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练习14 古代诗歌鉴赏-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98630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练习14 古代诗歌鉴赏-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练习14 古代诗歌鉴赏-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练习14 古代诗歌鉴赏-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练习14 古代诗歌鉴赏-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练习14 古代诗歌鉴赏-2020年暑假作业教材七年级语文(部编原卷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初中试炼新课练14 古代诗歌鉴赏一、课内阅读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春 望杜

2、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5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

3、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8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二、课外阅读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注】渔者:捕鱼的人。但:只。鲈鱼:一种头大口小、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1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精品资源加分试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