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2654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精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深圳市榜样旅游项目设计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目 录 第一章 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1厦门市概况1-2旅游业发展成就1-3厦门旅游客源现状分析1-4厦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同安区旅游业现状及发展思路2-1同安区旅游业现状2-2同安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2-3同安区旅游业的发展思路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3-1评价3-2总评第四章 “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总体构想4-1 本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4-2 设计理念4-3 设计原则4-4总体构想第五章 总体布局5-1总体布局5-2 功能分区第六章 项目设置6-1 旅游及环境项目设置6-2 表演项目与旅游商

2、品6-3分期建设计划第七章 专项规划7-1环境保护规划7-2道路交通系统规划7-3电信系统规划7-4电力规划第八章 投资框算8-1假设条件8-2基础数据8-3营业收入及成本利润预测8-4财务指标分析说明第九章 综合效益分析9-1生态效益9-2经济效益9-3社会效益结 语编制依据规划说明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主要限定于造水村一甲、二甲、三甲的盆地范围。在本规划中,本区将会建设成为以“花”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并命名为“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花花世界”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旧指繁华的地区,也指休闲快乐的场所。而本旅游区启用该名,意在突出花的主题及其规模,即“一个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的地方”,同时,也与旅游的

3、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产生必然联想。本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是:论证在规划期内“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方向、空间整体布局、分期建设计划、旅游资源开发方向、客源市场定位及“花花世界”生态旅游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评估。第一章 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1厦门市概况厦门市是“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引自国务院文件关于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陆地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辖开元、思明、湖里、鼓浪屿、集美、杏林、同安七个行政区和海沧投资开发区,200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34.36万,常住人口205万人。人口密度为859人/平

4、方公里。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厦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春意盎然,四季飘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厦门市是中国闻名遐迩的旅游口岸和旅游城市,号称“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市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海、岛、礁、山、岩、寺、花各具神秀,又与侨乡风情、闽台特色、西洋情调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颗“东南之珠”显得格外绚丽夺目。1-2旅游业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迅速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厦门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数分别以每年26和30

5、的速度递增,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速度放缓,在较高的基数上稳定发展。旅游业在厦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999年旅游业增加值约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从1991年起,全市旅游接待和创汇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接连保持前十名的位置,近年来一直保持在第六位。“九五”期间,厦门接待境外游客总数为232.6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总数为2988.7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总数为12.6亿美元,国内旅游总收入为377.7亿元,旅游业总收入为482.21亿元,已经成为厦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详见图1和图2:资料来源:厦门市旅游局 编制厦门旅游规划咨询材料汇编 2002年资料来源:厦门市旅游局 编制厦门

6、旅游规划咨询材料汇编 2002年与此同时,厦门的旅游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有旅行社63家,其中,国际社12家,国内社51家;旅游饭店80多家,总客房数1万多间,其中五星级一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5家,二星和一星32家,此外还有社会旅馆400多家。1999年全市旅游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18亿元,创利税一亿多元。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2万多人。厦门旅游交通发达,形成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厦门机场设计吞吐能力1000万人次,目前开通77条航线。2000年,厦门机场进出旅客351.5万人次,厦门火车站进出旅客517.4万人次,公路客运量3270.3万人次。目前,厦门旅游

7、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厦门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从早期“初级产品”的高速低质增长迈向产业型稳步优质增长的成熟发展阶段的转型期。其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形成由政府主导、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发展旅游业的格局;另一方面是旅游业自身已经实现了以外事接待为主的“事业型”到以经济创收为主的“产业型”转变,一个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经营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日臻完善。厦门旅游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产业功能逐步强大,旅游业发展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鉴于旅游业在厦门经济发展中所凸现的强大影响力,1995年厦门市

8、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厦门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把发展厦门旅游业当作增创特区优势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旅游业列为“九五”期间厦门的七大重点产业之一给予扶持发展,目标是把厦门建设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城市。1999年,市人代会又把发展旅游业确定为培植厦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首要任务。1-3厦门旅游客源现状分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厦门逐步形成了以台湾、香港、日本市场为中心,东南亚市场和欧美市场为两翼的入境旅游市场格局;以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为主体的国内旅游市场格局。厦门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工作相当成功,自1991年起

9、连续11年境外游客接待人数和创汇额在全国旅游城市中名列前十位。厦门入境旅游市场中,港澳台同胞、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7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厦门游客约占厦门入境旅游市场的总数的85。见图3:从境外客源的来厦旅游目的来看,国际游客:商务是前往厦门的日本游客的主要目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游客则以过境游客和商务游客居多。港澳台同胞:台湾游客中,商务游客约占一半,此外探亲、观光的游客亦占相当地比例。相对于厦门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工作,厦门的国内旅游市场开拓工作还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厦门的国内旅游者接待人数在全国旅游城市中排名甚后,与厦门优质的旅游资源、强大的接待能力和良好的可进入性不符。厦

10、门的国内旅游市场由省内旅游市场和省外旅游市场组成:省内旅游市场:本省游客约占39。省外旅游市场:外省游客约占61,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居多。1-4厦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厦门市旅游主管部门认为,尽管厦门旅游业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旅游产品不够丰富,产品特色不够鲜明,观光旅游产品多,而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少;二是旅游客源市场开拓存在“重国际市场、轻国内市场”的问题;三是旅游业要素结构不完善,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是厦门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四是旅游企业的“弱、小、散”的问题较为突出。第二章 同安区旅游业现状及发展思路2-1同安区旅游业现状同安

11、区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开发尚处于萌芽阶段,部分旅游区(点)近年来才被列入厦门旅行社的对外促销线路中。作为厦门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全区年接待游客量不足全市接待量的10。旅游业在同安区第三产业影响力较小,2001年同安区旅馆业和旅行业总产值3574万元,占第三产总产出的1.1。1 资料来源:厦门市同安区统计年鉴 2001年从整体上看,同安区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厦门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2-1-1同安区主要旅游景点同安区地处厦门市北部,与金门岛一衣带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13个镇(街)及竹坝经济开发区,同安三面环山、南襟大海,海岸线长86公里,盛产水果、蔬菜

12、、鱼、贝、藻等农副产品,且蕴藏丰富的高岭土、矿泉水、花岗岩、温泉等地下资源。同安是历史悠久的闽南名城,历代英才辈出,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和名人史迹,主要景点集中在西山大轮山北辰山一带,“厦门二十名景”中的“大轮梵天”和“北山龙潭”就在此区域。同安区旅游景区情况详见表2:表1:同安区主要旅游区(点)主要景点旅游产品属性大轮山景区梵天寺、轮山八景观光、宗教旅游小坪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小坪水库森林观光、度假北辰山景区十二龙潭、广利庙等观光、宗教旅游大嶝三岛游览区大嶝、小嶝、角屿三岛军事观光旅游、渔家风情休闲旅游、购物旅游汀溪水库风景区果林、汀溪窑遗址农业观光、古迹观光金光湖原始森林景区原始次森林、金光

13、湖森林旅游、度假芦山苏祠芦山堂、苏颂科技馆观光旅游此外,还有同安影视城、同安孔庙、凯歌高尔夫球场、莲花山景区、西山岩寺等景区。总体上看,同安区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开发不够,目前还没有形成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作为厦门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资源储备地,同安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极大。2-1-2同安区旅游接待设施由于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同安主要住宿接待设施的规模较小、档次偏低,整体上看不甚理想。1998年仅有两家二星级涉外旅游饭店:同安宾馆和厦门鸿都大酒店。娱乐设施则更少。2-2同安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同安旅游业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因此目前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同安

14、各景区景点所在地镇、村都对各自的景区景点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但是由于开发力度和深度不够,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都没有较好的体现,所以至今还缺少应有的市场影响力。同安的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尚待完善,旅游产品的档次、规模不尽如人意。同安旅游业对外促销力度不够,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很小。2-3同安区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在厦门市旅游业“十五”发展计划纲要中,确定厦门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为两大功能旅游圈,即滨海都市文化旅游圈和郊野休闲旅游圈。两大功能旅游圈的布局结构形成了“一线、两环、三片区”的新格局:“一线”即海上游览线;“两环”即滨海都市观光环和郊野生态休闲环;“三片区”即集美文化旅游区、杏林观光游览区和同安生态

15、休闲旅游区。对同安的定位是生态休闲旅游区。同安区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将旅游业列入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同安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全面规划、完善现有项目、发展特色项目。这个思路是对同安区旅游业的定位的细化。同安区今后的旅游发展要走生态休闲的路子,这已经得到了共识。福建师范大学和同安区旅游局于2000年7月联合编制的厦门市同安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同安区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同安区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是成为闽南金三角的旅游枢纽地、厦门市旅游产业重心向岛外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东南沿海的休闲度假旅游地。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项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