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3798408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环保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校本教材环保校本课程教材 教 案 市第十小学第一课教学容:绿色环保从身边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课文,让学生详细阅读。3、讨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4、讨论:环境污染给地球、为人类带来什么危害?5、课堂小结。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一、 说一说,环境污染给人类和地球造成了什么危害? 答

2、: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辐性污染,光污染等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

3、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二、 想一想,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什么?答:1、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人。2、我们还要在社区、家庭中积极向老人、父母和小朋友作宣传,让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谐向上的大。第二课教学容:让我们一起行动 起来吧教学目标:1、认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的行为。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认识并向别人宣传

4、环保。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认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的行为。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认识并向别人宣传环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各种环保标志”,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激发兴趣。讨论:你知道哪些标志?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容。4、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5、课堂小结。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 想一想,这节课里的标志是哪些?2、 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答:首先认真按照保护环境的要求规自己的行为,其次还要向其他的同伴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告诉大家要自觉爱护环境。第三课教学容:美丽富饶的家园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 2、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舒适

5、的生存环境。 3、知道人类要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 2、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3、知道人类要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激发兴趣。2、详细阅读课文空。3、讨论:什么是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4、讨论:什么是非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非再生资源?5、课堂小结。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 什么是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答: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

6、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我们不应该随便破坏,而是应该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从小做一个环保卫生,为保住我们的地球而努力。2、 什么是非再生资源?怎样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非再生资源?答:非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它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我们小学生应该有保护资源的意识,从节约每一纸、每一粒粮食做起,让自己成为环保小卫士,另外,我们还要向大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7、,让大家一起来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第四课教学容:地球妈妈地哭泣?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被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向别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习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教学重、难点:1、了解地球被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习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2、讨论:为什么我们生活区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的?3、出示课文容,让学生详细阅读。4、讨论:我们在家中应该怎样做?5、了解如何书表格式的调查表。6、分小组进行调查,填一填书中的调查表。(1)分小组,小组讨论:我们

8、应该去哪些地方调查?(2)小组同学分工,了解自己的职责。(3)课后调查,填写表格。7、第二节课,展示学生的调查表格,说一说小组的结论。作业设计:分组过盛调查表。第五课教学容: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宣传和不用塑料袋。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宣传和不用塑料袋。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白色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2、出示课文容,让学生详细阅读。4、讨论:塑料袋有什么危害?5、讨论: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6、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 什么是白色污

9、染?答: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2、 塑料袋有什么危害?答:它的危害是巨大的。其一,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其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

10、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而且,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另外,塑料袋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特别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后,常常会变质。变质的食品对儿童健康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3、 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1、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2、多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3、各大商场将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袋,顾客要塑料袋必须付钱购买,从而制止塑料袋的泛滥问题。4、请你写个倡议书,让我们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第六课教学容: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教学目标:1、知道垃圾回

11、收利用的意义,自觉做到日常垃圾的分类。 2、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知道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自觉做到日常垃圾的分类。 2、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二次利用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2、出示课文容,让学生阅读。3、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给垃圾分类。4、完成课堂练习5、完成作业.作业设计:1、 什么是可回收物?答: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纸类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种

12、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织物: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2、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有哪些?答:1、 垃圾再生法:垃圾经分类后,对其中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进行再回用。如:废弃的玻璃、塑料、金属、纸书报、木材废布、废油等。2、 垃圾焚烧发电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既能彻底消毒除害,又使垃圾变成了能源。 3、 垃圾堆肥法:依据传统的农业积肥原理,利用有机垃圾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改良土壤。 4、 垃圾生物降解法:运用具有多功能

13、高降解能力的多种菌群,对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加快分解,使其变费为宝、物尽其用。按菌种不同,又分为厌氧降解和氧化降解两种。 3、有害垃圾是哪些?有害垃圾包括日光灯管、电池、喷雾罐、油漆罐、废润滑剂罐、药品、药瓶、涂改液瓶、过期化妆品、一次性注射器等,需要特别处理。第七课教学容:电池的发展与危害教学目标: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2、知道乱丢电池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2、知道乱丢电池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有可能已经不断地在研究和测试“电”这种东西了。一个

14、被认为有数千年历史的粘土瓶在1932年于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被发现。它有一根插在铜制圆筒里的铁条可能是用来储存静电用的,然而瓶子的秘密可能永远无法被揭晓。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其种类繁多:有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可充电镉镍电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空气电池、微生物电池等。 2、了解电池的危害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锰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过回收和妥善处理,而将其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之中,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体之中,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长期积聚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胳,甚至还能致癌。 据统计,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3、讨论:家中的废电池,我们应该怎么处理?4、课堂小结。5、完成作业.作业设计:一、废旧电池的危害是什么?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锰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过回收和妥善处理,而将其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之中,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体之中,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