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798642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一中2019届高三冲刺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Ni-59 As-75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

2、式存在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C.一个tRNA分子含有1个反密码子D.所有蛋白质合成都需要能量2.将水稻、番茄幼苗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番茄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初始浓度 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外排离子的结果B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C.番茄与水稻相比,其对Mg2+、Ca2+需要量大,而对SiO44-需要量小D.此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3. 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

3、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B.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少1条C.雄蝗虫的精原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11个四分体D. 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4. 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不存在分级调节B.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4、,同时机体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C.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6.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活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B. 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7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正确的是A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成分相同B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害C光导纤维中所

5、用材料为晶体硅DNOx、SO2、CO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4 g 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AB100 mL 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所含氧原子为0.4 NAC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5 NAD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0.1 NA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偏铝酸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沉淀BAlCl3溶液NaHCO3溶液产

6、生红棕色气体C久制氯水红玫瑰花褪色D浓盐酸二氧化锰产生黄绿色气体10. 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水解产物(结构简式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5B能发生加成、消去、聚合、酯化、氧化、还原等反应C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反应,产生4.0 g H2D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1.如图某工厂用NO气体制取NH4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e-+2H2O=NO2-+4H+B.物质B与物质C是同一种物质C.A物质可为氨气D.阴、阳两极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5312. 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五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其中只有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强

7、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W、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递减B液态WX3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T元素的某种氧化物有剧毒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13. 已知HA的酸性强于HB的酸性。25时,用NaOH固体分别改变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溶液和HB溶液的pH(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溶液的pH与-lgc(B-)的变化关系B.Ka(HA)Ka(HB)=10001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MND. N点对应的溶液中c(Na+)Q点对应的溶液中c(Na+)二

8、、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t=0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t2时刻a车在b车前方,由图可知Aa车与b车一定相遇一次B在t2时刻b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t1到t2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D在时间内,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15.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 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

9、=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6种光子均比巴耳末系中所有光的频率高 B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C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 D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可能正确的是A. 绳的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不变B. 绳的张

10、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减小C. 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变D. 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深入学习了静电场中关于电势的知识: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在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的电场中,与点电荷相距r处的电势为;如果某点处在多个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则电势为每一个点电荷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如图所示,AB是均匀带电的细棒,所带电荷量为+QC为AB棒附近的一点,CB垂直于AB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AB棒上的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C点的电势为0,0可以等效成AB棒上某点P处、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电势该小组的同学将AB棒均分成两段,利用对称性

11、,求得AC连线中点D处的电势为A20 B0 C 0 D0O18.如图所示,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O点右侧粗糙且足够长,有10个质量均为m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滑块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现将水平恒力F作用于滑块1,经观察发现,在第3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到第4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糙地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B匀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C第一个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第二个滑块进入前各段轻杆的弹力大小相等D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10个滑块全部可以进入粗糙地带19

12、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V )的交流电压上,副线圈上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现在AB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电压表读数为20VB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Wb/sC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保持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不变而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压表读数减小D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保持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不变而提高交流电频率,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减小20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

13、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A.B. C. 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机械能不变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2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L3L4之间存在匀强磁场,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宽度cd= 0.5m,质量为0.1kg,电阻为2,将其从静止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cd边

14、与L1重合,t1时刻cd边与L2重合,t2时刻ab边与L3重合,t3时刻ab边与L4重合,已知t1t2的时间间隔为0.6s,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线圈的长度ad=1mB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8m/sC在0t1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0.25CD0t3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1.8J第II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

15、的右边缘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个点P、Q,并测出P、Q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P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Q处的时间t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 。 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 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可以改变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