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1437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园林规划)某市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同心路、北高路道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简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11月8一、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的背景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同心路、北高路道路工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镇规划中心区内,其建设符合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关于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的要求;可为赵全营镇建设成“顺义新城的重点发展城镇之一,重点发展与空港物流产业配套的相关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生态宜居小城镇。”提供基础条件。 1.2 项目名称、地址及性质项目名称: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市政基础工程同心路、北

2、高路道路工程。地 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镇规划中心区内。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道路交通运输工程。1.3 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1)建设规模本次建设包括2条道路,分别为同心路,北高路,总长约4.87公里。同心路在跨越牤牛河道需新建桥梁1座,附属工程包括交通、照明、绿化、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等工程。(2)道路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及投资拟建道路等级均为城市主干道,规划红线宽40m。设计时速40km/h,设计年限20年。项目总投资为3732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工程费全部由市发改委安排解决。1.4 配套设施(1)交通工程本项目沿线设置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杆等内容。(

3、2)绿化工程 本项目道路两侧及隔离带考虑全线植树绿化。(3)道路市政管线包括雨水、污水、电信、电力等工程。1.6 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6个月,从2010年3月开始项目前期工作,2010年8月完成。1.7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本项目符合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1.8 项目区环境敏感性本项目位于顺义区赵全营镇中心区,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及名胜古迹区、生态敏感与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敏感目标。二、环境质量现状2.1 大气环境评价区SO2、NO2和CO小时浓度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

4、二级标准。PM10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超标原因:与项目区当地气候以及附近大型车辆频繁等有关,可见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一般。2.2 声环境项目区现状3个敏感点现状环境噪声监测值全部达到相应的噪声标准,敏感点处声环境现状较好。2.3 水环境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2009年10月河流水质状况,目前位于项目区段的牤牛河无水。三、污染源强及其影响分析3.1 施工期污染源强及其影响3.1.1 大气污染源及其影响本项目不设原料拌和站,稳定土和沥青料均采用外购,拌和场均在项目区外,顺义区指定的场站内。项目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两点:(1)扬尘污染路基施工中由于挖

5、取土(石)、填方、弃土、推土机搬运泥土和水泥,以及散状物料的装卸、运输过程中均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中。(2)施工机械排气运送施工材料、设施的车辆排放的废气,内燃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的运转时排放出的污染物将对空气造成污染。(3)对扬尘采取经常的洒水降尘措施,选用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机械设备,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1.2 废水污染源及其影响(1)生活污水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居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2)施工废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和(或)露天施工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一定量的含石油类污水。(3)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废水收集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降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1.3 噪

6、声污染源及其影响(1)在道路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如地基处理时有柴油打桩机、钻孔机械、真空压力泵等;路基填筑时有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等;桥梁施工时有柴油打桩机、钻井机等;路面施工时有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沥青砼推铺机等。大型运输车辆噪声值在7580 dB之间。(2)采用低噪声设备,在敏感目标处施工时设置隔声围挡,隔声量在15dB以上,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1.4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及其影响(1)建筑垃圾废石料、水泥、沥青渣等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废弃建材堆积在施工现场,不仅占用了土地,还会造成对大气、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2)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若

7、乱堆乱放,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卫生环境,产生恶臭,对局部大气和水环境造成影响。(3)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可用物资,其余送到渣土消纳场或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1.5 生态影响分析道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裸露的地表经雨水冲刷产生水土流失。本项目属新建及改扩建道路,线位较短,占地数量较少,施工期不长,水土流失量和植被破坏量都不大。3.2 运营期污染源强及其影响3.2.1 大气污染源及其影响(1)汽车尾气汽车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和排气管的排放,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北京市已经执行严格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对周围环境影

8、响不大。(2)扬尘污染道路上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路面而使路面积尘扬起,从而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料时,由于洒落、风吹等原因,使物料产生扬尘污染。道路进行经常清扫、洒水,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3.2.2 水污染源及其影响本项目线位较短,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排入雨水管网,对沿线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2.3 噪声污染源及其影响(1)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为非稳态源。拟建道路运营后,道路行驶的车辆的发动机产生噪声;另外,车辆行驶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磨擦等也会产生噪声。(2)本次道路设计车流量近期为81009120pcu/d,路边距行车道10m处的交通噪声源

9、强昼间最大约67.4dB,夜间最大约62.6dB。(3)运营中、远期交通量的增大会提高道路沿线昼夜的交通噪声声级。(4)敏感点交通噪声预测结果显示,项目实施后,项目区主要敏感点营运近期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敏感点营运中、远期夜间均超标。敏感点受到交通噪声影响,需要对超标敏感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采用隔声措施后,敏感点的环境噪声符合应执行的标准,对声环境影响不大。3.2.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的建成会改变部分路段原有农村生态景观面貌,新建的绿化格局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3.2.5风险分析本项目主要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主要的风险源为道路运输危险品对道路附近水体等影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

10、术导则(2004年12月11日发布),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交通事故属于非重大危险源。由于本项目道路一般禁止用于运输危险物品车辆的通行,因此本项目道路的建设风险影响不大。四、环境保护措施4.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4.1.1 大气污染减缓措施 施工扬尘对施工场地进行有效隔挡,减少弃土的临时堆放,保证及时清运。在晴天应每天对作业面进行洒水降尘。道路扬尘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出场界时应对车轮和底盘进行冲洗,避免将泥土带入交通道路。起尘材料覆盖措施避免起尘原材料的露天堆放,最好随用随运,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起尘量

11、。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应采取遮盖措施。4.1.2 施工废水对施工机械定期检修,以免油料泄漏;建筑材料冲洗的浑浊水不得直接排放,应设置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堆放时要采取遮蔽措施,防止降雨冲刷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严禁直接排放,施工营地应就近使用现有建筑设施。所排废水应采用小型生化处理装置处理至北京市二级排放标准后外排。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泥土和散体施工材料阻塞现有的市政管道。4.1.3 施工噪声临近居住区的敏感目标的施工场地边界应构筑隔声围挡,既文明施工、又可以隔声降噪,减少施工机械作业对场界外的噪声污染;在高噪声设备外构建

12、隔声围挡,隔声量要求达到15dB以上。临近板桥村,板桥中学教室时,午休时间尽量安排低噪声作业流程。施工车辆途经村庄、学校敏感点时需适当减速并禁止鸣笛,施工路段应保持平坦顺畅,减少因汽车震动引起的噪声。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同时使用,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确保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为了保护学校、村庄的工作、生活环境,要进行施工期的声环境监测。要求监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期抽样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或强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如限制工作时间,改变运输路线,换用低噪声设备,采用临时隔声围挡等措施。加

13、强宣传并积极与周围居民及学校沟通,使其充分理解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好施工进度,尽量将产噪工程进度压缩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施工扰民进行适当补偿。4.1.4施工固废施工期生活垃圾要求分类存放,可回收物质回收处理。施工营地垃圾应集中运送到垃圾场统一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废弃物料做到及时清运,施工完毕后,应清理好作业现场,以防因降雨冲刷造成污染。应禁止向沿线沟渠、河流排污、随意堆弃固体废物。4.1.5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避免过多破坏地表植被;做好挖填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弃土堆放点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在降雨期间挖填土方,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污水漫流现象。道路

14、沿线树木移植时,应征得当地环保局同意,将行道树移到指定得位置,尽量保护根系,提高成活率。施工结束,要对破坏的地表及时进行生态恢复。4.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4.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充分考虑绿化树种对汽车尾气的净化作用,绿化带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对NOx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以降低污染物浓度。(2)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实行汽车排放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汽车排放标准,超标排放车辆不准上路。设置保洁员经常清洁道路并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以减少扬尘污染。(3)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营运状态,减少塞车现象。4.2.2噪声污染减缓措施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有针对性的声环境保护措施如下:(1)

15、项目全路段采用低噪声路面,预计可以减少噪声约3dB。(2)根据中期敏感点达标情况,拟对噪声超标的板桥村(北部临同心路村宅)和板桥中学采取针对性防噪措施,采用隔声量不小于25dB的通风隔声窗。 (3)建成通车后,在村庄、学校声环境敏感点路段设置限速交通标志并禁止鸣笛。(4)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在道路范围内尽量增加可绿化面积;道路绿化要求综合考虑乔木、灌木、交通设施支撑等组合景观,既起到绿化降噪的效果,又可美化沿线景观。(5)建议规划部门不要批准在道路两侧50m以内,新建居民区、学校、宾馆、医院等环境敏感点设施。如果一定要建,则其声环境保护措施应由建设单位自行解决。(6)项目营运期对道路路面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并定期跟踪监测各敏感点噪声,若出现超标情况应继续完善隔声措施。4.2.3风险风范措施鉴于危险品运输的风险由突发的交通事故引起,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加以预防。为防止灾害性事故发生及控制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特提出以下措施: (1)严格限制各种无证、无标志车或泄漏、散装超载危险化学品车辆上路。在途径村庄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