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98631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练习12 议论文阅读-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八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初中试炼新课练12 议论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

2、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

3、物之多,而唯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

4、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

5、,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

6、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下列选项是选文第两段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A.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B.我们要敬业。C.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D.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2)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A.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B.不好

7、,因为作者是从事实、道理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个方面,论证不严密。C.好,论据如此充足,去掉一个,不影响论证的力度。D.好,两个并用,多次一举。(3)下列是第段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B.我们要乐业。C.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来,生活才有价值。(4)下面的事例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种看法的一项是( )A.居里夫人在成堆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因为她怀着找到镭的梦,她为之奋斗,乐在其中。B.运动员训练时,不叫苦不喊累,因为他们能身入其中,能感受运动的快乐。C.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

8、腰事权贵,朱自清不食美国的救济粮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D.宇航员在进行失重适应实验时,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伟大的革命感让他们坚持到底。(5)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职业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B.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C.做事专一,心无旁骛。D.发展想象力,得物外之趣,领略工作中的乐趣。(6)下列对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B.举例论证 正反论证 道理论证C.举例论证 因果论证 道理论证D.因果论证 道

9、理论证 比喻论证(7)下列对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动活泼,形象具体,能激起读者兴趣。B.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C.多用书面语,概括性强,容易理解。D.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简洁富有表现力。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

10、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1)上面语段批驳的方式是( )A.直接批驳B.通过驳论据来驳敌论点C.通过间接驳论证来驳敌论点D.间接反驳(通过下面立论来驳论点)(2)上文在“他信力”和“自欺力”上加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A.表引用B.表强调C.表特殊称谓D.表讽刺否定(3)对文中画线句子“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

12、人失去自信力了”一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一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C.“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一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一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4)指出对下列画线字的分析理解欠妥的一项(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这“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和不敢公开的事。B.“两年以前,我们总夸着地大物博”,这“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C.“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一味”表示“暂时只”的意思。D.“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国联”,这

13、“只”字表示惟洋是崇,不相信自己。(5)联系全文,对“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共同特征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B.他们有确信,不自欺。C.他们前仆后继的战斗。D.他们总不为大家所知道。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谈创造性思维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

14、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

15、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1)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A.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B.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C.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D.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2)这几段文字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D.比喻论证(3)创造力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常保持好奇心;探求新思路;产生小的灵感。B.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产生小的灵感。C.不断积累知识;运用所得的知识;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D.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请你想享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