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8632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春初中生物结业考试模拟试题1、 选择题(共有30题,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鹿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A、鸡蛋孵化出雏鸡 B、雨打羞草叶片合拢 C、植物叶落归根 D、点水蜻蜓款款飞2、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A、1和4 B、2和6 C、3和4 D、1和63、在二氧化硫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你将很难看见有( )的生存。A、青蛙 B、肾蕨 C、松树 D、葫芦藓4、 我国西双版纳有一种能预报风雨的粉红色小花-“风雨花”。暴风雨来临前,由于气温高、气压低,“风雨花”体内的开花激素猛增而开放出许

2、多花朵。这种现象说()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离不开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5、将新收获的完整并饱满的绿豆种子各30粒,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种到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到贫瘠的土壤里,两组外界环境条件适宜并一致,则这两组中绝大部分绿豆的萌发状况是( )A、同时萌发 B、甲先萌发 C、乙先萌发 D、都不萌发6、储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 )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 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7、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制造生物燃料意义重大,下列微生物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是( )8、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

3、动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 A、 B、 C、 D、9、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蘑菇松鼠狐裡 B、草野兔狼 C、田鼠蛇鹰 D、草羊狼10、下表是10、“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试管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保持时间 淀粉溶液+唾液振荡试管3710分钟 淀粉溶液+清水振荡试管3710分钟A、试管不变蓝,试管变蓝 B、试管变蓝,试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11、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 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 D、无瓣膜,

4、也能保证血流方向12、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13、煤气中毒时发生障碍的是呼吸过程的( )A.组织气体交换 B.肺的换气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肺通气14、某人上臂受伤出血,血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该损伤的血管名称和止血部位是( )A、静脉,远心端 B、动脉,远心端 C、静脉,近心端 D、动脉,近心端1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和气体扩散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为肺静脉,其内

5、流动脉血 B、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C、为氧气,为二氧化碳 D、为二氧化碳,为氧气16、2.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与放大倍数的乘积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17、下列现象中,你认为可称为反射的是( ) A、人一碰含羞草,其叶片马上卷起 B、摆在窗台上的花草向外生长 C、人的手偶然碰到火会迅速缩回 D、草履虫对环境中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趋向性18、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6、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B、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19、下列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不在脊髓的反射是(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 D、看见红灯就停车20、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21、下列各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

7、森林里的筑巢的鸟类C、阿尔卑斯山中的一群狒狒 D、池塘里的一群青蛙22、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膈肌的舒缩状态和膈顶的变化分别是( )A、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B、膈肌舒张,膈顶下降C、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D、膈肌收缩,膈顶上升23、大量的细菌能使食品迅速腐败,食品在冰箱内能保持一定的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冰箱中( ) A、有电细菌不能繁殖 B、温度低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温度低细菌都冻死了24、小明患流感,喉咙疼还流鼻涕,妈妈给他吃抗生素,可是不见好转。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抗生素难以消除因病菌引起的感染症状 B、抗生素难以消除因病

8、毒引起的感染症状C、小明需要注射疫苗,而不是抗生素 D、抗生素要和维生素一起服用才有效果25、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受精和胚泡着床的地方分别是( ) A、阴道、子宫 B、输卵管、子宫内膜 C、子宫、子宫内膜 D、阴道、输卵管26、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的血液呈鲜红色,内血液呈暗红色B、是肾小管,此处能对部分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的水有重吸收作用C、从成分上看,血管内液体比内液体多了葡萄糖D、内的液体均含水、无机盐、尿素27、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B、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

9、繁殖的倾向C、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D、害虫通过生存竞争实现了自然选择28、菜青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的最大时期是()29、伸手夹菜,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A、舒张和收缩 B、收缩和舒张 C、收缩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30、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A、制作酸奶-发酵技术 B、培养抗病毒植株-组织培养C、试管婴儿-克隆技术 D、培育能够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转基因技术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每空2分,共40分)31、(10分)橘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在 内坑写序号)(1)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10、2)橘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 。(3)E由D图中的 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4)从E可判断橘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32、(14分)人体器官系统协凋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注水,不会从流出,是因为存在 。(横线上填名称)(2)某人吃完鱼肉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则a物质是 ,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3)若代表氧气的b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图甲中字母),若被运输到肾脏,最终在肾脏细胞的 中被利用。气

11、体c出肺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4)d中的 通过生理过程e,全部进入血液。33、(10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1)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始时间 (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分別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

12、等条件均相同)温室ABC二氧化破浓度(%)0.10.030.1温度()202030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 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3)温室的塑料棚内出现了大量水珠,为验证其中一部分水来自番茄植株的蒸腾作用,图2是两位同学分別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合理的是(填图2装置字母代号)。35、(8分)下图是人能否卷舌的遗传示意图,人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不能卷舌由隐性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1)请推测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2)全面开放“ 二孩”政策后,若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小孩,能卷舌的几率是 。(3)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亲代的基因经 传递给子代。(4)有耳毛这种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可能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这基因最有可能在 (填“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