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7956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1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pdf(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汽车行业研究分析 一、行业概况 智能汽车是指在普通车辆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及分析系统,能 自动感知、收集车辆行驶与道路交通数据,再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 现驾驶人、乘客、汽车、道路间的信息交换,使车辆能自动分析行驶环境及安 全状态,并能按照驾驶者的意愿用最快速、有效的路线到达目的地,并为驾驶 人智能化地提供道路交通、周边服务等信息。相比传统汽车,智能汽车多了以 下一些功能。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汽车的操纵变得越来越简单,经 济性以及行驶安全性也越来越好。各种智能电子零部件在汽车领域广泛运用, 并在整车成本上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汽车行业趋势。传统

2、 汽车厂商也纷纷转型,比如沃尔沃率先量产第一个自动驾驶技术 堵车辅助系 统。该系统集成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使汽车在行驶速度小于 时速 50 公里的情况下,自动跟随前车行驶。此外,奥迪、凯迪拉克等厂商也 在退出自动转向、加减速、车道引导、自动停车等技术。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从 2014 年开始,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预计去年末整体市场 规模能达到 63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2%。预计 2020 年这个数字还将增 长到 1214 亿元,市场可谓是一片蓝海。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主要法律法规主要法律法规 颁布部门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颁

3、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全国人大常委 2011 年 2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全国人大常委 2017 年 11 月 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全国人大常委 1987 年 9 月 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 2015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 2003 年 10 月 2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全国人大 1988 年 12 月 29 日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12 年 10 月 22 日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国务院 2001 年 6 月 13 日 三、行业发展主要推动政策与事件 主

4、要推动政策与事件主要推动政策与事件 时间时间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 造 2025 2015 年 5 月 8 日 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随后工信部发文进 行详细解读,围绕智能汽车,将在以下领域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二是装备智能辅 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三是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 网联汽车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 家发展改革委、科技 部联合发布汽车产 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7 年 4 月 6 日 引导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整车及零部件系统集成、动力总成、 轻量化、先进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系统、关键零部件模块化 开发制造、核心芯片及车载操作系

5、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增加 基础、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加强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 汽车技术的研发,支持汽车共享、智能交通等关联技术的融 合和应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梆梆安全研究院联合 2017 年 6 首次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方法论,从本质层面解智 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之所急。白皮书总结提出,按照传统的 “端”、“管”和“云”的层次架构,同时结合当前新兴的 发布智能网联汽车 信息安全白皮书 月 12 日 外部生态,智能网联汽车的防护技术可围绕传统的“端”、 “管”、“云”进行重点部署,并结合当前新兴技术如 App 安全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整体安全防护。 工业和信息化部、

6、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联合发布了国家车 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 设指南(智能网联汽 车)(2017 年)(征求 意见稿) 2017 年 6 月 13 日 对标准体系建设原则、目标、构建方法、体系框架及内容等 进行了说明。其中标准体系构建方面,意见稿按照智能网联 汽车的技术逻辑结构、产品物理结构的构建方法,综合不同 的功能要求、产品和技术类型、各子系统间的信息流,将智 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架构定义为“基础”“通用规范”“产 品与技术应用”“相关标准”四个部分,同时根据各具体标 准在内容范围、技术等级上的共性和区别,将这四部分细分 形成 14 个子类。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 年

7、 7 月 20 日 规划中多次提及要重点发展自动驾驶、车联网等职能技术, 并要在智能交通建设和自主无人驾驶技术平台、高端人工智 能人才等方面实现突破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 业创新联盟牵头,联 合通用汽车、长安汽 车、清华大学、上海 国际汽车城等 16 家单 位共同制定合作式 智能交通系统 车用通 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 数据交互标准 2017 年 9 月 18 日 该标准旨在通过对道路安全、通行效率和信息服务等基础应 用的分析,定义在实现各种应用时,车辆与其他车辆、道路 交通设施及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内容、交互协议 与接口等,来实现车用通信系统在应用层的互联互通。同 时,该标准还对应用层数据

8、集字典、数据交互标准及接口规 范进行了定义,并给出了车辆基本安全消息、地图消息、信 号灯消息、制动系统状态、车道属性等一系列数据集的代 码,这些均可直接载入到 V2X 系统中应用。不仅如此,由于 制定了应用层数据接口,该标准可用于各种不同的传输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发改委发布增强制 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 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2017 年 12 月 26 日 通过实施本方案,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基本建成并 投入实质性运作,智能汽车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智能汽车基础技术能力稳步提升,核心软硬件系统逐步突 破,满足智能汽车综合测试评价需要的测试基地基本建成,

9、重点区域示范运行取得积极成效。车用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 度达到 300 瓦时/千克,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指 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度集成式纯电直驱动力系统实现产 业化,更好满足智能汽车运行需求。 国家发改委公布智 能汽车创新发展战 略征求意见稿 2018 年 1 月 5 日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到 2020 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 50%;到 2025 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汽车规模应 用;到 203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率先建成智 能汽车强国。 四、行业生命周期 时点 A 2009 年以通用安吉星为代表的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开始推行标志着车联网时 代的正式启动,汽车逐渐

10、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网联化,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 网开始积极布局车联网市场。 时点 B 2014 年前后开始,特斯拉在美国市场快速发展,国内也逐渐有诸多的跨界 企进入造车市场,以智能化、电动为特色,代表企业有蔚来汽车、乐视汽车、 智优行。 时点 C 2016 年特斯拉受到消费者热捧催热了智能汽车市场,加快了汽车智能化 和网联的步伐,资本对智能汽车市场关注达到高峰。类似谷歌、阿里等互联网 科技公司开始涉足车载操作系统,并与传车企合生产智能汽车,与此同时行业 淘汰赛逐渐拉开序幕。 时点 D 2016 年中特斯拉、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试验行驶时均发生了意外, 消费者担忧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安全性和可

11、靠性。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由于资 金、技术、产量等条件的限制,开始逐渐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 时点 E 2017 年,智能汽车产业链的软硬件技术快速升级,汽车智能化和网联程度 大幅提高。随着传感技术、AI 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汽车安全性在不断提高, 操作系统开放程度也逐渐提升。市场热情再次被点燃。 时点 F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智能汽车普及度大幅提高,功能汽车不断升级智能驾 驶功能以适应智汽车时代的应用需求。 时点 G 无人驾驶时代将全面开启。 五、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上游 上游产业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汽车的核心零部 件,如传动系配件(变速器、离合器、差速装置等)、制动系配件

12、(刹车片、 制动踏板、电动液压泵等)、转向系配件(方向盘、助力泵等)、行走系配件 (空气悬挂系统、减震器、车架等)。传统汽车以燃油驱动,上游供应商还应 包括发动机配件,如气缸、油泵等。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电池 动力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电容器、电池材料、电动装置零配件的 供应在未来会成为主流。智能汽车当然还免不了核心的传感系统和自动驾驶相 关的零配件。传感系统的核心零配件包括作为汽车“眼睛”的激光雷达、毫米 波雷达及相关的精密光电透镜与薄膜,能快速有效地收集汽车行驶环境、行驶 状态的相关数据,相关的供应商如欧菲光、禾赛科技等。数据被收集以后需要 经过“大脑”的处理和运算,汽

13、车才能智能化地作出各种反应。因此高端芯片 成了承载数据处理和运算能力的基础,其核心供应商主要包括提供核心集成电 路板、分立装置的相关企业以及提供集成化和相关工业设计的供应商,如高 通、英伟达等。 智能汽车软件的核心在于数据的计算处理以及智能系统与驾驶者的交互 上。百度和谷歌深耕智能 AI 领域多年,在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上 已较为成熟,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软件提供商。语音、图像的识别与交 互是智能汽车“理解”驾驶人意愿的重要渠道。科大讯飞是语音识别的重要供 应商,帮助实现驾驶人对汽车的语音操控。视像识别供应商,如海康威视等, 能帮助监控车内外情况,提升行驶安全性。智能汽车还需集成

14、高清地图,获取 详细的地理信息,有助于汽车规划行驶路线和执行自动巡航等。相关的供应商 包括四维图新、高德等。 (二)产业中游 产业中游是整车制造商,负责集成上游软硬件,提供相应的工业设计。以 特斯拉 Model X 为例,在硬件上它集成采用松下 18650 圆柱电芯,系统能量 密度约为 250 Wh/kg,同时推出家用储能产品 Powerwall,软件上它基于开 源的 Linux 进行车载系统研发,保持独立性,提高后期系统升级的兼容度,同 时还集成 ADAS 系统,采用摄像头+核心算法的方式实现 L2-L3 级别的自动驾 驶功能。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大背景下,也正在往智能汽车集成化方 向

15、靠拢,比如,广汽集团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车联网服务、智 能驾驶、云平台、大数据、汽车生态圈、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和宣传等领域开展 业务合作,同时探讨在汽车电商平台、汽车保险业务以及移动出行和新能源汽 车领域开展资本合作,以共同推动双方业务的发展。 (三)产业下游 产业下游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汽车服务商。如易车网采用商城模式,向购 买者提供汽车参数、报价等信息,沟通消费者与汽车厂商,撮合交易。汽车金 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分期付款、融资租赁等服务,缓解购车压力, 增大消费需求。此外,汽车后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汽车的维修、保养、美容等服 务。还有一些周边产业,如神州的汽车租赁服务等,为消费

16、者提供出行方式的 补充。同样地,服务厂商还能给驾驶者提供生活和周边娱乐活动等信息,一站 式解决出行难题。 六、行业前景 (一)技术日趋成熟推动行业发展 算法、人工智能和安全控制系统的长足发展将带领汽车工业往更加自动 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有两大主题:一个是智能化、网络 化和电动化。汽车作为重要运载工具,通过车载传感器、红外、可视、控制 器、执行器等电子设备形成一种任意地点、任意时刻、接入任意信息模式,为 汽车提供智能环境支持,达到提高车辆安全性的目的,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和车 载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成为汽车智能化的一大亮点和卖点。另外,随着专用短 程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车辆控制技术日趋成熟,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 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步伐正在加快,如特斯拉、谷歌、百度相继进行了无 人驾驶技术相关测试,奔驰、宝马、奥迪等厂商已拥有较为成熟的自动驾驶技 术。 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另一个主题是互联化。随着高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