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1100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3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精品(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型机械“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审查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9年8月目录一产业现状、面临形势及市场需求分析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三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可循环冶金生产流程关键技术装备开发研制(二)金属材料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开发研制(三)冷、热连轧机在线检测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自主化(四)大型轧机用轧辊及关键零部件加工技术装备研制(五)能源装备核心大件关键成形设备开发研制(六)运载装备整体大件关键成形设备开发研制(七)重大装备关键大型铸锻件开发研制(八)太阳能电池多晶硅材料精炼提纯技术及装备开发研制(九)信息技术在重型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十)拓展服务领域四研发基地建设和重点依托工程

2、附表1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2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3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4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5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6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7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8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9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附表10重型机械“十二五”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 一、产业现状、面临形势及市场需求分析(一)产业现状以重大冶金成套装备和冶金、

3、电力(水、火、风、核电)、石化、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行业所需的大型、超大型铸锻件为代表性产品的重型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重型机械行业深化改革,艰难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跨入新世纪以来,重型机械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呈显稳步快速发展态势,工业总产值增幅每年都在30%左右,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一年一个新台阶,不断创造历史新高。2008年,重型机械行业有3225个企业,其中有19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工业总产值4895.61亿元,同比增长32.28,新产品产值1169.17亿元,同比增长

4、31.05,工业销售产值4744.97亿元,同比增长33.05;出口交货值655.80亿元,同比增长26.09,其中冶金机械出口交货值5441亿元,同比增长7941。重型机械产业企业重组、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力度在不断加大,已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体系,科技成果丰硕,创新能力正在培育和提升中,重大成套装备出口出现喜人变化。重型机械产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也有明显提高。2006年,一重集团公司建成15000自由锻造水压机;2007年,二重集团公司建成16000自由锻造水压机,并在国家大飞机建设项目的带动下,经国家批准立项建造80000模锻液压机;2008年,上海重型机械厂建成16500自由锻造油压

5、机,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铸锻件生产能力,可望彻底改变我国大型、超大型铸锻件依赖进口的局面。近10年来,在我国冶金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冶金机械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冶金机械的研制、开发、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及其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重大冶金成套装备的研发能力明显提高,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目前,已经有能力提供年产600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常规流程成套设备,包括4350m3高炉、6m焦炉、450m2烧结机、各类连铸机、大型热连轧板机、冷连轧板机、无缝钢管热连轧机、高速线材轧机、大型中厚板轧机,以及大型螺旋焊管机组等成套设备。2007年以来,我国冶金机械产品出口发生了喜人

6、变化,长期依赖进口的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开始走出国门:出口尼日利亚900mm冷连机成套设备一套;出口印度1800mm热连轧机一套;出口泰国1700mmHC薄板冷轧机一套;出口波兰2250mm大型板坯热连轧成套设备一套。这标志着我国冶金机械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国产冶金机械不但能够装备本国,而且,开始走向世界,基本实现了冶金机械产品走出国门的愿望。新产品与重大技术装备开发取得可喜业绩,如:一重集团研制成功的2150mm和2130mm冷热连轧机;二重集团研制成功的5米宽厚板轧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研制的10套1600mm以上大型板坯连铸机;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研制的7.63米焦炉机械等

7、。重型机械一些重要基础零部件的研制成功,对推动重型机械技术水平上台阶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大型轧机用轧辊、轧机油膜轴承等。此外,信息技术在行业主要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二)存在问题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仍较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加工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等方面还不能很好满足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的需要。(三)面临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版产业技术政策明确规定要“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制定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规划,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加快重大

8、技术装备研制开发,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制能力;制定并定期修订装备技术政策,引导重点产业装备技术发展。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应按照装备技术政策优先选用国产技术装备;加快提高装备制造业基础件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突破装备制造业基础技术和工艺瓶颈,提升装备制造质量与水平;建立和完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项目业主、制造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支持重点工程采用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等。在各种相关政策的有机整合中,需要把握好十个关系: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有机结合;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

9、有机结合;高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先进技术与适用技术的有机结合;平衡发展和重点突出的有机结合;区域优先与均衡发展的有机结合。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以冶金工业为例,近几年,我国钢铁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和现代化是显著特点。2006年与2002年比较,全行业3000 m3以上大高炉由3座增加到12座,20002999 m3大高炉由17座增加到37座;100t及以上转炉由35座增加到91座;宽带钢热连轧机由17套增加到35套;

10、宽带钢冷连轧机由8套增加到24套;不锈钢年产能达到1000万t;2006年镀锌生产线能力和涂层生产线实际产量分别达到1398万t和227万t。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技改和新建项目中,烧结机容量达400 m2以上(首钢新烧结机为500 m2);焦炉达7.63 m,高炉容积达是4000 m3,5500 m3的高炉也在筹建中;转炉达300t;电炉达150t;各类轧机基本都是连轧机组,热连轧速度一般在18 m/s左右,冷连轧速度达25 m/s左右,比老轧机提高一倍多;高速线材轧机的速度提高到100 m/s以上。同时,冶金装备的总体控制水平、过程自动化、轧材质量和精度,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都有了明显提高。

11、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冶金产业稳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由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下滑,我国钢铁产业产能已严重过剩。截至2008年底,粗钢产能已达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某些先进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仍要依靠引进和模仿。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对冶金机械,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有色金属产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也日渐显现,主要产品价格暴跌,企业亏损情况严重。2008年,有色

12、金属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增速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520万吨,比上年增长8.2%,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1318万吨,增长7.7%,同比回落26.1个百分点,铜、锌、镍产量分别增长10%、4.3%和11.4%,锡产量下降11.1%。氧化铝产量2279万吨,增长17.7%,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预计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将严格控制产能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冶金机械的科技发展必须和冶金工业的产业政策相适应。近两年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68

1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家大型冶金装备自主化实施方案”、“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继发布,我国冶金机械装备市场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同在。(四)市场需求分析据预测,到2011年,全球经济可望转入复苏阶段,我国经济的复苏可能提前到2010年,因此,“十二五”期间的重型机械市场需求总体上仍然看好,特别是重型机械行业的科技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我国是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

14、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禁止和限制进口国内已经具备开发能力的关键技术和机械设备,取消整机和成套设备免税政策,国产关键部件实行税收优惠和免税,鼓励采用国产冶金设备。这些政策将大幅度带动国产设备的需求,从而带来国内冶金机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和长期竞争力持续提升。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指

15、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型机械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着力推动以重大冶金成套装备和冶金、电力(水、火、风、核电)、石化、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行业所需大型、超大型铸锻件为代表性产品的重型机械制造业科技进步和产品优化升级;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二)基本原则1加强政府引导与坚持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坚持装备自主化与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产业调整振兴时机,重点建设工程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2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着力培育自主品牌,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培育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提高重型机械装备技术水平。3发展成套、整机与提高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相结合坚持发展成套、整机与提高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相结合。努力实现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化,大幅度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