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0973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规划)某某房地产业十二五规划精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房地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也是“十二五”期间指导全省房地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国家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全省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十二五”期间推进我省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完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十二五”房地产业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是四川省房地产业发展极其重要的五年。五年来,全省房地产系统认真贯彻国家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针政策,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

2、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住房建设明显加快,市场调控体系逐步建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房地产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全行业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态势。(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日益凸显1、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476.03亿元,年均增长26.48%。五年来,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平均在18%以上,成为推动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业对全省GDP增长作出积极贡献。2、房地产行业税收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地方财

3、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十一五”期间,全省房地产行业累计交纳地方税收1052.67亿元,占全省地方税收总收入的29.29%。2010年,全省房地产行业交纳地方税收356.59亿元,是2005年的5.29倍,占全省地方税收总收入的32%,比2005年增加11.2个百分点。3、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我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钢材、水泥、玻璃等基础工业和装修装饰、家电、家具等消费业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房屋建筑用钢量占全部用钢量的比重达48.5%,占全部水泥用量的40%,城镇家庭因改善住房增加电视机消费100万台。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发展中国家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带动乘数

4、效应在2倍以上,据此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带动各经济行业投资额增加达1.5万亿元。 4、房地产业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房地产业发展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据统计估算,“十一五”期间,全省房地产行业(包括项目策划、开发设计、市场营销、房地产经纪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吸纳就业人员10万余人,平均每年新吸纳2万多人就业。到2010年末,全省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同时,由于房地产业发展带动相关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间接提高了这些行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我省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住房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居民居住

5、条件进一步改善1、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尤其是廉租住房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改善了120万户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2、商品房供应快速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省商品房竣工面积年均保持8%的增长,累计竣工17919.1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累计竣工15190.85万平方米。3、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稳步增长。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2.2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5.02平方米,已超过国家确定的目标。4、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住宅建筑节能和环保,大力推进绿色住区建设,居住区开发设

6、计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新建商品房小区已全部纳入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一大批旧住宅区经过改造,也逐步实施物业管理,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住房公积金制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基本覆盖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及控股企业,并逐步向非公企业扩大。发展公积金制度,增强了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促进了住房保障工作。“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政府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0亿元,减免了汶川地震灾区部分群众的公积金贷款债务,向安置购房的群众发放了公积金优惠利率贷款。全省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额占全省商业银行个人按揭贷款总额的17%。

7、(四)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形成1、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扩大。到2010年末,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到3976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36%和20%。其中,一级资质开发企业达39家。2、房地产中介机构快速发展。到2010年末,全省房地产估价机构271家、房地产经纪机构1249家,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125%和60%。住房置业担保、房屋置换等住房消费服务有了新的拓展。全省房地产中介服务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其中,注册全国房地产估价师2059人,注册全国房地产经纪人有1993人,注册房地产经纪人协理3274人。我省房地产市场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健全。3、物业管理行业发展

8、较快。到2010年末,全省物业管理企业已达2288家,从业人员超过22万人。全省已有33个住宅小区(大厦)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物业管理“国家示范”称号,15个设区城市的196个小区(大厦)获得省级物业管理优秀小区(大厦)称号。物业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4、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外,18个设区城市及所辖县(市)都设立了集中的房地产交易场所(房地产交易中心、房地产交易所),西昌、康定、汶川等三州的部分县也设立了房地产交易所。(五)强化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加强1、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服务职能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十一五”期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房

9、地产管理职能进行了细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公积金监管与房地产市场监管实行分设,分别成立住房改革与保障处、住房公积金监管处和房地产市场监管处,房地产企业和机构的资质认证则由行政审批处具体负责。全省18个设区城市中有16个设立了房地产管理局,具体负责本地房地产行业管理,甘孜、阿坝、凉山州的房地产行业管理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2、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房地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省建设厅在全省大力推行新建商品房网上签约和备案工作。2008年,通过建立房屋登记簿,全省三分之二的设区城市和半数以上的县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实现升级。到2010年,全省18个地级市

10、和西昌市完成商品房网上签约工作,绝大多数扩权县(市)实现新建商品房的网上签约。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省18个设区城市和70%以上的县建立了房屋登记信息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3、物业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维修资金制度得到加强。到2010年末,全省实行物业管理的房屋面积达5.3亿平方米,占全省城镇房屋总面积的35%,比2005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住宅为重点的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基本建立。“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归集维修基金55亿元,使用7000余万元。4、城镇房屋拆迁依法管理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强了依法拆迁、有序拆迁、文明拆迁的工作力度,各级拆迁管理部

11、门对拆迁市场主体管理、拆迁行政许可、拆迁裁决和行政强拆等行政管理行为日趋规范,形成良好工作机制,拆迁矛盾和纠纷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五年间,全省危旧房改造加速发展,全省累计拆迁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约2904.96万平方米,共有23万户城镇居民家庭通过拆迁有效改善住房条件,有力助推全省城镇化进程。5、白蚁防治实现全覆盖。“十一五”期间,我省完成了全省18个设区城市白蚁危害区域的省级专家认定。经批准,全省成立白蚁防治机构95个,从业人员850余人,累计预防房屋建筑面积3.5亿平方米。6、危险房屋安全鉴定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我省危险房屋安全鉴定事业得到发展。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对各类房屋造成严

12、重破坏,各级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勇于担当,会同相关单位完成了全省的震后房屋安全鉴定,对灾区17.97万幢、149.3万套、1.54亿平方米倒塌和受损房屋进行了清理和安全鉴定,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积极贡献。(六)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是“十一五”中后期的重要工作,全省房地产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扎实推进城镇住房重建工作,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完成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城镇住房修复加固。到2010年底,全省城镇住房重建完成25.57万套,占目标任务的98.7%。(七)房地产市场监管逐步加强1、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规范。“十一五”期间,在市场调控、物业管理

13、、拆迁管理等方面,省人大、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出台大量规范性文件,为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06年,四川省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办法(省政府令第196号)和修订后的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5号)正式施行;同年,四川省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认购书示范文本正式使用;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724号)印发;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川府发2008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川府发200837号)下发;2009年,省建设厅、省财政厅出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

14、施细则(川建发200921号);2010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测绘局印发的四川省房产测绘实施细则正式施行等。“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好制度保障,如成都市出台物业管理条例,资阳市出台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试行)等。2、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着力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全省每年开展了1-2次的房地产市场专项检查,规范企业行为。据统计,五年间,全省共查处房地产企业资质管理、商品房预售、商品房合同备案、房屋登记管理、物业服务纠纷、拆迁纠纷等房地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5000余件,涉及

15、1000多家企业。“十一五”期间,我省房地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省房地产业也还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房地产市场发展不稳固,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宏观环境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我省房地产市场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运行受到影响。二是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城市房价波动幅度较大。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应偏少,供需矛盾突出,引起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三是房地产市场主体发展还不成熟,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以及中介服务等环节中违法违规行为还时有发生。四是房地产业法制体系

16、建设滞后,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尚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一)扩内需战略进一步实施,宏观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同时,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国家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房地产业既关乎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又与居民消费相关联,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发挥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作用。(二)着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