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2474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附件1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doc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 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征集文件武汉市规划局二九年八月目 录1前言32 项目概况32.1研究目标32.2研究内容32.3研究成果43 应征人及应征文件要求43.1应征人43.2应征文件54 应征文件的评选64.1评选程序64.2评选方法65 时间安排76 版权77 其他81前言武汉是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基础的特大城市,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是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明确提出的规划目标之一。生态城市的建设,也是当前武汉建设“两型”社会,谋求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目前,武汉市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跟踪反馈体系,

2、使得建设生态城市在实践中进展缓慢。为此,我局拟开展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的工作。2 项目概况2.1研究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提出一套较为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建设指标体系,为武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和反馈提供一个科学基础和依据,并有效指导今后相关规划的编制与实施。2.2研究内容1、对武汉市目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相关工作的进展、绩效以及主要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2、收集整理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案例以及国家、建设部等已颁布的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武汉市提供参考借鉴;3、基于生态城市指标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整合,结合武汉

3、城市特征与发展实际,如自然条件、城市规模、产业结构等,提出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的制定目标、制定原则、技术路线、具体方法等;4、建立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 5、确定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值,以及分阶段实现值;6、提出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及实施监督的相关保障机制。7、选择一个武汉市新城组团,对该标准作应用性检验。2.3研究成果1、武汉市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研究总报告,主要包括:现状评析,制定目标、原则、路线和方法,指标体系,指标值与分阶段实现值,以及实施保障机制等。2、武汉市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研究专题报告,包括:(1)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相关案例研究;

4、(2)武汉市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应用研究以某新城组群为例。3 应征人及应征文件要求3.1应征人1、应征人须为合法注册的法人实体,或者由合法注册的法人实体组成的项目联合体。应征人应在城市生态规划建设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一定的实践经验,且在近5年内承担过相同或相关类型的市级以上(包括市级)的研究课题并已结题。2参与本次项目的研究人员应是应征单位本部的在册人员,项目负责人必须由应征单位主持过同类型规划研究项目的人员担任,且项目负责人必须直接参与研究全过程。为保证项目组对地域背景和相关要求的准确理解,项目组中应至少有一名通晓汉语的华裔人士参加。3.2应征文件1、内容(1)资格文件资格文件包括应征单位基

5、本情况和研究团队情况。应证人如实填写本文件后所附表格,并将相关证书复印件附于其后。其中,科研成果属获奖项目的须提供获奖证明书复印件或征集主办单位签证的证明文件,属委托项目的须提供项目合同复印件。项目负责人与主要研究成员须逐一提供近照、业务专长、资历资格及相关业绩。(2)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包括对项目研究要求的理解、基本工作思路(技术路线、研究重点、理念、方法、创新等)、进度计划、研究费用建议。2、格式资格文件与技术文件合并装订。电子文件1份,纸质文件10份,其中,电子文件应包括:总报告和专题报告的DOC格式与PDF格式,主要图纸的PSD格式,以及汇报用PPT文件。3、送交应征文件须通过邮政特快专递

6、(EMS)或专人送达的方式,于2009 年8月20日下午17:00之前,提交到以下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13号武汉市规划局404 室姜涛收(邮编430014)。应征文件收到时间以EMS或专人送达的签收时间为准,逾期送达恕不接受。应征文件送达后,不得更改或撤回。4 应征文件的评选4.1评选程序所有通过符合性初审的应征文件进入专家评选程序,评选采用一次评选方式。征集截止后,主办方即组织专家评选会,对应征文件中的资格条件、技术建议及研究费用建议等,进行综合评分,选定1家单位为中选单位,承担本次规划研究工作。评选结果将在武汉市规划局网页(http:/)以公告形式公布。主办方将向中选单位发出

7、中选通知书,并与之签订合同。4.2评选方法专家评选小组将依据下表1的评分要素和权重,按表2的四个等级为各应征文件进行整体评级打分。所有专家给出的总分之和,即为专家评选小组对该应征文件的最后评分。得分最高的机构排序最靠前。原则上选取第1名作为中选机构,第2名作为备选机构。表1 序号评分要素权重1应征人在武汉及其他城市的专业工作经验20%2对研究要求的理解及基本思路30%3研究成果的创新性30%4研究团队的组织与安排20%表2等级分值好4分较好3分一般2分差1分5 时间安排1、2009年8月:启动阶段,通过征集方式确定研究单位;2、2009年8月下旬-10月上旬:初步成果编制阶段;3、2009年1

8、0月下旬:中期成果检查阶段,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中选单位的工作进度、工作方向及初步方案进行检查;4、2009年10月下旬-12月中旬:最终成果编制阶段;5、2009年12月中旬:最终成果验收阶段,主办方将邀请国内权威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对中选单位提交的正式规划成果进行评审,形成正式评审意见,中选单位应根据评审意见和时间要求对成果作必要的修改、深化和完善。6 版权1、此次征集活动征集到的所有规划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归主办单位,主办单位有权使用应征成果,包括组织展览与公共发行等。2、未经主办单位同意,应征单位不得将主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用作与本规划无关的其他任何用途。在征集活动结束后,须按主办方

9、的要求将有关的基础资料归还主办单位。3、所有报送的应征文件均不退回。7 其他本征集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武汉市规划局。附:武汉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资格文件Qualification DocumentsA单位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er*单位名称Company Name注册地址Registration Address 资质等级Certification 证书编号Certificate No.法人代表Legal Representative*联系人Conduction*通讯地址Address*联系电话Tel No.*电子信箱E-mail*邮政编码Zip Code*主要业绩Working Experience(Achievement)B研究团队情况Main Member in This Project*项目负责人姓名Name of the Person in Charge*年龄Age*学历Degree *专业Major*职务Position*职称Professional Title*工作单位Company Name*联系电话Tel No.*主要研究人员Main Member姓名Name年龄Age专业Major学历Degree工作单位Company Name注:*为必填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