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2509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精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乐古镇可旅游项目行性分析报告(初步)目 录一、宏观经济背景二、项目SWOT分析三、未来发展展望四、财务分析五、结论一、宏观经济背景1.1 宏观环境十六大提出了“全国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04年,平乐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2005年1月成功申报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平乐古镇的新兴建设已势在必行。1.2 镇域区位关系平乐镇地处邛崃西南部,距国道318线9公里,距省级名城邛崃市1

2、8公里,成都93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78公里,距川藏等高等级公里仅8公里。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浓厚。1.3 社会经济情况2004年平乐镇经济产业比例情况2002-2004年平乐镇经济收支增长情况3650元4600元3370元640万元540万元4.8亿元2.83亿元2004年2002年2004年2002年2004年2002年2004年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全镇生产总值1.4 平乐镇人口涨浮推动经济发展2003年-2010年平乐城镇人口对比聚集经济效应:2004年,成都市常住人口600万,流动人口600万,平乐与成都1小时的区位交

3、通优势将有效分流成都旅游人群,为平乐消费力增长提供更多可能性据城镇成都市城乡规划院资料规划分析,2010年平乐镇城镇人口将达18000人2003年城镇人口9298人2010年城镇人口18000人(规划)就目前平乐镇旅游发展情况来看,平乐旅游业基本属于自发推进,若整合平乐旅游业,将促成其人口高速增长,从而反作用于城镇发展1.5平乐镇旅游业发展情况类比2004年,平乐镇旅游人口65万,囊括了成都、全国、海外等地游客,增长空间巨大,呈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九寨旅游人口达400万,且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2004年,广安旅游人口达到500万,且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5%1.6 平乐历史文脉平乐,古称

4、”平落”,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集镇,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平乐古镇四大历史脉络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古代川滇造纸基地全国两大观音院之一古代钢铁生产基地之一1.7 平乐独特文化平乐5大独特文化水文化-川西清明上河图火文化天燃气发源地街景文化-独特古街景民居文化-清代民居典范贡茶文化-贡茶之乡1.8 平乐特色景点金鸡沟平乐镇5大特色景点李家大院古镇中心街芦沟风景区金 华 山二、 项目SWOT分析2.1 优、劣势分析优 势地理区位优势: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从成都二环路到平乐古镇,1小时车程。历史及旅游资优势: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郁。规模优势:全镇

5、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古镇。劣 势传统街区建筑破损严重:核心保护区传统建筑大多为木穿逗结构,不少房屋破损,消防设施简陋,存在严重火灾隐患。传统居住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矛盾突出:传统街区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落后,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造成乱搭、乱建、乱堆的现象相当严重。镇区结构整体性较差:整个镇区各街道结构不够紧凑,连接较为松散,整体性较差。旅游景点分布零散:古镇辖区内各旅游景点离古镇较远,分布不够集中,整体冲击性减弱。2.2 小结 基础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先天优势 经济总量发展空间巨大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接驳快捷便利 平乐古镇在我国属于

6、西南古村落型,有相似的地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文化素质和习俗背景,形成了一定的聚居形容和支撑这种形态的城镇与建筑文化。平乐可以被认为是该文化体系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传统集镇样本。三、未来发展展望在大力实施“旅游兴镇”的战略下,按照“规划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部门支持、全民参与”的原则,将平乐古镇树立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茶马古道第一镇”的品牌。将平乐古镇打造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成都市重点镇”五张名片,打造“金华佛山、芦沟幽谷、秦汉驿道、千年古镇、乡土人家”。在整合镇内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发展平乐特色旅游,将平

7、乐建成产业发达、社会进步、居民富裕、环境优美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文化古镇”。通过努力,3-5年之后,必将平乐建成全国一流古名镇、四川第一名古镇。四、财务分析:(1)平乐古镇项目静态投资及收益测算平乐古镇新镇项目静态投资及收益测算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300亩容积率:0.81.8总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密度:小于30%绿地率:大于40%其中:停车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 车站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拆迁房建筑面积 :109000平方米 ;商铺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 ;别墅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静态总投资成本测算序号项目单价单位数量(亩/平方米)投资额(万元)备注一地块6

8、万元/亩3001800二土建1仿古建筑550元/平方米558003069多层砖混(含商铺和别墅)2一般建筑520元/平方米1090005668多层砖混三报建100元/平方米2000002000估算邛崃标准,按总建筑面计算四地堪、设计(含园林设计、水环境等设计)40元/平方米200000800按总建面积计算五管理费用10元/平方米200000200按总建筑面积计算六营销及广告传播费用30元/平方米200000600按总建筑面积计算七资金利息10元/平方米200000200按总建筑面积计算八汽车站600元/平方米2800168按占地面积计算九停车场建设成本150元/平方米40000600含附属建筑

9、及设施。按占地面积计算十园林绿化、总平、道路系统、水景系统80元/平方米2000001600按占地面积计算十一项目场地平整、土方10000元/亩300300按占地面积计算十二水电气管网安装、市政配套等50元/平方米2000001000按占地面积计算十三公建450元/平方米100045含公厕、垃圾处理站、物管设施、主题会馆、社区服务设施等。按占地面积计算合计18070经济效益测算一销售收入 序号类别销售单价面积数额(万元)1商品房1100元/平方米10900011990 2四合院别墅2100元/平方米208004368 3商业2200元/平方米350007700 销售合计16480024058

10、二税费1323 营业税及附加5.5%三登记费24 销售收入的1%四利润额5988五静态利润率33.14%六盈亏平衡点24.89%(2)平乐古镇新村静态投资及收益测算平乐古镇新村静态投资及收益测算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200亩容积率:0.5总建筑面积:66667平方米建筑密度:小于30%绿地率:大于40%静态总投资成本测算序号项目单价单位数量(亩/平方米)投资额(万元)备注一地块5.1万元/亩2001020二土建(仿古建筑)550元/平方米666673666.69按建筑面积计算,多层砖混(含商铺和别墅)三地堪、设计(含园林设计、水环境等设计)30元/平方米66667200按总建筑计算四管理费用10

11、元/平方米6666766.67按总建筑计算六营销及广告传播费用30元/平方米66667200按总建筑计算七资金利息10元/平方米6666766.67按总建筑计算八园林绿化、总平、道路系统、水景系统50元/平方米66667333.34按占地面积计算九水电气管网安装、市政配套等50元/平方米66667333.34按占地面积计算十公建450元/平方米40018含公厕、垃圾处理站、物管设施、主题会馆、社区服务设施等。按占地面积计算十一报建10066667666.67合计6571.38经济效益测算一销售收入: 序号类别销售单价面积数额(万元)1商品房(仿古建筑)2100元/平方米56267118162商

12、业2200元/平方米1000022004合计6626714016二税费4757(万元) 营业税及附加5.5%三登记费95.14销售收入的1%四利润额7444.62五静态利润率113.29%六盈亏平衡点53.31%五、开发计划:第一期: 一期:(1) 平乐古镇新镇的开发(300亩)平乐古镇新村的开发(200亩);(2) 把平乐旅游业的逐步推向有序发展。 预期结果:(1) 车站、停车场这两大基础性交通枢纽设施的修建,促进当地交通的发展。(2) 通过对主题商业街、四合院别墅等打造平乐古镇门户,使其成为古镇整体开发龙头。改善当地人生活质量及居住环境,推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提升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第二期:二期:在一期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希望同政府合力全面打造平乐古镇,对平乐古镇旧镇的硬件设施改造以及发渣滓那发展旅游旅业:(1) 对老、危房的加固;新的民居建筑新建并融入古镇整体建筑风格;(2) 对原先已拆迁的有一定代表特色的建筑予以重建;(3) 对街道的全面整治以及包装,使其古香古色的同时有不断彰显自身特色;(4) 对商业形态的丰富,通过招商以及古镇自身魅力的吸引,对古镇商业业态的完善。饮食文化、街市文化、茶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多元化的业态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