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7774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建设讲座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及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是做什么的?,顾名思义班主任是一个“主任”,是一个“班”的主要负责人。“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文体娱乐以及课外活动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的。为了把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组织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各科教师协调一致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和班委会的作用,需要争取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这就需要一位教师全面负责,这位教师就是班主任。,一、作为一个“主任”,班主任必须“站岗位”、“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要当好以下“七员”角色: 1、德育

2、工作的教导员。 2、班级组织的管理员。 3、文化学习的服务员。 4、队团活动的辅导员。 5、学生健康的护理员。 6、操行评定的裁判员。 7、各方关系的联络员。,二 、关于对新班主任在工作上的一些看法及观点: 1、要尽快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 2 、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 3 、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4、要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 5 、如果你犯了错误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于体罚学生(我担心你会忍耐不住)。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三、 初为人师时所要特别注意的: 学

3、高为师,身正为范,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第一、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要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突出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管理模式。,第二、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根据年级处的三大块管理办法,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三大块管理措施,分别是: 素质表现考查(含自习、午间、课余时间纪律,集体活动表现,学习表现)、 日常行为及卫生考查(含出勤、课堂纪律和教室卫生) 个人实绩及奖惩情况积分(含寝室纪律及卫生、个人仪表及卫生、文化成绩、奖励加分和重大违纪减分)。这些考查措施都在班上讨论、决定,然后执行。,第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4、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建设,是实现班级更高层次管理的建设,它包含了制度建设、环境建设、课堂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读书读报活动、小结评比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德育活动、学科兴趣与创新活动、美育活动、健康锻炼等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活动。,(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班魂”,是由班主任组织建立起来的(就像电影亮剑里李云龙在他的独立团建立起来的“军魂”一样)。它是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一个班集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5、: 1、班级精神面貌好。 2、班级日常管理好。 3、班级文化内容全。 4、班级文化内容新。,(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静态文化建设 2、动态文化建设,(四)、班级文化建设的预期效果: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创新。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教育无小事,事事须尽力细节见精神,习惯成班风,班级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和成长的重要环境

6、,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主要在班级中进行。它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主要阵地。班级建设的成败与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因此,适应新课改要求,建设好班级文化,既是我们当前的必要工作,也是我们要长期肩负的重大任务。,概述:,一、班级文化的含义及 班级文化的基本内容,(一)班级文化的含义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班级文化的含义,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

7、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广义的班级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基本内容应包括三个层次:,1.表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是表面上的文化,是通过眼睛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就是物质文化,如刚才提到的桌椅摆放等,它尽管是表面的东西,但它很重要,它最直接体现着班级的外在形象,影响着班级的精神风貌,左右着班级的外部评价。 2.幔层文化:幔层文化是夹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不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在表面通过眼睛不能看到,要深入进去才能看到。主要表现在班级的规章制度建设上,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8、分。 3.深层文化:深层文化是精神文化,是核心文化,是不能通过眼睛看到的,它只能被感受到。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二、班级文化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作用 (二)凝聚作用,导向作用,导向就是引导,像导游一样,不使每一个游客迷失方向。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十分鲜明,这是保证正确方向的前提。,凝聚作用,凝聚

9、就是把东西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力量。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绝对不会出现“临阵逃脱”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我不干了”的事情,绝对不会形成“无人问津”的局面,这都得益于班级文化的魅力。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

10、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

11、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四、班级文化建设要求,首先要注意自己人格力量的建设。 其次教师要建立全新的学生观、成才观。 再次,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强化服务意识。,五、班级文化建设

12、具体应从以 下几方面做: 1、营造整洁有序文明高雅的班级环境 2、创造民主和谐,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我们竭力要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他去联系自己和同学。” 苏霍姆林斯基,周期:以每月两次为宜,每次出黑板报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要指导学生合作 、高效地出好黑板报,绿化和生态角 :,吊兰 、文竹、宝石花、紫竹、仙人掌,生日祝贺版,心愿栏,绿色护墙纸,一、班级文化角的建立,能够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

13、很大的帮助,是对学校图书室的有益的补充。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读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免去了到图书室翻检查阅之累; 二、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对教室内的公共财物进行合理安排,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也能形成一种美。比如各种教学设备、扫帚、水壶摆放得当就能让人有一种美的感觉,而从这些极细小的方面就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三、很多班级都愿意在教室内摆设一些花卉盆景,既能美化教室环境、净化教室空气、陶冶学生情操,又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总之,充分利用教室的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件物品,尽可能地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就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二、创造民主和谐,充满

14、活力的班 级氛围 、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率 作用,2、强化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3、让班会课在班级管理中的起更好 的推动作用,一是制度形成的民主性。 二是制度实施的坚定性。,班级工作最出色 学习成绩最优秀 遵守纪律最自觉 赶超先进最突出 改正错误最坚决 勤学好问最主动 尊敬老师最真诚 体育锻炼最积极 作业书写最认真 日常相处最友爱,班级十佳,班会课存在的问题:,1、逢年过节的“应景式” 2、配合中心的“突击式” 3、主题单一的“简单式” 4、不分年级的“一律式” 5、随意加课的“加塞式” 6、放任自流的“自由式”,设计班级活动的原则,教育性 班级活动,在教育内容上,应根据党和国家的

15、教育方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旗帜鲜明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针对性,班级活动要讲究针对性,作为“基本课”,它主要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身心特点。,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在不同的年级,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活动:抓年级常规教育;抓年级教育重点;结合年级实际。,班级活动要讲究针对性,作为“基本课”,它还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多设计、开展竞赛类的活动。通过竞赛、展示、评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体现“活”、“动”的特点,气氛要活跃,参与性要强,形式要多样。,整体性,要搞好班级活动,必须加强计划,着眼整体,特别是要在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教育力量方面突出它的整体性。,在教育阶段

16、上,根据年级特点,安排各个年级的教育重点。 (1)初一以行为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活动;初二以青春期教育为基础,以理想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初三以做合格毕业生教育为基础,以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在教育内容上,班级活动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种内容。,在教育力量上,从校内看,班主任要争取班级任课老师的配合。从校外看,要加强学校与家庭(请家长直接参加班级活动。 请家长经常关心班级活动。)社会教育的联系(社会力量的配合上),以求整体的效应。,开放性,形式上的三开放:,向校内开放(兄弟班、同年级、高低年级、友谊班);,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主体性,首先要考虑多设计让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参加的活动。 同时对班级活动的活动内容、形式,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性,开展与文化学习有直接联系的班级活动 ;,开展与文化学习有密切联系的活动;,开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