素质优化。第二章 区域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第七条 区域性质上海北翼连接长江三角洲沿江城市发展带上的“桥头堡”;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钢及延伸业的产业枢纽、世界级造船基地、上海北部物

9、流服务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现代化滨江新区。第八条 区域发展规模2020年宝山区规划人口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其中,非农产业人口127万,城市化水平达到97.7。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250平方公里,其中,区属城市建设用地145平方公里,国家(造船、宝钢)和市级工业园区用地、市级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用地约105平方公里。中心城部分规划人口约5055万,城市建设用地约58平方公里;新城规划人口约5560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新市镇(包括两岛)规划人口约2022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为22平方公里。远景全区规划人口控制在1

10、50万人以内。第九条 区域发展目标2020年,把宝山建设成为与上海国际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滨江新区,形成精品钢及其延伸业基地、世界级的造船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现代化的生活园区。主要标志:1、形成与宝山新区相匹配的区域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完善的新区城市功能。2、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和宝山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布局和空间形态。3、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成以“生态绿心绿脉”为基础的城市形态结构和绿化系统,营造气净、地绿、水清的区域空间环境。4、形成集航运、游览、景观于一体的河网系统,建设具有良好景观环境的滨水生活组团,体现滨江新区特色。5

11、、形成以市域快速交通网络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综合性区域道路网系统,加快城市主干路网骨架建设以及综合换乘枢纽站的建设,建立客货运交通适当分离的交通体系。6、形成较完善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为主体的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洁净舒适、交通便捷的生活园区。7、形成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地下空间体系,平战结合,综合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第三章 空间布局结构第十条 城市发展方向重点培育新城市景观轴,形成由淞宝地区、杨行地区、顾村地区组成的“组合式”新城;进一步强化沪太路城镇发展轴,建设上海大学城顾村罗店罗泾组团发展区域;加快推进宝山工业园区建设;将长兴、横沙两岛作为宝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12、战略空间。第十一条 城镇体系规划原则体系呈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第十二条 城镇等级体系以上海市域城镇体系布局框架为依据,规划宝山区域城镇体系分为中心城(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新城、新市镇和居民新村四个层次。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宝山外环线以内区域。新城:市外环与郊环线之间区域,由淞宝地区、杨行地区和顾村地区三个组团构成组合式新城。新市镇:罗店镇、罗泾镇、月浦镇、凤凰镇和新民镇。居民新村:形成罗南、盛桥、圆沙、富民、丰乐等居住社区、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三种不同类型的居民新村。第十三条 中心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节约土地资源,促进“三个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

13、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归并自然村的力度,加强农村中心村的规划建设。中心村规模应在2000人左右,每个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300人以上,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第十四条 区域空间布局结构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未来宝山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形态将形成以宝山新城为核心,向东西南北呈放射性拓展的“星状”组团布局。具体结构概括为“一整体、三轴线、五分区”。“一整体” 即以宝山区476.8平方公里规划区域为系统,努力建成一个分工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滨江新区。“三轴线”即沪太路城镇发展轴、沿江产业发展轴、宝杨路-宝安公路新城市发展轴。三轴呈“H”型构建宝山新城基本发展框架

14、。“五分区” 即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新城、产业区及长兴、横沙两岛。1、 上海中心城宝山部分 宝山外环线以内的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主要形成上海大学地区组团、张庙地区组团及沿江发展组团,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为规划目标,城市建设用地5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55万。2、 新城由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集中新城向组合新城发展,形成由淞宝地区、杨行地区和顾村地区共同构成的组合新城空间格局。新城用地规模5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560万。3、 产业区 规划形成以宝钢、宝山工业园区为主体,与罗店、罗泾和月浦等新市镇协调发展的宝山北部综合工业产业区。重点构筑宝山北部沿江工业产业带

15、,将宝钢和宝山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精品钢及其延伸业基地。罗店、罗泾和月浦规划成为宝山北部重要的产业配套区。4、 长兴岛 充分发挥岸线资源优势,配合建设世界级的造船基地,培育相关配套产业链,形成以造船为主、港机为辅,相关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特色岛屿。5、 横沙岛 建设与上海城市功能相匹配的,以生态居住、会展会务、游艇游览、运动竞技、休闲渡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森林休闲岛。 第十五条 公共活动中心体系1、公共活动中心规划在宝山新城“生态绿心”东侧,设置一处上海北部大型体育、文化展览中心。规划依托杨行地区“绿龙”公园形成宝山新城城市文化中心,在其南侧规划一处新城医疗疾控中心。整合改造和提升淞宝地区的区行政中心,改造完善新城科教体育中心,并于城市“生态绿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