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02326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_初三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 2.ppt(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过程,海 水,蒸发池,结晶池,母 液,粗 盐,1、上述晒盐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什么?怎样判断溶液何时达到饱和? 2.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食盐,硝酸钾,明矾,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C,2、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 间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咸菜的表面有食盐溶液,放置在空气中

2、,水分会不断的蒸发,当达到饱和时,食盐就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所以过一段时间就能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 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课前练习:,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呢?,consider,物质可以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但是,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溶剂”,则物质的溶解是有限的。,answer,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2课时),二、溶

3、解度,不行,应该在同一温度下,这样行吗?,1.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应该溶剂的量相同,不行,这样行吗?,1.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应该达到饱和状态,这样行吗?,1.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不行,定状态(达到饱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定温度,定溶剂的量,探究溶质的种类的影响,探究温度的影响,溶质的种类,温度,温度、溶剂,溶质种类、溶剂,硝酸钾全溶解,氢氧化钙大多未溶,温度高溶解多,温度低溶解少,在温度、溶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里溶解限量不同,在溶质种类、溶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溶质在不同温度的水里溶解限量不同,二、固体物质

4、在水中的溶解,1、探究实验:那些因素影响固体在水 中的溶解限量,进行实验 (1)探究溶剂种类及溶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加入10ml水并震荡,加入10ml酒精并震荡,氯化钠,碘,氯化钠固体溶解,碘固体部分溶解,氯化钠固体部分溶解,碘固体溶解,(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取一些硝酸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许水,震荡,观察其溶解情况。 硝酸钾固体部分溶解 对上述试管进行加热,观察其溶解情况。 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2.得出结论:,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 溶质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总结:影响固体在水中的影响,溶质的种类、温度,3、溶解度,(1)定义:,(溶解限量),一定温度下,某

5、固体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四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巩固练习:,其含义是: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 或说: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例1,某物质在20C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练习:,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g。,36,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g。,13.3,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

6、系代入下表:,20,31.6g,100g,131.6g,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求该温度下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我会说,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的含义是什么?,外界条件:一定温度 溶剂的质量:100g水 溶液的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单位:g,溶解度四要素,活动二:认识溶解度,请你来找茬,看看缺什么,1.20时,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2.100g水中溶解了36g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g。,3.在20 时,100

7、g水里最多溶解了33.3g氯化铵,所 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4.在20 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g,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g。,对下列现象你熟悉吗?请查阅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相关资料,来解释一下吧! (1)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2)喝了汽水后,你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 (3)打开汽水瓶盖,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从表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几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克),2.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溶解度,温度,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8、,13.3,31.6,20.9,45.8,63.9,85.5,138,168,202,24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110,.,.,.,.,.,硝酸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描绘出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活动三:认识溶解度曲线,(数形结合法),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你发现了吗,溶解度/g,溶解度/g,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变化不大 ,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9、的影响情况,溶解度(克),温度(t),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硼酸,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找某物质在任何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比较几种物质的溶解度,3:观察曲线的趋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反之平缓则受温度影响较小,找一找度各物质的溶解度,A,5、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2)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情况。,(3)可

10、以查找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4)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5)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6)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溶液所处的状态。,(8)确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例如KNO3中含有NaCl),0.10,0.20,0,20 40 60 80 10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1)给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变浑浊,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后会有熟石灰固体析出,溶解度,1.如图,A点表示_, 所在溶液的质量是_; 2.B点表示_; 3.80时,a的溶解度_ b的溶解度(填

11、“”“”或“”),请你试一试,80时,a的溶解度为85g,185克,6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52g,A,.C,B,1.如图,B点表示_, 所在溶液的质量是_; 2.C点表示_; 3.37时,a的溶解度_ b的溶解度(填“”“”或“”),请你试一试,80时,a、b的溶解度为85g,相等,a,b两物质在60 时,溶解度相等为52g,不饱和,饱和,A,.C,B,4.C点对于a物质是_溶液, 对于b物质是_溶液。,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是:,2.曲线的交点:表示 3.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溶液为_溶液,且有_ 4.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点对应的温度下配制的溶液为_溶液。,1.曲线上的点:

12、表示_,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交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饱和,固体剩余,不饱和,请你总结,6.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溶解性,溶解度,大于10g,1-10g,0.01-1g,小于0.01g,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难,10g,1g,1g,0.01g,A,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1)物质C

13、的溶解性为_ (2)M点表示_ (3)在5时A、B、C溶解度大小_ (4)要使P点所示的A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 (5)要使Q点所示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巩固练习:,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2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 (2)O点表示_。 (3)P点表示_。 (4)Q点为t3 时,A的_溶液,P点为t3 时,A的_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解度(克),温度(t),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

14、,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钾,氯化钠,固体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1、降温结晶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2、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降温: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 蒸发: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结晶的方法,饱和 溶液,不饱和 溶液,2.升高温度,2.降低温度,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2.降低温度,结晶,溶解度变大,溶解度变小,溶解度变小,饱和变成 不饱和,溶解度变大,升高温度,2.升高温度,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三、粗盐的提纯,1、除去不溶性杂质,(1)流程:,溶解 ,过滤 ,蒸发,(重结晶法 ),(2)流程中的每一步目的及所用仪器,溶解,目的:,仪器:,过滤,蒸发,目的:,目的:,仪器:,仪器:,使盐溶于水,玻璃棒、烧杯,除去水中泥沙等不溶性物质,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等,使盐从水中析出来,玻璃棒、烧杯、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铁架台、 石棉网等,作用:加速溶解,作用:引流,作用:均匀受热,(3)蒸发时注意事项,蒸发皿中装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目的:(1)防止固体飞溅,目的:防止液体飞溅,(2)剩余的热量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