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8793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行业执业环境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医疗执业环境 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事业是文明、进步、崇高的事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温家宝总理2月4日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与医护人员座谈时说:医护人员

2、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神圣工作,每天和病人打交道,为群众的身体健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广大医护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对我们医务人员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是在医疗执业环境恶化、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的困难时期给予的最大支持和鼓励!我们一定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认真分析医疗执业环境的现状,找出造成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的主客观因素,处理好自律与维权的关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增强应对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一、医疗执业环境的现状及医疗执业环境恶化的危害我国的医疗执业环境从总体上

3、、全局上讲还是和谐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医疗执业环境令人担忧,有人认为是建国以来的低谷。医疗事故赔偿数额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医闹”和伤害医务人员已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医务人员人格和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侵害2002年5月,湖南衡阳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某患儿因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打伤15名医务人员,暴力迫使医师抱着患儿尸体游街,并强占门诊大楼,迫使医院停诊两天。2005年8月,福建省中医学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某专家在医院坐诊时,被患者以不满治疗效果为由而杀害。2006年11月25日河北衡水市某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某被极端报复心理的患者砍伤右手、

4、头部等等。(二)扰乱医院和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2000年11月,四川省广安市某幼儿误服农药后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煽动群众冲进医院,砸毁办公设备,并攻击公安人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群体事件。2006年10月,不法分子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四川骨科医院放置炸弹,以医疗纠纷为借口敲诈勒索,险些酿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事件。(三)医疗执业环境恶化呈上升趋势表1 20022006年(110月)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情况年份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医院财产损失(万元)备注2002509326046709全国统计数字2004809537351241220069831551920467农

5、工民主党中央调查某大城市医疗执业环境显示,每年医疗损害纠纷多达60007000件,86.5%的医院遭到过聚众围攻,医务人员有62%被骂过、17%被打过,滞留过夜最长达4050天。(四)“医闹”等不法分子活动猖獗在全国一些地方的医疗机构周围,活跃着一批以替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到医院索取赔偿为借口,到医院寻衅闹事,从中谋取不义之财的“医闹”。这些人每天穿梭于各医院之间,在急诊室、手术室、妇产科、太平间等场所寻找“商机”。有一伙“医闹”在浙江省某医院太平间门口看见一对老夫妇哭啼便上前打听,原来老夫妇女儿因病去世。“医闹”便说能替他们打官司,讨个说法,让医院赔钱。老夫妇将信将疑,医闹讲

6、:不闹白不闹,人死了肯定医院有问题,赔偿的钱咱们三七分。他们就是这样蒙蔽不明群众,通过无中生有、造谣生事、鼓动众人闹事、小报宣扬等手段扩大事态,胁迫医院就范。有的地区的“医闹”已成为职业,有的则有黑社会的背景。(五)医疗纠纷的高额赔偿使医院苦不堪言陕西省一爆炸伤患者的经治医院被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赔偿费高达700万元。北京市也出现赔偿额高达500万元的判例,有些医院因高额赔偿面临着破产、倒闭、医务人员失业的严重威胁,如广西某县妇幼保健院全年收入150万元,而法院一个案件就判赔218万元。这些现象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严重威胁广大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影响

7、了医学技术的创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医疗执业环境不佳、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正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正常的医疗秩序被破坏,医疗设备被抢砸,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受压抑,医学技术发展受阻碍,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受影响,最终直接受到损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患者得不到及时、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必将造成社会矛盾会更加突出,医患关系会更加对立,不和谐的因素会更加尖锐,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优化医疗执业环境,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医疗执业环境的现状,不是

8、一般的行业性或专业性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局、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医疗执业环境不佳与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民生大计的落实;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直接影响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目标的实现。二、导致医疗执业环境不佳,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的主要因素造成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疗服务自身的问题,也有制度建设、医疗保障、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科学分析影响医患和谐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

9、谐因素。(一)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补偿机制不到位多年来,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而高端技术力量的知名专家又集中在少数大医院。看病难主要是看名医难。而财政资金补偿机制不到位,造成了医院的发展建设支出费用主要靠医疗服务收费来解决。许多医院普遍采用先收费后治疗、边治疗边催费用,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引发病人和家属不满。一旦治疗失败,家属往往难以接受“人财两空”的结果,导致过激行为。(二)司法实践中的“二元化”赔偿机制不严谨在司法实践中,构成“医疗事故”的,适用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判决赔偿较低;不构成“医疗事故”的适用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10、释,判决赔偿数额反而很高,造成了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冲突,形成了“二元化”的鉴定体制和赔偿标准。根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统计,2005年101例医疗损害案件中,有77%案例都判决医院给予赔偿。这就使得部分患者认为发生纠纷,只要到法院起诉,就可以获得赔偿。(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建全全国40%的城镇居民和70%左右的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现有医保制度的参保者,几乎全都是先付全部或部分费用,也就是说患者是拿着现金到医院看病。医保结算在制度设计上与医院管理不一致,一方面医院加强管理缩短住院日数,提高床位使用率,减少住院天数,以减轻患者负担;另一方面医保结算对住院病人给予优惠,无形中鼓励患者

11、去住院治疗,造成有些医院加床、等床,医患双方均不满意。(四)公安机关处置不力,是各地“医闹”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资料显示,公安机关在处理医疗纠纷时缺乏力度,当医务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报警时,积极协调解决的仅占28.49%,不愿介入的占30.65%,不知道如何处理占18.81%,来后站一旁观看的占10.22%,还有报警不来的占1.08%。调查数据表明有62.59的公安机关人员到达医疗纠纷冲突现场后,处理事情的大部分态度是不愿介入、或不知如何处理。这就给社会上不法分子钻了体制上的空隙。一是上法院告就能得到赔偿,二是在医院聚众闹事,警察不来管。这伙人抓住医院息事宁人和维护医院声誉的心理,以诈取钱

12、财为目的,采用围攻、设灵堂、摆花圈等手段胁迫医院就范。公安机关处置不力,对“医闹”基本上是束手无策,这种直接和间接的态度及行为,实际上纵容了“医闹”和某些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正当行为,造成了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五)媒体对一些医疗纠纷报道失实农工民主党对某市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因舆论导向不正确,媒体报道失实而导致“医疗纠纷上升”或“医患关系紧张”,分别占73%和56.7%。我们欢迎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但有些新闻媒体对未经专家鉴定和司法审理的医疗纠纷案件,草率发表带有倾向性的意见,为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而进行炒作,夸大了医疗机构的过失,忽视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每次出现媒体对卫生界的集中负面

13、报道,都会引发新一轮上访、信访事件的大量增加。而不负责任的失实报道更具有杀伤力,社会负面影响更大。(六)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首先,一些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认真落实,服务意识、服务作风、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不够规范,注重医疗技术服务,忽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医患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其次,工作责任心不强,基本功不扎实。对技术不是精益求精,不想钻研业务,心浮气燥,造成漏诊,误诊。再次,个别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为了经济利益,开大处方,查大项目,收受病人红包,个别人为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的地位,夸大医疗技术功效,夸大自己的治疗能力,语言不严谨,很容易造成病人及家属

14、的误解和对医院的不满。最后,一些医院防范医疗事故的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缺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对医疗纠纷反应不灵敏,处理不及时,协调不得力,有的甚至激化矛盾。(七)社会民众对医疗服务缺乏风险意识,对医院和医生期望值太高纵观最近诸多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预期疗效不相符合所引起的。据云南省医疗纠纷调查显示,患者不满意,医疗费用增加占32.99%,医疗收费占25.54%,对医学的不了解占71.05%。患者对医疗服务缺乏风险意识,但大多数患者对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一旦疾病突然恶化,患者家属不能理解。有些媒体对新技术,新方法和医疗功效的扩大宣传,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患者对于医学

15、技术过分信赖。造成医疗执业环境不佳,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产生的问题,包括体制、机制、政府的责任问题,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解决。中国医院协会作为行业团体,深知我们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医务人员从总体上讲,是非常优秀的,对日益恶化的医疗执业环境为之担忧,对大家的处境深有同感,将积极呼吁、创造条件,早日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作为行业协会,会做好内部管理和自律。对于医院来说,还应该着眼于内部,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尊重病人、理解患者入手,努力优化医院执业环境,共建和谐医患关系。三、加强管理,各尽其责,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执业环境恶化的问题客观存在,其危害毋庸质疑,对此我们绝对不可忽视。然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执业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尤其是医院院长,必须理性面对这个现实,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在积极呼吁社会各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综合治理的同时,我们首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