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0789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客源国印度尼西亚讲稿.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印度尼西亚一、地理、人文和简史(一)自然地理 位于亚洲东南部大陆与澳大利亚之间,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素称“千岛之国”。陆地面积为190.4443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主要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南部、伊里安岛西部、苏拉威西岛等。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约3.5万公里。因其地理位置处于亚、澳两大洲之间,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故是连接两大洲和两大洋的海上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印

2、度尼西亚各岛多山,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沿海有平原。伊里安岛的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全国最高点。河流以爪洼岛的梭罗河最长,全长560公里。由于地处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中,各岛几乎都有火山活动,据统计全国约有火山400座,其中活火山120多座,约占世界活火山的六分之一,是世界活火山最集中的国家之一,又称“火山之国”,且地震频繁。其中爪哇岛是火山最多,地震最频繁,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岛。印度尼西亚各岛之间的海域多为深海,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与西南群岛之间的班达海是世界著名的深海,深达7000米以上。海中珊瑚礁分布较广,以望加锡海峡中的大巽他堡礁最大。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

3、、风小、潮湿的特点,无寒暑季节变化,年平均气温2527,平原地区气温较高,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爪哇岛是世界雷雨最多的地区,平均每年约有220个雷雨日;茂物平均每年有332个雷雨日,故有世界“雷都”之称。印尼的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是世界著名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亚太地区重要的产煤国和世界煤炭出口国。地热资源丰富,橡胶和椰子产量居世界第2位,棕榈油产量占世界需求量的25。森林面积为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4。热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虎、豹、犀牛、狮、印度水牛等珍禽异兽。(二)人口、民族、语言和宗教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2002年为2.1

4、2亿,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人口增长迅速,增长率为1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9人,人口分布不均,爪哇岛面积不到全国7%,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65%,每平方公里为700人左右。雅加达人口密度更高,每平方公里达800人以上。但在加里曼丹、中苏门答腊某些地区及伊里安查亚省内地,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1人。印尼全国有100多个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爪哇族占47%,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另外还有马来族、腾格里人、巴布亚人、巴厘人和华人等。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是在马来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用英语和荷兰语。另外还有爪哇语、巽他语等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87.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

5、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居民信奉基督教,3.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此外还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三)首都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人口有838.5万(2000年)。面积为650.4平方公里,分为五个市,即东、南、西、北、中雅加达市。雅加达历史悠久,早在14世纪就已成为初具规模的港口城市,当时叫巽他加拉巴,意思是“椰子”,华侨称其为“椰城”。约在16世纪改名为雅加达,意思是“胜利和光荣之堡”。该港埠于14世纪归属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万丹王国征服该地并建城。1527年6月22日,改名为查雅加尔达,意为“凯旋

6、城”,简称为雅加达。1596年,荷兰侵占了印度尼西亚,1621年把雅加达改为荷兰名字“巴达维亚”。1942年8月8日,日军侵占印尼后恢复了雅加达的名称。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正式成立,定首都为雅加达。1961年改为大雅加达特区至今。雅加达城区分为两部分,北面是旧城,近海,为商业中心;南面是新区,为行政中心,有现代化的花园式住宅区。位于独立广场东南的国家宫,原是荷兰总督的官邸,现为总统府。民族纪念碑高115米,屹立在广场上,市内多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中央博物馆,又称大象博物馆或象屋,建于1868年,是印尼收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建于1626年的古老大厦,从前是东印度

7、公司的总部,馆内专门陈列雅加达开埠前后的各类历史文物。还有皮影博物馆,海员博物馆,石碑博物馆,文学资料博物馆等。雅加达国家运动场为1962年举行亚洲运动会而建的一个巨大的立体圆形运动场,占地600多亩,可容纳10万名观众。市内许多街道两旁多植凤凰树,到处可见百花盛开的花坛和绿草如茵的草地。雅加达旅游名胜很多。在东郊距市中心26公里处,有世界著名的“印尼缩影公园”,也称“迷你公园”,也有称它为“缩影国”的。全市有清真寺200余座,基督教及天主教教堂100余所,佛教与道教寺院数十座。班兰是华人集中地,附近的小南门是华人商业中心区,雅加达以东10公里丹戎不碌,是世界著名的海港。这里的寻梦园,也称幻想

8、公园,是东南亚最大的游乐园之一,内有新型旅馆、露天电影院、跑车场、保龄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人造波浪大型游泳池、儿童娱乐场、网球场、夜总会、海滨茅舍、蒸气浴、游艇等,吸引着大批游客。位于市中心的独立纪念塔,高132米,是首都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塔顶是用35公斤重的黄金铸成的自由火炬。乘电梯到塔顶部,高楼大厦、宽阔的街道、潮水般的汽车和翠林鲜花,尽收眼底。新区的丹姆林大道,宽阔整洁,现代化的豪华建筑参差林立。这里是银行、大公司云集之地,有印尼的“华尔街”之称。(四)简史印度尼西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公元3至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

9、7至11世纪,大国室利佛逝崛起,同中国极为友好,使者商旅不绝于途。13世纪末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国。15世纪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先后入侵。16世纪末,荷兰逐步取代他国势力,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建立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实行长期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于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9年,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终于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于1949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印尼联邦共和国,苏加诺任总统。1950年8月,印尼联

10、邦议院解散,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五)国名、国旗、国徽、国花1、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尼,意为“印度群岛之国”,是十九世纪末德国民族学家巴斯廷首先用为地名以代替原“荷属东印度”的旧称。2、国旗:印度尼西亚的国旗源自于马加帕西帝国时代的由九条红、白条纹组成的旗帜。国旗正式采用时间为1945年8月17日,旗面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3、国徽:国徽的主体是一只金色的鹰,象征

11、创造力。鹰的两翼各有17根羽毛,尾部有8根羽毛,这是为了纪念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8月17日。鹰的胸前是一面盾,盾面由五部分组成:中部是一黑色小盾,小盾中央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左上部为水牛头象征印尼人民为独立而奋斗,主权属于人民;右上部为榕树象征民族意识;左下部为棉桃和稻穗象征国家富饶和公正;右下部为铁链象征人道主义和世代相传;横跨盾面上的粗黑线代表赤道。鹰爪抓着的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4、国花:“马拉丁”素馨(木犀科)、茉莉花5、国歌:大印度尼西亚二、经济(一)经济发展概况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在建国初期发展缓慢,1950年

12、至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年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农业和油气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80年代中期制造业迅速崛起,1991年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农业。90年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1年占GDP比重近40,吸纳近三分之一就业人口。印尼重视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印尼创汇的主要行业。2002年政府加大金融和企业整改力度,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并重启一批大型基

13、建项目,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全年增长3.66%。但国内恐怖活动、工潮以及贪污腐败现象造成外资信心持续不足。2003年,印尼政府将实施刺激经济方案,推动出口,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恢复势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游客重返。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78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859美元。货币名称:印度尼西亚盾(RUPIAH)。汇率(2002年均价):1美元9316盾(二)工农业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2001年和2002年制造业实际增长6.2和4.3,占GDP比重分别为26和28.3,就业人口1010万。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工等。农业2001年占GDP的16.3

14、。耕地面积5980万公顷(不包括巴布亚省)。农业人口(包括从事林业和渔业人口)约占总人口59。主要农产品胡椒、奎宁、金鸡纳霜、木棉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也是天然橡胶、豆蔻、丁香、甘蔗、椰子、咖啡、棕油、铁木、檀木、柚木等的重要产地。渔业资源丰富,但捕捞能力不足。政府估计潜在捕捞量620万吨/年,但1999年实际捕捞量为395万吨。2001年占GDP比重为1.88。约75的渔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三)交通运输公路和水路系重要运输手段,其中公路担负着国内近90的客运和50的货运。铁路设施相对落后,仅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建有铁路。空运近十年发展迅速。铁路:窄轨,总长6458公里,其中电气化101公里,复

15、线250公里。公路:1999年总长35.59万公里。截止2000年底,共有登记车辆1897.5万辆,其中轿车303.9万辆,摩托车1356.3万辆,货车170.7万辆,公交车66.6万辆。水运: 1999年各类港口672个,河运、海运船只近5000艘。1998年国际货运量18000万吨,岛际货运量23329万吨。主要港口有雅加达的丹戎不碌国际港、泗水的丹戎佩拉和棉兰的勿老湾。空运:2000年国营和私营航空公司拥有飞机512架。民用机场179个,6个可起降宽体客机。雅加达附近的苏加诺哈达机场为国内最大机场。主要航空公司有鹰记、鸽记、辛巴迪等。管道运输:有输油管道530公里,日运输量13.22千升

16、。(四)外贸外贸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关税。外贸总额1997年951亿美元,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下滑,2000年受出口和内需推动锐增32,近两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又有所下降。2002年进口额为31240百万美元,出口额为57000百万美元。印尼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木材、藤制品、手工艺品、鞋、铜、煤、纸浆和纸制品、电器、棕榈油、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发电设备、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棉花等。四大出口对象国为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四大进口来源国为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三、政治(一)政体印尼实行总统内阁制。人民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修改与颁布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