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监测资料.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1521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施工监测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坑施工监测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监测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施工监测资料.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641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应测定基坑围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和桩墙深层挠曲。642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基坑形状、大小和深度、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重要程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变形报警预估值等因素综合确定。643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可根据现场条件使用视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并宜同时使用测斜仪或钢筋计、轴力计等进行观测。644 当使用视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测定基坑壁侧向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点应沿基坑周边桩墙顶每隔1015m布设一点;2 侧向位移观测点宜布置在冠梁上,可采用铆钉枪射人

2、铝钉,亦可钻孔埋设膨胀螺栓或用环氧树脂胶粘标志;3 测站点宜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的直角上。645 当采用测斜仪测定基坑壁侧向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斜仪宜采用能连续进行多点测量的滑动式仪器;2 测斜管应布设在基坑每边中部及关键部位,并埋设在围护结构桩墙内或其外侧的土体内,其埋设深度应与围护结构入土深度一致; 3 将测斜管吊入孔或槽内时,应使十字形槽口对准观测的水平位移方向。连接测斜管时应对准导槽,使之保持在一直线上。管底端应装底盖,每个接头及底盖处应密封;4 埋设于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测斜管,应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同步放入成孔或槽内,通过浇筑混凝土后固定在桩墙中或外侧;5 埋设于土体中的测

3、斜管,应先用地质钻机成孔,将分段测斜管连接放入孔内,测斜管连接部分应密封处理,测斜管与钻孔壁之间空隙宜回填细砂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其配合比应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测斜管的埋设深度应与围护结构入土深度一致;6 测斜管埋好后,应停留一段时间,使测斜管与土体或结构固连为一整体;7 观测时,可由管底开始向上提升测头至待测位置,或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轮距)测读一次,将测头旋转180再测一次。两次观测位置(深度)应一致,依此作为一测回。每周期观测可测两测回,每个测斜导管的初测值,应测四测回,观测成果取中数。 646 当应用钢筋计、轴力计等物理测量仪表测定基坑主要结构的轴力、

4、钢筋内力及监测基坑四周土体内土体压力、孔隙水压力时,应能反映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对变形大的区域,应适当加密观测点位和增设相应仪表。647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坑开挖期间应23d观测一次,位移速率或位移量大时应每天12次;2 当基坑壁的位移速率或位移量迅速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时,应在做好观测本身安全的同时,增加观测次数,并立即将观测结果报告委托方。648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1 基坑壁位移观测点布置图;2 基坑壁位移观测成果表;3 基坑壁位移曲线图。 图纸说明:8. 施工监测 :8.1监测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工程监测资质单位承担,并由建设单位委托进行.8.

5、2监测内容:8.2.1深基坑开挖监测:8.2.1.1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 级。 本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为 mm。8.2.1.2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2)对周围已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引起的附加沉降%151位移%151裂缝。3)支护桩%151支撑内力或轴力。4)支护桩%151支撑内力或轴力。5)土体分层标高,地下水位,立柱变形,基坑底隆起。6)基坑边坡稳定,土体分层竖向位移。8.2.1.3监测单位没有进场工作前,不得进行基坑开挖。8.2.2建筑物垂直度观测(剪力墙%151柱%151电梯井%151模板等检测)。8.2.3建筑物沉降观测:1)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设置详见一(底)层柱网结施平面图。2) 沉降观测要求,依照 JGJ82007( JGJ/T8-97已作废 )8.3监测单位应随工程进展情况,即时向设计等有关单位提供监测情况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