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798880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2020 云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种苗生产 DB53_T 982.1-2020 云南.pdf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林下种植 DB53_T 982.2-2020 云南.pdf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DB53_T 982.3-2020 云南.pdf 1 DB53/T 982.12020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种苗生产 2020 - 06 - 11 发布 2020 - 09 - 11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CS 65.020.01 B 01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982.12020 I 前 言

2、 DB53/T 982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种苗生产; 第2部分:林下种植; 第3部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本部分为DB53/T 982的第1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昆明海关、澜沧 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书生、何霞红、叶辰、郑文杰、黄惠川、刘屹湘、杨敏、郭存武、季超、梅 馨月、邓维萍、陈斌、郭力维、汤东生、毛如志、杜飞、陈国华、

3、尹兆波、朱相林、王鑫、彭磊、黄志 强、杨生超、朱有勇。 DB53/T 982.12020 II 引 言 三七是我国名贵大宗药材,在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是关系国民医疗、健康的战略资源。千百 年来三七材采挖于深山老林,药效高药力足,佑护了中医药的健康发展。然而,随着三七需求暴涨,野 生药材被挖空殆尽,不得不人工栽培。当前,人工栽培主要套用农田大水大肥的种植模式,由于环境不 适、病虫危害严重、连作障碍等原因造成的种植障碍问题非常突出,导致三七药效和品质下降。本标准 发布的林下三七生产技术规程是遵循药效第一的原则, 利用林下生物间“相生相克”和林下生态环境与 三七对生长环境的需求相耦合的原理,让三

4、七回归山野林下,实现三七在林下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 的生产,建立药效第一的药材种植模式。 林下三七主要利用山区退耕还林的森林资源,不占用农田,不与粮食水果蔬菜争地;生产过程中不 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确保三七的品质和安全性;林下种植省去了设施大棚和农药化肥的投入,生 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林下三七生态好、效益好、品质优,适宜在山区推广,将山区的“青山”变为 群众致富的“金山”。本标准通过指导三七种苗生产、林下种植、采收和产地初加工的全过程,助推林 下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 声明符合本文件时, 可能涉及到本标准第1部分7.2的内容与一种适宜 三七种植的林下环境的评价

5、方法(201810025227.X)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标准第1部分7.3.5的内容与 一种三七林下种植的植株冠层湿度的调控设施(ZL201721850876.0)、一种调控三七林下种植的植株冠 层湿度的棚架(ZL201721849795.9)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标准第1部分8.2.6的内容与一种调控三七植 株冠层湿度的遮荫网内嵌式棚架(ZL201820091296.6)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 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免 费许可实施该专利。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

6、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 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朱书生、叶辰、杨敏、黄惠川、刘屹湘、何霞红、朱有勇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DB53/T 982.12020 1 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种苗生产 1 范围 DB53/T 982的本部分规定了林下三七种苗生产的管理要求、 环境条件、 种子选择和处理、 林下育苗、 大田育苗、种苗采挖与选择、资料记录与档案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三七林下种植中所用的种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7、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GB/T 19630 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53/T 982的本部分。 3.1 三七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 功效。三七通常需要1年的育苗期

8、和2年及以上的生长期生长后才能入药。 3.2 土壤化感物质 土壤化感物质指植物或微生物代谢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其它生物生长的物质。 3.3 郁闭度 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冠幅)与此林地(林分)总面积的比,它反映 林分的密度。 4 管理要求 4.1 基本原则 DB53/T 982.12020 2 拟开展林下种苗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开展林下育苗前,应到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服 从当地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4.2 “三防两不准” 开展林下种苗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应遵守以下规则:

9、 积极开展相应的防火、防盗以及防鼠措施; 在三七林下育苗期间,不准使用化学肥料,不准使用化学农药。 5 环境条件 5.1 区域选择 选择分布于北纬2025和东经97107之间,海拔为1 400 m1 800 m,年均温15 17 ,最冷月均温8 10 ,最热月均温20 22 ,10 年积温4 500 5 500 ,无 霜期300 d以上的区域。 5.2 空气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应达GB 3095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5.3 水源质量 灌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相关规定。 5.4 光照 5.4.1 林下种苗生产基地应选择光照均匀,郁闭度 0.80.9 的林地。 5.4.2 大田种苗生产应

10、搭建遮阳网,调整遮光度至 10 %20 %。 5.5 土壤 5.5.1 基本要求 5.5.1.1 适宜三七种苗生产的土壤为沙壤土和壤土。 5.5.1.2 土壤污染物控制应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 5.5.1.3 应选择 5 年以内未种植过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土地进行育苗。 5.5.2 指标要求 用于种苗生产的土壤的指标要求宜符合表1。 表1 适宜三七种苗生产的土壤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阳离子交换量(CEC) 10 cmolkg 1 20 cmolkg1 土壤电导率(EC) 0.2 dSm -10.4 dSm-1 土壤 pH 值 中偏酸性(pH:5.57.0) 土壤有机质含量 2 % DB

11、53/T 982.12020 3 表 1 适宜三七种苗生产的土壤指标(续表) 项目 指标要求 土壤化感物质(阿魏酸、对香豆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 酸和香草酸) 阿魏酸20 mgkg -1、对香豆酸50 mgkg-1、丁香 酸50 mgkg -1、对羟基苯甲酸50 mgkg-1和香草 酸50 mgkg -1 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密度20 头/100 g 土壤。 6 种子选择和处理 6.1 基本要求 6.1.1 种子的颜色须为白色或黄白色。种子质地坚硬,没有异味或霉菌。 6.1.2 种子的水分含量不得低于 60%。 6.1.3 不得在种子上检测到镰刀菌属 (Fusarium) 、 链格孢属 (Alt

12、ernaria) 、 土赤壳属 (Ilyonectria) 、 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等病原物。 6.2 质量要求 种子的千粒重应80 g,直径应5 mm。 6.3 种子处理 6.3.1 利用人工或机械搓去果皮,洗净,阴干至种子表皮泛白。 6.3.2 按照 GB/T 19630 相关规定,选择可抑制病菌的生物源物质处理种子。 6.4 种子保存 三七种子应采用湿沙或钙镁磷肥层积处理保存,层积处理温度控制在10 20 ,层积处理时间 不应超过60 d。 7 林下育苗 7.1 原则 林下育苗需建成林下简易避雨棚,在雨季通过避雨,调控光照和适度等环境实现病害的防控

13、。 7.2 林分选择 7.2.1 宜选择人工林地、退耕还林等林地,不得选择国家规定禁止开发的林地。 7.2.2 应选择与三七生长无相克作用的林分,如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杉树等。不应选择与三七 生长有相克作用的林分,如桉树等。 7.2.3 宜选择坡度25的林地开展种植。如旱季浇水受限,一般选择地势阴凉、背西向东或靠近山 箐的林地;如旱季浇水不受限制,则可以选择向阳面林地种植。 7.3 林下土地整理 7.3.1 整地 DB53/T 982.12020 4 应清除林下育苗区域的杂草和小型灌木,清理枯枝落叶,非栽植区杂草和灌木宜尽量保留。 7.3.2 翻耕 用人工或小型旋耕机对种植区域的土壤旋耕2

14、3次,深度20 cm30 cm。 7.3.3 起垄 7.3.3.1 应按自然地形或树木排列顺序规划确定种植区域和起垄方向:平地根据林地树木种植的方向 起垄。坡地顺着林地等高线起垄。 7.3.3.2 垄底宽一般保持 120 cm150 cm,垄顶 80 cm100 cm,垄面整理为圆弧形,垄与树根的距 离20 cm。根据坡度的大小调整垄的高度,坡度20,垄高约 30 cm;坡度20,垄高约 40 cm,见 图 1。 图1 林下三七垄面剖面结构图 7.3.4 排水、防洪沟渠的设置 林下起垄的时候根据不同坡度不同地形设置好排水沟,15 m20 m留一个排水口。雨季应适时清理 排水口,以防有树枝或泥土

15、堆积阻碍排水。 7.3.5 搭建避雨棚 应在林下的垄面上搭建简易的避雨棚,调控环境湿度,物理防控病害。避雨棚结构参见图2。 DB53/T 982.12020 5 图2 林下简易避雨棚设施示意图 7.4 播种 7.4.1 播种时间 应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间完成播种。 7.4.2 播种方式和规格 单粒点播,株行距5 cm;播种深度 1.0 cm2.0 cm。 7.5 覆土 播种后覆盖3 cm5 cm的细土。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2 cm5 cm厚的松针。 7.6 水分管理 7.6.1 播种后至出苗前 播种后应及时浇透水,同时要经常观察垄面湿度,土壤含水量低于20 %时应及时浇水,浇透为止。 雨水过多

16、时要注意排水防涝。 注: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方法:抓一把三七种植垄的表层土,用手轻捏,松开后土壤成团,而轻轻一点 即松散则证明土壤水分处于适宜状态。 7.6.2 出苗后至雨季来临前 出苗后应少量多次地浇水,土壤含水量不得低于20 %。 7.6.3 雨季 进入雨季后应搭建简易避雨棚,防止土壤含水量过高。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0 %时,可掀开避雨膜自 然淋雨,直到土壤淋透为止,再把膜覆盖起来。条件允许的话,可通过人工补水,避免反复揭膜。 7.7 养分管理 DB53/T 982.12020 6 林下有机质丰富,在整个三七生产过程中不得施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只需做好光照和水分管理。 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 %,可在三七出苗展叶后适当补充有机肥。有机肥的种类和选用应符合GB/T 19630的相关规定。 7.8 病害防控 7.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