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798937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8.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共32张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课程标准: 1、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体会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社会条件: 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3)阶级条件: 工人运动再次掀起高潮(各国联系加强) (4)直接因素: 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会晤;1863年,英法两国工人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 (5)领导因素: 马、恩的不断努力。,周恩来的故事:周恩来节约的小故事周恩来节约的小故事:正如陈毅元帅所说

2、: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邓颖超在悼念周恩来的文中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

3、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这里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开国总理风格。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圣马丁教堂集会,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历史条件: 2、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年 伦敦,成立宣言,共同章程,马克思主义,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组织,一、反资产阶级. 二、反非“马”思潮及派别,临时中央委员会,2、第一国际的成立(国际工人协会),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历史条件: 2、第一国际的成立: 3

4、、历史作用: 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新阶段,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3.18.) 、革命的背景: (1)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民族矛盾尖锐; (2)资产阶级政府窃取共和国政权,投降卖国,要解除工人武装,阶级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 资产阶级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2、经过(1871.3.18-5.28) (1)、成立 1871年3月28日。 (2)结果:失败,典型例题: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 )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

5、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五月流血周 5.21-5.28,拉雪兹神甫公墓的战斗,公社社员英勇就义,随着“公社万岁”的呼喊,敌人的枪响了,战士们全部英勇就义。,1908年5月21日,法国群众在这堵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写“献给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的遇难者”字样。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是历时72天的巴黎公社革命冲天壮举的象征。,据统计共有29804人遭屠杀,72941人在作战中牺牲,60971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3.

6、18.) 1、革命的背景: 2、经过(1871.3.18-5.28) (1)、成立 1871年3月28日。 (2)结果:失败。 3、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 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 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废除资产阶级政权机关,代之以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 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公社成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国家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工人的工资。 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4、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思考:你认为巴黎公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呢?,典型例题: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

7、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 人民公仆工农联盟 A B C D,典型例题: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典型例题: 下列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的是( ) A、公社委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随

8、时可以更换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C、限定公社职员的年薪,不得超过工人年薪6000法郎 D、宣布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开办了职业学校,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3.18.) 1、革命的背景: 2、经过(1871.3.18-5.28) (1)、成立 1871年3月28日。 (2)结果:失败。 3、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 4、性质: 5、失败原因:,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材料一:“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 列宁,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原因

9、;,无产阶级不成熟。 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 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 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巴黎公社的爆发 带有自发性、偶然性。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材料: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没有发

10、展到足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巩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缺乏经验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是当时世界进步的主流 D、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3.18.) 1、革命的背景: 2、经过(1871.3.18-5.28) (1)、成立 1871年3月28日。 (2)结果:失败。 3、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 4、性质: 5、失败原因: 6、意义:,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

11、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 3)公社原则永存,精神不朽。,典型例题: 巴黎公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最宝贵的经验,主要是指() A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民主选举和监督公职人员 D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典型例题: 巴黎公社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12、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3.18.) 三、第二国际 1、背景 (1)阶级基础: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建立; (4)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2、成立: 1889年7月14日 巴黎。,(1)第二国际成立时,作出了重大决议?,(2)与第一国际相比,第二国际在组织 形式上的主要特点?,第二国际组织松散 各国工人政党独立自主。,一、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巴黎公社(1871.3.18.) 三、第二国际 1、背景 (1)阶级基础: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13、3)组织基础: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建立; (4)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2、成立: 1889年7月14日 巴黎。 3、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解散。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修正主义泛滥。,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工厂,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以暴力斗争为主,自发性、分散性较强。,【问题探究】 19世纪早期的工人运动与19世纪晚到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有着怎样的不同?,材料二: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较高。,有工人政党,自发斗争为主, 有组织的斗争少,有组织的斗争 明显增加,暴力斗争手段为主,合法斗争手段为主,政治斗争居多,经济斗争为主,工人运动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