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0651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意义,益于有效地吸取知识、广搜信息、了解社会、面对现实、掌握自我、规划人生。 确立方向、树立自我、成功人生、提高价值、奉献社会。,主要内容,第一讲、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第二讲、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与解读 第三讲、大学生活与职业准备 第四讲、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问题: 人为什么必须要工作呢,?,有一位医生,在他从医十年之后,赚了一笔钱,45岁时宣布退休,全家移民美国,每天从事他最喜爱的两样休闲生活:打高尔夫球与钓鱼。 一年后,出人意料地,他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做医生。 朋友们都很奇怪,这位医生诚实地说:“打高尔夫球与钓鱼连续一个月就烦了,没有工作形同坐牢。后来我在美国跟许多移民

2、一样,成了三等人。”,“何为三等人?”朋友都好奇的问。 这位医生苦笑道:“首先是等吃饭,吃完饭之后就是等打牌,打完牌之后就是等死了。这样等了一年实在让人受不了,只好回来重操旧业了。”,假如我们认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养家,那的确是贬低了工作的价值。事实上,工作不只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工作中可以得到自我肯定与生活的乐趣,即: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工作也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启 示,(一)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严峻 1.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再达新点 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增幅很大,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根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毕业生有212万,比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

3、.2%;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较去年增加68万,增幅达到32.1%;2005年毕业生为340万,较上年增加60万,增幅达到21.4%;2006年毕业生为413万,较上年增加73万,增幅达到21.4%; 2007年毕业生为495万,较上年增加82万,增幅达到19.9%; 2008年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较上年增加64万,增幅达到12.9%;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11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增幅达到9.3%。201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人;201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60万人;201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690万人,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第一讲、当前

4、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2001-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当前国内就业空间依然有限,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危机再次从发达经济体蔓延至全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的5.1%放缓至2011年的4.0%,预计2012年将进一步减速。受此影响,中国的GDP增长率将在20122013年或将降至9%以下。各大企业都以裁员和停止招聘等方式来节省开始,以应对全球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冲击。,3.基础教育行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致使我国基础教育行业就业市场发生了诸多变化,也使我校师范

5、类毕业生面临着巨大挑战。 (1)竞争对手众多,新竞争者的大量涌现 福建省师范类院校众多,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院校可以办教育,我国师资培养体系发生了巨大变革。不少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将涌向教育行业。固有的教育市场被不断割据,竞争更加激烈,我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压力。 (2)小学、初、高中生源逐渐减少,全国教师编制核定工作整体结束,基础教育行业市场总体需求缩减 全国年度度统计公报显示,初中招生人数自2003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高中生自2005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经核编,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普遍超编,岗位需求急剧下降。虽然目前全国推进新课程改革

6、,但中小学专业教师的调整已经在2010年将全部结束。,4.事业单位凡进必考,路径性障碍导致的就业不确定性增加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文件规定,事业单位进人凡进必考。凡进必考政策的执行带来了五大路径性障碍: (1)程序复杂,包括报名、笔试、面试和体检,师范类还有试讲等环节; (2)笔试内容广泛,准备难度大,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标必考、行测、申论、报考单位或岗位的专业知识等,知识准备量大; (3)持续时间长且滞后,有些地方的招考要历时3个多月,而且各地考试极为分散,还有些地方将招考放到学生毕业后,给学生就业择业带来了困难; (4)学生负担重,学生每报考一个地方的招考就

7、要至少往返当地两次进行笔试面试。花费的路费、报名费等可想而知; (5)学生缺乏信心,导致一个毕业生可能不敢报或同时报考几个地方的岗位考试时间冲突,一些地方招考岗位报考人数不足而浪费。,目前全国各地对招考制度的理解、实施方式不同、时间不同,标准不统一,拉长了毕业生求职时间,增大了变数和求职难度。 5.部分城市出台的“户口限制”政策、呈现的人才引进本地化倾向,抬高外地毕业生进入“门槛” (1)北京实行“三非”政策限制入京,即“非北京生源”、“非北京高校毕业”、“非北京市急需专业人才”的本科生不能进入中心城市八区就业。 (2)上海出台的“户口打分制”政策,毕业生的评分只有71分以上才有资格办理上海户

8、口。 (3)出于地方保护,深圳、 浙江温州等地出台的人才引进 政策在充分考虑本地生源的同时 才考虑异地生源,提高了异地生 源进入难度。,6.就业层次整体下移,结构性失衡更显竞争激烈 社会对毕业生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曾流行这样几句话:博士生很好很好,硕士生不错不错,本科生可以可以,专科生不要不要,中专生没有考虑到。从近几年就业层次情况看,博士、毕业研究生就业层次整体下移,呈现出多学历层次竞聘同一一岗位的普遍情况。特别是就业结构性失衡,用人单位用人首先考虑研究生和部属院校学生(特别是师范类学生就业情况更为明显) 7.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标准,更加刁难 (1)当前,就业市场虽有所回暖,但就

9、业市场劳动力需求呈哑铃状态势,即高层次技术应用、研发与管理人才和基层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农民工与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急需。 (2)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在应届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特别是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选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设置的门槛高。特别是很多用人单位不考虑自身实力和单位所在城市环境,跟风提高要求,特别是,提供农民工岗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形成较大反差。,(3)单位招聘要求有经验,见习试用期长。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工作经验,所有应届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决定录用前均需要在单位见习和试用,且见习试用期要达到3至

10、6个月。 (4)骗子,虚假招聘铺天盖地: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 8.从2012年起中央和省级机关公务员不再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选,而将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选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并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也就是说,从2012年开始,大学应届毕业生将没有资格报考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公务员。 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一直是近年人保部重点抓的工作之一。据统计,近几年国

11、家公务员考试面向基层的岗位在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考面向基层的职位在70%左右,而实际招录工作中接近75%,2011年国考中则提高至85%。,(二)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1.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就业压力、难度增大。 截至7月底,2012年我省高等院校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集中就业派遣工作已经完成,我省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1%。其中,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八成左右去了基层。 173145名高校毕业生已就业 据介绍,目前已对全省83所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73145名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派遣,派遣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

12、0148人,增长6.2%。其中,研究生8037人,本科生79102人,高职高专86006人。 相比去年,今年就业率和签约率同期均有所上升。统计显示,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1%,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签约率为52.9%,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三个学,历层次毕业生签约率均超过了50%,表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据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介绍,从统计数据来看,各类经济组织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2年高校毕业生到各类经济组织就业共计125773人,占就业总人数82.5%。 据介绍,从就业情况上看,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选择。统计显示,接

13、收毕业生最多的5个省市是广东省(3290人)、浙江省(2405人)、上海市(1471人)、江苏省(1248人)、北京市(700人)。从 省内就业地区流向看, 前三名为福州市48874 人、厦门市25796人、 漳州市8106人。,总之,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虽然形势严峻,但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出路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端正就业思想,认真分析和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做好充分的准备,时时反省和修正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勇敢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求职就业双选会,利用实习、见习等机会大胆走进用人单位,推销自己,敢于参与就业竞争,我们相信,我们每

14、一位同学都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第二讲、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与解读,一 毕业生就业政策 1.当前我国现行的就业政 策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市 场导向,政府调控,毕业生通过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 择业,国家不包分配,学校协助 推荐。 2.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公平竞争、择优推荐的原则,保证就业工作的公平性和有序性。 (2)兼顾国家、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诸方利益,坚持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经济调控相结合,合理的调控毕业生的就业方向。,(3)动员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西部地区及一线城市建功立业。二 部分政策和项目解析

15、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 一是建立大学生实习见习网络服务平台。 依托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设有见习基地、见习岗位、学员信息等栏目,为在校大学生实习见习提供兼职和见习机会。 二是实施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建立见习基地和提供见习岗位,组织毕业后未就业的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由各级财政为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09年省、市两级示范性见习基地扩展到200家(现有省级基地58家),高校见习基地扩展到500家,组织10000名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活动。2009年开始,省人事厅每年在省属企事业单位、中央在闽单位和在榕非公有制企业中征集1000个见习岗位。,(二)推广福州市

16、人才储备的做法。 三明、南平、龙岩、武夷山等地也通过人才储备及后续服务,将毕业生市场化配置与政府有序推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既给待就业的学子提供生活补助和择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又为地方发展吸引所需人才。 今年准备在全省推广。 (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正在开展“就业岗位大征集”活动,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征集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由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类行业协会、民间社团,广泛挖掘和收集就业岗位信息,汇总省人事厅,统一向社会发布。 今后,各级政府部门、人才中介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的岗位需求信息和各项就业政策,也将通过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应用系统及时汇总,由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 )和中国海峡人才网( )对外统一发布。,(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本月底,同学们即可登陆查询有关信息,包括:政策文件汇编、岗位需求汇总、招聘会预告、“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招募报名、就业网站链接等。 我省主要人才服务机构。 省属: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以及福建建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