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0652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6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2014年11月24日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 定:审 核:编 制: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2014年11月24日目 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五章:施工准备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第八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九章:关键及重点部位施工方案及措施第十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一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十四章:成品保护加固措施第十五章: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附表一:拟

2、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招标文件。2、相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其他相关的文件。3、国家、四川省、市现行的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规范。4、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纸。5、我公司多年的类似工程的施工人员及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1、认真执行设计和规范要求;2、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3、充分利用工作面及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到连续均衡施工的原

3、则;4、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代表及有关单位积极配合施工的原则;5、采用可靠的施工方案的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黄洞子沟位于安县高川乡泉水村,位于安县西北部,与绵竹市清平乡相邻,沟口附近为顺达煤矿和泉水村安置小区。沟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920,北纬313722。高川乡距县城22km,有县级公路和105省道连接,“5.12”地震灾后重建道路均为沥青砼路面,路况良好,交通较为便利。从高川乡政府至黄洞子沟口泉水村安置点距离约4.5km,为村道公路(宽约3m的水泥路)连接,沟内通往大光包滑坡有矿区公路(宽约3m的碎石路)连接,因此,工作区内总体上交通条件尚好,但雨季受泥石流破坏,局部

4、路段可能出现临时断道的情况。(一)地形地貌安县地处四川前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全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以雎水镇、沸水镇、晓坝镇一线为界,西北部为龙门山山地地貌,山前为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地势雄伟、沟谷狭窄,地形起伏大,高川境内安县与绵竹市接界处的大光包海拔3047m(震后因滑坡降至2994.7m),为县境最高峰,其次为千佛山,海拔2942.2m。东南部四川盆地以堆积平原和丘陵地貌为主;丘陵以浅丘为主,自西北向东南呈垄岗状延伸,构成安昌河水系与睢水河水系的分水岭;沿河两岸连续分布着宽阔的堆积平原,多集中在花荄、塔水两镇以及桑枣、秀水、河清、永河等乡镇的南部;位于界牌乡境与绵阳市涪城区接

5、界的安昌河海拔仅490m,是县境最低点。安县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为冰水堆积形成)和河谷平坝地貌等五种地貌类型,高川乡属于其中典型的中山地貌,山体走向呈北东南西向,山脊狭窄,一般地形坡度3055,且往往上陡下缓,沟谷切割深度一般为5001500m,多为“V”型谷。黄洞子沟位于高川乡境内,为高川河上游支流,地形北西高南东低,沟域地形总体上属深切割中山地貌,沟域内地形陡峻,一般坡度3050。地震前岸坡植被发育,乔、灌、草均有生长,生态环境较好。但由于斜坡较陡,地形临空条件发育,地震后,沟内新增了大量的崩滑不良地质现象,尤其是大光包滑坡区,滑坡滑覆堆积占据了整个流域面积的1/4还多

6、,达7.45km2左右;该区段已由峡谷变成缓坡,大量的松散固体物源堆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黄洞子沟沟口标高1050.0m,泥石流形成区后缘最高山顶处标高2994.7m,相对高差1820.0m。沟域总面积32.0km2,主沟道长度约9.5km。黄洞子沟总体上以V型谷为主,但受地震及泥石流的堆积影响,沟道下游段由原来的“V”型地貌变为“U”型谷地貌,上游沟段及各支沟总体变化不大,为典型的“V”型峡谷地貌,通常沟谷较为狭窄,纵坡较陡,水流湍急,且动态变化较大。黄洞子沟中游段原“V”型峡谷地貌由于大光包滑坡堆积,无沟道出现。黄洞子沟泥石流沟域由形成区(清水区)、形成区(物源区)及流通堆积区三部

7、分组成。形成区(清水区)主要分布在主沟上游各支沟以及下游左岸老鹰岩一带;物源区主要为大光包滑坡碎屑流前缘至老鹰岩滑坡区域,物源量巨大;流通堆积区为大光包前缘以下沟谷地段。(二)气象水文1、气象工作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4.8。多年平均日照数1058.7小时。年均无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1261mm,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年降雨量87%,8月降雨量最多,为304.2mm,1月上旬最少,为1.4mm;根据收集降雨资料,安县50年一遇年最大年降雨量为1521.1mm(1990年),最大日降雨量

8、约470mm/d(1992年)。工作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mm,月最大降水量可达397mm(1980年6月),日最大降水量为164.3mm(1982年8月22日),小时雨强可达78.0mm,十分钟雨强可达28.6mm。据吴积善等著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四川山区泥石流激发雨量一般为一次雨量4850mm左右或10min雨量812.2mm,1min雨强0.81.2mm左右。由于地震后,黄洞子沟内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松散物源量激增,其激发雨量还可能更低。项目区降雨较丰沛,且雨量集中,其雨强完全可以满足激发泥石流的条件,暴雨是该泥石流的主要引发因素。2、水文安县境内河流为涪江水系,主要有安昌河、高川河(

9、下游名为睢水河)、秀水河和白溪河,另外还有茶坪河、苏包河等,图1.22为工作区附近水系图。高川河从安县西北部的高川坪发源,于两河口出境,全长67.5km,平均比降33.4,多年平均流量10.58m3/s,最大洪峰流量1300m3/s,最小流量1.5m3/s。黄洞子沟为高川河上游支沟之一,为常年性流水,在下游与三叉沟汇合后称泉水河,泉水河于高川乡场镇注入高川河。黄洞子沟上游支沟受大光包滑坡堰塞体形成的一级分水岭阻隔,水流从滑坡底部潜流,在支沟红石沟与主沟交汇区域以泉点出露。据勘查报告实测数据,中游老鹰岩段平水期流量为1.1m3/s,雨季沟水陡涨陡落,估计最大洪水流量约59m3/s。(三)本标段工

10、程内容治理方案为“G03沟段1座拦挡坝(3#梳齿坝)+老鹰岩堰塞体沟段1座拦挡坝(2#拦挡坝)+煤矿上游1#拦挡坝(1#梳齿坝)+下游原防护堤加高+新建防护堤”。具体工程内容如下:1、3#梳齿坝工程3#梳齿坝:布置于H02滑坡堆积体下游、老鹰岩堰塞坝(H01)滑坡上游110m处的卡口部位,主要起到拦蓄上游泥石流固体物质,并回淤稳固G03沟道物源和H02滑坡部分物源,同时削峰调流的作用;同时,梳齿可排泄部分细小无害物质。设计坝高12m,坝顶长85.0m。回淤纵坡70,回淤长度390m,回淤库容17.8万方,回淤稳固G03、H02等物源约8.6万方,合计控制物源量26.4万方。2、2#拦挡坝工程2

11、#拦挡坝布置于老鹰岩堰塞体脚趾处,原进山隧道上游,达到回淤稳固老鹰岩堰塞体,避免其阻塞启动形成泥石流;下部实体坝起回淤压脚作用,上部梳齿可排泄部分细小无害物质,让常规洪水携带细小物质下泄,腾出库容。设计坝高13m,坝顶长78.9m。回淤纵坡90,回淤长度99m,回淤库容3.8万方,回淤稳固物源约13.6万方,合计控制物源量17.4万方。3、1#梳齿坝工程布置于鹰岩堰塞体下游泥石流淤积沟段转弯处下游、顺达煤矿上游,顺达煤矿上游沟道相对狭窄、两岸覆盖层较薄,利用该处反S型地形,有利于停淤,可拦挡大量物源,同时,梳齿可排泄部分细小无害物质。设计坝高15m,坝顶长95.8m,回淤长度39m,回淤库容3

12、4.4万方,回淤稳固物源约3.8万方。4、1#支沟谷坊坝工程布置于1#支沟沟口,稳固1#支沟沟道,缓解上游P11坡面物源启动形成泥石流后对沟口残余老鹰岩滑坡堆积体的冲刷。设计坝高5m,坝顶长50.4m。回淤拦固物源量1.67万方。5、下游安置区沟段防护堤工程该工程分为两部分,一为原有防护墙的加高,一为新建防护墙。泉水村分5、6组河段补充1段防护堤工程,沿下游泉水河左岸未设防护堤的居民布置,长312m,高度4.0m。为了确保泉水村安置区的安全,当地政府已于2010年在泉水村安置区左岸修建了一条防护堤,已建成防护堤共分为两段,将安置区包在墙内,其中横墙(防护堤中的一段)长97m,顶宽1.5m,基础

13、宽2.2m,墙平均高3.3m,外侧直立,内侧坡比1:0.3;边墙(沿公路段防护堤)长248m,顶宽1.0m,基础宽1.4m,墙平均高2.5m,外侧直立,内侧坡比1:0.3,墙体均为浆砌块石结构。目前该段沟道断面不能满足过流需要。该防护墙内居民已纳入搬迁避险规划,但目前没有完全搬迁,为保护该部分居民的财产安全,需进行防护墙加高辅以沟道清理方能满足过流要求,设计加高边墙为沿公路部分,加高采用C20砼结构,加高2m,墙总高4.5m,使墙高同三叉沟在上游修建的防护墙高度相同。二、工程目标(一)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我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

14、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二)工期目标本工程工期270日历天。开工日期暂拟于2014年12月16日,则竣工日期应为2015年09月11日。我项目经理部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周密安排周计划和日计划,与业主、监理密切配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三)现场管理目标施工现场按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行布置和管理,确保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四)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工伤事故频率低于2,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不死亡、不倒塌、不中毒;确保无重大管线损坏事故。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性,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中应加强原材料管理工作

15、,严格按建筑规范和施工图施工,认真执行“一标五规范”生产作业。工艺创新特点,必须创建安全、文明达标工地,争创优质精品工程。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经营核算部办公室质量安全部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其他工程队土石方工程队桩基工程队砌筑工程队混凝土工程队为保证工程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成立“安县高川乡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强化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配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方法得当的专业施工队伍和适合本工程特征的专业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顺利完工的重要保障。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本工程项目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做好人员动员和设备准备工作。竭尽全力、精心施工,确保工程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为此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项目管理目标,决定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对外负责统一与业主、监理以及当地政府的联系和协调,对内负责安排实施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