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3802649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开题报告(2006年9月16日)省海阳市教学研究室 王振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市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课题,是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15JZ18)。经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开题会议。搞好这项课题研究,对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领导、专家与老师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一)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新课程改革实验呼唤着教师教育观念、制度、管理的变革,呼唤着教师专

2、业发展、教学体系、培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培训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破了过去历次课程改革的局限,从课程理念、功能、结构、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所有教师都需要重新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和升华,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我们知道,现在生源在变,课程在变,教材在变,高考在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此,简单地说,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强烈冲击着现有师资培训体系,作为一个县市,应尽快探究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策略,从而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二)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伴随着教育普及化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教师职业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受人尊敬的职业,并逐步强化着专业化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运动开始兴起,80年代发展成为一场势力强大的全球化教育改革运动。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自此以后,专门以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多次召开。这些会议的召开无疑对深刻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在实践中促进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

4、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对一个县来说,也必须研究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和进修,迅速提高全体中小学的教育专业化水平,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而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加强其培训策略的研究。(三)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是促进我市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九五”、“十五”期间,我们先后承担了省级重点课题县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方略的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与模式研究和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的研究的实验研究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实验成效。可以说,我们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是对我市承担的“九五

5、”、“十五”课题的深化和拓展。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对现有的在职教师培训策略进行审视、反思和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素质结构,拓展研究视野,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切实提高专业化水平。二、课题研究的情况介绍(一) 课题研究的假设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十五”期间,我国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容和主体工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研究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科学策略和有效模式,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例如,省市在探索“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学校引领、社会支持”四位一体的师资

6、培训新途径;省市在探索“以校为本、自修反思”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策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探索“低成本、高效益、规模化”的师资培训方略,等等。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师资培训中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中小学师资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不强,教师缺少自主学习、反思实践、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专业成长速度缓慢;二是中小学师资培训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存在偏差,在培训中,有关情境性、操作性和确定性强的容比较匮乏,教师受训实效不大,不能有效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推进新课程全面实施;三是现有师资培训策略只局限于师训一方面,不能将行政管理、教学研讨、教学改革、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等有机整合到师资培训中;

7、四是中小学师资培训评价往往重结果轻过程,方法、形式和评价主体都比较单一,不仅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而且看不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如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和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地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师资培训工作的实际,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行政管理为保证,以教学研究为重心,以教学改革为阵地,开展教师在职培训,以“学习、实践、培训、研究、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项修炼”,以“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为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四大支柱”,通过自主学习、反思实践、行动研究、互动研讨、案例评析等形式,促使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8、和专业情意等方面得到完善、拓展和提升,从而探索出一整套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县域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由此可说,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师资培训工作的实际,对在职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所进行的一项应用性专题研究。(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一个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总体思路,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师资培训理论观点。2.探讨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地方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课程容体系。3.探索出一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培训策略,形成一套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评价标准和

9、办法。4.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创建一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示学校。(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容一是管理策略。实行中小学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办法,根据教学研讨、科研成果、教学改革、教学成绩等多项指标对教师全面评价。需要研究的管理策略有理论先行、师训为本、整体优化、有效调控和科学评价等。二是培训策略。按照通识培训、学科研修、教学操作三大模板,构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课程容体系,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层施教、分类指导。需要研究的培训策略有:以校为本,行动研究;梯次推进,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别要求;反思实践,教学创新;自我研修,团队学习等。三是教研策略。开展专题研

10、讨、经验共享、教学创新、常规完善等不同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规、优化、研究和评定。需要研究的教研策略有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学诊断、互动研讨、教学沙龙等。四是科研策略。组织中小学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选择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整理成果,推广经验,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研究的科研策略有教育科普、定向研讨、合作攻关、实验指导、行动研究等。五是教改策略。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鼓励教师参与公开课、优质课、探索课、尝试课、研究课等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三)课题研究的组织 1.成立市课题组市课题组由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

11、组共同组成,负责课题研究的科学决策、整体规划、宏观调控和培训指导等工作。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于文兴副组长:邱世奎成员:王振海本茂刁伟波 车言勇专家指导小组组长:王振海成员:车言勇迟建洋王新科兆明王永义于林虎刁伟波包令敬耕新市课题组下设学术秘书处,负责联系指导专家、选择培训教材、收集研究资料和推广研究成果等工作。学术秘书处设在市教研室教科所。2.市课题组成员分工王振海负责组织协调、宏观调控、保证投入等。车言勇负责理论研究、制定实验计划、撰写课题报告和新课程通识培训等。迟建洋、王新科、兆明、王永义负责相应学段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校本培训和学科培训策略研究。刁伟波、包令敬、耕新负责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集中培

12、训策略研究。3.确立重点实验学校该课题研究旨在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因此全市普通中小学必须全部参与,在市课题组统一领导下开展课题实验。为了先在点上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确立以下重点实验点校:教师进修学校、海阳一中、海阳四中、海阳十一中、实验中学、新元中学、东村街道初中、凤城街道初中、留格镇第一中学、徐家店镇初中、行村镇第一中学、辛安镇第一中学、实验小学、红蕾小学、育才小学、方圆学校、凤城街道中心小学、盘石镇中心小学、发城镇第一小学、里店镇中心小学重点实验点校应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注意抓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二)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1

13、.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组织发动工作,加强实验教师培训,形成阶段总结,负责人为刁伟波、包令敬、耕新。2.实验阶段(2007年1月2009年12月)。组织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理论观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策略,发表学术论文,按年度、分学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负责人为车言勇、迟建洋、王新科、兆明、王永义。3.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总结整理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准备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编撰研究专著,搞好课题结题的有关工作,负责人为王振海、车言勇。三、关于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一)加强理论学

14、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作指导,任何教改实验都难以成功。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能够促进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自发过程,需要人们自觉的刻苦努力才能实现。为此,一要根据课题研究的进程和需要,不定期地编印有关学习资料,组织广大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各位实验点校的学校领导务必更新教育观念,切实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杜绝靠拍脑袋决策、凭老经验管理的现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校长。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高屋建瓴地抓好科学研究,取得丰硕的实验成果。同时,还要为教师举办理论讲座,使教师掌握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从而

15、克服畏难发愁情绪,纠正认为科研高不可攀的错误认识。二要培训实验骨干,层层举办培训班。在课题实验与研究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措施,提高广大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实验骨干队伍。各实验点校要制定实验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实验骨干教师培养,树立好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以骨干带动全体,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三要加强组织落实,加大考核力度。统一要求,统一安排进度,编印学习思考题,定期验收考核,并将考核成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以此作为实验教师业务考核的依据。(二)坚持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验成效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课题研究能够少走弯路,易出成效。在课题研究

16、方法选择上,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实效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追求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又要追求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二是外在效度与在效度相统一的原则,既要追求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又要追求揭示教师专业化培训在规律的准确性;三是群众性教改与科学性实验相统一的原则。我们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实验方法,先在点上要搞突破。实验点校要拿出具有探索性、超前性、科学性的实验成果,以推动面上的改革。再在面上反复推广论证,提高实验研究的总体效度。(三)及时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采取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科学实验与群众性教改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理论与实践互动、过程与效果并重的良性循环研究机制。具体来说,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我们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时召开各种专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