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诗三首.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1490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诗三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必修二诗三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必修二诗三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必修二诗三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必修二诗三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诗三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诗三首.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短歌行,诗三首,汉魏晋诗的源流发展,杂言 抒情,四言 叙事,五言 叙事,文人有意识向民歌学习,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汉末 魏 晋,汉末文人诗最成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 曹操短歌行龟虽寿(旧题乐府) 曹丕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曹植白马篇。 建安七子:嵇康赠秀才入军 西晋的正始诗人:左思咏史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归园田居系列 东晋末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 楼,汉魏晋诗的主要诗人和作品,竹林七贤 阮籍 嵇康 山涛 向秀 刘伶 阮咸 王戎 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应玚 刘桢 阮瑀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简介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建安风骨,余秋

2、雨遥远的绝响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 岂止不敢动笔,我甚至不敢逼视,不敢谛听。有时,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如果不予怀疑,那么我就必须怀疑其他许多时代的许多人物。我曾暗自判断,倘若他们真的存在过,也不能代表中国。但当我每次面对世界文明史上那些让我们汗颜的篇章时,却总想把有关他们的那些故事告诉异邦朋友。异邦朋友能真正听懂这些故事吗?好像很难因此也惟有这些故事能代表中国。能代表中国却又在中国显得奇罕和落寞,这是他们的毛病还是中国的毛病?我不知道。,像一阵怪异的风,早就吹过去了,却让整个大地保留着对它的惊恐和记忆。连历代语言学家赠送给它的词汇都少不了一个“风”字:风流、风度、风神

3、、风情、风姿确实,那是一阵怪异的风。,涉江采芙蓉,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1.情景交融,乐境衬哀情; 2.语言质朴,多运用白描; 3.对写手法,虚实相结合。,品读全诗,归纳总结艺术手法,本诗有色、有香、有声、有情,有实、有虚,可谓意境高洁清幽,形象丰满感人,诗意盎然,曲尽其妙;雅、洁、真、纯,诵读之,使人动情;涵咏之,令人忘俗!有如陈年佳酿,实

4、在是愈品愈香。,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歌鉴赏品味,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西洲曲折梅下西洲,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

5、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 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 表达作用?,、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 艺术作用?,明确: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痛苦作铺垫。,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TA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TA,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话挑明,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

6、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切,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一是

7、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三 对写法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杜甫),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短 歌 行,曹 操,曹操(155220),字孟德,东 汉末年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 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家和文学家。 他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过 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

8、方,形成了与吴、蜀鼎立的局面。后,其子曹丕称帝,以魏代汉,曹操被追尊为“武帝”。,曹操能文善诗,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不拘旧格。在诗歌方面,他吸收民歌的营养,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写了一些语言质朴的五言诗。他又善于写四言诗,是自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作家。他的诗歌现存二十多首,明显地表现出对汉代乐府的继承。他的诗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格调慷慨悲凉,有很高的艺术性。初中学过观沧海龟虽寿,什么是“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歌: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行:如兵车行丽人行琵琶行 吟:如秦中吟代悲白头吟 引:如李凭箜

9、篌引 曲:如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忧,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补充: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它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运用典故: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

10、,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比喻 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第四层

1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都在寻找寄身之地,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后四句用典。,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诗意比喻执政者要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 这里曹操暗喻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周公:“我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

12、天下之士。”,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都在寻找寄身之地,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合作探究,感受诗句,四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第二层:渴望贤才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人才忧思难解 第四层:虚心纳士竭尽诚心,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有一种说法是,说得出来的痛苦都不算痛苦,说不出来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梅花语),全诗反

13、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内心孤独,无人能解。,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 ,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短歌行创作背景,小结,全诗着眼点 全诗落脚点 作者从人生的感慨过渡到政治理想,心境由狭变阔,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充分体现了他慷慨悲凉,气魄雄伟的诗风。,忧(功业、人才),志(一统天下),艺术特色 1、引用典故不着痕迹。 如用诗经郑风子衿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来表达

14、对贤才的渴望。 又如化用自管子形解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达了收服人心,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子衿 诗经 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日兮。,“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比,兴,2、一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

15、贤若渴的急切心情,3、慷慨激昂之气。 此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时忧时喜,忽徐 忽急,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探究综合,迁移评价,1三国演义中,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槊唱短歌行。 短歌行出现的时间点的不同会产生什么不同的效果? 2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 你对此有何看法?,参考:

16、治世之能臣也好,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无可厚非的是,曹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他,因为这是一位有豪情壮志的英雄主义者;敬佩他,更因为这是一位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诵曹操的诗句,磨砺着我们的万千豪情。,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本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时年53岁。虽然刚刚取得了胜利,但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而自己已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