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799053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区二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模型设计速度80km/h及以下的公路应进行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应包括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和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评价。运行速度应按本规范附录B提供的方法进行预测,并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特点对计算模型进行参数标定。条件不具备时,相关参数可按本规范附录取值。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采用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值的绝对值及运行速度梯度的绝对值进行评价。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应符合本规范表1的规定。此外,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采用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差值进行评价。当差值大于20km/h时,应采取相应的安

2、全改善措施,提高道路安全性能。1、分析单元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1.1宜将公路划分为短平直路段、平直路段、纵坡路段、弯坡组合线路段。1.2短平直路段、平直路段、纵坡路段、弯坡组和路段划分原则如表A.1所示(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表A.1 路段划分标准车型纵断面平面圆曲线半径600m圆曲线半径600m小型车或大型车坡度100m平直路段长度100m短平直路段弯坡组合路段坡度3%纵坡路段1.3初始速度v0按照表A.2规定(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表A.2初始速度v0的选择设计速度806040初始运行速度v0小型车806040大型车60403

3、01.4期望速度ve按照表A.3规定(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建议实测或驾驶模拟重新确定):表A.3 期望速度ve选择设计速度806040期望运行速度ve小型车1058565大型车7570501.5推荐加速度a按照表A.4规定(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表A.4推荐加速度a车型aminamax小型车0.150.50大型车0.200.251.6最低运行速度限定建议重新确定实际过程大车型速度不会下降到15km/h。2、运行速度模型2.1平直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2.1.1短平直路段当分段后平直路

4、段长度小于200m时,视做短平直路段,路段起终点速度一致。2.1.2平直路段当分段后平直路段长度大于200m时,视做平直路段,该段两种车型运行均处于加速过程,预测模型如下:vout=3.6(vin3.6)2+2as(A.1)式中:vout平直路段终点速度(km/h)vin平直路段起点速度(km/h)s平直路段长度(m) a车辆加速度(m/s2)a=amin+(amax-amin)(1-vinve) (A.2)式中:amin最小加速度(m/s2)amax最小加速度(m/s2)ve期望速度(km/h)2.2弯坡组合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弯坡组合路段运行速度预测宜从曲中段进行分段预测,预测模型如表A.5所

5、示:表A.5 弯坡组合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特征点车型预测模型曲线中点小型车vmiddle小型车=39.577-631.362Rnow+0.139i1+0.367vin小型车大型车vmiddle大型车=27.524-656.395Rnow+0.277i1+0.554vin大型车曲线出口小型车vout小型车=24.215-325.025Rfront+0.109i2+0.61vmiddle小型车大型车vmiddle大型车=27.524-656.395Rnow+0.277i1+0.554vin大型车式中: vin小型车曲线入口小型车运行速度;vmiddle小型车曲线中点小型车运行速度;vout小型车曲

6、线出口小型车运行速度; vin大型车曲线入口大型车运行速度;vmiddle大型车曲线中点大型车运行速度;vout大型车曲线出口大型车运行速度;Rnow曲线路段半径(m);Rfront驶入前方路段半径(m),前方为直线路段以600m计算; i1弯坡组合路段坡度(%),+为上坡,-为下坡;i2弯坡组和路段前方路段坡度(%),+为上坡,-为下坡。2.3纵坡路段运行速度模型(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根据实测曲线数据坡度分析建议对纵坡段进行重新确定)表A.6纵坡路段运行速度折算模型纵坡运行速度模型调整值小型车大型车上坡坡度3%且4%每1km降低5km/h,直至最低运行速度每1

7、km降低10km/h,直至最低运行速度坡度4%每1km降低8km/h,直至最低运行速度每1km降低20km/h,直至最低运行速度下坡坡度3%且4%每500m增加10km/h,直至期望运行速度每500m增加7.5km/h,直至期望运行速度坡度4%每500m增加20km/h,直至期望运行速度每500m增加15km/h,直至期望运行速度3、运行速度修正3.1 路侧干扰路侧干扰包括停车、障碍物占用道路宽度的静态干扰、也包括交通参与者对运行车辆的动态干扰。3.1.1路侧静态干扰物修正路侧剩余宽度=行车道宽度/2+硬路肩宽度-车辆宽度-障碍物占用宽度小型车宽度取1.8m,大型车取2.5m;当有障碍物时取0

8、.5m计算。 w=1.5m v静态修正=0.51v+26.57 w=2.0m v静态修正=0.58v+25.19 w=2.5m v静态修正=0.76v+15.37 w=3.0m v静态修正=v3.1.2路侧动态干扰物修正路侧剩余宽度=行车道宽度/2+硬路肩宽度-车辆宽度-交通参与者占用宽度(认定为0.5m)干扰物数量=(行人数+自行车数/3+摩托车数/8)/200m.h.a)路侧修正系数(W=1.5m)b)路侧修正系数(W=2.0m)c)路侧修正系数(W=2.5 m)图A.1 路侧修正系数图3.2平面交叉口影响(参照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表A.7平面交叉口密度与运行速度影响系数关系表平面交叉口密度(个/km)影响系数90 km/h80 km/h70 km/h60 km/h50 km/h5.00.890.940.940.960.972.50.930.960.960.970.982.00.940.960.960.980.981.00.970.980.980.990.990.50.980.990.990.990.990.30.991.001.001.001.0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