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3799377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最新初中语文满分训练(二)古代诗歌鉴赏试题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

2、诗人阔大的胸怀。D.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初春景象,渲染了黯淡凄楚的氛围,为后面抒发作者的情感奠定了基调。B.“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除了

3、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也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寄托于明月,把抽象的愁心寄予在具体的事物中,使明月人格化,全诗选用多个意象,运用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朦胧的意境。D.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的同情、牵挂与思念之情。(2)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

4、雁洛阳边。(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3)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

5、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3)这首曲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

6、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的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意蕴丰富,试作简要分析。(3)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7、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

8、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2)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

9、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这首民歌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事物,表现军旅生活。请从诗中找出一处描写,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的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你是否同意说本诗的风格是“沉郁悲壮”?为什么?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

10、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诗人早年漫游途中所作,被喻为咏泰山的绝唱,“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B. 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C. 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意境开阔高远,气势雄伟浑朴,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杜甫诗作的艺术风格。D.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抒发诗人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洋溢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2)本诗语言精练传神,如“钟”“割”,请说说这两个字妙在何处

11、。(3)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

12、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明丽的景象。C.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村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的农民虽有同情但是却掩藏得很好的态度。D.诗人“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农村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2)请赏析颔联中的“暗”“明”两

13、字好在哪里。(3)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罢官后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抒情叙事,用“浩荡”修饰离愁,用“天涯”映衬离愁,在无限感慨中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腐朽。B.三、四句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明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C.本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

14、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志也愿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愿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D.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直抒胸臆,发人深省。(2)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3)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做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2)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歌鉴赏,回答下列问题: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