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99662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桂花雨|部编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花雨设计理念:本文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预设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真正让阅读教材成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引发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

2、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 读题设疑,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都认识什么花,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啊?生:玫瑰,长得漂亮,可以做送人;槐花,可以做馍馍;油菜花、菊花(同学们各抒己见)师:哇,大家知道这么多花,还知道它们能干什么,让老师涨见识啦,那同学们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桂花(打开多媒体,展示桂花的图片和简介)1、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

3、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更直观的观察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并加深记忆)2、引出今天的课题桂花雨板书课题,并设疑为什么叫桂花“雨”?桂花时如何下雨的?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1、听录音,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读记词语。(打开多媒体,播放视频)2、自主读文,边读边在书中作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伴听,不懂的内容,同伴互助或做标记,集体交流

4、。4、代表汇报,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恰当点拨。( 学生汇报哪些内容,教师相应给以点评,增强其自信心)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再读课文,想象情景,谈谈感受,重点交流以下问题:(小组交流、总结,自主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补充,将课堂形成一场小小辩论会,教师及时总结并相应点击哪部分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1、 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 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2、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摇花乐,这是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创设想象人物的内心,体会“我”童年的摇花乐。教师点击课件演示摇花乐的情景,把学生带进花香飘溢的桂花雨之中,体会课题的含义。) 3、桂花的收

5、藏作用有哪些?4、理解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母亲的话的含义,揭示主题热爱家乡)5、题目为什么叫“桂花雨”?(点题)四、感情朗读,拓展升华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呀,同时,作者也把快乐带给了我们,然而,作者仅仅在写摇落的桂花雨吗?同学们,放开声音,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童年的摇花乐,体会浓浓的思乡情!板书设计桂花雨桂花之香 摇花之乐 思乡之情拓展延伸:1、童年的一些人和一些事,总能占据着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完成一篇习作,题目难忘的童年趣事要求:a、写清楚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 b、字数不少于450字。推荐书目: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桂花雨教学设计人教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二组 第七课授课人:范县陈庄镇育英小学 王婷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