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0736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州支队“1125”地震救援工作总结2016年11月28日22时24分30秒,克州阿克陶县吉木乡发生67级地震,克州阿图什市、乌恰县和喀什市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克州支队迅速反应,立即对各县市消防大中队开展地震应急拉动,并命令阿克陶县消防大队地震救援队按照当地政府的指示,深入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经过两天的奋力抢救,成功救出2只牛犊和35只羊羔,最大限度的降低人民财产的损失,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自治州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树立消防部队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取得的工作成绩(一)迅速反应,科学调度,是取得此次抗震救灾的关键。地震发生后,支队指挥中心迅速反应,启动克州支队地震应急救援处置预案,第一

2、时间向总队全勤指挥部指挥长汇报,并按照指示对各县市大队地震救援分队开展实地拉动,做好地震救援各项准备工作。各县市大队按照命令,迅速携带地震救援装备在指定地点进行集结,实地对携带装备开展检查、维护和保养,随时做好增援准备工作。(二)上传下达,果断处置,是取得此次抗震救灾的核心。支队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在向支队全勤指挥部总指挥和指挥长汇报地震情况的同时,加强与克州地震局的沟通联系,第一时间搜集合汇总地震信息,为支队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立即启动克州支队地震救援处置预案,按照预案内容调集相关警力做好抗震救援准备工作。按照全勤指挥部总指挥的要求,利用营区视频系统和3G单兵系统对地震拉动

3、情况进行检查。(三)做好准备、快速行动,是取得此次抗震救援的前提。一、防震减灾系统把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全面推进应急准备工作作为根本要求,把推进协作联动、提升处置能力作为重要内容,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落实地震应急预案、加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设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地震应急准备检查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完成了2010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我局2010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2010年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情况(一)总结经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在总结“512”汶川地震和“618”石棉地震应急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全

4、市各级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和落实了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任务,应急预案全面覆盖了县(区)、街道(乡镇)和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及各类学校,覆盖53%的社区(村),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链接的预案体系。(二)加强领导,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更加有利于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特别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对雅安市防震减灾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调减了粮食、供销、质监、药监等部门,新增了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和文广局等单位。调整后的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负有法定防震减灾工作职责的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承担抢险救灾工作的驻军和通信保障营

5、运单位等共33个。(三)统筹规划,建设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设立了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信息与指挥主要是通过传统的通讯方式进行。目前正在筹建市级应急指挥中心,拟将已建成的如公安、气象、水文、安监等专业系统数据信号接入,并将尚未建立的突发卫生事件指挥中心、综合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防震减灾应急综合平台等项目统筹建设,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现代化指挥平台和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四)整合资源,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雅安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于11月11日正式授牌成立。雅安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依托公安消防支队组建,应急救援支队支队长、政委分别由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政委担任,在市政

6、府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县(区)政府依托当地公安消防大队组建县(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包括承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故、群体性事件、群众遇险事件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参与配合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五)平战结合,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目前全市5个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项目中,芦山县8月主体封顶,汉源、石棉、宝

7、兴正在正在进行中。汉源县在九襄镇临时储备仓库储备救灾账篷4500顶、衣服1000套、棉被2300套,同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须品;石棉县暂时用回隆乡粮食仓库储备帐蓬610顶、棉被1522床、军用棉大衣310件、各季衣服1919件(套)和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须品。石棉还全面摸底掌握全县大型机具、运输车辆、冲锋舟、救护设备等基本情况,为紧急状态下开展应急救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六)作好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灾后恢复重建,中央下达我市大型避难场所建设项目5个(含市级和4个国家重灾县),总投资2933万元。市级项目已纳入雅安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根据规划,中心城区内固定避难场所有13处,应急避难

8、场所27处,共计避难场所40处。汉源县主要利用县体育馆,同时县城内公园、绿化地块、中学、农贸市场等作为临避难场所,总投资300万元;石棉县城乡依托广场、学校、医院等共规划建设避险场所68个,其中县城16个,拟投资40万元设立标识标牌83套,宝兴、芦山已开工。(七)协同配合,指导县区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市局于3月22日完成了2010年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制定,七县一区也在3月底前全部完成2010年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名山县2010年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方案以县政府办名义印发各乡镇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实施,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是本辖区内地震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突出加强乡镇、村组

9、(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芦山县防震减灾局联合规划和建设局、民政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完成已经初步确定的三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管理办法。石棉县依托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组建了一支50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并配备了价值220万元九大类771件(套)的地震应急救援设备,各乡镇以民兵应急分队为基础,均组建了2030人不等的应急救援队伍;汉源由县上统一组织指挥的应急救援队有20人的矿山救护队、18人的县消防大队,各乡镇民兵应急队和已登记注册的27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并计划配置300万元的应急救援设备。(八)力求落实,开展督促检查。5月67

10、日,市防震减灾局会同市政府应急办,对汉源、石棉、芦山、宝兴、天全等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情况开了联合检查,检查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现场检查了各县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地震应急预案制定落实、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石棉县地震紧急救援队建设及装备配置、使用和地震台运行情况;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县政府、防震减灾局和有关部门地震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介绍。7月28日3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督查组,对我市地震应急准备、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督查组认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均设立了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级应急指挥中心正在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形成了以市、县(区)政府为龙头,上下贯通、横向链接的应急体系。二、2011年工作要点1根据修订后的省政府、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内容,修订完善市、县(区)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完成乡镇、学校、医院和相关重点单位、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完成任防震减灾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修订。2继续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适时开展各层面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3主动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4、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做好地震应急准备,随时应对地震突发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